拉麵師傅在移動「牛肉麵館」中製作麵食。 楊豔敏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21日電 (艾慶龍 高瑩)寒冬時節,蘭州城區一角,民眾在一輛餐車前,排隊等候著熱騰騰的牛肉麵。
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具有「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有「中華第一面」之美譽。
近日,在蘭州街頭出現一間移動「牛肉麵館」,將微縮版牛肉麵後堂搬上車,迅速走紅網絡。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間移動「牛肉麵館」外形酷似中巴車,但車內,從拉麵師傅、拉麵案板、煮湯鍋爐,到各色配料、硬體設施等一應俱全,車一側懸掛條幅,上書「頂牛牛肉麵」。
「師傅,吃個啥?」「二細、三細各一碗」……收銀員在於車內詢問食客並將信息傳遞給拉麵師傅。
拉麵、下面、撈麵、舀湯,半把蒜苗,再澆上幾勺辣子油,不到5分鐘,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就端到了食客面前。
牛肉麵流動車負責人王亞彬表示,這輛「拉麵車」是根據牛肉麵館的後堂,特地從車輛廠家合法設計定製,將一個微縮版的牛肉麵後堂搬上了車。
民眾在移動「牛肉麵館」前排隊等候牛肉麵。 楊豔敏 攝
談及定製車輛初衷,王亞彬說,最初目的僅為了應急,但在參加各類展會和公益活動的過程中,發現移動「牛肉麵館」方便快捷的優勢,便逐漸變為常態化行為。
據了解,移動「牛肉麵館」,多為參加各類活動和展會,而每次出發前,王亞彬等人都會向當地食藥監局進行報備,帶齊各類手續證件後才上路經營。
「曾在一場活動展會的現場,銷售近500碗的牛肉麵。」王亞彬表示,把牛肉麵後堂搬上車,無論何時何地,車輛開過去就能直接做飯,實用方便,既推廣了蘭州牛肉麵,又節省了布展環節。
蘭州市民李華每周最少會吃5頓牛肉麵,他出於好奇移動「牛肉麵館」,特意驅車前來品嘗。他告訴記者,與在麵館端坐桌前相比,戶外品嘗形式更獨特。
蘭州拉麵產業聯合會會長王幸軍表示,移動「牛肉麵館」的出現是一種創新,而這種創新將會給蘭州牛肉麵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