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留守兒童、空巢老人,但還是第一次聽說空巢青年。在時代發展下,大批年輕人背井離鄉來到北上廣深發展,單身並且獨自居住,力求在大城市中尋求立足之地,他們便構成了新一代的空巢青年。
這些年輕人忙於工作,為事業打拼,幾乎沒時間談戀愛,加上要遇上對的伴侶難度較大。雖然單身生活萬般好,但人類是群居動物,單獨生活時間一長,難免滋生孤獨、寂寞之情。為了緩解生活上的孤單和工作上的壓力,很多年輕人開始養貓養狗。而貓咪的市場更旺,主要是因為養貓咪的成本比養狗要低,貓咪可鹽可甜的性格也迷倒了新一代年輕人。大部分人都愛上了擼貓,甚至將其看作是自己的精神支柱。
貓咪經濟應運而生
養寵物的年輕人不一定很有錢,就算一個月拿著三千塊的工資,至少有一千塊是花在寵物身上。貓糧狗糧最好是進口的,營養更充足;出門給寵物理一次髮就要六十多,掏錢比誰都快;自己生病躺幾個小時應付過去,但貓咪要是生病,第一時間送醫院,花多少錢都不心疼……正是看準了這麼強大的消費市場,貓咪經濟應運而生。
2015年日本各大媒體、電視上開始出現貓咪經濟學這個新詞,甚至於經濟界也開始認為:只要用好貓咪,就一定能賺錢。小貓咪作為新型經濟的代表,完全滿足了新一代人的情感需求,架起了和國民經濟的橋梁,而事實也再次驗證了貓咪的確等同於經濟。
貓咪經濟商品化
2015年日本的貓咪就為其國民生產總值貢獻2.3萬億日元,而當時風靡日本的國民偶像AKB48也才565億日元,和貓咪打下的「天下」根本沒法比。吸貓就好像「病毒」極速複製,從日本傳遍亞洲,其中要數中國最佳。
騰訊研究院曾經做過數據統計,發展至2018年初,我國吸貓的群體數量高達5000萬,貓咪帶來的消費規模接近500億元,還在不斷增長。貓糧、貓玩具、貓服裝等產品銷量極好,甚至還出現了貓咪住的酒店、貓咪咖啡店和貓咪衍生出的一系列產品,只要在包包、衣服、牙膏、地毯等商品印上貓咪的圖片,就能吸引貓奴們剁手。你看星巴克之前推出了貓爪杯就引起全網熱潮,媒體閱讀量高達1.3億次,貓爪杯的天貓訪問量也上漲300%,關鍵詞搜索也增加了8800%,瞬間成為星巴克的爆款產品,而不惜重金買下它的正是引領中國新一代消費趨向的80、90後年輕人。
對於一些不方便養貓的人來說,線上養貓這一方式實在很友好,貓奴們將這種行為稱為「雲養貓」。王樓樓是網紅貓,生前坐擁68萬粉絲,表情包刷遍全國大江南北,比假笑男孩傳播範圍還廣,甚至於在它去世當天,全網刷屏為它悼念。如此陣仗,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自媒體人也看準了愛貓者的需求,用貓來寫軟文宣傳,為自己收割了大波粉絲,一些微博大V的廣告收入比大牌明星還高。可見貓咪真的是國家經濟的福星。
隨著貓咪經濟發展迅猛,由其為代表延伸出萌寵經濟,「萌萌噠」也成為新時代熱詞。故宮文創產品也開啟賣萌路線,皇帝一改平日的嚴肅,剪刀手、嘟嘴等各種可愛表情上線,萌壞了不少消費者。「卡哇伊」的可愛文化讓消費者愛不釋手,萌寵經濟可謂是前途無量。
萌寵經濟的未來
在消費學中有一個說法,消費者會在2.5秒內決定是否要買下看到的商品。萌寵系產品以可愛的外觀刺激消費者的視覺感受,短時間內引起人們的喜愛,從而促成消費行為的產生。隨著追求可愛風的群體越來越龐大,各個行業也在追求創新中加入萌寵元素。遊戲行業開發貓咪後院等養貓遊戲,吸引了愛貓者的追捧,VR技術推出可愛動物的電影……網際網路技術或許是萌寵經濟今後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
在人人願當鏟屎黨的新時代,未來寵物行業也將會更加注重體驗服務,如寵物旅行、寵物拍攝大電影、寵物展覽會、寵物酒店等,都將以新型的方式進駐資本市場,從而拉動市場消費。儘管有些人對此表示嗤之以鼻:現在人類的生活水平連貓貓狗狗還不如,但黑格爾都說了:存在即合理。只要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符合人類需求,相信萌寵經濟也會迎來「叱吒風雲」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