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史上最嚴 「人臉識別+指紋驗證」

2020-12-17 西部網

今年高考史上最嚴 「人臉識別+指紋驗證」

時間:2016-05-26 07:49:30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作者:編輯:肖昌希

  還有不到兩周時間,2016年高考就將拉開帷幕。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區都出臺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增加監考力量、嚴禁戴手錶入考場……多地出招保障高考考場紀律。

  組織作弊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媒體都將今年的考場紀律稱為「史上最嚴」。

  記者注意到,教育部今年3月發布的《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就已明確,各地要綜合治理考試環境,繼續開展淨化涉考網絡環境、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淨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專項行動。

  此外,教育部還印發了《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對今年高考試卷的印製、運送與保管、考試的實施、評卷等流程都進行了明確。

  該規定提出,試卷運送車輛須加裝視頻監控設備或使用GPS、GPRS、RFID等技術手段,確保教育考試機構實時監控到試卷運送全過程。試卷整理、保管、分發場所須安裝2個以上攝像頭,進行全程全方位、無死角監控錄像。

  此外規定還強調,考試期間,每個考場內配備2名以上監考員,考場外設若干流動監考員。監考員由考點主考或考區相關負責人聘任,不得由本考區高三任課教師或班主任擔任。

  考場引入高科技防控系統

  記者了解到,今年高考期間,不少地區還將把高科技引入了考場,用於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

  此前教育部下發的通知中特別明確,要結合各地實際,採用二代身份證現場報名確認、現場採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徵、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

  而各地目前也分別升級作弊防控系統,其中不少地方採取了「人臉識別+指紋驗證」的入場「雙保險」措施。

  例如,為防高考作弊,廣東今年將首次啟用身份識別系統和無線電作弊防控雙系統。而廣州市則將啟用「人臉識別+指紋驗證」的方法,防範高考舞弊。

  同樣,湖北省今年也將開展指紋識別、人臉識別驗證考生試點。該省要求所有考場和考生休息室安裝和有效使用防範無線電通信作弊的設備;出動無線電監測車對疑似作弊信號進行攔截、幹擾,利用高科技手段防範和打擊手機、無線耳機等高科技作弊行為。

  多地嚴禁戴手錶入考場

  去年高考期間,福建、湖北、安徽等省份紛紛明確,禁止佩戴手錶入場,考點統一配置掛鍾。

  今年高考,不少地區依然對手錶下了「禁令」。如,湖北方面表示,將繼續實行考生入場安檢,為所有考場配備無聲掛鍾,禁止考生攜帶手錶等計時器入場。

  海南今年也首次明確要求考生不得攜帶鐘錶(含手錶)、文具盒等物品進入考場。同時,為防止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借上廁所的機會作弊,該省考試局明確要求,各考點要安排專人對洗手間進行手機、書籍等物品的清理。

  除了引入高科技來保障考場紀律,在人力配備上不少地區也做出了調整。

  例如,廈門做出規定,今年高考,每間考場的監考老師增加一名,達到三名。而增加的監考老師主要負責考生身份驗證、防範通信工具作弊等工作。文/圖 據中新、東方IC

進入論壇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  編輯:肖昌希

相關焦點

  • 今年高考有多嚴?施行人臉識別+指紋驗證
    還有不到兩周時間,2016年高考就將拉開帷幕。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區都出臺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增加監考力量、嚴禁帶手錶入考場……多地出招保障高考考場紀律。
  • 「作弊入刑」後首次高考在即,各地出招:禁用手錶,人臉識別
    中新網北京5月25日消息,還有不到兩周時間,2016年高考就將拉開帷幕。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區都出臺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增加監考力量、嚴禁帶手錶入考場……多地出招保障高考考場紀律。
  • 行動支付驗證從密碼、指紋到人臉識別,哪一種識別技術最安全?
    現在很多人最害怕的事情無法是兩件:一件是手機沒電了,另外一件則是手機沒有網絡。能源問題可以通過充電寶等途徑來解決,而網絡問題則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所能解決的,這與所處的環境和運營商網絡架設有著緊密的聯繫。如果一個地方地處深山,周邊人眼稀少,建設網際網路網絡成本會較高,而收益則相對較少,在這種情況下極容易出現斷網的情況,行動支付就變得成為一句空談了。
  • 無線電測控、人臉識別、無人機巡考,高科技護航「史上最嚴」高考
    人臉識別驗證身份、無線電測控車上街、無人機高空巡考……這些平時人們生活中的高科技,
  • 高科技護航「史上最嚴」高考-無人機巡考、無線電測控、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驗證身份、無線電測控車上街、無人機高空巡考……這些平時人們生活中的高科技,將使用到即將到來的高考中,全力保障高考的公平公正。
  • 北京舉行高考英語聽力首次模擬機考 考生需進行人臉、指紋等身份驗證
    考生在進行高考聽力機上模擬考試考生準備進入考場考生經過人臉識別系統確認後進入考場 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沙璐) 為了應對即將開始實行的高考英語聽力機考,9月26日,北京高三學生進行首次高考英語聽力模擬機考。
  • 人臉識別60年︱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真的算「史上最嚴」嗎
    瑞典數據監管機構也依據該條例對一所高中開出罰單,認為使用人臉識別記錄出勤違背了「必要性原則」。據統計,截至2020年1月,歐盟各國數據監管機構接到的違規舉報超過16萬件,而各國開出的罰單總金額達1.14億歐元。GDPR被譽為「史上最嚴格數據保護法」,也影響了其後多國的數據立法,包括中國剛剛出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
  • 生物識別技術產業發展深度報告:指紋與人臉識別
    2.2 電容式指紋成功引領智慧型手機生物識別技術升級 電容式指紋識別相比於第一代光學指紋識別模塊具有體積小、適用性廣等優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設備採用電容式指紋識別。電容式與光學式指紋識別差異主要是指紋信息採集的方式上,指紋信息的驗證過程基本相同。
  • 深圳所有考點啟用指紋驗證
    深圳晚記者 陳簡文 下周二,深圳將有4.1萬名考生邁入高考考場。今年,廣東高考在考試試卷、考場秩序、填報志願和錄取等方面都有不少新的變化,考生和家長們在認真備考的同時,也別忘了留意這些變化喲! 變化二 首次全面放開異地高考 深圳隨遷子女人數全省第一 從2013年開始,廣東就為全面放開異地高考實行「三步走」的方案。今年是廣東全面放開異地高考的第一年。
  • 指紋識別沒了 果8人臉識別支持ApplePay
    此前,iOS的開發者Guilherme Rambo在蘋果HomePod固件中發現了有關iPhone 8人臉識別系統的相關信息,如果消息屬實,那麼這項人臉識別功能將為我們帶來非常豐富的功能體驗。
  • 黑科技進高考:人臉識別將為高考全程護航
    現代高考中的人臉識別人臉識別技術首次應用於高考是在2016年,當時北京、四川、湖北、廣東、遼寧、內蒙古等多個省份採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的生物識別技術確認考生身份。從2016年至今,浙江、江蘇、江西、寧夏、山東等地高考陸續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 北京:首次高考英語聽力上機模考舉行 人臉識別指紋比對確保考試安全
    考生進入候考區前需進行指紋比對和身份識別。昨天,全市高考英語聽力上機模擬考試首次進行。北京二中設置了專用考場。記者 李繼輝攝2018年高考,英語聽力考試將首次與筆試分離,實施「一年兩考」,首次考試將在今年12月16日舉行。
  • 指紋和人臉識別更方便
    我們早已經習慣了使用指紋解鎖手機,但是解鎖電腦時,貌似很多小夥伴還在默默的輸密碼。為什麼不用指紋識別、面部識別這樣簡單高效的工具呢?在電腦上輕輕按一下你的手指,或者在屏幕前露一下臉就能解鎖電腦,是不是很方便,在Win10上這個功能叫做Windows Hello?
  • 今年是「作弊入刑」後首次高考
    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區都出臺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增加監考力量、嚴禁帶手錶入考場……多地出招保障高考考場紀律。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媒體都將今年的考場紀律稱為「史上最嚴」。
  • 寧夏高考體育術科測試採用人臉識別身份驗證
    考生身份驗證採用人臉識別非接觸方式,替代了往年指紋驗證核驗身份方式,有效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普通高校體育類專業招生術科測試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組成部分,是體育教育類專業錄取招生的重要依據。今年我區報名2181人,設置10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遠、原地推鉛球4個測試項目,每項滿分25分,總100分。
  • 「人臉識別第一案」主訴人郭兵:我為什麼推動「人臉識別」入法
    我提出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當前不少小區、物業強制安裝了人臉識別門禁設備,引發了很大爭議。對此,我認為有必要在修訂草案中加強對業主生物識別信息(尤其是面部特徵信息)的保護,防範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人的違規操作。
  • 動物園「人臉識別案」一審宣判 人臉識別使用邊界到底在哪?
    央廣網北京11月21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白傑戈 富陽臺記者章凌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將年卡中的指紋識別入園變更為人臉識別入園,被法學博士出身的用戶郭兵告上法庭,成為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但之後,野生動物世界將年卡客戶入園方式從指紋識別調整為人臉識別,更換店堂告示,並兩次發送簡訊,通知郭兵激活人臉識別系統,否則將無法正常入園。雙方協商未果,郭兵提起訴訟,要求確認野生動物世界店堂告示、簡訊通知中的相關內容無效,並以野生動物世界違約且存在欺詐行為為由要求賠償年卡卡費、交通費,刪除個人信息等。
  • 指紋識別不再唯一,動態聲紋識別與人臉識別能取代嗎
    而現在還推出有用聲紋識別技術的手機,國美Fenmmy Note近日推出千元手機國美Fenmmy Note,除了搭載常見的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功能之外,還具備動態聲紋識別功能,通過聲音識別登陸微信還是挺常見的,但聲紋識別究竟是怎麼運作的呢? 所謂聲紋識別(Voiceprint Recognition),簡單解釋就是辨別某一句話是否是某一個人說的。
  • 「史上最危險的發明」?美480位人臉識別專家爭議道德倫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科技日報11月27日報導,人臉識別系統已經給我們的城市帶來諸多方便。然而,在許多國家,對人臉識別的抵抗聲也在不斷高漲。研究人員、公民自由倡導者和法律學者都受到人臉識別技術興起的困擾。近期,《自然》雜誌的一系列報導對人臉識別系統背後的道德倫理學進行了探討。一些科學家正在分析人臉識別技術固有的不準確和偏見,對其背後存在的歧視發出警告,並呼籲加強監管、提高技術透明度。《自然》雜誌對480位從事人臉識別、人工智慧和計算機科學領域研究的研究人員的調查顯示,人們對人臉識別研究的倫理學普遍存在擔憂,但也存在分歧。
  • 大數據時代,為防頂替,人臉指紋識別、實名認證都應該利用起來
    我建議:①為防頂替,高考試卷,檔案,學籍都應可以網上查詢,但至少設置4道登錄關卡:人臉識別、實名、身份證掃描、指紋識別!②高考報名和填報志願時,也要設置這4道關卡:人臉識別、實名、身份證掃描、指紋識別!③各高校錄取時,也要設置4道關卡確認學生身份:人臉識別、實名、身份證掃描、指紋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