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層次父母的"偽節儉",不僅影響孩子性格,還毀掉格局和未來

2020-12-01 爸媽識堂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雖說節儉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但是很多低層次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偽節儉"。目的也簡單,就是為了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從小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然而,他們忽略了這麼做的影響。

首先,來說說哪些行為是"偽節儉":


①從不肯給孩子零花錢


在這類父母的眼中,他們覺得孩子是不用花錢的。不管是什麼時候,從來不肯給孩子零花錢。當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也有零花錢,回家問爸爸媽媽。大概率會得到這樣的回覆:"小孩子要花什麼錢,好好學習才是正經事"。

②明明不窮,卻跟孩子哭窮


還有的父母,喜歡"裝窮"。家庭經濟條件其實也還不錯,但是卻喜歡跟孩子哭窮,衣服幾年才給孩子更新一次,美其名曰節儉。平時孩子要是想買玩具、新鞋子新衣服等。他們的回答往往是:"買什麼買,咱們家沒錢"或者是"你上學吃飯都花了那麼多錢了,我哪有錢給你。"

③為了"節儉"佔別人便宜


前陣子看過一個新聞,母親帶孩子去坐公交車,孩子身高已經過了一米三,不能再免費乘車了。結果母親為了兩塊錢的公交費,和司機掰扯半天,影響別人出行。後來還是司機不想耽誤工作,自己掏錢墊付,這位母親才美滋滋地走開。


有不少低層次的父母都覺得這種行為是節儉,雖然數額小,但次數多了,一年到頭也能省下不少錢。可是這種行為,已經是破壞了別人的利益。要是在孩子面前做,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可想而知。

其次,"偽節儉"對孩子的影響:


讓人覺得唏噓的是,上述的三種行為,很多父母在生活中經常做。或許他們的初衷是希望孩子養成節儉的好習慣,但這種摳摳搜搜的"偽節儉",不僅影響孩子性格,還會毀掉孩子的格局和未來。


①導致孩子自卑懦弱


實際上,很多衣著陳舊甚至是破爛的孩子,他們的家庭經濟也許挺不錯的。只是因為他們有"節儉"的父母。這類父母延續了以前的老作風,如果有多個孩子,那麼老二就穿老大的舊衣服,穿到不能穿再說。

而孩子由於穿著打扮在同齡人顯得很另類,可能會成為被排擠和孤立的對象。時間久了,孩子就真的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在集體活動中束手束腳不敢表現自己。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自卑懦弱,沒有自信心。


②讓孩子變成一個只顧眼前利益的人


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做著佔便宜的事情,就等於是給孩子樹立了壞的榜樣。父母只想著滿足自己的利益,卻不料給孩子帶來了負面影響。孩子看著父母的行為,以後有樣學樣,什麼事情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不容許自己的利益損失。慢慢的,孩子就養成了自私自利,只顧著眼前利益的性格。

③讓孩子變得摳門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是最好的方面。在壞的方面,父母一樣是孩子最壞的老師。就拿節儉來說,有的父母把摳門當節儉,買個菜一毛兩毛錢,都要和別人理論半天。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也會學到摳門的作風。


等到日後在社交活動中,摳門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畢竟沒有人願意和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做朋友。

最後,父母要怎麼教導孩子真正的節儉呢?


①親身體驗法


沒有哪種教育方式比言傳身教更有效。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節儉精神,不妨嘗試讓孩子親身體驗一下賺錢的不容易或者是以前艱苦的生活。可以帶孩子去體驗一下自己賺錢的難處;帶著孩子回鄉下,體會一下父母祖輩的窮苦生活,看一下窮苦孩子的生活。這樣孩子才會有切身的感受,知道自己所擁有的生活有多幸福,才會珍惜不浪費。

②讓孩子嘗試獨立支配零花錢


很多父母都覺得,給孩子零花錢不利於他們節儉精神的培養。實際上,讓孩子有一筆可支配的零花錢,反而對節儉精神的培養有利。


我們可以這麼做,每一周固定給孩子一點零花錢,那麼在下一周之前,孩子不會得到額外的錢,想要什麼只能用這筆零花錢去買。那麼孩子就會嘗試去規劃自己的零花錢使用途徑,精打細算;甚至為了購買想要的玩具,學會了節儉存錢的習慣。

所以,我們不妨讓孩子嘗試獨立支配零花錢。當然啦,這筆零花錢不能太多,太多了就真的不利於孩子培養節儉的精神。


③生活方面沒必要摳門


另外,在生活方面父母真的沒有必要摳門。比如衣食住行,孩子衣服舊了穿不下了,該買新的就買新的;飲食方面,不用每天大魚大肉,但也不至於每天青菜白粥,平平常常就好。

結語


孩子的未來個格局,和父母息息相關。父母摳門"偽節儉",會給孩子帶來眼界上的影響,讓孩子目光短淺,摳門吝嗇。這樣的孩子,又怎麼會有大格局呢?


今日互動話題:你平時會不會刻意"節儉"呢?會不會定時給孩子零花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低層次父母這種「偽節儉」,正偷偷毀掉孩子的未來,長大難有出息
    ,更是會對孩子未來的眼界和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低層次父母的3種「偽節儉」1.假裝自己很窮,像孩子抱怨沒錢有的家長不想讓孩子從小就亂買東西孩子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其實和父母有著直接的關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印象,小時候坐公交如果不超過一米二是不收費的,但有些父母為了省錢,總會讓孩子把頭儘量的低一下,不讓孩子超過「一米二」。就算孩子已經到了該收費的年紀,這些家長也總是會這樣去做。
  • 低層次父母的這種「節儉」,毀掉了孩子的格局,很多媽媽還在犯
    孩子聽到這些話之後,內心就會覺得很是受傷,家長其實不必用錯誤的方式去教導孩子,反而應該耐心地跟孩子闡述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並教育孩子擁有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習慣。閱讀成就孩子的未來,對於學習上的,家長千萬不能省哦,其實父母不懂得怎麼教育孩子,不妨跟著孩子一起學習,這套家長必修的正面管教書籍,絕對需要入手。
  • 低層次父母的這種「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娃將來難有出息
    現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懂得節約,不會因為生活水平不斷好轉而變得鋪張浪費、大手大腳。但是很多父母可能是因為過度節儉,反而會讓孩子有些接受不了,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未來,讓孩子難有出息,因為低層次父母的這種&34;,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李女士就有這樣的習慣,經常向孩子埋怨自己家裡很窮,希望孩子一定要省一省。但是實際上李女士和丈夫的收入在所在地方是中等偏上的。
  • 毀掉孩子眼界和格局的,並不是窮養,而是很多父母的「盲目節約」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尤其是年齡比較大的家長、老人,過去條件不好,節約習慣了,有了孩子之後,依舊秉承著勤儉的旗號,「蹭」別人的便宜,殊不知這樣在一點點的毀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毀掉孩子眼界和格局的,不是窮養而是「盲目節約
  • 父母的這種「節儉」,會影響孩子的格局,長大很難有出息
    但是父母的這種"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和未來,有時省錢並非好事,家裡沒錢的,從小就會告訴孩子,要節儉;而家裡富裕的,反而有好多也是告訴孩子家裡並不寬裕。有的時候,節儉反而使得孩子的格局和未來被毀掉,得不償失。
  • 父母的遠見決定孩子的未來:你的格局你的婚姻就藏在孩子的性格裡
    父母的遠見決定孩子的未來:你的格局你的婚姻就藏在孩子的性格裡原創/靜月荷導讀:孩子的起跑線,不是興趣班、不是學區房、不是進名校,而是父母的遠見。因為,父母的遠見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你的修煉、你的眼界、你的格局、你的婚姻都藏在孩子的性格裡。
  • 父母的這些「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孩子日後難有出息
    ,容易毀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李大伯出生於農村的農民,後來由於上城市打工生活,在城市遇到了自己的愛人,兩人結婚之後決定定居在城市,為了以後子女能在城市上學,戶口也遷到了城裡。而孩子形成這樣的性格,是由於父母給孩子的教育環境太過於節儉,所以家長這種「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孩子日後難有出息。
  • 父母層次越低,孩子格局越小
    小孩無法選擇父母,父母卻可以控制小孩的人生。小時候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孩子的榜樣,層次越低的父母,往往不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他們無法與自己的內外達成和諧,卻對孩子橫加指責。他們無法控制外在的境遇,便會對毫無攻擊力的孩子發洩情緒。父母學歷越低,意味著他們在社會中獲得的資源越少。我的朋友小A,她父母都是小學文化,她父母共同特徵就是偏激,情緒化,家裡實行強權統治。
  • 「低層次父母「總愛和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都會這樣做
    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活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但是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卻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只有這樣孩子的將來才會更加優秀。父母該怎樣教育孩子呢?大部分父母都會和孩子講道理,父母總認為自己積攢多年的經驗,可以幫助到孩子,可以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早日成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想法是對的。
  •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視野和未來
    孩子被世界需要時,他們的人生會更精彩。「格局養育」就是給予孩子榜樣、視野、信念和內在的力量,讓孩子去參與和改變未來的世界。,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問題可能已經悄悄形成。孩子能否變得更優秀、更強大,並有能力去參與和改變未來的世界,在於父母的視野和格局。
  • 管教孩子,低層次父母和高層次父母的處理方式,差別一目了然
    ,父母的處理方式能夠體現出父母就是低層次的父母還是高層次的父母,差別一目了然。,只會讓孩子的性格越來越自卑、懦弱,同時對自己的能力也不自信,或者是表現得越來越叛逆,家長越不喜歡做什麼,孩子越要做什麼,目的就是要和家長進行「反抗」。
  • 你的這種"節儉",會毀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長大後差距立現
    你的這種&34;,會毀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長大後差距立現說起節儉,大家都知道這是傳統的美德,古代的人就很崇尚和注重節儉,但是有一些思維如果延續到現在,並不符合當代的現狀,有些傳統美德可能成了錯誤的思想,讓孩子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 父母這種「節約」,會影響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長大後差距明顯
    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窮養可以讓孩子形成節儉的良好美德,而這也是家長們喜歡窮孩子的理由。但過度節儉有時候會影響孩子的格局和眼界,而這一點會隨著時間的遞增慢慢暴露出缺點,直至孩子長大,會更為明顯一點。
  • 孩子這三種行為是「偽節儉」,專家:長大後,逃不過這兩種結局
    反向錯誤的勤儉反而會限制孩子的成長朋友小林的父母年輕時生活條件艱苦,所以平時一直勤儉節約。受父母影響的小林長大後也繼承了父母的生活方式:東西用久了就修一修再用,洗頭洗手的髒水留著衝馬桶,飯菜也是放冰箱裡熱了再熱。有了兒子北北後,小林也如法炮製教育兒子。
  • 低層次父母才和孩子掏心掏肺的講道理,一流父母是這樣過度矛盾的
    孩子成長道路上,總會有一些瞬間會讓父母火冒三丈,每一位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都大有不同,有的會直接拿起雞毛撣子揍上一頓,也有的會掏心掏肺和孩子講道理,希望通過這種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來徵服孩子。當然,直接揍一頓的教育方式我們並不提倡,毫無智慧的父母才會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可總是以講道理的方式來說教孩子,更是「低層次父母」的表現,你認為孩子能夠聽進去你說的那些大道理嗎?
  • 中國式父母的「瞎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多數媽媽不知深淺
    「瞎節儉」卻是正在毀掉孩子的人生格局,孩子的個人成長往往都會受到父母們日常的言行舉止所影響大,而多數媽媽在這一方面往往都是不知深淺,沒有覺悟。>最重要的還是孩子的思想觀念的塑造,尤其是在價值觀和消費觀之上,因為這是我們生活中關於錢財和經濟方面的重要思維。
  • 真正毀掉孩子眼界和格局的,不僅是「節儉」,還有父母的「虛榮」
    這些父母每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時,就不禁聯想到自己家的孩子,並且將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這樣一比較雖然家長認為並沒有什麼,可是當著孩子的面說出來,孩子面子總是掛不住,自尊心受到了影響,性格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 孩子要錢時父母2種做法,不僅影響孩子的性格,還影響他們的格局
    到目前為止,他一直記得這件事,並深深地影響著他。這位同事仍然不談論自己的女朋友,不想結婚甚至不想回家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從那時起他母親的行為。現在,許多父母都相信「男孩應該貧窮,女孩應該富有」的育兒觀念,並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忠實地實踐他們。當然,這種教育觀念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這不僅可以培養男孩的艱辛和簡單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使他們學會獨立和儘早理解責任。
  • 你講究的這種節儉,會毀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拉低孩子的未來人生
    勤儉節約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乖巧,不奢侈浪費,懂得勤儉節約。但是一些家庭因為本身條件並不是很好,而會非常的節儉。體檢倒是沒有壞處,但是過分的節儉就會對孩子帶來不可想像的影響。如果孩子從小,成長在這樣一個過分節儉的家庭裡,父母的行為都會影響孩子,慢慢的就會影響孩子性格和三觀的形成。
  • 愛和孩子講大道理的,多半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不少家長都好奇,為什麼我們給孩子講道理,總是感覺在對牛彈琴,沒有作用?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明白,孩子並不是不聽我們講道理,他們也不是故意想要惹我們生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的大腦發育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