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牛竟然是這樣來的!這份報告顯示:今年90後基民在增長 家庭信貸...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段久惠

經歷了疫情衝擊和股市起伏的2020上半年,中國家庭的理財行為有什麼變化?

7月26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聯合螞蟻集團研究院,共同發布第二季度中國家庭財富指數報告。券商中國記者獲悉的這份報告顯示:疫情下,家庭整體偏好中低風險類資產,對高風險類資產投資意願相對較低;值得注意的是,指數顯示,後疫情時代,中國人在線理財需求大增,錢存得少了,更願意拿去買基金而非炒股;2020年新增「基民」中,30歲以下的90後佔到了一半以上,這可能是中長期行為。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相比一季度,總體上大家對再配置資產尤其是低風險配置資產意願比較強烈。」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介紹,另外,家庭的線上投資意願逐年增加,疫情推動了線上理財需求的增長,而線上理財具有明顯普惠性質。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認為,當前,隨著國人人均收入、人口結構、城鎮化率三大動因的變化,國內家庭的理財需求正迎來爆炸性增長,同時收入層次分化,也必然帶來不同淨值群體家庭的理財需求分化,「要抓住不同收入群體對理財的不同訴求 ,在家庭財富結構轉型階段,要結合特徵有針對性更好得適應分層的趨勢和特徵。」

報告:中國家庭更願買基金而非炒股

這份《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以中國家庭財富指數以100為基準線,通過大範圍調研計算指數變化,以此跟蹤觀察中國家庭理財行為和觀念的變化;顯示自一季度以來,中國家庭線上投資意願指數平均為109.6,線上投資的意願明顯增加。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期,中國家庭財富總值從2000年的3.7萬億美元增長至63.8萬億美元,全球佔比達18%,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也就是說,算下來相當於2000年中國人均財富約2800美元,而2019年大幅增至約4.5萬美元。

理財需求旺盛之下,大家都打算把錢投向哪兒?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認為,中國家庭財富結構出現三類轉型趨勢:從儲蓄到理財,從房產到金融資產,從境內市場到境外市場。

「從改革開放以後,家庭理財基本上經過了幾次轉型,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特點。」屠光紹分享,隨著國人人均收入、人口結構、城鎮化率三大動因的變化,國內家庭的理財需求正迎來爆炸性增長,同時收入層次分化,也必然帶來不同淨值群體家庭的理財需求分化,「這就要求要能抓住不同收入群體對於理財不同訴求,有針對性更好得適應分層的趨勢和特徵。」

指數報告也顯示了類似的觀點。中國家庭的存款意願指數從一季度的111.1降到了二季度的102.7。中國一直是儲蓄大國,這個數據的變化說明,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不再將儲蓄作為財富管理的首選。

今年股市行情大漲,大眾對於股票和基金類資產的需求都增加。但出乎意料的是,二季度中國家庭的股票配置意願只有90,基金則有96。如果聚焦在金融資產10萬以上的家庭,則股票配置意願為97.16,基金為103.91。這說明,中國家庭更傾向於買基金而非炒股。

股票和基金市場規模的變化印證了上述趨勢。Wind數據顯示,1月份以來,中國股市規模增速下滑,基金規模增速提升。以4月為例,股市規模環比增速為5.2%,基金規模環比增速則達到6.9%。而2020年新增基民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到了一半以上,增投基金的群體更為年輕化和高學歷化。

「更願意選擇基金而非股票,說明眾多個人投資者越來越理性了。」螞蟻集團數字金融財富事業群總經理王珺認為,無論從經濟結構還是疫情影響來看,當下權益類市場的結構性行情都較為明顯。普通用戶可能不知道怎麼選行業並判斷市場走勢,而基金管理人則可以發揮專業能力,幫助大家參與到這輪行情。

家庭理財需求分層化,線上理財更具普惠性

「疫情加速了我國線上投資理財需求,也讓中國家庭的理財觀念變得更理性,相比股市,投資基金的人正在增多,這也是國家所鼓勵的,讓個人投資者通過基金去參與股市。」甘犁介紹,家庭的線上投資意願逐年增加,疫情推動了線上理財需求的增長,而線上理財具有明顯普惠性質。

根據 CHFS 數據,家庭的線上投資意願逐年增加,表現為家庭網際網路理財產 品的參與率從 2015 年的 5.4%增加到 2019 年的 11.3%。從年齡看,年輕家庭更青睞線上投資,其網際網路理財產品參與率更高,2019 年戶主年齡在 20-40 歲之間 的家庭參與率達到 23.2%。同時,老年群體對線上理財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 戶主 60 歲以上的老年群體的線上投資參與率從 2015 年的 0.9%增加到 2019 年的 3.3%。

該指數報告監測,疫情之後,除低收入組外,各收入組家庭的線上投資意願均增加。具體來看,年收入5萬-10萬的家庭,其線上投資意願指數為107.1;年收入100萬以上家庭的線上投資意願為116.5。可見,疫情後多數家庭較為接受線上投資的方式。

而且,線上投資方式進一步普惠老年和非一二線城市群體。從年齡看,年輕家庭的線上投資意願更高,戶主年齡 30歲以下群體的線上投資意願指數達到108.8,但中老年家庭的線上投資意願也是增加的,戶主年齡 51-60 周歲群體的線上投資 意願指數為 103.6;從城市類型看,一線城市家庭的線上投資意願更高,指數值為109.0,同時六線城市家庭的線上投資意願也增加,指數值為 102.2。從這個角度看,疫情後線上投資方式也普惠了老年群體和非一、二線城市群體。

「理財服務整體變化,是值得關注非常重要的點,家庭資產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進行投資,這個格局證發生一些變化。」屠光紹認為,這些新變化有:一個專業化,這裡面包括了機構化、機構化裡面投顧化,還有投資方式智能驅動。

「家庭理財,特別中低收入家庭能夠更多獲得智能化的支撐,智能化的投資方式對家庭來講,第一個特點是實現了普惠性,而這對中低收入家庭來說非常重要。」屠光紹認為,之前大家覺得做理財很複雜,現在只要上智能投顧點理財,各種產品、各類工具都有,此外是適應性,適應不同群體,能量身定做。

信貸資金並未流入資本市場

疫情之下,信貸資金是否會流入資本市場?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這份報告認為,回歸結果顯示,負債變動與股票、基金價值(價格)關係並不顯著,說明信貸資金並未流入資本市場。

「對於負債增加的群體,家庭並未增投基金、股票、海外資產等資產的意願;對於負債減少的群體,家庭在基金、股票、海外資產的投資意願也減少;此外,負債增加的家庭更願意投保險類資產。」該報告稱。

「信貸的受眾群體有明顯下沉,但信貸資金並未進入股市。「該報告認為,「另外,負債增加或減少的群體都沒有增投股票的意願,說明信貸資金並未流入股市;相比股票,負債增加的人更願意投資定存類或保險類資產。」

該報告分析,滿足日常消費是家庭信貸需求的主要原因,根據 CHFS 季度數據,家庭需要資金的原因排在前三位分別是:日常消費、教育和醫療。

不同淨值層次家庭需求有所不同。低收入家庭因醫療需要資金的佔到了41.7%;而高收入家庭的購房 資金需求和金融產品資金需求較高。

從年齡分組看,年輕家庭資金需求主要為購房和購車,中年家庭主要為教育,老年家庭主要為醫療。

報告指出,消費負債、未來預期等對家庭的日常消費產生重要影響——「家庭消費負債增加,消費也同步增加,消費信貸對於消費有正面作用。雖然家庭金融資產增加也帶來了消費的增加,但家庭消費受經濟的未來預期也影響較大。」

「要鼓勵擴大普惠型信貸服務, 提高信貸政策的針對性,繼續向相對下沉市場和弱勢群體傾斜。」甘犁稱,疫情期間的信貸政策適度寬鬆,二季度低收入家庭中消費貸獲貸難度明顯低於一季度,說明信貸受眾群體有所下沉,「綜合來看,仍有部分群體的資金需求未滿足。」

該報告稱,相比高收入群體,低收入群體的信貸獲得難度相對較大,一季度年收入5萬及以下群體中19.9%的家庭消費貸獲貸難度增加,同時有 12.6%的家庭經營貸獲貸難度增加,但這一現象在二季度有所緩解。而對於下季度,家庭對於家庭財富及收支變化,該報告總體預期較為樂觀。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份工薪階層信貸報告發布: 工薪家庭平均總信貸需求26.5萬元...
    但僅有一半家庭的信貸需求得到了滿足。」12月12日,中騰信與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工薪階層信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首次聚焦工薪家庭信貸情況。隨著中國消費升級、消費金融行業快速發展,工薪階層消費需求進一步別釋放,但是工薪階層的真實負債情況因為缺乏大規模調查和權威數據,幾乎沒有被披露。
  • 世紀佳緣婚戀報告:90後愛情觀最保守 收入越低越宅
    按年齡段來分,無論男女,年齡越大越開放、越贊成婚前性行為,其中90後對婚前性行為的贊成比例最小,相比於70後近50%的單身女性贊成婚前性行為,90後單身女性只有28%贊成,90後男性贊成的比例也大大低於70後和80後。看似「任性」、「叛逆」的90後,對待「閃婚」和性的問題表現的最為謹慎。
  • 宅家廚藝「翻車」上熱搜,網購生鮮報告:方便食品銷量猛增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The COVID-19 outbreak)後,穿著睡衣上班打卡、對著屏幕上課的你們如何解決一日三餐?哪些美食成為了年輕人的心頭好?一份來自生鮮電商每日優鮮的數據報告給出了答案,讓我們來看一看宅家的這一個月都有什麼亮點。
  • 西南財經大學調查顯示:中國工薪家庭年均收入超15萬元
    西南財經大學調查顯示:中國工薪家庭年均收入超15萬元 近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工薪階層信貸發展報告》。
  • 國人橫掃全球1/3奢品,80和90後佔八成,真富還是擺闊?
    尤其是中國年輕人更牛了,消費奢飾品的,80後和90後佔比79%。可以說,目前全球的奢飾品廠商就指望中國人活著了,希望也寄托在中國年輕人身上。只是不知道,中國年輕人這是真富還是擺闊?對這種現象,究竟是該感到自豪還是感到擔憂甚至悲哀?
  • 七夕零食花束最受歡迎,90後熱衷宅家做飯,70後成消費主力軍
    數據顯示,鮮花是示愛禮物首選,在男性熱門搜索中位列第一,當天美團外賣全平臺鮮花銷售額已突破4億。浪漫不僅是年輕人和情侶的專屬。據了解,70後七夕期間消費金額環比增長34.7%,在各年齡層中排名第一,成七夕節主力軍。鮮花類商品平均消費340元據美團搜索數據,鮮花仍舊是示愛經典,在今年七夕前夕男性熱門搜索中位列第一。
  • 中國家庭宅家心態拐點降臨 Stokke X 好好住發布《宅家白皮書》
    48個小時,287個城市,5360份問卷,3030條留言——疫情之下中國家庭「宅」家白皮書就此出爐。數字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家庭真相。挪威知名嬰童品牌STOKKE聯合好好住平臺發起的這份《2020中國式「宅」家白皮書》,是一次對年輕族群居家生活(85後和90後家庭佔據70%以上)在特殊時期的的實時鏡像。這份憑自願參與的開放式公眾平臺調研問卷,在短時間收到如此踴躍的反饋,「宅」了整整30天的中國式家庭真的有話要說。
  • 阿里巴巴發布《2020「五一」假期消費出行趨勢報告》關鍵詞是「家」
    阿里巴巴5日發布《阿里巴巴2020「五一」假期消費出行趨勢報告》,報告顯示疫情後的第一個小長假呈現三大趨勢:「宅」消費驅動經濟回暖、周邊遊發現「家邊之美」、忙復工撐起家的希望。報告同時發布了今年五一假期的關鍵詞——「家」,內需潤滑劑驅動小家、大家、國家良性循環、開啟新希望。
  • MobTech:2020中國基民圖鑑
    1、2000萬基民跑步入場 移動網際網路基民數量呈穩步上升趨勢,2020年上半年,基民規模突破8000萬,新增基民突破2000萬2、90後成增長主力軍 移動網際網路新增基民年輕化明顯,18-34歲群體佔比達60.0%,90後是基民主要群體 3、女基民「冉冉升起」 基民中,男性佔比為63.5%,女性數量接近四成;與金融理財群體相比,女性更偏好基金 4、本專學歷為主,本科生最愛基金
  • 【關注】中國四分之一家庭年均收入達15.4萬,你拖後腿了嗎?
    近日,在京發布的《中國工薪階層信貸發展報告》首次聚焦中國工薪階層,這份《報告》具體都說了啥?《報告》指出,工薪家庭信貸持續增長,消費信貸額 2013年至2017年的這四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5.7%,高於房產信貸額。
  • 恐高症困擾基民
    記者昨日從多家銀行了解到,在多重消息的影響下,部分基民的信心有所動搖,一季度出現的基金搶購難得再見,基民開戶數銳減。理財專家建議,後市應該關注擁有更多建倉機會的新基金。  基金基民雙雙恐高  來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顯示,滬指突破4000點關口之後,股指振蕩幅度加大,A股及基金新增開戶數有所下降,而基金退潮更為明顯。
  • 90後更願意生孩子了?90後這屆618開始囤葉酸和孕婦營養品
    90後願意生孩子了?天貓618大數據做出了一個神預測:年底我國或迎來新一波「嬰兒潮」。6月15日,天貓發布《疫情後中國人生活的8個改變》,報告稱,618葉酸同比增長了97%,孕產婦營養品同比增長了206%,備孕試紙和待產用品的銷量也不錯,而大部分購買者都是90後。
  • 洗碗機、烘乾機,年輕人宅家買的新玩意會成為未來家庭的必需嗎?|酷...
    根據官網介紹,米家自動洗手機套裝是一款將近場光感技術和微型泡沫泵相結合的產品,可以做到伸手就能出泡泡,免接觸,0.25秒出泡,讓洗手變得更高效衛生,避免直接接觸洗手產品的交叉感染。這樣的功能看起來在「辦公室水房」這樣的情景很有需要,可以讓多人無需交叉接觸,就可以完成消毒洗手的過程。
  • 今年春節8.23億人收發微信紅包:90後成絕對主角
    2月10日,騰訊微信團隊發布2019年春節數據報告顯示,除夕到初五期間,8.23億人次收發微信紅包,同比增長7.12%,在微信中發生的消息發送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4.2%。微信報告還顯示,和春運一起開始的「候鳥型消費」增長。春節期間,全國範圍內共產生了12.4億筆在非常駐地的微信支付消費,大年二十九是「候鳥型消費」的峰值。從遷徙路徑來看,由新一線城市向三線、四線城市遷移的微信支付消費筆數最多。數據顯示,越是下沉的城市,受「候鳥型消費「影響越大。
  • 調查顯示:因疫情宅家 超九成大學生有不同程度社交焦慮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一項調查顯示:因疫情宅家 超九成大學生有不同程度社交焦慮從今年1月29日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學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不參加集中性活動開始,大學生們宅家學習的效率,就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
  • 原來90後年輕人他們喜歡住這樣的家
    90後年輕人理想中的家是什麼樣子的?來聽聽他們怎麼說。謝小姐:25歲,職業:新媒體運營我是顏值狗,家裝必須好看!不然回家都沒動力。你看,打動年輕人很簡單,總結歸納起來六個字:好看!好看!好看!(雖然套路,重要的事還是忍不住要說三遍。)
  • 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疫情期間 超半數家庭儲蓄意願增強 線上消費方式...
    4月21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2020年一季度)》(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主要描述疫情之下,中國家庭消費方式、資產配置方式的變化和預期等家庭財富相關的情況。  《報告》顯示,疫情期間中國家庭儲蓄明顯增多;在消費行為上,線上消費接受度逐漸提高。
  • 這篇文章讓你真正理解90後消費習慣
    以經營P2P借貸平臺的拍拍貸為例,其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該平臺上半年新增用戶213萬中,有84.1萬是90後。90後的主要借款目的是個人消費。並且,90後在首次借款客戶中的比重也逐漸增加,其數量以3.5倍的速度增長至3.5萬人,借款金額同比增加443%,遠遠高於其它年齡層的增速,成為P2P消費金融最具潛力的年齡群體。
  • 【發布】15.4萬、177.6萬...工薪家庭這兩個平均數,你"達標"了嗎?
    近日發布的 《中國工薪階層信貸發展報告》 首次聚焦中國工薪階層,這份《報告》具體都說了啥?看點3一半家庭信貸需求難滿足《報告》稱,從信貸總需求金額來看, 工薪家庭平均總信貸需求額為26.5萬元,遠高於非工薪家庭的13.3萬元。
  • 基民記帳方法各不同(圖)
    每天變動的基金淨值,給家庭帳本提出新的挑戰。和以往算盤「噼啪」響不同,如今的基民「養基」帳本五花八門,有的還是簡單的一紙一筆,有的自製電子表格,有的則用上了基金管理軟體平臺。  一紙一筆記出成就感  「每天掰著指頭算自己又賺了多少,是件十分開心的事情。」陸寧工作剛三年,自從受了家人影響買了第一隻基金後,就一發不可收,至今已經是擁有十多隻基金的「養基」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