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和狗狗一起成長的孩子能夠發展出更好的社交能力

2020-12-23 呼嚕爸爸聊生活

城市裡有很多喜愛狗狗的家庭,但是常常會因為家裡有了小孩子,擔心寵物會影響小孩子的健康而棄養。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和家裡狗狗一起成長起來的學齡前兒童,在社交、情緒管理的能力上,比那些家裡沒有狗狗的孩子發展得更好。簡單點說就是,和狗狗一起長大的孩子能自然培養出更高的情商。

這項研究發表在兒科研究期刊上,是由西澳大學的研究者所主導的。其目的是尋找學齡前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有哪些家庭、環境因素對他們的成長起到顯著影響。研究採樣了1646個家庭的數據,這些家庭都有2歲到5歲的孩子,其中686個家庭餵養了寵物狗。

整體的家庭採樣數據考慮了像年齡、睡眠習慣、使用電子設備時間等一些潛在行為影響因素,能夠比較全面反映孩子的日常文體活動、社交、情緒自律等方面的表現。最後綜合所有信息的結論:與家裡沒有餵養狗狗的孩子相比,和狗狗一同成長的孩子,任性、發脾氣,好鬥以及其他一些明顯缺乏社交能力的問題要少23%。

數據顯示出最大的影響因素是孩子和狗狗一起玩耍的時間。每周能和家人一起遛一次狗的孩子,不願意交朋友和情緒自律的問題機率要低36%;每周至少和狗狗一起玩耍三次或以上的孩子,積極的社交行為如分享,會比其他孩子多出74%。

這些和狗狗共同成長的學齡前兒童除了表現出更高水平的社交能力和情緒自律外,還能夠顯示出比其他孩子更高程度的同理心,他們有更多關心幫助那些生病、受傷的孩子的傾向與行為。

研究主導者Hayley Chsitian博士是西澳大學兒童成長研究的副教授,她在研究論文中寫道:

我們的發現表明家庭裡和狗狗共同成長的孩子可以在成長過程中獲得很多益處,我們猜測這可能得力於狗狗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建立。數據結果顯示出:哪怕讓學齡前兒童參與到和狗狗一起溜達一次、兩次的生活習慣中,也能讓這些學齡前兒童從中獲得重要的社交和情緒管理的能力。家庭寵物可能成為孩子社交能力培養的促進劑:通過關心、訓練和照顧他們的寵物,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雖然數據表現狗狗和孩子的社交能力、情緒管理能力之間的關聯性很明顯,但是並沒有讓研究者能夠確定背後真正的原因。

對此,另一位並沒有參與該研究的兒科學教授Jenny Radesky博士認為:

這項研究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例子,讓我們看到即使非常小的孩子,狗狗的陪伴對他們日後的行為也有積極的影響。在狗狗的餵養過程中,人們會需要先了解狗狗在想什麼,要對它們的行為作出反應。這些行為會讓身旁的孩子學習模仿,同時讓他們開始思考周圍人們的想法,以及如何做出相應的反應行為。這恰恰是同理心和社交互惠行為上的表現。

這些和狗狗一起成長起來的孩子,更容易與其他孩子友好相處,成為夥伴;尤其在入學後,他們能有更多積極正面的社交表現,讓他們在學校與別人的交往更加自然順利。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同理心和情緒自律是對未來影響深遠的、一種真正的生活技能,每一個父母都清楚,高情商、善於社交、情緒自律這些能力在孩子日後的生活中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如果還在孩子、寵物的生活中糾結的父母,可以想一想這個研究結果:不管是玩耍還是照顧,孩子花在狗狗身上的時間越多,都能加強二者之間的關聯性,提高孩子的情商、社交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那麼即使餵養寵物會付出更多一點的精力和金錢,算一算還是值得的。

作者 | 呼嚕爸爸

編輯 | 一仟流

相關焦點

  • 科學研究:和狗狗一起成長的孩子能夠發展出更好的社交能力
    城市裡有很多喜愛狗狗的家庭,但是常常會因為家裡有了小孩子,擔心寵物會影響小孩子的健康而棄養。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和家裡狗狗一起成長起來的學齡前兒童,在社交、情緒管理的能力上,比那些家裡沒有狗狗的孩子發展得更好。簡單點說就是,和狗狗一起長大的孩子能自然培養出更高的情商。
  • 養狗對孩子的確有好處,根據科學研究表明,狗狗能讓孩子更加健康
    但其實在國外許多家庭養狗並不會因為有了小孩而將其送走,反而讓寵物狗和自己的孩子成為好朋友。那麼家裡有小孩能養狗嗎?其實家裡養狗對孩子的確是有好處的。而根據科學研究表明,養狗能讓孩子更加健康,美國過敏、哮喘和免疫學學院曾在年度科學會議上表明:養狗可以幫助兒童預防哮喘!如果孩子從小在動物農場長大的話,患有哮喘的風險會減少50%。
  • 孩子沉迷手機是壞事?科學研究:玩手機的寶寶這項能力發展更好
    導讀:孩子沉迷手機是壞事?科學研究:玩手機的寶寶這項能力發展更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沉迷手機是壞事?科學研究:玩手機的寶寶這項能力發展更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常和爸爸做遊戲的孩子,這項能力發展的更好
    很多媽媽都抱怨,孩子爸爸就是甩手掌柜,育兒的事兒啥也幫不上,一回到家就拿起手機,什麼親子時光,根本不存在。抱怨多了,爸爸們還得反駁一番,工作累,工作忙,沒時間,有媽媽一個人陪著孩子玩不就行了,為什麼非得爸爸陪。可是媽媽陪孩子玩等同於爸爸陪孩子玩嗎? 研究表明,年幼時,有父親陪著一起玩的孩子在長大後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 研究表明:寵物犬可以改善幼兒的社交情感發展
    發表在《兒科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養狗家庭的幼兒比沒有養狗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社會和情感健康。西澳大利亞大學和Telethon兒童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統計了來自1646個家庭的問卷調查數據,這些家庭中都有一個年齡為2至5歲的兒童。
  • 狗狗太膽小或兇惡咬人怎麼辦?從狗狗社交能力來訓練解決
    我們不能保證讓自己家的狗一輩子都不攻擊人或狗或者其他動物,可以通過從小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讓他們長大後充滿自信儘量不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感到害怕,即使害怕,也能很快的適應。那樣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狗狗攻擊的可能性,成為人類很好的伴侶。二,社交能力的培養包括哪些方面?
  • 重視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面對挑戰和困難,孩子能夠更好成長
    孩子成長型思維,都是家長這樣培養出來的很多時候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有所作為,但卻苦於不知道方法,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成長型思維,孩子如果能夠從小具備這些,將來長大了就能夠更好地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那麼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呢?一個孩子如果能夠在失敗中吸取教訓,找到讓其成長的方式和經驗,那麼就可以說這個孩子具有成長型思維。
  • 讓孩子和狗狗一起相處成長,是多少人想做,卻又有顧慮的呢
    和貓咪比起來,狗狗的脾氣更好,性格更溫和,而且通人性,所以飼養寵物狗狗的人更多。狗狗除了對主人忠誠以外,如果家裡有小孩子,它們也會很溫柔很友善的對待,即使小主人調皮搗蛋,狗狗也很能包容他們。在我們中國,很多的家庭有了小寶寶以後,一般都會將狗狗送人,或者寄養到別人家裡。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根據關於我們如何獲取知識的社會本質的調查,一個明確的答案是:孩子們通過與他人互動的自然能力來學習生活。 我們經常稱這種社交能力,當我們觀察到孩子們在一起聊天、開玩笑、工作和建立友誼的樂趣時,我們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正是通過這些互動,孩子們使看不見的東西變得可見,跨越邊界,進入了新的學習領域,並激發了思想和情感,從而幫助他們規劃人生道路。
  • 交際能力是一個人在成長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如何訓練孩子社交能力
    交往是發展兒童社會性的一個重要途徑。兒童只有在與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學會在平等的基礎上協調各種關係,才能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使孩子在反覆的磨練中積累經驗,為將來正常的進入社會,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打下基礎。因此,讓兒童學會交往,是家長們義不容辭的任務和責任。
  • 科學能力靠天賦?父母別再這麼想,三個步驟開啟孩子「科學之路」
    我覺得父親是研究人員這一點給孩子更多帶來的是對科學研究的熱愛與好奇。科學的最核心所在一直是觀察、發現和探究,這是每個孩子小時候都具備的能力。只是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開始慢慢忽略周圍,在學校的學習變成了固定學習方向,我們不再抱有小時候的強烈好奇心,接著我們的科學能力也就越來越低下。
  • 孩子不懂社交?可能是社交能力弱,父母要重視起來
    >導致孩子社交能力低下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從多方面來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容易和其他人相處。在這個時候父母就要鼓勵他們儘量地展現出自己的情緒,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讓其他人更加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同時也能夠讓孩子學會舉一反三,了解其他人表達的情緒是什麼樣的,對於未來孩子和其他人相處能夠起到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良好的社交能力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也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同時也是孩子日後發展和生存的需要。社交能力的強弱有時也是將來孩子情商的體現,曾幾許?我們班的曹XX同學問我,袁老師老師,何為情商?如何才能夠提高的個人的情商?
  • 3歲孩子不和小夥伴一起玩,不合群,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但是只要有別的小朋友在,閨女馬上變得一句話也不說了,而且還說不喜歡和別的小孩一起玩兒。如果小朋友過來搶她的玩具,女兒直接會給別人,然後自己跑到旁邊去,等到人家玩夠了,她再過去撿起來繼續玩兒。跟她說了好多次要跟小朋友們玩,孩子也不聽。閨蜜說,娃小的時候只需要關注她的吃喝。現在慢慢長大,又想著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一起玩兒,能夠開朗合群,從小擁有良好的性格,養育孩子真的不容易啊。
  • 科學研究發現:媽媽認真陪伴長大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強,性格更好
    然而,現如今有不少父母因為工作忙而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幫忙照顧,殊不知這樣會給成為留守兒童的他們無論是在性格上還是心理上帶來許多不良的影響。美國、德國科學家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小時候得到媽媽認真陪伴的孩子性格更為陽光,社交能力強。
  • 了解孩子的記憶發展規律,助力他更好的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記憶力培養的重要時期:0-6歲,0-6歲是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時期。三、0-6歲記憶的發展規律想要提高孩子記憶力,首先你要知道孩子的記憶力發展特點,適應他的發展規律,不能拔苗助長。
  • 孩子社交能力弱怎麼辦?學會這4招,變身社交達人
    1、快速適應陌生環境良好的社交關係,能夠幫助孩子學會更好地與同伴相處。這樣當孩子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比如剛剛進入幼兒園,或者幼升小。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往往更能夠快速的適應陌生的環境。不會因為環境和身邊同學的變化而出現焦慮的情緒,總是能夠快速的交往到談得來的朋友。
  •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你的回應決定孩子未來的社交能力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等也曾提出,兒童在「童年時代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父母和兒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個是同伴的世界」。對孩子而言,同伴關係到底有多重要?研究調查顯示,人類有七成的談話時間和談話內容都和社交有關。社交需求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心理需求。小孩子發展同伴關係,其實就是在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 想孩子成功社交能力是關鍵,孩子社交能力培養,他將受益終生
    不管社會發展的怎樣只要是人和人的交往都必須是以人們現實的生活為基礎的,不只是在校園的學習生活,還有孩子長大以後進入工作環境,擁有好的人際關係網是社會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每個人生活在現實生活中,肯定是要在現實生活中和一些人有交際的,不管是一起辦公的同事,公司領導或校園中的同學。
  • 孩子和狗狗一起長大,有愛的家庭,還可以給孩子帶來好處
    很多有孩子的家庭特別希望孩子和狗狗一起成長。這樣看起來特別有愛。實際上真的不介意我們家長去給孩子養一條狗。而真正希望的是我們的孩子給狗狗做主人。這種不一樣的陪伴。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體驗式成長。那麼我們就看一下有什麼樣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