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中國主婦的北美代購體驗:為男性代購壯陽藥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Nancy和阿吉是研究生室友,也是好朋友。畢業後,兩人一個去了加拿大,一個去了美國。開始,她倆誰也沒想過做代購,但不知不覺間,都身不由己地感染到國內親朋好友們購物的熱情,慢慢「試水」,漸漸入行。

  這期間的各種酸甜苦辣、生活點滴,也隨之積累成超越酬勞的生活體驗和感慨心得。

  發自伊薩卡的感慨

  血汗錢,真心累

  文/阿吉

  2010年年底,老公去康奈爾大學讀博士後。第二年6月,我帶著女兒來到美國,一家人團聚。

  來美頭一年,我主要任務還是帶孩子,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幾乎抽不出精力來做其他事情。慢慢地,適應了這邊的生活後,我也給自己找些事情做,比如當助教,或者給小學生教中文。

  這時候,做代購的念頭還完全沒有進入我的腦海。

  開始動這個念頭,還是受了一位做代購的鄰居的影響,她後來搬去芝加哥,住處離奧特萊斯很近,事業更是蓬勃發展,讓我很是羨慕。

  猶豫了一陣子後,2013年秋天開始,我也下海做起了代購,主要做輕奢類配飾,以手袋為主,像大家喜聞樂見的Coach,MK以及Kate Spade等等,也做一點保健品和戶外運動品牌什麼的。

  一開始主要是朋友和熟人來照顧生意,他們再介紹給自己的同事朋友親戚什麼的,客戶群迅速擴大開去。眼見著勢頭喜人,我也來了幹勁兒,頂著困難也決定把生意做大。

  為什麼說頂著困難呢?因為我不佔地利,康奈爾大學在紐約州的伊薩卡市,是個只有4萬人口的小城,大商場很少,我不得不經常開車去位於遙遠郊區的奧特萊斯採購,往返好幾個小時,很辛苦。

  除此之外,我還要在商場裡仔細挑選、拍照,經常一逛就是大半天,走得腰酸背痛。回來後算好價格,發圖片,接著就要跟來諮詢的客戶們聊天。

  可別小看聊天這工作,簡直是佔用海量的時間和精力!有一次遇到個很有興趣的客戶,我花了整整一晚跟他聊天,感覺打字都能打出一部中篇小說了,還不算給他看的無數圖片。結果,人家最後說句「嗯,我再看看吧。」這一晚上的辛苦就都泡湯了。

  至於成功談妥下了單的,體力活和腦力活兒依然不能停,我一米六的身高,經常搬著快有我一半高的大箱子去發貨,累得眼冒金星。填報關單更是絞盡腦汁,小心翼翼,因為一旦出錯麻煩可多。

  隨著認識的客人逐漸增多,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我也遇到過一些要求很特別的客人,比如有個女的點名要我幫她買一種有機醬油給她女兒吃,明確要求不能從網上買,必須到實體店,選生產日期最新的。我忍不住心想:那你的醋怎麼不代購呢?食用油呢?鹽呢?米和面呢?

  還有更好玩的:代購壯陽藥。這個生意我之前簡直沒想過,是一個客戶在美國出差的時候買的,估計是挺好使吧,後面要我再幫他買。嘿,一賣方知,對這種貨品有需求的男同胞,可真不在少數啊!

  除此之外,我對同胞們買洋貨的一大感受就是:缺乏自主審美,什麼都是跟風,什麼火就都買什麼。比如最近MK的耳朵包這種,簡直是一窩蜂。其實這些品牌都有很多更具個性和特色的款式,大多數客戶卻只顧趕潮流。

  至於我自己,也在做代購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起了變化。心理上的變化是個好事:以前我是個比較「摳」的人,買東西也喜歡各種挑剔,自從做了代購之後,就很能理解賣家的心情,買東西爽快多了、簡單多了,連我老公都誇我「格局大了」。

  身體上的變化則是個煩心事兒:從去年冬天開始,腰肌勞損和坐骨神經疼先後襲擊了我,沒別的,就是各種打包抬箱子和長時間在電腦前坐著接待客戶鬧的,還有就是逛街逛太久……所以啊,別看好多人說什麼代購一個月掙幾萬啥的,真的每一分都是血汗錢啊。

  發自多倫多的感慨

  錢不多,但有愛

  文/Nancy

  自從四年前來到多倫多之後,便一直有國內的朋友建議我做代購。我卻一直覺得自己這10以上加減法都成問題的腦子就算了吧,而且都是朋友,價格不好掌握,賺多了人家不樂意,賺少了我白折騰。

  於是,直到今年春節回國探親之前,我都還在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帶我的兩個娃兒,上我的半天班,教我的雅思課。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忽然一件接一件,毫無預兆地發生了。

  每年春節期間,回國的機票都會特別貴,今年卻格外「溫情」,價格合理,一不小心抽獎又抽了一個七五折的優惠券,不回去一趟簡直是逆天而行,於是毅然決然地定了六張往返機票,一家四口和父母。

  接著,一向對行李份額格外摳門的加拿大航空公司,不知為何「幡然悔悟」:幼兒包括沒有座位的嬰兒都享受和成人一樣的行李份額!於是瞬間,我們就擁有了將12個23公斤的大箱子和6個10公斤的小箱子帶上飛機的資格!

  消息傳回國內,親朋好友們紛紛發來賀電,同時配有長長的購物清單。本著決不能便宜航空公司的初衷,我決定乾脆把這幾年在這邊相中的各種好東西統統推薦給朋友圈裡的摯愛親朋。反正都是買,大家一起樂呵,多樂呵。

  也許是因為加拿大的食品藥物安全名聲在外,也許是因為有些東西國內外差價實在是大,也許是因為朋友圈裡大家對我人品的認可(羞怯地低下了頭),總之從我決定代購的消息在朋友圈散播開始,到最後登機回國,8天左右的時間,銷售額迅速躥升到了近六萬人民幣,商品類別從西洋參到遊泳鏡,從新秀麗的旅行箱到孕婦吃的維生素……我從來不知道別的代購怎樣,但對於一個在該領域特別新的新手而言,這著實是莫大的鼓勵。

  於是回到加拿大之後,我不知不覺穩定做起了這個小買賣,並且真心愛上了代購,不僅是因為逛街買東西還能順手賺點兒錢,更是因為這件事包含了太多人間真情。

  一、愛在朋友之間:大多數朋友一聽說我開始做代購,都撒了歡地支持,從直接購物到精神鼓勵。我自己設了商品最初的價格,但越是親近的親戚和朋友,越覺得這應該是幫忙的事兒,於是我就會單價先抹點,加完總價再抹點,然後再想方設法地送個什麼東西。朋友說你不能這樣啊,本來就是白菜價,你還給我掰掉白菜幫再稱!於是我說1800的東西,他直接打過來2000,200塊的盈餘,對誰都不是大事,卻印證著友情。

  再後來很多朋友都不再跟我溝通了,需要什麼直接在微店裡拍,招呼都不打。我心裡明白,這是他們默默的愛。一次,我又想要抹,對方發一條微信來:這是你辛苦帶著孩子一趟趟跑來的,你理直氣壯一點。因為時差是12小時晝夜顛倒但還要跟大家保持信息溝通,所以連續幾天都只睡三四個小時的我,那一刻竟突然淚溼眼眶。

  二、愛在陌生人之間:很多買家是親戚朋友的朋友,於我而言便是陌生人。在這樣的社會,陌生人會毫不猶豫地把幾千塊錢的款項在沒有任何保障的情況下打給你,我真的很感恩,也無以為報,只能盡心盡力地答問題、選東西。

  三、愛在夫妻之間:暫且不提這過程中先生對我的各種支持(提供隨時隨地駕車搬運服務,以及充當各種類型服飾模特),代購過程中,我突然發現我們共享了朋友圈,他的很多女性朋友現在都成了我的朋友,而且關係也許更好。他的各種同學(從小學到大學)以及同事,突然都成了在我朋友圈裡留言的常客,他的微信世界也因此在我面前豁然開朗。微信的留言體系你們懂的,彼此都是好友,一切無從遁形。這點確實讓人竊喜,雖然我從未懷疑,但掌握主動權終歸是好事,更何況是如此正大光明的緣由。

  我不知道我今後還會做多久代購,就像之前也從沒想過自己會做代購。但現在出門,我總會保證手機有電,誰知道今天出門又會趕上什麼打折,滿足了誰的需求呢?微信裡,放出照片之後的未知,總是讓購物這件事情格外美妙。

相關焦點

  • 港媒:代購熱潮席捲澳大利亞,11萬中國留學生做代購
    香港《南華早報》9月3日文章,原題:中國代購熱潮席捲澳大利亞為減輕父母為她支付高昂學費的壓力,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留學的23歲廣西學生艾麗克絲·朱(音)每月正通過做代購賺一兩千澳元。如今約有11萬中國留學生在澳從事此類活動。
  • 中國留學生代購:效仿跟風入行遊走在法律邊緣
    留學生代購現象普遍代購商品的種類集中留學生代購在近年來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無論是留學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還是留學亞洲,代購已經成為中國留學生中非常普遍的現象。代購就是代理購買,留學生代購一般指留學生在國外為國內人員代理購買商品,並將商品運回國內,最後將商品交給消費者的行為。
  • 中國留學生代購被日本遣返 檢舉人竟是同為代購的中國人?!
    留學生從事代購,如果一旦被舉報,成功率很高。輕的話,可能會校方給予警告;重的話,可能會被遣送回國,因而斷送了日本的留學資格。太得不償失了,還是倡導在日留學生們以學業為主,學業有成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且不說留學生代購的合法性,看到這場「手撕戰」後的最大感受就是:同樣都是代購,何苦為難代購。同樣是在日華人,何苦為難國人。
  • 網購終結日本代購
    日本代購也就應運而生,發展起來。隨之而來,價格、誠信、服務等「代購風波」也不斷。消費者紛紛開始質疑代購的可靠性,尋求更放心的網購方式。日本B2C商家看到中國的市場需求,紛紛進入。「直銷軍」無論從價格、商品質量、服務上都比「代購」更具競爭力。
  • BBC關注澳洲的中國代購們:普遍加價50%
    (原標題:BBC關注澳洲的中國代購們:普遍加價50%)
  • 「中國代購」每天產生4-5噸垃圾?仁川機場擬建「中國代購」專區
    【環球時報記者 郭芳 金惠真】近年來,「中國代購」已成為韓國各大免稅店的「大戶」。這些「代購」拿到商品後,為縮小行李體積,經常就地拆開包裝,導致機場產生大量垃圾,進而影響出境廳秩序。為此,仁川機場決定,將自明年起開設中國代購專用提貨區。
  • 有商家為代購長期提供假貨,海淘代購怎麼維權?
    本文圖片 中國之聲微信公號海淘代購糾紛多,維權難北京三中院民三庭庭長侯軍介紹:「從訴訟主體上看,2018年被起訴的經營者、生產商多集中在電子商務經營者、百貨商場、家具賣場、大型超市、教育培訓機構、美容養生會所、健身機構及旅遊服務機構等,其中涉及電子商務經營者的案件166件,反映了電子商務在當前消費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
  • 內地學生香港代購:讀書為了將來,代購為了現在
    2013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的交易規模超過700億元,2014年規模超過1500億元。中國海淘規模2013年已經達到1800萬人,預計到2018年,中國海淘人數將達到3560萬人,海淘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這1萬億中,學生港代可能只貢獻了一點點,但這一點點的數據,也讓他們吃了不少苦。
  • 澳洲代購市場重新洗牌 只因中國機場海關嚴查代購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很多國內人都是比較喜歡買代購產品,認為代購的比國內的好,比國內的有效果。現在的炒作非常的厲害,說澳洲代購市場重新洗牌,國慶期間,很多人都是去各個地區旅遊,特別是很多女性朋友喜歡去香港,澳門,那些購物天堂買東西,因為那裡的護膚產品真的很很接地氣,不過我的很多產品也好多都是韓國或者是泰國的產品,有時候我覺得中國人的確要反思一下自己。我並不是說中國產品不行,我們的國產一般只是針對一些婦女級別的人有用。
  • 韓國代購根本沒出國 卻一直發代購直播
    德清縣武康街道的楊女士與兩位閨蜜一起花了2萬元在網上代購了包包、圍巾,但她們找的微商消失了,她們向湖州警方的反詐熱線2250000反映。「代購」突然不見了去年12月初,楊女士通過好友推薦,認識了「哪吒安吉代購」。
  • 海外代購真假難辨 更嚴監管劍指海淘、代購「套路」
    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海淘」「代購」的興起,足不出國就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國外商品,在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周全的購物體驗之時,海外代購也亂象頻發,假貨問題、質量困擾、維權艱難……一些商家以「代購」之名行售假之實,侵犯了消費者權益,相關案例數不勝數。  今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對從事跨境電子商務做出了明確的資質要求。
  • 日本代購為何不願賣這些東西...
    小編身邊有很多做日本代購的朋友,他們中有的是學生,有的是主婦,有的甚至是在公司上班的白領朋友,但是共同的特點就是不願代購以下的這些產品...為什麼呢?違法篇美思滿日本產注射用人體胎盤,只有正規日本美容院有資格進行注射,日本市場禁止流通買賣,在中國也系禁止郵寄進境物品。做醫藥針劑的代購實屬鋌而走險。由於其市場價格成暴利翻倍趨勢,很少有人願意沾惹這款「雙規」違法產品。
  • 印度代購電商「抄襲」中國拼多多,成為網上購物新潮流
    現在,電商平臺也看到了這個商機,利用起了家庭主婦和大學生的閒散時間,來促進產品的銷售,它們被稱為社交電商。印度代購電商正在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婆婆媽媽的生意經「女性賦權」,是所有印度電商打出的共同旗號。
  • 「加拿大鵝」進中國理應交稅 網上代購比比皆是
    在淘寶網上,從事「加拿大鵝」羽絨服海外代購的公司和個人比比皆是。但加拿大《明報》稱,中國海關嚴查「加拿大鵝」的行動從去年年底就已經開始了,甚至有快遞轉運公司稱,因為之前寄到中國的「加拿大鵝」羽絨服太多,有的沒有按照規定報稅被發現,被列入重點稽查對象。催生「加拿大鵝」海外代購業務火熱的是價格差距。
  • 中國代購大軍長盛不衰,澳洲品牌欲借代購擴張業務
    零售資訊公司表示,33歲的王娜是4萬名中國澳大利亞代購之一,他們利用社交媒體和行動支付,幫中國大陸消費者購買並寄送國外產品。雖然代購最早是代買歐洲奢侈品,如Gucci等,但後來發展到嬰兒奶粉及其他消費品。 由於中國食品安全事件,中國富裕而且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對安全的澳大利亞食品需求井噴。
  • 海外代購是拓展他們品牌的新方式,以後代購到中國沒那麼容易
    海外代購是拓展他們品牌的新方式,以後代購到中國沒那麼容易目前我們國家對於代購問題管理方面是越來越嚴,目前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為了拓展中國的市場,他們選擇了代購模式,前段時間不是在澳大利亞進行了宣傳模式,而他們卻沒有在中國直接宣傳,而是選擇了送一些試用品給中國的遊客
  • 代購平臺愛庫存如何解決代購難
    21世紀,一個偉大的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衣食住行網購就能辦到,網際網路包羅萬象,一個代購就是一家「門店」的新模式正在形成,社交電商行業逐漸迎來紅利時期,也催生了市場規模日益龐大的「代購群體」。  據統計,在中國有超過一千萬的職業代購,他們作為品牌與客戶連接的關鍵節點,成為社交電商市場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 再見了,宜家淘寶代購?
    至此,苦於為購買宜家產品奔波的擁躉們,終於有了在線朝聖的統一去處。能向宜家代購說拜拜了嗎打開這家嶄新的店鋪,宜家已經上架了3800餘款產商品,包括家具、床品、廚房、家裝配件等品類的經典產品,截至發稿,這家旗艦店已經有了超過20萬粉絲。
  • 代購生死劫:沒有了代購,以後只能買高價貨?
    以代購中常見的某品牌精華液為例,國內專櫃售價為760元/50ml,國外銷售價格價格是610元/ml。如果走正常清關模式,完稅後的價格是804元(包括5%的進口關稅、15%的消費稅和17%的增值稅,假設在每年2.6萬元限額內按70%繳納消費稅與增值稅)。如果採取人肉代購和郵寄的方式,一旦被海關抽查到。需要繳納50%的行郵稅,代購成本為918元,遠遠超過了國內售價。
  • 少了中國金主,澳代購行業遭遇滑鐵盧,30%代購店關閉
    受疫情影響,中國消費者在海外代購量大幅下降,對於澳大利亞的代購供應鏈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據澳媒體報導,疫情前,澳大利亞有15萬人從事代購,有專業代購,也有臨時代購,臨時代購就是在澳洲的留學生以及遊客,代購行業火熱,所以為了迎合需求,澳大利亞有近1000家實體專賣店有代購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