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羊網
金羊網記者 程行歡
一些眼尖的乘客可能已經發現,近來一些廣州計程車在運營時掛上了新的交接班牌——「方向牌」,醒目地標註了交班地點,方便乘客在司機交接班時判斷搭載方向是否一致。「目前尚在試點過程中,將進一步完善。至於何時推廣實施,還沒有時間表。」業內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目前,廣州交委方面暫時未就此問題表態。
全都「上牌」了嗎?
只有兩家企業試行
記者從多方渠道獲知,目前,只有白雲、交通兩家計程車企業開始試行新型交接班標識牌,暫未在其他計程車推廣。
據悉,由於計程車交班時間可能持續兩個小時左右,因此,試行該措施是希望能讓司機在這一時間段能接到順路乘客,同時也能讓乘客在了解是否「順路」的情況下打車,從而減少拒載。
「試行一段時間了,但效果還不是特別明顯。」計程車企業方面表示。
記者採訪過程中,部分計程車剛需人士表示支持該做法,「至少有希望打到車。」李小姐向記者表示,她雖然不贊同計程車司機因為不順路拒載的行為,但理解他們做出這一舉動的初衷。因此,她認為掛個大致方向的標識牌,可以免去一些「尷尬」,比如司機問完乘客目的地後再拒載,「以後乘客看到跟自己目的地大方向一致的的士,至少還可以打車」。
如何界定「順路」?
可能會引發新矛盾
雖然目前掛新交接牌運行的的士還比較少,但對這一新舉措的爭議可不少。
首先,「順路」該怎麼界定?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順路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以滴滴順風車為例,當大數據系統對司機和乘客的路線進行匹配時,也很少有100%的順路,能匹配到95%的順路,已經是路徑高度重合。而一些50%的匹配路徑,其實已經需要繞路。
「再舉個極端的例子,從番禺往北邊走,可以走洛溪大橋、新光大橋和番禺大橋,哪一條是順路呢?」該人士表示,如果司機是往東區交班,但過橋往北走,是不是算順路呢?乘客會不會因為這名司機不去就馬上投訴呢?
此外,有業內人士還向記者表示,不同司機會有不同方向牌,司機有時候也可能搞混,遇上搞錯了也會引發矛盾,「有些司機營運牌都會忘記帶,總會有出錯的時候」。
會否「變相拒載」?
乘客擔心難「順路」
這樣的措施是否會導致「變相拒載」?市民王先生向記者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掛個交班方向的牌子並不能改變司機的拒載行為,「順路拒載無理,難道不順路拒載就有理了?」他認為拒載就是拒載,只要拒載,都要按照相應的管理條例受到懲罰。此外,很多司機都選擇在交通壓力稍小的地點交接班,如果市民在高峰時想「搶」到一輛車去市中心,可能會更難,「有了這個方向牌等於是變相拒載,司機更有理由不去市區了。」
的士司機廖師傅也覺得,掛方向牌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他告訴記者:「遇到好說話的乘客,他看到牌子發現不順路就不會招手,但有的乘客不管你掛不掛牌子,都覺得你該停下來。」他向記者講述一樁他親眼見過的案例,一名同行司機已掛上了停運牌,所以在一位乘客招手時沒有停車。於是,這個乘客上了廖師傅的車,追上那輛沒停下的的士,當場拍照並打電話投訴拒載。
乘客能否認路?
外地旅客或難辨別
乘客能否清晰確認是否順路也是個難題。
密切關注計程車行業各項改革的時事評論員韓志鵬向記者表示,很多市民對路線和方向並不是很清楚,外地遊客估計更搞不清楚。所以,就順不順路或者是不是同一個方向可能引發另外的矛盾。
「交班就是交班,掛個暫停服務牌就行了。為什麼還要接客呢?」韓志鵬認為,每名司機都期待儘可能多拉一名客人。但在交接班時間段上,這樣做並不能提高營運效率,也不能提高服務質量。「為了多接一兩名客人,老是開開停停,堵在路上也浪費時間,我覺得還不如儘快交接班,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能否統一交班時間?
多種因素導致難統一
記者了解到,雖然按照有關規定,計程車駕駛員不得在上下班高峰期進行交接班,情節嚴重的,按「拒載或中途逐客」情況處理。如司機因交班、加氣等暫停服務,必須提前放置暫停服務牌。
目前,交接班的時間主要由兩班司機協商界定。「我們不可能直接定死一個時間,因為這樣會導致某個時間段沒有的士。」計程車公司方面向記者表示,交接班時間從15時到20時都有。而司機交接班時可能會遇上高峰期堵車,有些時長可能接近一個半到兩個小時,因此多數司機希望在交班路上能載上一兩個順路客。
為何無法統一司機交班時間?此前,有計程車公司負責人表示,交接班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同時要考慮早、晚兩名司機都需要差不多的營運時間,來保證司機的收入。因此他們交接班時間,只能是設在較為合理的時間點上,同時又要遵守交通部門關於錯峰交接班的規定。「各方面考慮都有,要保證各個時間段有服務,也不能讓一名司機長時間營運,會造成疲勞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