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孩子吃魚講究「四吃三不吃」,吃對了能補大腦,吃錯傷身又降智

2020-09-14 育兒知事匯


我國民間素有「吃魚明目長智力」的說法,有人對此非常篤信,但也有人將其視為思想的糟粕,不過,現代科學證實,這種說法確實存在一定道理。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魚肉富含多種營養素,剛好符合兒童生長發育所需

1、蛋白質

兒童營養學專家表示,魚肉中所含的蛋白質與人體蛋白質成為最為接近,更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此外,魚肉中的蛋白質和胺基酸比例,而兒童生長發育需求值較為接近,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2、維生素

專家表示,魚肉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質、無機鹽等其它營養素,這些都是人體日常生長發育所不可或缺的關鍵物質。

3、DHA

這是魚類能從眾多食物中脫穎而出的「殺手鐧」,也被稱為「腦黃金」。

DHA其實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是寶寶大腦細胞、神經發育至關重要的物質,可直接影響兒童大腦發育。

研究表明,多吃魚肉,確實有著活化大腦、提高記憶力,提升學習效率的作用。

所以,日常飲食中,父母可以適當多給孩子吃一些魚類,幫助孩子長身體長智力。不過吃魚也是有講究的,追求「四吃三不吃」,吃對了補大腦,吃錯可能傷身又降智。

這四種魚可以多給寶寶吃,富含DHA(含量由低到高排序)

1、虹

是一種淡水魚,但DHA含量絲毫不比海魚差,每28.35克的虹鱒肉中就含有800mg的Omega-3(包括EPA與DHA),DHA含量當屬淡水魚第一名。

除此之外,虹鱒中還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B12、維生素E和維生素D,還富含鎂等礦物質,都是寶寶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物質。

2、三文魚

三文魚中富含DHA這一事實早已深入人心,幾乎每100g魚肉中就含有1300mg,是名副其實的DHA大戶。

此外,每100g魚肉中還含有390mg的鈣,10.6μg的維生素D,更是有比維生素C抗氧化能力還強6000倍的蝦青素,為寶寶生長發育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3、青花魚

這種魚除了DHA含量豐富之外(每100g魚肉中DHA含量可達1401mg),還具有糖分低的特點,給孩子多吃完全不用擔心長胖。

除此之外,其它營養素的含量也不容小覷,例如每100g魚肉中含有維生素D5.1μg,維生素B1212.9μg,能有效促進骨骼和細胞的生長,造就寶寶好體力和好智力。

4、秋刀魚

據《日本食品標準成分表》顯示,每100g新鮮的秋刀魚肉中就含有1600mg的DHA,雖然遇熱會流失一部分,但仍能葆有1200mg的含量。

且其中的蛋白質、維生素A、鈣質等營養素,都足以和牛肉相媲美,是妥妥的營養寶庫。

不過,國內無法養殖秋刀魚,只能依賴進口,但冷凍之後易存在肉質不新鮮的情況,寶媽在選購的時候,需選擇肉質緊實,魚眼烏黑的購買。

這三類魚已上「黑名單」,不能給孩子吃

1、未煮熟的魚

生魚片可以說是最著名的代表,但是沒有經過加工處理、高溫消毒的生魚,其藏有的寄生蟲和細菌進入人體內,可能會引發腸胃不適。

同理,如果在做菜途中未能將魚完全煮熟,煮透,也很可能存在寄生蟲殘留情況,進而引發健康問題。

正常成年人吃的未煮熟的魚都可能出現問題,更何況腸胃消化能力和抵抗力都不及成人的兒童了。

2、醃製的魚

魚肉在被醃製之後,蛋白質等營養元素的結構易被破壞,導致營養大量流失,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加之醃製的魚含有大量的鹽分,孩子吃多了之後易對腸胃和腎臟造成較大的負擔,易引發各種不適。

此外,魚肉在被醃製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生成強致癌物「亞硝銨」,如果孩子不慎食用過量,將對身體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3、汞含量超標的魚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無論是孕媽孩子兒童,都需儘量避免進食汞含量超標的魚類,因為任何一種烹飪方式都無法將這一重金屬物質「剔除」,一旦進入寶寶體內,易損傷的神經系統,不利於智力發育。

因此像馬林魚、大鯖魚、旗魚、長壽魚、方頭魚、金槍魚等,最好一口都不要給孩子吃。

【幸孕說】魚身上有哪些營養價值?

魚頭:口味獨特,不過營養價值不是很高。

魚籽兒:富含高蛋白以及維生素,不過膽固醇的含量也相對較高,寶寶1歲後再吃為宜,大人也不建議多吃。

魚肉:富含優質蛋白,孩子每周攝入1~2餐魚肉,還能補充DHA以及微量元素。

相關焦點

  • 兒科醫生:餵孩子吃魚講究「四吃三不吃」,吃對了能補大腦,吃錯傷身又降智
    DHA其實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是寶寶大腦細胞、神經發育至關重要的物質,可直接影響兒童大腦發育。研究表明,多吃魚肉,確實有著活化大腦、提高記憶力,提升學習效率的作用。所以,日常飲食中,父母可以適當多給孩子吃一些魚類,幫助孩子長身體長智力。不過吃魚也是有講究的,追求「四吃三不吃」,吃對了補大腦,吃錯可能傷身又降智。
  • 寶寶吃魚補營養,但選什麼魚,吃什麼部位都有講究,吃錯有「毒」
    是的,給寶寶吃魚補營養沒那麼簡單,選什麼魚,吃什麼部位都有講究,吃錯會有「毒」!給寶媽們提個醒:多數魚膽有毒,不能吃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有這麼個說法:吃魚膽能明目。但不補腦老話說吃啥補啥,因此吃魚頭能讓寶寶補腦的說法追隨者不少。
  • 天天吃蒜,對身體是好是壞?吃對養生,吃錯傷身,食用禁忌要了解
    蒜一直被看作是有益於健康的食物,可以幫助身體殺菌,增強抵抗力等,不過也有人認為蒜是發物,對身體有刺激性,多吃無益。那麼,天天都吃蒜,對身體是好還是壞?天天吃蒜,對身體是好是壞?天天吃蒜,對身體有利也有弊,看你怎麼吃,吃對了對身體就有很多好處,可以起到養生的作用,但吃錯了則就非常傷身。
  • 其實吃魚頭聰明是不對的,要吃魚身上的這個部位!一直都吃錯了!
    大家一直以來是不是都是有一個錯誤的想法,就是吃魚頭聰明,不管什麼魚頭都聰明,其實不是這樣的,不是吃魚頭就聰明,也不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其實大家吃過了地方。大家吃魚的時候一定要講究,大家一直都在認為吃什麼就補什麼,其實這些根本就沒有科學依舊的,其實魚頭的營養價值是很高,但是魚頭內的含汞量是挺多的,而且是魚頭的好多倍,所以說不要吃魚頭。
  • 給娃吃「腦黃金」有禁忌!美國兒科學會:這4種魚別再給孩子吃了
    老一輩的人常說「孩子多吃魚能變得更聰明」,這句話有一定科學依據。畢竟魚肉富含DHA,擁有「腦黃金」的稱號,是天然的補腦食物。因此,這也就是為啥家長總逼著孩子吃魚的原因。正說著話,劉阿姨家的媳婦出門說道:「媽,您能別給孩子吃魚了嗎,天天這樣吃再有營養也不行啊,孩子沒膩大人都膩了!」劉阿姨笑了笑回答說:「多吃魚孩子聰明,現在不補補腦,等以後就晚了。」在劉阿姨的媳婦看來,吃魚補腦沒錯,可是孩子也得吃其他的事物呀,不然光補腦可身體其他營養也跟不上啊!
  • 三七粉什麼時候吃更好?空腹吃,還是飯後?吃錯反傷身
    但也別忘了一句老話「是藥三分毒」,三七粉吃錯了也是會傷身的。古人養生很講究順時而動,不同的季節吃不同的食材,每天的不同時間也有著對應的吃法,而不同的食材同樣要吃對了時間。三七粉作為常見的養生食材,自然也是遵循這樣的原則。在季節選擇上,民間一直流傳著「春季進補宜吃三七」的說法。儘管現在研究表明,三七適合於任何季節,但是民間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
  • 孕期吃魚「有講究」,這幾種魚最好少吃或不吃,對胎兒有危害
    小麥非常喜歡吃魚,懷孕後,聽說多吃魚能讓寶寶變得更聰明,於是經常讓老公給自己做魚吃。這天,小麥和閨蜜一起,準備去附近一家新開的日料店吃飯,沒想到婆婆聽到了,堅決不讓她去,說:「懷孕怎麼能吃生魚呢?」小麥反駁,明明自己在日本的朋友懷孕後也吃了生魚片,根本沒事。
  • 都說吃魚聰明,但魚身上這個部位會越吃越笨!這7種魚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但是—— 不是所有的魚都適合孩子吃!也不是所有部位都能給孩子吃!更不是吃越多越好! 今天,這些關於「魚」的問題和誤區,全部安排上。 說起吃魚,無非就是吃對魚、選對魚、做對魚,那咱們一步步來說。 吃對魚 魚還能吃出啥錯嗎? 是滴!魚,真不能隨便吃。 很多媽媽覺得,魚既然這麼好,豐富的DHA還能讓娃越吃越聰明,那就可勁吃吧!
  • 降血糖、降血脂,3種人吃錯更傷身
    降血糖、降血脂,3種人吃錯更傷身 牛蒡除了高纖,還含多種營養素,被認為是蔬菜中營養價值非常完整的食材。牛蒡的十大好處:排便順暢、增加飽足感助減重、保肝、降血糖/血脂、穩定情緒、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降膽固醇、抗發炎、抗氧化、防癌。 1.牛蒡的膳食纖維含量是胡蘿蔔的2.6倍,花椰菜的3倍,能促進腸道蠕動,排便順暢。
  • 常吃玉米好處多多,這三種人最好少吃,吃多反傷身,你吃對了嗎?
    ,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平時多吃一些玉米油還能夠提到降三高的作用。常吃玉米好處多多,但是這三種人最好少吃吃多很傷身,看看你吃對了嗎?常吃玉米會有哪些好處?因為玉米大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的蠕動和消化,對於緩解便秘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能夠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從而將體內多餘的毒素垃圾排出體外,使身體更輕鬆更健康,對於經常便秘的人來說,在平時不妨多吃一些玉米,也能夠大大改善便秘的問題使排便更通暢。
  • 孩子吃魚更聰明,吃魚要吃DHA高的魚,有兩種魚最好少給孩子吃
    眾所周知,魚營養價值高,富含優質蛋白質、DHA、EPA、脂溶性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一直以來都是母嬰圈裡的熱門食物。即使是挑食的寶寶,也很難抵抗住魚肉的誘惑,無論是嫩滑鮮美的口感還是營養價值,在肉類中都屬於極品。對於正在發育的孩子來說,適量吃魚還有助於促進大腦神經、視力發育。
  • 都說吃魚聰明,但這個部位會越吃越笨!這7種魚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但是——不是所有的魚都適合孩子吃!也不是所有部位都能給孩子吃!更不是吃越多越好!今天,這些關於「魚」的問題和誤區,全部安排上。說起吃魚,無非就是吃對魚、選對魚、做對魚,那咱們一步步來說。吃對魚魚還能吃出啥錯嗎?
  • 都說吃魚聰明魚身上這個部位會越吃越笨這7種魚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大多數魚的脂肪含量都比較低,而且大部分的脂肪都是健康的多不飽和脂肪。對怕胖的童鞋們簡直不能再友好了。總的來說,高蛋白、低脂肪的魚類對於正處於大腦發展關鍵期的寶寶來說,真是再好不過的食材了。但是——不是所有的魚都適合孩子吃!也不是所有部位都能給孩子吃!更不是吃越多越好!今天,這些關於「魚」的問題和誤區,全部安排上。
  • 吃魚有講究,來看看鱸魚、鱅魚、鰻魚、鯽魚、黃鱔哪種魚適合你吃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下:「秋風一箸鱸魚鱠,張翰搖頭喚不回」。正吃鱸魚呢,誰喊我都不回頭。鱸魚分淡水鱸魚和海水鱸魚,不過營養都差不多。鱸魚肉質肥美,營養豐富,有潤燥和養胃的雙重作用,是秋季滋補的首選。鱸魚的性味比較平和,有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的作用,這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來說,是不錯的滋補選擇。
  • 懷孕後,吃魚是有講究的,選對吃對很重要
    文丨悠悠懷孕後,孕媽多吃魚對自身及胎兒有很多好處,不過,這孕期吃魚可是有講究的,選對吃對很重要哦!孕婦常吃魚的好處有哪些?魚肉中的牛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對胎寶寶的大腦發育十分有益,可以直接影響到腦細胞的增殖與成熟。2、魚肉中含有種特殊脂肪酸,常吃魚能讓人體「開心激素」維持在正常濃度,利於孕媽孕期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 ​寶寶吃魚有講究!常吃這4種魚的寶寶更聰明
    當然是魚啦!沒錯!豐富的營養是魚能常年佔據餐桌C位的原因。魚肉中富含優質蛋白,脂肪含量又低,非常適合寶寶食用。寶寶更適合吃什麼魚?哪些魚千萬不要吃?今天小谷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那些讓寶寶「更聰明」的魚。 因為這四種魚的汞含量可能會影響胎兒/嬰幼兒大腦的生長發育。醃製燒烤的魚給孩子吃的魚要以清蒸水煮為主,既健康也能最大程度保留魚的營養成分。
  • 孕期吃魚「有講究」,這3種魚最好少吃或者不吃,對胎兒有危害
    懷孕以後,很多準媽媽都特別注重孕期的飲食,希望能多給寶寶補充營養,讓寶寶出生以後又白又胖。在眾多的食物種類中,魚類應該深受準媽媽的喜愛,畢竟魚類營養豐富,脂肪含量又低,準媽媽吃魚不僅不容易發胖,還可以給胎寶寶補充營養,可謂是一舉兩得。
  • 懷孕吃魚有門道,什麼魚能吃,什麼魚不能吃,怎麼吃對孕婦最好
    有位準媽媽在後臺諮詢,懷孕可以吃鱸魚嗎?藉此話題,孕知媽想給各位準媽媽講一講,孕期吃什麼魚最好,哪些魚不能吃,還有,魚要怎麼做才是營養價值最高的方式。所以,我們這一期文章,就是關於孕期媽媽吃魚知識的大全。不看不知道,細看有門道。準媽咪,你的吃魚姿勢正確嗎?首先,來回答一下這位準媽媽的問題。孕婦可以吃鱸魚嗎?
  • 三歲內孩子吃肉講究兩吃三不吃,父母餵對了,娃才長肉又長個
    保證孩子飲食健康,對不少父母而言是頭等大事。不僅要講究營養豐富,科學搭配,更重要的問題則是關注食品安全,很多人下意識地認為,多吃肉小孩才有營養才能長個,但吃肉有講究,父母需謹慎。孩子爸媽趕緊帶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這「罪魁禍首」竟然正是亮亮天天吃的火腿腸,醫生稱火腿腸中有不少添加劑,會影響孩子的腸胃消化功能,還誘發了過敏的情況,家長可千萬不能再這麼不長心了。
  • 給寶寶吃魚,魚的部位有講究,家長們趕緊get起來
    在家長的眼中,魚類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非常好的食材,所以很喜歡給孩子做著吃,雖然「吃魚可以變聰明」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是在挑選魚的種類時,需要格外要注意,有些魚不能給孩子吃,而吃魚,魚的部位也有講究,趕緊get起來1、吃哪補哪果真如此嗎生活中,我們總是從老人口中聽到這種類似的話,吃哪裡補哪裡,想要聰明就多吃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