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全羊的方式真的見多了,基本上都是先把羊提前一晚醃製好,然後現代點的就用烤箱;傳統點的就架在木炭上,師傅守在旁邊一邊刷調味料,一邊旋轉烤羊;熱鬧點的就是開個篝火晚會,把全羊丟火堆裡,一邊跳舞,一邊烤。當然,無論哪種方式烤的全羊都有特別的風味,都能讓人大快朵頤。然而在有著「中國燒烤第一鄉」的新疆喀什巴楚,卻讓我看到了另一種全新的烤全羊方式,還真的是讓我長了眼。
饢坑烤全羊,烤羊的方式是把全羊調好味後放進已經加熱的饢坑裡「焗」。在傳統的饢坑裡,沒有現代化的監控設備,柴火的火力、饢坑的熱度、全羊「焗」的時間完完全全由師傅憑經驗掌控,容不得任何差池,饢坑烤全羊沒有任何彌補的機會,只能一次性烤熟,可見巴楚地區這個能享有「中國燒烤第一鄉」的稱謂的確不虛。
囊是維吾爾族人民的傳統食品,饢坑是主要的烤饢設備,新疆是最多維吾爾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在新疆下面的鄉鎮,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饢坑。由於地區的不同,饢坑的式樣和材料也不同,饢坑的大小是根據人口來定的,幾乎所有維吾爾族婦女都會用饢坑烤饢(也叫打饢)。
饢坑經過加熱後,就可以用來打饢了。但在巴楚縣文化東路,有家叫艾則孜的烤肉店,他們家則用饢坑來烤肉,據說他家的烤肉是巴楚縣最棒的,尤其是他家的絕活「饢坑烤全羊」更是遠近聞名,很多食家會慕名而來,我們就是其中一撥。
艾則孜烤肉店老闆說,他們用於加熱饢坑的燃料是當地盛產的胡楊,老實說,在屋角看到這些已被鋸成一段段的木樁時,我是有點心痛的,每塊木樁的直徑我目測都超過30釐米,樹齡是?但我們還是都尊重當地人的生活習慣。
用胡楊木樁加熱饢坑真的非常不錯,我探身去看,每個饢坑裡似乎就只需要一塊木樁,火還特別的旺,似乎饢坑達到預定溫度時,一塊木樁竟然還沒燒完,需要把它取出來。老闆說,胡楊不僅耐燒,它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還可以將胡楊的「香」滲透進羊肉裡,這是不是巴楚饢坑烤肉能遠近聞名的關鍵?
饢坑達到一定溫度後,全羊就被放進去,利用饢坑爐壁的溫度「焗」熟它。同時饢坑上面會蓋上一個鐵盆,周邊還用泥封死。我以為在一般情況下,不用一個小時,在饢坑熱力的逼迫下,這封口的泥土肯定會幹透,但在實際開封時,我看到師傅鏟開這層封泥時,泥土竟然還是溼的。
烤全羊時,饢坑下面的通氣孔也用泥土封住。
饢坑烤全羊的時間由老闆親自掌控,太早或太遲開封都會嚴重影響到羊肉的味道,所以經驗把握非常重要。
揭蓋的時候到了,師傅鏟去封口的溼泥土(好像這泥土可以循環利用),夥伴們蜂擁而至,就為了看看這巴楚地區特別的「饢坑烤全羊」。
原來羊是這樣被吊在饢坑裡的,當鐵盆揭開的那一刻,烤肉香就瀰漫了整個作坊。巴楚的朋友告訴我,巴楚的羊肉鮮而不羶,在他們這裡,烤串的羊肉只要放點鹽調味就足夠了,根本就不需要其他調味料,假如用了其他調味香料,說明他家的羊肉是不新鮮的,香料是為了掩蓋羶味。
穿紅衣的就是老闆艾則孜,他告訴我們,他從1983年開始,一直到2000年,輾轉北京、青島、廣州、昆明等地,在那裡開燒烤店,雖然後來回到巴楚,但他依然希望將來能有機會讓更多地方的人能夠吃到他的烤肉。
問他將來有機會出去開烤肉店,最希望在哪座城市時,他說:廣州很想去,但太溼,太悶熱了,受不了,他更希望能到昆明開店,因為那裡四季如春,適合居住...
知道我們是遠道而來,他還叫上夥計一起,擺著酷酷的姿勢讓我們拍照。老闆,你太厲害了,你是搭乘著我們這些網絡快車,宣傳了你的烤肉店。
艾則孜說,烤全羊因為時間比較長,所以必須要提前預定。目前的價格是,烤熟後每公斤90元,每隻饢坑烤全羊的價格大約1500元。
一邊按快門,聞著那鮮香,我一邊流口水,可惜,這是其他客人預定的,我只能咽咽口水算了。
不過饢坑烤肉倒是隨時有,隨到隨點,只要稍等片刻就可以嘗到。雖然沒能吃到他家的饢坑烤全羊,但嘗嘗他家的饢坑烤肉,也已經滿足了...
洋光攝客:一個前新聞攝影工作者,與你分享旅途風景,人文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