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混亂的節日有「洞」的腦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大陸人看臺灣:混亂的節日有「洞」的腦

2013年05月06日 10:57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今年「五一」節,臺灣「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過得很狼狽,臺灣八大工會選在這一天發起萬人大遊行,抗議臺當局新近出臺的勞保年金改革方案。有抗議者戴上管中閔的面具,臉上寫著「管三小」,一旁還有牛頭、馬面押解,場面很是惡搞。

  是什麼逼得大伙兒把節假日變成遊行日?原來日前「行政院」提出的勞保年金改革方案,調高了保險費率,拉長了平均月投保薪資,降低了所得替代率,未來勞工要繳納比原來高出兩倍的保險費,但每個人平均實際領到的給付卻縮水近百萬新臺幣。抗議者頭綁「官逼民反」的黃頭巾,手舉標語高喊口號,稱勞保年金改革方案是「刀刀見骨、砍向勞工」,現場氣氛十分激憤。最後馬英九透過發言人表示,將持續與勞工溝通對話,使勞工朋友的權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真正落實「尊嚴勞動」的目標。

  不過「溝通」對化解矛盾不見得那麼有效,臺灣的政治人物仍然得時刻提防對立陣營飛來的形形色色「板磚」。同樣是五月一日,民進黨民意代表陳歐珀因為不滿臺灣高速公路5號收費,在「立法院」備詢臺上撕碎報告書後憤怒擲向「交通部長」葉匡時,因準頭不夠,偏離葉匡時的臉一舉擊落「交通部」秘書任臺平的眼鏡。這一場鬧劇令「立法院」再度變成武鬥現場,而日前另一綠營民意代表邱議瑩怒踹「法委部長」辦公室大門的情景人們還記憶猶新。

  這一幕幕「政治八卦」有人反感也有人喜歡。最興奮的當屬島內的許多電視臺,因為越是暴力血腥混亂無釐頭就越是吸睛。而提高收視率、惡意競爭是他們不得不遵循的生存法則。於是乎,第一時間搶拍和24小時滾動播出變成他們爛熟的套路。這潛移默化地「培養」出部分臺灣受眾很「八卦」的收視習慣和品味,從而造成惡性循環。

  為改變這種狀況,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在上周舉辦的「汪辜會談」2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提到,他曾向馬英九建議,考慮島內引入央視4套和鳳凰衛視。這番話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網友指出,平心而論央視與鳳凰衛視「真的夠水平」。臺「監察院長」王建煊也表示,央視和鳳凰衛視花費很多成本,製作了很多高質量的節目,若引入可以幫助島內電視提升水準。但反對者也同時發聲「冒泡」,臺灣民進黨民意代表陳其邁嗆說提議引入央視的人是「腦袋有洞」。

  到底是誰「腦袋有洞」?一涉及大陸話題就如條件反射般出惡言「扣帽子」的人最應該理性思考。如今,大陸的崛起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趨勢是島內各黨派都無法迴避的,然而蘇貞昌就任民進黨主席之後,並不是把兩岸議題當成契機,反而把兩岸議題當成炸彈忙於拆解,在兩岸政策上以拖待變,這已讓他在民意上失分不少,臺灣「未來事件交易所」上周公布「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預測」價格顯示,蔡英文以交易價格69.3元新臺幣,大幅領先蘇貞昌的33元新臺幣。

  近日民進黨內成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也不被看好。這個「委員會」被蘇貞昌拖了一年多才出爐,委員名單裡少了大膽走向大陸的謝長廷,有評論稱此為「一大敗筆」。本來「中國事務委員會」應建立與大陸對話的機制與平臺才不負眾望,然而其實際運作只是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開1次會而已,代表性與功能性不足,成效不彰已可預期。

  民進黨前民意代表郭正亮在上周日舉行的臺北論壇上表示,兩岸關係演進至今,包括兩岸定位問題、東海爭議與釣魚島問題、加上區域經濟整合等新生問題逐一出現,過往的架構已不夠用。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若不能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新架構,就會被人民淘汰。而觀察蘇貞昌這一年多來的作為,別說提出新架構,連在兩岸政策上都裹足不前甚至「開倒車」,長此以往,民進黨離重新「執政」的「大位」距離恐怕絕不止是去年敗選的蔡英文所說的「一裡」。 (駐臺記者 林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焦點

  •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49:1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一樣,例如春節、端午、中秋,也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不一樣
  •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
    臺灣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一樣,例如春節、端午、中秋,也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哪些節日和大陸不同吧!首先最不一樣的,當然就是兒童節了。臺灣的父親節也和大陸不同,是8月8日。據說全世界只有蒙古和臺灣一樣是這天作父親節。但父親節之所以定在8月8日,除了諧音之外,還有令人感動的歷史故事。1945年8月6日,上海《申報》表示:美國為紀念戰爭中陣亡將士的妻與母,曾發起創立母親節。中國也應該發起創立自己的父親節。
  •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兒童節、教師節……
    臺灣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一樣,例如春節、端午、中秋,也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哪些節日和大陸不同吧!  首先最不一樣的,當然就是兒童節了。臺灣的兒童節是4月4日,由來是在1931年的中華慈幼協濟會提議,將這天定為兒童節,全國必須放假一天。但是,1991年-1997年這個節又與婦女節合併放假一天。
  • 臺灣網民:大陸會在世界混亂之際「武統」?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臺灣島內「臺獨」勢力以為有機可乘,搞了不少「反中」動作,比如鼓吹戰爭,想以國家身份加入世衛組織「以疫謀獨」,污衊造謠大陸抗疫措施,攻擊大陸體制等等,可能是以為大陸抗疫期間顧不上對付他們,一時之間上躥下跳、群魔亂舞。
  • 看兩岸天翻地覆 一臺灣人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普通臺灣民眾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一個中國」原則在大陸老百姓的口中更為親切:兩岸都是一家人。然而,一海之隔的家人卻讓大陸人愈發看不懂。就在幾天前,臺灣一座蔣介石塑像被人砍斷頭顱,十分駭人。    這個面積為大陸265分之一的島嶼,似乎成為遠離大陸的孤島。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大陸媳婦看臺灣/ 張蓓蕾一語驚醒夢中人 / 馬琴琴職場臺灣人君子劍溫柔咒 /陸路【臺灣人看大陸】臺企臺幹優勢正在消失 / Hippo鋼琴演奏家之怒 / 曾泰元三訪朱自清〈背影〉月臺 / 曾泰元不自亂陣腳但也不能混下去 /DARK我的中國想像 / 蔡瑀婷這就是小劉教會我樂觀生活
  • 今天十一,臺灣慶祝嗎?看看大陸和臺灣節日的不同處
    可能很多人就好奇了,臺灣人會在今天慶祝嗎?  答案當然是——慶祝!  別高興太早,雖然臺灣人今天也慶祝佳節,但是他們只慶祝中秋,不過十一國慶。    可能有很多人好奇了,臺灣會過哪些節日呢?  大陸  大陸每年有11天法定節假日:  1.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2.春節,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 4.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節,放假1天(農曆端午當日) 6.中秋節,放假1天(農曆中秋當日) 7.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4
    【推薦序】【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寧靜是一把利刃——王塞壬有意義的他者——賈葭臺灣一泡尿 激起大陸千層浪——黎勇我體會到的「臺灣意識」——郟星星崇高和悲劇總是相互關聯 ——穆建新臺灣到底有多好?沒有她 就沒有我的今天 ——宋印偉【臺灣人看大陸】我是誰?
  • 臺灣學生看大陸:與大陸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臺灣學生看大陸:與大陸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原標題:   中新網8月23日電 臺灣《旺報》23日刊出臺灣學生文章稱,開學前的最後假期,作者即將和社團同學們一起組團參加由民間的兩岸交流相關協會所舉辦的大陸參訪團,希望這趟人生中第一次踏上大陸土地的旅程
  • 臺灣的中學歷史課本怎樣教「大陸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我是1976出生在臺灣,讀中學時大約已是1985年上下,那時的歷史課本,教我們的「本國歷史」仍然教的是「中國」的歷史,並沒有特別區分什麼「臺灣史」。但現在呢?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2011年07月08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女孩郭雪筠看大陸:對臺灣人有天然好感
    臺胞青年大陸創業就業研討會當天,針對與會嘉賓多次強調的臺胞青年來大陸會遇到的就業障礙、身份障礙以及福利不均衡等問題,郭雪筠樂觀的表示,一個臺灣人在大陸會有優勢,也會有劣勢這是一定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用語比臺灣更為簡單明了
    臺灣《旺報》「臺灣人看大陸」欄目刊登讀者文章,比較兩岸用語差異,全文如下:兩岸雖然同文,但在許多用字遣詞上早已大不相同。想當初在接觸大陸信息時,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漸漸弄清楚彼此的慣用語有何不同。我發現有些大陸用語其實還比臺灣用語更能直接表達要闡述的意思,若非旁人聽不懂,否則我已經習慣在言談、書寫中使用這些詞句。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有很多大陸朋友都喜歡看《讀者》,因為它有很多美文,有深度,文字又雋永,而且也便宜。  但是臺灣人不喜歡看這樣的雜誌。就算它是繁體字版。  2011年1月1日起,《讀者》開始在臺灣發行,成為第一本進入臺灣發行的大陸雜誌。據我所知,賣得不好。它的臉書粉絲團,也就只有712個贊。而我之前做過的雜誌,《FHM男人幫》卻有81萬個贊。  為什麼這樣?
  • 臺灣人看大陸:臺灣女生大陸趕考記
    立下志願 追逐夢想在臺灣長大的徐子芸對大陸並不陌生。因為母親是重慶人,她常在假期回山城探親。在桃園念高中時,從小學習美術的徐子芸得知有學長考入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由此點燃「登陸」求學夢想,並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 臺灣人怎麼過春節?(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很多大陸朋友會問我:臺灣人也過春節嗎?
  • 臺灣人看大陸:90後女生行走大陸 返璞歸真
    臺灣人看大陸:90後女生行走大陸 返璞歸真 2011年07月07日 08: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人看臺灣:快樂生活在臺南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文《大陸人看臺灣-快樂生活在臺南》,作者來自廈門,筆者自己生活中親身體驗與臺南人的接觸,逐漸摒棄了此前對於臺南民眾的偏見,筆者在赴臺個人遊的日子裡,體會到「臺南,一個並不算大的城市,一個看起來並不發達的城市,但是,真正的內涵是文化和文明。生活在這的人民是很快樂的。」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有「五險一金」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是沒有「五險一金」的,但臺灣人也有好東西,那就是有「凱子健保」之稱的「全民健康保險」,簡稱「健保」。剛開始的「健保卡」背後有6個格子,去看一次病,就在格子裡蓋一個戳,6個戳蓋完,就換一張新卡,編號則是從A卡到Z卡。一年下來,用到Z卡還不夠用的病號大有人在,也就是一年看了156次。我自己則是一年用不到一張卡,有時想想,真覺得自己太健康,真可惜了。大家都付一樣的健保費,有人硬是能把健保費付得值回票價,甚至把健保卡的價值提升到了VIP的層次。
  • 臺灣人到底用不用微信?(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6:15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身在大陸的人都知道,微信已經是超級app了,基本上它不只取代了電話,也取代了媒體的功能,甚至還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