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應該是人們生活中經常要去的一個地方,因為超市裡售賣的東西比較齊全,可以說是日常所需要用到的,超市裡面基本都有售賣。所以在超市裡面,經常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在購買日常所需物品和食材,其中也會有許多家長帶著自家的孩子在逛超市。
那麼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天性就是活潑好動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家長的自然要看到孩子,避免給超市造成損失,否則超市也有理由向顧客索賠。
這不,有一位媽媽就親身經歷了這樣的事情,但是她卻對超市的做法非常不滿意,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呢?
事情的經過其實很簡單,就是媽媽帶著孩子去超市買東西,期間孩子可能覺得口渴了,拿起超市貨架裡的水就喝,孩子可能是沒想那麼多,覺得有水就喝了。
但作為成年人的媽媽,自然懂得這樣做是不對的,不過孩子把水都已經喝過了,只能拿著空瓶子去買單。
可在買單的時候,孩子母親卻被超市索賠,要求按照這瓶水的10倍價格來賠償,並且工作人員態度強硬的表示:這是超市的規定!
聽到超市的工作人員態度如此強硬,甚至還有些咄咄逼人,孩子媽媽則用平靜的語氣勸說,自己也不是想逃單,這不是孩子先把水給喝了,自己也沒有發現,而且不過是一瓶水,有必要那麼計較嗎?
但不管孩子媽媽怎麼說,超市的工作人員都一口咬定必須要按照這瓶水10倍的價格賠償。
或許孩子母親也是覺得超市有些「獅子大開口」了,而且態度又過於強硬,所以也讓她感覺到非常不舒服,一氣之下怒懟超市工作人員:你們就是服務員,服務行業不過是下等人,為顧客服務是理所應當的。
可見工作人員的溝通方式確實把孩子媽媽氣壞了,但超市方面有他們的規章制度和道理,而媽媽這方面也有自己的理由,雙方就站在各自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才導致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
對此個人也有一些看法,其實超市工作人員想表達的意思並沒有問題,畢竟超市有規定,員工只能遵守,如果所有人都像這位孩子媽媽一樣,先喝後買單,那日後類似的情況只會層出不窮。
沒有做到位的地方就在於,工作人員的態度過於強硬,讓孩子媽媽感覺有些下不來臺,所以才導致雙方都不願退步。
那麼在大家的觀點來看,認為是孩子媽媽的做法欠妥,還是超市方面太斤斤計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