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觀點:論行畫對藝術家來說是不是致命的打擊

2020-12-14 鄭輝賢原創藝術
鄭輝賢,自學習畫近三十載。

#鄭輝賢原創藝術#其實這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當今行畫的出現,對藝術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也不至於是致命的打擊,換個角度來說是對藝術家一個更加有力的逆境考驗。

打個比喻,50年前,你畫出一張畫,那給人的感覺是何等的高大上。而如今你畫出一幅畫,就會有人在想,這或許就是在那一千張一萬張一模一樣的行畫中生產出來的其中一幅吧,價值也只不過是幾塊錢而已。

其實觀賞者有這種想法,這對於畫家來說是一件好事。這證明他們的觀賞能力與辨別能力在不斷的提升之中。在幾十年前,你隨隨便便能塗上幾筆,他們就把你高高地奉起,尊稱為大師。但現在他們多了一個心眼,在所謂的「大師」面前,他們能很理智的分析,冷靜的去思考,這「大師」到底有沒有真本事?作品有沒有收藏的價值?他的作品跟行畫界裡成千上萬幅一模一樣的作品有什麼區別?作品的是不是值得收藏?當收藏者擁有了這種思想之後,你精心策劃的那些子虛烏有的「大師」頭銜,就會變得一文不值了,瞬間土崩瓦解。

在當今的畫壇上,你想要擁有一席之地,那些虛偽的頭銜,在真實的市場上是顯得那麼的軟弱無力,那麼的一文不值,一切都變得那麼毫無作為。所以你想要有所突破,靠真真實實的技術才是最硬的道理。

最後想說的是,你連那些流水線生產出來的,一口氣就能畫出成千上萬幅的行畫都比不了,那你還憑什麼說自己是一個畫家呢?

中國畫的筆法在實際應用中的地位以及要求

中國畫的分類以及特有的表現方式,他與西畫有著最本質的區別

山水畫家如何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讓自己的繪畫水平更上一層樓

寫意山水的五種基本技法「勾」、「皴」、「擦」、「染」、「點」

相關焦點

  • 藝術家不風流好色,怎麼畫得出好畫?
    藝術家不風流好色,怎麼畫得出好畫?遭受打擊身心疲憊80歲回歸家庭藝術家不風流好色,怎麼畫得出好畫?兩者是互動的關係,或者說,藝術家的藝術創作豐富了人的生活,細膩、升華了人的情感。藝術是人類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創造性表現。古羅馬的美學家朗吉弩斯在著名的《論崇高》中曾經寫道:「那些巨大的激烈情感,如果沒有理智的控制而任其為自己盲目、輕率的衝動所操縱,那就會像一直沒有了壓倉石而漂流不定的船那樣陷入危險。它們每每需要鞭子,但也需要韁繩。」
  • 毛焰:「栩栩如生」的肖像畫對我來說沒意義
    肖像畫在人物畫的基礎上,有了一個特定的限制———即肖像一定畫的是一個特定對象,從一個現實人物出發,再向外擴散藝術家個人的主觀感受。「最樸素的說法就是,他是誰,哪怕是一幅抽象的當代藝術作品,只要是從肖像畫的角度定義,就一定要確定繪畫的個體,或群體。這是肖像畫最重要的特性。」湯宇說,古代很多關於關公、鍾馗的畫像,似乎有一點肖像畫的意思,但卻絕對不是。它只是一個符號。
  • 創始人之死 | 來自一架破鋼琴的致命打擊
    否則,面臨的就一定是一次次致命打擊。那麼,這種可以在混亂乃至絕境中彰顯強烈生存欲望、甚至還能夠成就傳奇的人,他們究竟靠什麼躲掉致命打擊,並出奇制勝?這幅沒有五官、僅僅粗糙勾勒出輪廓的作品,卻傳神般地呈現了畫中人的神態。梵谷繪製這幅畫時,也許還沒有嫻熟地掌握繪畫技巧,卻依然將人物展現得如此傳神,究其原因,不過是他比一般人更能夠穿透性地領悟到繪畫的本質。我們看到梵谷的許多知名作品都只是勾勒粗糙輪廓,如此,就已足夠。
  • 如何從「人」的維度理解,什麼是行畫?
    他們認為筆墨功夫不好的,就是行畫,筆墨功夫好的,就是非行畫。第四類畫廊經營者他們看行畫的標準,與普通藝術家看的角度不同,普通藝術家通過筆墨技法,他們通過作品的與眾不同的個性來界定是否是行畫。第五類優秀的藝術家優秀的藝術家,他們認為藝術作品通過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畫出來,看著很舒服,給人一種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出其不意的感覺,這樣的作品就不是行畫。他們看重作品表達的形式,反之,如果你的創作形式跟別人相同,你畫得再好,他們認為還是行畫。
  • 盤點三位最愛畫方塊的藝術家|構成主義 美術 藝術 格子_網易藝術
    他也畫過這麼「後印象派」的畫。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國表現派社團「慕尼黑新藝術家協會」,並擔任首屆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關於抽象藝術的重要理論著作《論藝術的精神》,並創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興創作》。1911年,康定斯基與馬克共同退出「慕尼黑新藝術家協會」,另行組建了「藍騎士派」,並出版自己的刊物《藍騎士年鑑》。年鑑詳細討論了畢卡索和馬蒂斯在巴黎的探索,記載了這個新的德國藝術團體的目標和衝突。
  • 插畫家Tango:藝術需要鑑賞力和觀點,不是要畫得有多像
    他認為藝術家需要有自己的觀點。只有真正需要一些技能去表達觀點的時候,人才會主動學,並學出自己的風格。4月28日,知名插畫家Tango的「I have a dream」漫畫展在杭州隱居江南·運河雅苑開幕。已經在紐約、巴黎等地舉辦個人展覽的知名插畫家Tango,出生在上海,成名於微博,被粉絲們稱為深夜治癒大師。
  • 傅抱石畫論原稿,正在向日葵美術館展出
    傅抱石一生以學者的嚴謹和藝術家的激情,推動著中國傳統繪畫的現代性轉型,創作了240多萬字的美術理論,畫了3000多幅畫,刻印3000餘方,非常勤奮。向日葵美術館「二石二虹(鴻)」大師展在此次向日葵美術館展出的「二石二虹(鴻)」大師書畫信札手稿展現場,就展出了傅抱石先生的一篇談及「中國山水畫起源」的畫論。
  • 達爾文的進化論存在致命漏洞,人類或一直都被誤導,你相信嗎?
    對於人類來說,顛覆人類認知的歷史事件,一件是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另一件則是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圓的。最早,達爾文進化論中,被人們質疑的致命漏洞是,達爾文表示,地球上的生物進化,經過了至少上億年的時間,可是在當時,人們計算地球的年齡,認為地球最多也才有幾十萬年的歷史,顯然,這完全不符合達爾文所謂的生物進化理論,一直到進入了21世紀,伴隨著地質學的發展,地球的真實年齡也被計算出來,科學家表示,地球的年齡大約在46億年左右,這才讓達爾文的進化論開始站住了腳。
  • 畫家沒文化亦能畫好畫嗎?
    閱讀對發展知識、學問有用,但學問好是不是就能讓畫畫得更好?二者並非有必然的聯繫。就我個人來說,喜歡無功利的閱讀,在閱讀中人變得逍遙,獲得心靈的安慰。但是,這樣的閱讀,又與畫畫有何關係?藝術家、畫家需要讀書,這是不言而喻的:寫實題材的繪畫,具有情節的文學性,多看文學書籍肯定有好處;表現主義繪畫、抽象藝術和觀念藝術,需多看詩歌和哲學,其表現的情感也許可以更高級;水墨、書法,講究氣韻生動,需要國學、禪宗等素養,才能有書卷氣且超凡脫俗。今天的閱讀雖已多樣化,但作為優秀的藝術家,仍需通過精英的寫作來提高個人修養。
  • 比一幅畫麻煩的是藝術家
    比一幅畫麻煩的是藝術家 今 日
  • 藝術家自學成才 立體畫作可以假亂真
    立體畫作可以假亂真 (1/2) "← →"翻頁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外媒報導,31歲的藝術家伊萬·胡出生於新加坡,從來沒有學過藝術的他憑藉著對繪畫的熱愛,自學成才。
  • 說說行畫,談談行畫產生的人性 直擊書畫
    行畫的天空,一樣白雲飄飄,彩霞紛飛。萬物自有定律,有產生就有需求。行畫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行畫」是被魔化的一種「畫」。在不同的人眼裡有不同的定義。 「行畫」又是一種書畫領域中的攪屎棍。特指,沒有藝術感的繪畫作品。
  • 畫論| 近代時期――《沈耀初畫論》
    但大致而言,則刪繁就簡,當更能體現中國文人畫以及禪道的境界。個人草野匹夫,又當衰朽之年,當然更傾向於此。但我們也曾經發現,一些刻意求簡的畫家,往往東洋味重些,細究之下,恐怕是因為簡而小,簡而巧,簡而輕,簡而薄,簡而速,致有此失,亦未可知。是以筆墨雖不妨求簡,仍宜在重、大、拙、厚、遲的原則下為之。
  • 葉永青:藝術家畫什麼畫,畫個「鳥」!
    鳥在中國人的通常意識裡,是一種比較高雅的文人畫經常運用的形象,那麼「畫個鳥」就把另外一層意思帶出來了,這就是民間的一種俗話和粗口,比如畫你個鳥,畫你個頭,畫你個屁等等,這些題材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葉的心中圖像,來自於他對文人畫的喜愛和熱情。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水墨畫的影子,中國的山水、花鳥以捲軸或者豎幅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意識裡,不用臨攀,每個人都有些記憶和印象。
  • 依法打擊簡歷販賣,別讓求職者變受害者 | 畫裡有話
    依法打擊簡歷販賣,別讓求職者變受害者 | 畫裡有話 2021-01-07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藝術家們看起來都是奇奇怪怪的嗎?
    原創 小魚 藍小姐和黃小姐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品牌們除了自己玩以外,時不時還很喜歡呼朋喚友,找一些跨界品牌或者個人藝術家來出一些合作聯名款。我看到這些藝術家聯名款的第一感覺,會覺得有點奇怪。但看多幾眼呢,又覺得還挺有意思。
  • 倡導「踐履」具有樸素唯物論和反映論觀點的顏元思想
    他以「氣即理之氣,理即氣之理」的理氣統一的唯物主義一元論,批判程、朱「理在氣先」的唯心論觀點。他指出:「若無氣質,理將安附?」(《存性篇》)這就肯定了物質之氣決定精神之理,從根本上批判了朱熹「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的唯心主義觀點。他又指出:作為宇宙萬物的實在是「氣」,而宇宙萬物川流不息地往來代謝是「數」。
  • 個人觀點:道教講的「承負」論,可能比「因果」更全面一些
    個人認為因果論必須建立在道教承負論的基礎上才得以成立。「因果」是針對於個人,誰種因,誰得果,與他人無關;「承負」包含「因果」,但更進一步認為:個人的善惡行為,不但影響個人,而且影響家庭、社會乃至宇宙的和諧。比如說前輩行善,後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
  • 畫完央美的「轉基因魚」 來看藝術家畫的美人魚
    (原標題:畫完央美的「轉基因魚」 再看看藝術家眼中的美人魚長啥樣) 【編者按】繼去年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