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款550萬,判刑10年!末日危機裡,沒有什麼能阻擋中國代購

2020-12-14 騰訊網

文/金錯刀頻道 Zoe

1月1日,代購法正式施行!

新頒布的《電子商務法》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提高準入門檻,杜絕個人代購行為。

代購如果違反此法相關規定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將會被處以2萬-50萬元不等的罰款。

施行第一天,代購圈裡就傳出了微信被封號的消息:「打廣告要被封」、「朋友圈限流降權」。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代購們一個個成了被耽誤的靈魂畫師。

這些面目全非的商品你認識幾個?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畫不出來。不管像不像,懂的人一眼就懂。

比如這個紀梵希四宮格散粉,歪歪扭扭的logo展現的是作畫者不服輸的倔強。

把雅詩蘭黛小棕瓶畫成拉杆箱的這位,估計會影響他的代購業績吧。

而過去是這樣:買一堆不如買這一瓶。

本來以為電商法頒布後,朋友圈會清淨很多,沒想到還比往年熱鬧了許多。

1

不會8種語言的畫家不是好代購

這幫代購們有多神奇?轟炸你朋友圈的是他們,讓你的朋友圈面目全非的還是他們。

1.英法日韓俄,就沒有代購不會的語言

過去,他們的畫風是這樣的

現在朋友圈開始流行這種諧音,例如:剩羅藍的氣店。

代購們還一個個變身精通八國語言的語言大師,比如,very好用。

抗blue light eye霜。

不僅有這種蹩腳的英文,代購們還會根據不同的貨源地,切換不同語言版本的商品簡介:

韓語

俄語

日語

甚至在交易過程中,他們都會全程用用外語對話。

還有這種中英結合體:我都有你要嗎?

這是以為國家不會英文還是咋滴?

2.沙雕文案寫手,何不轉行寫段子?

過去的文案都是「一貨難求」之類。

但為了躲過審查,他們的沙雕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DIOR?迪奧不能說?那換成「雕(DIAO)牌」,想這齣這個文案的代購得掉了多少頭髮。

過去SK-II介紹可是很專業:「明顯擊退藏在表皮層中的頑固色斑與未來隱形斑,使肌膚透亮無暇。」

總之就是能祛斑。

而如今SK-II變成了小燈泡:停電的時候用臉來照亮整個房間,這樣的燈泡專門留給你的,讓你的臉變得比燈泡還亮!

但...停電時,臉比燈泡還亮的?難道不是…奧特曼?

來自美國的貴婦品牌Lamer,也變成了土特產:今年過節不送禮,送禮就送「家鄉土特產——臘梅」。

但此前的產品介紹可沒這麼土:沒用都說貴,用過都說值,楊冪也在用!

這...貴的很有道理嘛,我竟無力反駁。

變的可不止這些。

資生堂紅妍激活系列變成一道重口味菜——「爆炒紅腰子」,特價750一斤。

悅木之源的明星菌菇水,變成了一道黑暗料理:可以治痘痘的湯,好喝還不貴。

這個湯不僅可以祛痘,還能消炎?親,來一碗?

施華洛世奇,也變成了——烤乳鴿…

必要時候還要來幾段藏頭詩、藏尾詩。

就問你buy就不buy!

為什麼是色的?二十世紀前是個

一個電商法還把很多明星的親戚炸出來了,比如鹿晗的妹妹鹿娜(LUNA 潔面儀)。

隔壁村倩倩的弟弟倩壁:不油膩,很清新的待業青年,體重125左右。

這個洗衣機還是滾筒的喲。

不過這還沒完,刀哥認識的一個代購說,「為了防止《電商法》整頓微商,在聊天當中提及支付寶、發貨、價格、以及品牌名稱的,都很有可能被封號」。

總之,生活已經把代購們逼的十八般武藝榜身了。

代購的倔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2

即使限購,

中國代購都能讓澳洲人買不到澳洲的奶粉!

早在電商法實施前,很多代購就被「束手束腳」。

1.限購限不住代購

此前,由於中國代購們的哄搶,澳洲當地民眾自己購買奶粉都很困難,小孩子已經要面臨沒奶喝的尷尬局面,因此一些超市出了限購策略。

但限購對策出了以後,一位澳大利亞人想為孫子買奶粉,依舊沒買到。

更讓他們沒有想到的,他們發現在一個倉庫裡,堆滿了即將運往中國的奶粉。

所以說,中國代購太兇猛,限購其實也是限不住他們的。

2.海關嚴查擋不住代購

去年7月,國外海關嚴查,43名華人代購在義大利機場被抓!涉嫌騙稅金額72萬歐元。

但隨後的8月份,中國的代購們又活躍在匯率暴跌的土耳其。

在伊斯坦堡各大品牌的奢侈品門店,代購們排起了長隊。

其中一名代購說:「昨天本來我是去例行採購,剛好碰到匯率大降,撿了個福利!一天(兌人民幣)匯率降了大概12%。」

他還開玩笑說:「很多店都被掃空了,大家論筐買」。

顯然,國外海關對偷稅漏稅的嚴查並沒有對代購們產生多大影響,該買還是在買。

然而另一邊,國內的海關同樣也沒閒著!

一個月後,也就是9月28日,上海浦東機場T2航站樓上演了令所有代購痛苦的一幕:

所有入境旅客都排起了長龍,等待海關開箱檢查。

僅一個航班就查了100多個代購。

這一天從此被定為代購的黑色星期五,一大片代購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三盒面膜罰二百多!挨個過海關!

面膜要一片一片數。

但這些代購們依然很倔強,為了讓貨免被繳稅,在海關裡躲了四個多小時,想盡辦法找人帶出去!

這樣的事還在不斷不發生。

廣東珠海一淘寶店主就因代購被判刑10年,處罰款550萬元。但第二天,朋友圈依然有人準備去人肉代購。

這股神秘的東方力量在各種嚴查之下,心驚膽戰又大無畏的活躍在各個國家的各個角落。

3

2019年,代購們即將「失業」?

澳洲一檔名為《A Current Affair》的電視節目還曾講述一個中國代購從業者月入100萬澳元的事跡,讓外界對這個群體驚嘆不已。

這股神秘的東方力量依靠低價高質的絕對優勢,在它的野路子上倔強而瘋狂地生長。

天貓國際、網易考拉海購、洋碼頭、小紅書……海淘APP等跨境電商都拿他們沒轍。

圖片來自艾瑞諮詢

就拿奢侈品來說,所有代購在中國賣出奢侈品總額達750億元人民幣!這750億得買多少「臘梅」土特產。

但一月的電商法,提高了代購的準入門檻:

1.代購需要營業執照,而且是採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

2.需要繳納稅務,偷稅漏稅需承擔刑事責任;

3.沒有中文標籤,不是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等奶粉保健品之類不得銷售。

這會讓一直以來倔強的代購們受重創嗎?刀哥問了身邊幾位代購,得出了以下幾點結論。

1.小代購觀望或轉型

在《電商法》出臺之後,很多代購都嗅到的危機,開始在政策落實之前大量囤貨,並打出「元旦之後漲價」的宣傳語,反用《電商法》做營銷,賺最後一把。

效果也很不錯,代購小湯表示,確實有很多客戶要求囤未來兩年的化妝品。

代購小吳就說:先觀望著,如果真要收稅,那就選擇不做了,反正也是副業。

2.大代購:影響不大

朋友圈還有另一種代購,電商法對他們絲毫沒有影響,而且開始買同行的客戶,10塊錢一個。

這些大都是有規模的,準備註冊執照或成立轉運公司運作,新法不會過多影響他們的商業模式。

代購小夏(化名)說唯一的影響可能就是價格會比之前高,但和跨境電商平臺比還是有優勢的。

這樣來看,電商法並不意味著代購被判了死刑,隨著電商法實施確實會對個人代購行業有不小的衝擊,代購行業、電商行業也將面臨一輪重新洗牌,不合規經營者會出局。

而且回想一下遊走於灰色地帶的代購因何而起?高質低價的需求。

只要國內外的商品價格不完全相同,代購就會有生存的空間。

需求不止,代購不死。

(文中小湯、小吳、小夏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電商法》封殺代購,最高罰款200萬,代購生意真的涼了嗎?
    《中國進口消費市場報告》顯示,以天貓國際為例,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滲透率從2014年的1.6%迅速攀升至2017年的10.2%。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探索欲和需求變大,是催生代購的主要原因。2014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多次重審的空姐代購案一錘定音,偷逃稅款8萬餘元,判處3年有期徒刑。2018年,淘寶店主遊燕往返香港代購逃稅300萬元,判刑10年,處罰金550萬元……
  • 個人代購終局:有店主關店散群 有店主被判刑10年
    2018年11月,一則「淘寶代購服裝店主被判刑10年、罰款550萬」的消息,在王曉夏的朋友圈和微信群裡刷屏了。據《每日人物》報導,他們聯繫到了當事人的丈夫萬健,證實了這是一起真實案件。據報導,從2013年開始,淘寶店主遊燕用快遞郵寄、僱用「水客」偷帶及自行攜帶等方式帶貨入境,在自己的淘寶店裡銷售。2017年3月20日,遊燕在入境時被九洲海關緝私分局抓獲。
  • 英語詞彙:空姐代購被判刑11年 海外代購未來何去何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詞彙:空姐代購被判刑11年 海外代購未來何去何從 2012-09-20 09:32 來源:滬江英語網 作者:
  • 即將迎來規範發展期 代購行業:未來只有商家再無個人
    剛剛過去的雙11,對於不少電商而言可謂是一次大豐收,但是對於曾經紅火的個人海外代購商家而言,則是百感交集。雖然消費者的消費熱情依然高漲,但是個人海外代購的商家們卻高興不起來:就在雙11前,一位來自廣東珠海的淘寶店主的道歉信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道歉信中稱,店主因為做進口代購被判刑10年,並處罰金550萬元。
  • 盤點世界末日預言:從先知母雞到千禧年危機(二)
    大多數末日預言都是來自宗教的觀點,雖然世俗的人群對於世界末日也有自己的恐慌。對於這些世界末日的預言者來說,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從來沒有成功。其中最有名的四行詩,就是:「1999年,第七個月,巨大的恐怖大王將從太空中降臨人世。」許多Nostrdame信徒們開始擔心,這是著名的預言家的世界末日善惡決戰的戰場。8,公元2000年1月1日,千禧年危機隨著上個世紀即將結束,許多人漸漸開始擔心電腦將會帶來世界末日。
  • 空姐韓國代購被判11年,你的代購掙了你多少錢願意鋌而走險?
    剛才我在youtube上,仔細看了一遍海外華人媒體,對於中國海關法規、跨境電商法的解讀,重溫了2012年空姐代購判刑11年的庭審詳情,倒抽一口涼氣,我們很多人,其實在不知情的前提下
  • 「抓住那群代購,別讓他們跑了」-虎嗅網
    《中國進口消費市場報告》顯示,以天貓國際為例,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滲透率從2014年的1.6%迅速攀升至2017年的10.2%。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探索欲和需求變大,是催生代購的主要原因。「我們知道代購不是光明的賺錢方式。」佳妮坦言。代購行業伴隨著風險。2014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多次重審的空姐代購案一錘定音,偷逃稅款8萬餘元,判處3年有期徒刑。2018年,淘寶店主遊燕往返香港代購逃稅300萬元,判刑10年,處罰金550萬元……
  • 淘寶店主境外代購逃稅300萬被判10年,處罰太重了嗎?
    遊燕在信中稱,她做進口服裝代購3年,被認定犯走私普通貨物罪,判刑10年,罰款550萬元。遊燕的二審刑事判決書顯示,她在香港購買並走私進境的服飾金額共計1140萬餘元,偷逃稅款共計300萬餘元。昨日,遊燕的丈夫萬祈成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遊燕代購的商品基本上是香港廠家通過順豐快遞境外直郵,並未履行相應報關手續。
  • 代購生死劫:沒有了代購,以後只能買高價貨?
    自2018年12月29日發完最後一批貨物後,王芳已經十幾天沒有來過這間地下室了,這也是她自2013年做代購以來,休息最長的一段時間。在她的代購微信上,未讀信息已經累計上百條。  「以前不管是吃飯、工作、逛街,只要有微信我都是第一時間回復,生怕誤過一筆生意。現在很久才會瞄一眼手機,因為看了也沒用。」王芳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其實有一點後悔,年前應該多飛兩趟囤貨。
  • 代購生死劫:沒有了代購以後只能買高價貨?
    海關的抽檢被代購們稱之為「逃生」,在一些代購群裡經常會出現口口相傳的「逃生」經驗,譬如過關時要鎮定,假裝打手機逃避行李過檢,必要時找同行旅客塞錢幫帶行李過關。但是在王芳看來,能不能順利過關主要靠運氣。2018年9月28日被代購們稱為史上最慘的一天。在上海浦東機場T2航站樓,海關工作人員在晚上10點左右關閉了免申報通道。這意味著所有過關旅客的行李都需要過 X 光機安檢。
  • 密室逃脫24末日危機
    密室逃脫24末日危機 休閒益智 大小: 88.12MB
  • 留學生代購勇闖海關!20個包包、手腳戴21塊名表,直接坐牢!
    有人當場就跪了)接著是海外直郵包裹被海關嚴查,別說是代購商品,就連自用品也得繳稅!(官方給出了準話:回國帶禮物,都得排隊繳稅!出國黨哭暈)之前更有一名中國店主因為代購被罰款550萬!坐牢10年!代購這條路,真的要絕了?
  • 亞馬遜海外購打通日亞:代購造假的末日到了?
    今天早上一大早,筆者的朋友圈裡就被亞馬遜海外購打通日亞(日本亞馬遜)的消息刷了屏!和之前的美亞、英亞一樣,日亞對接亞馬遜中國「海外購」的方式也是選品入駐、本地化購買界面、價格實時同步、人民幣結算、日亞運營中心發貨、亞馬遜全球物流運輸和售後……好多人都在驚呼,這一波只怕要「搞死」一批代購和微商了!
  • 中國代購們是怎麼了?在日韓免稅店瘋狂掃蕩,回國卻交了3萬罰款
    在日韓免稅店瘋狂掃蕩,回國卻交了3萬罰款自從外國文化流傳到中國以來,中國很多年輕群體就接受了不少外國的新興事物,尤其以韓流為主,由於韓劇在中國非常的風靡,所以不論是韓國的帥哥美女又或者是韓劇中女演員所用的護膚品以及化妝品都成為中國年輕女孩們口中瘋搶的產品
  • 「男版孟晚舟」遭誘捕判刑,被罰款330萬
    9月1日,美國聯邦法院作出最終判決:中國晶片領軍人物、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判18個月有期徒刑,罰款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張浩的真實身份是中國諾斯晶片公司創始人,他的上百項專利發明為中國晶片畫好了未來20年的藍圖。
  • 《電商法》落地擠壓生存空間 代購們年關難過
    事實上,就在2018年年末,借著「元旦後馬上漲價」的噱頭,不少代購上演了一出「奇幻劇」,在年底的最後關頭創下了歷史銷售新高。「代購的價格優勢十分明顯。」代購嬌嬌說。她能熟練說出中國女孩最歡迎的幾十種商品,並且精準報出國內專櫃和代購之間價格差。即使近年來天貓國際、網易考拉、小紅書等眾多海淘網站輪番上場,都沒能讓代購偃旗息鼓。
  • 進口代購逃稅 淘寶店主獲刑10年
    進口代購逃稅 淘寶店主獲刑10年  店主道歉信引起網友關注 法律人士指出量刑適當  近日,廣東一淘寶代購店主的道歉信截圖在網絡熱傳。店主燕子(化名)自稱因做進口代購被判走私獲刑10年,現正在廣州女子監獄服刑。
  • 電商法正式落地 個人海外代購們何去何從?
    來源:北京日報經歷2018年最後一波瘋狂促銷後,代購們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新年。從昨天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以往靠「人肉」通關帶貨的微商們,都將成為電商經營者中的一員,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履行納稅義務。代購們將何去何從?目前,由於還沒有更具體的實施細則,不少代購依舊在觀望。
  • 《電商法》落地48小時代購眾生相:朋友圈段子手出沒,有人因發廣告...
    201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電商法》實施兩天來,給代購帶來了哪些衝擊?它究竟改變了什麼?上遊新聞記者帶您聚焦《電商法》正式落地的48小時,代購們的眾生相。但是,上遊新聞記者在劉姐的代購工作室看到,平均每個月都有接近60個訂單發出。「我聽說《電商法》要實施是在2018年,那時候我身邊認識的很多做代購的,都在進行清倉促銷。」在劉姐的手機裡,上遊新聞記者看到從2018年9月開始,劉姐的代購工作室就發出了促銷的廣告。
  • 《電商法》落地48小時,有代購因朋友圈發廣告被封號
    它究竟改變了什麼?上遊新聞記者帶您聚焦《電商法》正式落地的48小時,代購們的悲歡與觀望。但是,上遊新聞記者在劉姐的代購工作室看到,平均每個月都有接近60個訂單發出。「我聽說《電商法》要實施是在2018年,那時候我身邊認識的很多做代購的,都在進行清倉促銷。」在劉姐的手機裡,上遊新聞記者看到從2018年9月開始,劉姐的代購工作室就發出了促銷的廣告。「我還找了律師朋友,專門研究了法律,我那時候就覺得我要轉行了,要不然就是虧本買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