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播講 小作家起跑線教育平臺 露珠老師
課程大綱:
1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2 孩子讀了不少書,為什麼做閱讀理解題還老是錯?
3 大量閱讀,真的能提高寫作能力嗎
4 孩子如何有效閱讀,才能切實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
頭條的家長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作家起跑線的專欄,收聽我今天的閱讀與寫作分享。
我發現,小孩子愁寫作文的狀況,不管在過去還是現在,不管是在我們這些大人小時候,還是現在我們的孩子身上,都會出現畏懼寫作文的情況,許多孩子一提起筆來就發愁,就兩眼發直,頭腦空空。
通過我多年寫作的經驗和觀察來看,想成為一個作家,是需要一定的天賦和機遇的,僅僅有努力還不夠,但是,通過學習與訓練,讓每一個孩子都寫好作文,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對於「要想寫出好作文,就必須要多讀書」的說法,相信很多家長也都聽說過,並且深信不疑。
大量的廣泛的閱讀,的確會對寫作產生積極的作用。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第一個話題。
小學階段,正是讀書的黃金時期。
為什麼這樣說呢?一是孩子們正處於對世界充滿想像和憧憬的年齡,對新鮮的事物,無不充滿了好奇,這個時候,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會終生受益。
二是小學的功課還比較簡單,作業也比較少,課餘時間比較充裕,而一旦到了初中和高中,尤其是到了高中,基本上就沒有多少讀課外書的時間了。
所以,小學階段,是讀書的最好時機。
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有的家長說,我給孩子買了好多好多書,可是,他就是不愛看,怎麼辦?還有的家長說,孩子對文字多的書不感興趣,只喜歡看漫畫書,怎麼辦?還有的家長說,我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沒有和他進行親子閱讀,現在上了小學,他不愛看書,培養閱讀習慣是不是來不及了?
要知道,任何時候開始讀書都不算晚,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要想讓孩子愛上閱讀,露珠老師建議家長這樣做:
四大名著好不好?好。這是中國人必讀的四部書,但是,四大名著其實並不太適合小學生閱讀,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我更不建議孩子過早接觸四大名著。一般到了五六年級,學校可能會要求孩子們閱讀一下四大名著,這個時候,選擇青少年版的縮編四大名著讓孩子看就可以了。
四大名著中,最適合孩子看的就是《西遊記》,因為它好玩有趣又充滿想像力,孩子們都感興趣。至於其他三本,《水滸傳》中充滿了暴力與血腥,《三國演義》裡生僻的地名和人名較多,《紅樓夢》裡很多地方充滿了隱喻,比較難以理解,如果孩子們閱讀時,產生了閱讀障礙,反而會對他以後真正閱讀和學習四大名著不利。
所以,四大名著雖有名,但並不太適合小學生。當然,如果孩子就是特別喜歡看,那也不要阻止,做好必要的引導就可以了。
那麼,該給孩子選擇哪些童書呢,又如何去選擇呢?
其實現在學校每個學期,都會給家長們一張書單,有必讀書和選讀書,不知如何選擇童書的家長,就可以照著學校的書單去給孩子買書。
如果學校沒有提供書單呢,或者說是,學校書單上的書,遠遠不夠孩子讀的,那麼,建議家長們多去關注一下當當網的童書排行榜,看看其他家長都在買什麼書,然後,再去看看那些書的評價是怎樣的。
還可以多關注一些兒童閱讀與寫作的媒體或自媒體號,許多知名的閱讀推廣人,也會給大家介紹各種適合的童書。
家長給孩子選書的原則,要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下面,我具體來說一下適合小學各個年齡段的書吧。
一二年級,識字還較少,正處於由圖畫書、繪本往文字書過渡的階段。這個年齡段,適合讀難一點的繪本、橋梁書和注音版童書。
所謂橋梁書就是幼小銜接的文字書,它介於圖畫書和純文字書之間,書中圖畫和文字佔差不多的比例,孩子看起來有趣不累,可以藉助橋梁書慢慢由只能讀繪本,過渡到可以獨立讀文字書。
{!-- PGC_COLUMN --}適合一年級的書有:各類繪本,童話書,簡短的故事書,專門的兒童文學作品等。比如《君偉上小學》、《米小圈上學記》、《胡小鬧日記》、《小豬唏哩呼嚕》、《一年級大個子 二年級小個子》、《不一樣的卡梅拉》等等。
適合二年級的書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小巴掌童話》、《鼴鼠的月亮河》、《跑豬嚕嚕》、《長襪子皮皮》、《窗邊的小豆豆》、《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系列、《米小圈上學記》系列、《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21世紀出版社出版的彩烏鴉系列等。
適合三年級的,有《愛的教育》、《夏洛的網》、《昆蟲記》、《朗讀手冊》、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成語故事、《十萬個為什麼》、《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寶葫蘆的秘密》、《草房子》、《綠野仙蹤》等。
到了四五年級,各類童書都可以自由閱讀了,甚至一些中外名著,也可以挑選部分適合兒童的來看了。
以上說的是如何給孩子挑選合適的書。
有的家長,給孩子買回書以後,就覺得自己的任務完成了,剩下的就看孩子的了。看見孩子不看書,就怒吼孩子:你為什麼還不去讀書,給你買書白買了嗎!
可是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家長自己卻正在一旁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孩子也是有攀比心理的,他心裡會想,哼,憑什麼你們大人就可以玩手機看電視劇,我就非得讀書呢,我也想看電視呢。
所以,要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就要在家裡給孩子創造一個讀書的氛圍。
建議家裡可以建一個讀書角,給孩子置辦一個專門的書架,也可以把買來的書,散亂地放在家裡的各個角落裡,比如說床頭,沙發上,地毯上、書桌上。這樣,孩子在家裡,走到哪裡都能發現書,隨手拿起一本來看,或許就入迷了,或許就從此愛上了讀書。我家裡的書桌、電腦桌、床頭櫃、沙發上、地毯上,都放著一些書。有的是我喜歡看的,有的是孩子喜歡的,有時候是我挑選出來故意放在那裡的,為了引起女兒的注意,有時候,是孩子看完了,隨手扣在那裡。為了孩子多讀書,多進步,家長就不要苛求家裡的整潔有序、井井有條了,哈哈。
家長,爸爸或者媽媽,每天晚上,抽出一點時間來,和孩子一起閱讀。家長再忙,半小時的時間總是有的吧。可以和孩子共讀一本書,低年級的孩子,可以由爸爸媽媽給他讀,逐漸過渡到自主讀書,高年級的孩子就可以自己讀,爸爸媽媽可以挑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靜靜地讀。孩子看見爸媽在認真讀書,自然他也不好意思偷懶了。
開始的時候,建議家長和孩子讀同一本書。這樣,有助於就書的內容展開討論。家長可以假裝對書中的某個人物有疑問,或對某件事有困惑,求助於孩子,問孩子怎麼想。孩子們都是喜歡當小老師的,看見大人主動向自己「求助」,興致馬上就來了。
家長要記住,在孩子給你講述他的看法的時候,哪怕他磕磕絆絆語無倫次,你也不要中途去打斷他糾正他,孩子講述的過程,就是他將輸入的內容轉換輸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於所讀的內容,是一次反芻再消化的過程。多給孩子一點耐心,孩子就會還你一個驚喜。
家長也可以偶爾請孩子給自己講書中的故事,與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人物,讓孩子加深對讀過的書的印象,鍛鍊和提升記憶能力、整理思維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如果要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內容,那麼,家長當然應該先把那本書讀熟了,所以,要想讓孩子進步,家長也要一起進步才行啊!
意思就是說,在小學低年級的閱讀階段,讓孩子自由讀書就好,家長不要過多幹涉孩子,更不要經常讓孩子去寫什麼讀後感之類的。
偶爾寫一篇讀後感是可以的,少量的精讀一兩本書也行,但是,這些學習任務,自有語文老師給孩子在校安排,在家裡,家長就不要過多安排了。試想一下,如果你每看一部電視劇,孩子都讓你寫一篇劇評給他看,你會樂意嗎,哈哈。換位思考一下,大人都感覺到為難的事情,憑什麼就認為孩子可以做到呢。
開始的時候,讓孩子按自己的興趣與年齡,自由徜徉在書的海洋裡,孩子才會真正愛上閱讀。
以上,是我對家長如何促進孩子愛上閱讀的一些小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今天的課就先到這裡,咱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