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開學第一課,語文老師可從這3點看出來

2020-09-04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開學第一天,其實對老師來說也是挺累的,雖然一切井井有序,但回到久違的校園和教室,還是有不少學生是不太適應的。上課的時候,老師能從這些學生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哪些孩子是有進步的,哪些孩子暑假是荒廢的。基本上優秀的學生,成績好的那幾位同學,始終都是學習習慣好,上課認真聽講。那麼學習不好的還是那幾位,上課專注度不夠高,喜歡開小差。究竟你的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其實在開學第一課,老師心裡基本都有數了。

有些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在家訪中也會不斷強調,暑假沒有放鬆孩子的學習,幫助孩子保持了學習習慣。但是究竟學習效果好不好?老師雖然在開學第一課看不出來,但是在開學後的一周是可以明確孩子的一個學習特點的。家長也不用向老師暗示自己是多用功輔導孩子學習,大部分學生的習慣好不好,開學的時候基本都能看出來。很多學生,下課就往外跑,要瘋玩。書包不收,課桌也擺不正的,基本上都是自律性比較差的學生。這裡並不是強調,不讓學生課間十分鐘進行玩耍,而是希望建立在一定的學習自律上。

有的同學上課的時候,眼神渙散,明顯地在開小差,甚至是在第一節課哈欠連天,這就說明他的生物鐘還沒有從假期中調整好。開學第一課,還有孩子喜歡玩鉛筆盒、上課說話,以低年級段的學生最為突出,明顯是因為學習的意識不強,並沒有真正端正好態度。開學了,見到久違的同學,激動和新鮮勁都沒過去。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大部分同學這些問題都能在開學後1-2個月消失,也有消失不了的,那就基本不是學習的料了。還有什麼特點,是老師可以一眼看出來的呢?

1、提到語文學習就發愁,沒有興趣

小島老師的開學第一課,給五年級的同學們分享了一節閱讀,給學生們講了汪曾祺的讀本中《五小校歌》的內容,正好結合開學,通過這個閱讀內容的切入,讓學生們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對於這一節開學第一課,我從學生們的課堂反應就可以看出,哪些同學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是遞增的,哪些是驟減的。喜歡上語文課的同學,都表現出積極的興趣,不喜歡上的同學,還是一副沒有興趣的樣子,提到語文閱讀就發愁。

暑假沒有進行閱讀習慣培養的同學,在開學後,家長的想法通常是,反正有老師,讓老師去管他的閱讀,家長的話他們都不聽,也不愛看書。但是作為語文老師,我不止一次和家長強調的是,老師的教學安排是有限的,對於大部分小學階段的閱讀課安排,可能一周就只有一次。一次閱讀課並不能滿足我們對閱讀練習的要求,也不能就此培養好學生的閱讀習慣,最多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和端正他們對閱讀的態度。真正的閱讀都是課外的積累,在家庭的閱讀氛圍中進行薰陶,而不是靠開學第一課來積累。

2、對待作業,仍舊是拖拖拉拉

和學習的態度一樣,我在開學第一課上也向廣大家長分享了對語文暑假作業的一個批改說明。能認真完成暑假作業的同學不多,但是認真完成的同學基本都是語文成績比較優秀的。字跡端正,看得出來家長輔導也是下了功夫的。開學後的第一課我沒有布置作業,但是希望同學和家長都能端正好課內作業的態度。因為我深知,五年級階段,不少家長開始準備小升初考試了,課外輔導班應該也報了不少。學習和思考的時間被家長填得太滿了,就不會在對待課內作業上有興趣和動力。

對於開學後的語文學習,一定要培養和重視的就是語文學習興趣了。在開學第一課上,對待作業,仍舊拖拖拉拉的同學,基本上學習習慣也不好,是不是學習那塊料,自然是一目了然的。同時,家長的教育配合度也不高,認為反正開學了,這些都應該是老師去管,家長可算解脫了。本著這樣的教育理念,我們是沒辦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那些眼神渙散,對學習滿不在乎的學生,也都是讓老師非常惋惜的學生。

3、上課專注度不高,眼神拽不回來

有些小學生上課專注度不高,老師是可以一眼看出來的。眼神飄著,怎麼提醒都拽不回來。這些孩子在開學後,需要花一段時間來好好適應開學的節奏。對於不少學生來說,耽誤了時間,這也是為什麼老師總強調,想縮短開學後的學習差距,光靠暑假補課是不夠的,更多的是儘快進入到新學期的學習狀態中去,適應好新學期的學習節奏。老師可以通過課堂提示讓孩子收回飄忽的思緒,回到課堂中來。

對於家長,更需要給孩子在開學後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孩子喜歡的事情,有興趣學習的內容來引導和培養孩子的專注度。這是家校一起努力的方向,讓孩子儘快去適應開學後的學習。雖然開學後的一節課,還不能完全判斷出什麼學習結果,但是優秀的學生身上,確實是可以表現出良好的學習特質,這些優點值得我們家長進行反思,關於開學後的問題,如果你有疑惑,都可以給我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開學第一課,語文老師可從這3點看出來
    上課的時候,老師能從這些學生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哪些孩子是有進步的,哪些孩子暑假是荒廢的。基本上優秀的學生,成績好的那幾位同學,始終都是學習習慣好,上課認真聽講。那麼學習不好的還是那幾位,上課專注度不夠高,喜歡開小差。究竟你的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其實在開學第一課,老師心裡基本都有數了。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有經驗的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記得我上學那會兒,老師總對著一班級裡那些調皮的孩子說:「你們幾個就不是學習的料,實在不想學就趕緊收拾收拾回家吧,別在這浪費著父母的錢了。」,上課擾亂其他學生聽課,下課只知道瘋玩的孩子,但僅僅是這樣,也不能判定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啊,為什麼老師會說這些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呢?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很多時候大家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這孩子不是學習的料,看他的樣子就知道。所謂看他的樣子,就是一般說看這孩子的眼神。課堂上,有的孩子會透露出求知若渴的眼神,而有的孩子上課的時候則東看西看,一點都不專注,可以看出他的心思並不在教室裡,而在外面的世界。 昨天上課,我又喊了一個正在看窗外的孩子回答問題,很明顯,我問的問題,他回答不出來。於是我問他:「你在看窗外的什麼呢?」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她說,作為一名老師,我看過太多孩子的眼睛。課堂上,有的孩子會透露出求知若渴的眼神,而有的孩子上課的時候則東看西看,一點都不專注,可以看出他的心思並不在教室裡,而在外面的世界。昨天上課,我又喊了一個正在看窗外的孩子回答問題,很明顯,我問的問題,他回答不出來。
  • 開學第一課來了!鍾南山、張伯禮、張文宏開講,這3點看看
    開學了,家長是不是很開心,「神獸」終於要回籠了,家長終於可以輕鬆一下了,但是,對於家長來說,雖然開學了,但是對於孩子的學習,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2020年《開學第一課》一定要帶孩子看一看。
  • 活潑的孩子學習好?李玫瑾:娃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看性格看眼神
    文/麗麗育兒達人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有些孩子活潑,有些孩子安靜,不過學習這件事,可不是看孩子活潑還是安靜的。李玫瑾教授曾說:娃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十年後,從眼神就能看出來。,直說這孩子就是學習的料。,不用等10年,從眼神就能看出來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裡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娃的眼睛裡就能看出來。
  • 暑假天天玩遊戲,開學還能考第一,老師:做到這3點你也能考第一
    對家長來說:這個孩子學習確實沒操過什麼心,對於老師來說,極其自律的學生,即使在暑假沉迷於遊戲當中,也能不動聲色地完成學習和作業。想和同學們分享一下,這位四年級的孩子,在暑假是如何做到自律的培養,如果能對你有所啟發,也讓你在考試中得到了進步,做到這3點,你也可以在打遊戲的同時,考出第一名的好成績。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何必等到長大
    還記得我上學的時候,班主任就時不時對最後兩排的學生說:「你們這些人根本就不是學習的料,s實在不想學習就回家吧,省著你老打擾別人學習。」正常來說,班級裡後排的同學成績都不怎麼樣,上課不是睡覺就是擾亂課堂紀律,但老師是怎麼確定這些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呢?
  • 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主要看這3個方面
    分析:其實李女士的想法並沒有錯,雖然可能有點否定孩子,但是從孩子不懂舉一反三這件事,就能看出來孩子確實不是「學習的料」,而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早發現早因材施教。從這3方面發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經常問為什麼如果孩子經常問問題,對於不理解不明白的人事物,常提出疑問,例如經常提問這些問題「天為什麼是藍的?魚兒為什麼生活在水裡?蘋果為什麼落在地上?」
  • 班主任: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睛」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你就不是學習那塊料」,相信不少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生氣時都說過這句話。每位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聰明的,可是進了學校之後,對比之下發現孩子成績不如別人,拿回的成績單、作業一次一次令父母失望。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眼就能看出來,有這些特徵準沒錯
    很多孩子適不適合讀書,或者是能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在孩子小時候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說過: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眼就能看出來,有這些特徵準沒錯。最近又要到了開學季了,我朋友在忙碌著孩子開學的事情,孩子今年小升初,朋友希望孩子可以讀一個好一點的小學,將來讀初中不會和別的孩子相差太多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寫作指導:掌握3點寫作技巧,建議家長收藏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每一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是一次特別重要意義的儀式感,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講述了這段時光的特殊感受,免不了又要寫觀後感作業了,家長們都先別急著用手機搜,寫一寫和孩子一起觀看電視節目的真實感受,至少小島老師是哭了兩次,特別地感同身受。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主要看是這三方面,不是看學習成績
    有的孩子,家長砸再多錢,都無濟於事,孩子就是學不好;有的孩子不用父母管,也能學習優異。這就是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之間的差距。如果家長能儘早判斷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可以儘早幫孩子開發出他的其他天賦,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是極為有利的。比如,孩子不適合參加考試,卻適合畫畫、彈琴等等,依然是前途無可限量。
  • 開學後的語文學習,家長照著這3點來輔導,抓好習慣打好基礎
    開學後的這段時光,孩子學習的勁頭十足,家長還擔心什麼呢?讓孩子們好好表現就可以了,好不容易送到學校去,終於有老師來給家長分擔輔導學習的工作了,家長就可以不用管了嗎?顯然,這樣對學習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和學霸們有差距,只求自己多進步,開學後的語文學習該怎麼學?小島老師想分享3點建議,家長照著這3點來輔導,抓好學習習慣,打好語文學習基礎。
  • 開學後的語文學習,家長照著這3點來輔導,抓好習慣打好基礎
    我們老師強調在開學後,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抓好的是基礎學習和學習習慣,家長們往往在態度上認可,但是在實際執行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幫助孩子學習。開學後的這段時光,孩子學習的勁頭十足,家長還擔心什麼呢?讓孩子們好好表現就可以了,好不容易送到學校去,終於有老師來給家長分擔輔導學習的工作了,家長就可以不用管了嗎?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時就能看出來?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可事實上,就如李玫瑾教授曾說的那樣,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讀書,都能取得好成績。而你的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時的行為其實就能看出來。李教授的女兒在學生時代,就向媽媽明確表示自己對數學沒興趣,而且怎麼學都學不好,沒辦法提高成績。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就看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這3個特徵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孩子的學習一直是所有父母最為關心的一件事情,在所有的父母心中,只有讀書才能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才能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性。記得龍應臺曾和他的兒子說過:讓你努力讀書並不是單純的想你有一個好成績,而是讓你有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主要體現在3方面
    今日話題: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都說學習能夠改變命運,現如今家長們為了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真的是很下功夫,因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通過學習塑造美好的未來。但是孩子學習好不好,或者說他真的適不適合學習真的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只能說家長們都抱有著美好的希冀,但是結果如何還需要考量實質條件。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幼兒園就能看出,主要看這3點
    導語:有些家長提起來孩子學習的時候,就特別憂心,他們總說自己的孩子很調皮,不是學習的孩子,將來不知道怎麼辦。家長常常說自己的孩子不會學習,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比較笨,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夠及時地把老師說的知識學會。其實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這個孩子以後會不會學習。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6歲就能看出來,主要表現在這3方面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6歲就能看出來,主要表現在這3方面雖然說成績不是決定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關鍵因素,但是在當今社會成績是最公平的,只有拿出成績才能讓別人認可你的實力,像是對於一些家庭條件本身就很困難的孩子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