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農產品被禁止入關,澳大麥再遭重創,貿易部長指責中國太過分

2020-12-27 新椰資訊發布

前一段時間,中澳兩國在貿易問題上產生了不小的爭執,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採取常規的反傾銷措施被澳媒稱之為制裁,澳大利亞政府甚至將事情鬧到了WTO,試圖威嚇中國。最近一段時間,中澳兩國的貿易矛盾似乎處於一個相對平靜的狀態,但澳大利亞媒體又曝出新消息:又有澳大利亞產品被禁止進入中國了。

這次被禁止進入中國的是澳大利亞產的精釀啤酒。據《南華早報》報導,因為標籤存在錯誤問題,來自雪梨的近9000升精釀啤酒在11月被禁止入關,如今這些啤酒應該賣給誰澳大利亞也犯了愁。除此之外,來自昆士蘭屠宰場超過8300千克的無骨和骨牛肉產品,也因為認證問題被扣在海關。

澳大利亞媒體就在報導中指出,現在的中國太嚴苛,不允許澳大利亞進口的產品中有任何的錯誤。澳大利亞農業專家西蒙·奎爾蒂卻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嚴抓進口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對任何運輸錯誤的容忍度其實有所下降了。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奎爾蒂還指出:「過去的中國表現出更大的容忍度,遇到了問題會願意幫忙共同解決,可現在對澳大利亞幾乎『零容忍』,澳大利亞產品在中國的信任已經歸無了。」

澳大利亞媒體指出,因為中國禁止了澳大利亞的進口牛肉,導致該行業已經損失了數億美元。澳大利亞肉類工業委員會執行長,派屈克·哈欽索表示:現在因為需求量的減少,供應量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很多公司因為很難量化陷入了很多麻煩。

除了牛肉行業損失嚴重,澳大利亞的大麥也受到了不小波及,甚至坎培拉已經向WTO提出申請調查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進口關稅存在問題。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認為,中國對澳大利亞提出征收反傾銷稅的行為不符合規矩,並表示對中國的行為感到失望。

路透社就曾指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大麥出口市場,可因為中澳兩國關係的惡化,加上中國徵收反傾銷稅的行為,將會中斷兩國的大麥貿易。

澳大利亞政府官員也表示,失去了中國,澳大利亞就沒有了大麥替代市場,雖然可以把大麥賣給沙特,但是價格會大打折扣。

澳大利亞媒體在報導中提及,中國購買大量大麥的用途就是釀酒,如今澳大利亞產的啤酒也遭到了制裁,對澳大利亞製酒行業和大麥行業將是進一步的打擊。

除此之外,在12月24日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也發表聲明,暫停進口澳大利亞原木。在聲明中指出,澳大利亞原木中發現了有害生物,這些活的林木害蟲很可能會對中國農林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根據相關法律,並決定暫停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西澳大利亞州的原木報關。

澳大利亞原木一直以來就存在問題,早在11月初,中國外交部就曾指出,中國海關已經多次在澳大利亞進口原木中檢測出了活體檢疫性林木害蟲。並將這些害蟲進入中國後造成的影響進行了進一步說明。澳大利亞相關部門已經多次收到了警告信息,可仍然不注重原木的質量安全。這才導致了又一次原木被拒之門外。

澳大利亞媒體卻將此事炒作成是中國對澳採取的新一輪制裁手段。

如果澳大利亞的產品真的足夠好沒有問題,那中國自然也不會阻止澳大利亞產品入關。問題是澳大利亞自身產品本來就存在問題,也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勇氣與中國叫板。

相關焦點

  • 未能改善與中國貿易關係,莫裡森更換了貿易部長
    未能改善與中國貿易關係,莫裡森更換了貿易部長!澳大利亞天空新聞臺報導,12月18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對內閣進行改組時,更換了貿易部長,讓澳大利亞現任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擔任財政部長,讓澳大利亞原教育部長丹.特翰擔任貿易部長。
  • 澳大利亞龍蝦在中國遭遇清關延遲,澳貿易部長呼籲避免「歧視性」
    繼大麥、牛肉、葡萄酒、煤炭和棉花,澳龍或將成為中澳關係惡化的下一個受害者。澳媒近期再度炒作澳大利亞巖龍蝦(rock lobster)遭遇中國海關清關延遲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澳媒對中澳貿易中出現的問題尤其敏感,以「下一個打擊目標」字眼進行報導也並非第一次。
  • 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 澳國內擔憂更多產品受影響
    這是中國商務部繼公布對澳大利亞進口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裁定後的又一重要措施。輿論認為,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將使該行業面臨愈發沉重的壓力。今年以來,中國已對多個領域的澳大利亞產品加徵了禁止性舉措或加強進口產品檢測,除葡萄酒外,受到影響的澳大利亞產品還包括大麥和肉類等。ABC稱,幾個月來,澳中貿易爭端愈演愈烈,形勢失控的局面一觸即發,澳國內要求澳大利亞政府考慮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的呼聲越來越高。
  • 澳大利亞就中方徵收澳大麥關稅問題,向WTO提起申訴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12月16日,澳大利亞政府正式宣布,將就中國徵收澳大麥反傾銷及反補貼關稅問題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對此,中國外交部今天回應指出,澳大利亞政府應當認真對待中方關切,採取實際行動,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
  • 澳部長:最終還是中國說了算
    澳部長:最終還是中國說了算) 【文/觀察者網 齊倩】對於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傾銷問題,我商務部日前終於出手整治。值此之際,澳方又拿之前的大麥關稅說事。今年5月,中國宣布對澳大麥徵收合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 深扒莫裡森,這位突然向中國認慫的澳總理究竟什麼來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轉發了一張網絡畫家揭穿澳軍暴行的諷刺漫畫後,澳總理莫裡森稱漫畫是偽造的,並要求中方道歉。在受到中國外交部的強硬表態後,莫裡森的態度急轉,聲稱「漫畫事件」不會削弱中澳友誼,不想再擴大此事。這位突然向中國「認慫」的澳大利亞總理到底什麼來頭?(圖說: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
  • 澳大利亞龍蝦在中國遭遇清關延遲,澳媒炒作:將是下一個打擊目標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繼大麥、牛肉、葡萄酒之後,澳大利亞巖龍蝦(rock lobster)可能成為中澳貿易領域又一焦點商品。 據澳媒《雪梨先驅晨報》當地時間11月1日報導聲稱,目前有成噸的活澳大利亞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面臨來自中國海關的清關延遲問題,許多出口商擔心他們的龍蝦在變質前無法運抵餐館和商店。
  • 商務部決定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澳國內擔憂將有更多...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這些關稅最長可維持9個月。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10日報導認為,中方針對澳葡萄酒採取的兩次關稅措施,幾乎扼殺了澳本土生產商進入這個全球最大市場的機會。美國《華爾街日報》10日稱,中國上述最新舉措預計將使澳中關係更加緊張。不過,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0日稱,中國政府的最新措施不大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因為此前高達200%的反傾銷關稅已讓澳對華葡萄酒貿易陷入停頓。
  • 澳欲就「大麥關稅」問題向WTO告狀,中國回應
    澳欲就「大麥關稅」問題向WTO告狀,中國回應12月16日,澳大利亞政府正式宣布,將就中國徵收澳大麥反傾銷及反補貼關稅問題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對此,中國外交部今天回應指出,澳大利亞政府應當認真對待中方關切,採取實際行動,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中國商務部回應:12月16日,澳大利亞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就中國對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採取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向中方提出磋商請求。中方已經收到該磋商請求。
  • 澳媒發現不對勁:對中國公開強硬,澳成了下場很慘的雞,暴露無能
    隨著中澳關係的持續惡化,澳大利亞正在自食惡果,迅速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箴言又在澳大利亞身上應驗了。目前澳大利亞的西方盟友們,表面上頻頻作秀「援澳」,實際上卻在謀劃著儘快填補澳大利亞在中國留下的市場空白。
  • 澳農民聯盟坐不住了:政府需「培育」中澳貿易關係
    此外,反對黨工黨農業部門發言人也指責現任總理莫裡森對中澳兩國局勢升級負有責任。必須指出的是,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言,這是一起正常的反傾銷調查立案。中方主管部門將依法公平、公正地開展相關調查工作。另外,澳農民聯合會負責人也相信,澳方應獨立對待每起調查。
  • 想讓中國買大麥,澳政府沒好話還要到世貿告中國,澳麥農叫苦不迭
    據國內媒體12月17日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12月16日宣稱,澳大利亞政府將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澳媒指出,申訴過程可能曠日持久,而且還沒有效果。澳農民也擔心,訴訟期間的長期對峙,將給他們造成更加嚴重的經濟損失。
  • 澳總理莫裡森:我們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咱們談談吧
    近日,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了《環球時報》英文版的一篇報導,隨後藉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隨著相關輿論不斷升級,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和總理莫裡森相繼對上述報導表態。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5日報導,在伯明罕揚言要將煤炭問題訴諸世貿組織(WTO)後,莫裡森15日出席活動時表示,政府仍將「澳煤炭遭禁」的消息視為「媒體猜測」,但會予以嚴肅對待。
  • 【澳就中國決定對澳大麥徵收關稅提出申訴 中國商務部回應】中國...
    2020-12-17 15:20:39來源:FX168 【澳就中國決定對澳大麥徵收關稅提出申訴中國商務部回應】中國商務部:12月16日,澳大利亞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就中國對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採取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向中方提出磋商請求。
  • 丟了中國市場怎麼辦?澳貿易部長:找印度……
    澳貿易部長:找印度…… 2021-01-05 08:49:37 來源:參考消息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小麥數量已降至九年來的最低點。
  • 澳欲就「大麥關稅」向世貿告中國
    來源:參考消息【路透社北京12月16日電澳大利亞將就中國徵收高額大麥進口關稅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三表示,具體情況可以向中國有關主管部門了解;同時重申,澳大利亞應當認真對待中方關切,採取實際行動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
  • 為改善對華關係莫裡森拼了,聲稱將中國告到WTO的貿易部長被換掉
    要知道,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出口國之一。面對澳方的傲慢態度,中國採取了必要的反制措施,合理合法的針對澳洲出口商品作出了相關限制或制裁。其中打擊最嚴重的,恐怕是商務部於今年5月份認定了澳進口大麥反傾銷行為,並宣布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徵收雙反關稅。
  • 與中國「脫鉤」?澳總理的「自毀之路」還能走多遠
    今年8月,莫裡森政府宣布要推出《外交關係法案》,之後雖遭工黨挑戰阻滯,莫裡森政府仍在不到4個月時間內將它變成了一項法律。依據該法案,澳大利亞外交部長將享有「一票否決權」,可以在廣泛領域審查、阻止或廢除州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大學籤署的違反國家利益的涉外協議,涵蓋領域包括基礎設施、貿易合作、旅遊、文化交流、科技、健康和教育(包括大學研究合作)等。
  • 澳媒:中國若這樣做我們將束手無策
    中方警告,澳的立場或將激起中國消費者抵制。眼下中國正威脅對澳大麥出口加徵關稅,將包括最高達73.6%的「傾銷差價」和最高達6.9%的「補貼差價」。總加徵幅度可高達80.5%,這將無異於禁止澳對華出口大麥。不僅是大麥。(澳方)一系列被視為反華的決定和反應,已將兩國關係推向歷史新低邊緣。
  • 中國宣布反傾銷調查後,澳農民聯盟坐不住了:呼籲政府培育中澳貿易...
    在中國商務部18日宣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後,當地時間19日,澳大利亞農民聯盟連忙呼籲澳政府「培育」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並稱澳政府和行業需要「儘可能保持兩國間的對話暢通」。據英國《衛報》19日報導,澳大利亞農民聯盟執行長託尼·馬哈爾(Tony Mahar)在接受該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沒有理由相信,中國政府會將貿易調查擴展到澳大利亞大麥、紅肉以及葡萄酒以外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