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中澳兩國在貿易問題上產生了不小的爭執,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採取常規的反傾銷措施被澳媒稱之為制裁,澳大利亞政府甚至將事情鬧到了WTO,試圖威嚇中國。最近一段時間,中澳兩國的貿易矛盾似乎處於一個相對平靜的狀態,但澳大利亞媒體又曝出新消息:又有澳大利亞產品被禁止進入中國了。
這次被禁止進入中國的是澳大利亞產的精釀啤酒。據《南華早報》報導,因為標籤存在錯誤問題,來自雪梨的近9000升精釀啤酒在11月被禁止入關,如今這些啤酒應該賣給誰澳大利亞也犯了愁。除此之外,來自昆士蘭屠宰場超過8300千克的無骨和骨牛肉產品,也因為認證問題被扣在海關。
澳大利亞媒體就在報導中指出,現在的中國太嚴苛,不允許澳大利亞進口的產品中有任何的錯誤。澳大利亞農業專家西蒙·奎爾蒂卻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嚴抓進口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對任何運輸錯誤的容忍度其實有所下降了。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奎爾蒂還指出:「過去的中國表現出更大的容忍度,遇到了問題會願意幫忙共同解決,可現在對澳大利亞幾乎『零容忍』,澳大利亞產品在中國的信任已經歸無了。」
澳大利亞媒體指出,因為中國禁止了澳大利亞的進口牛肉,導致該行業已經損失了數億美元。澳大利亞肉類工業委員會執行長,派屈克·哈欽索表示:現在因為需求量的減少,供應量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很多公司因為很難量化陷入了很多麻煩。
除了牛肉行業損失嚴重,澳大利亞的大麥也受到了不小波及,甚至坎培拉已經向WTO提出申請調查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進口關稅存在問題。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認為,中國對澳大利亞提出征收反傾銷稅的行為不符合規矩,並表示對中國的行為感到失望。
路透社就曾指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大麥出口市場,可因為中澳兩國關係的惡化,加上中國徵收反傾銷稅的行為,將會中斷兩國的大麥貿易。
澳大利亞政府官員也表示,失去了中國,澳大利亞就沒有了大麥替代市場,雖然可以把大麥賣給沙特,但是價格會大打折扣。
澳大利亞媒體在報導中提及,中國購買大量大麥的用途就是釀酒,如今澳大利亞產的啤酒也遭到了制裁,對澳大利亞製酒行業和大麥行業將是進一步的打擊。
除此之外,在12月24日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也發表聲明,暫停進口澳大利亞原木。在聲明中指出,澳大利亞原木中發現了有害生物,這些活的林木害蟲很可能會對中國農林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根據相關法律,並決定暫停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西澳大利亞州的原木報關。
澳大利亞原木一直以來就存在問題,早在11月初,中國外交部就曾指出,中國海關已經多次在澳大利亞進口原木中檢測出了活體檢疫性林木害蟲。並將這些害蟲進入中國後造成的影響進行了進一步說明。澳大利亞相關部門已經多次收到了警告信息,可仍然不注重原木的質量安全。這才導致了又一次原木被拒之門外。
澳大利亞媒體卻將此事炒作成是中國對澳採取的新一輪制裁手段。
如果澳大利亞的產品真的足夠好沒有問題,那中國自然也不會阻止澳大利亞產品入關。問題是澳大利亞自身產品本來就存在問題,也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勇氣與中國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