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也需要加強「雙一流」建設

2020-12-15 中國教育新聞網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屬於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兩種類型,具有其獨有的跨界性。2015年教育部提出,到2018年支持地方建設優質專科高職院校200所,該舉措無疑助推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怎樣利用現有的基礎和條件來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以順應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提出「一流高職院校」和「一流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的「雙一流」建設思路。

  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的內涵

  本文提出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主要包括「一流高等職業院校」和「一流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一流高等職業院校」主要有國際化辦學水平高、社會服務能力強、發展戰略應對靈活三個主要特徵。「一流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具有與產業需求匹配度高、人才培養針對性強、師資培訓專業化高等特點。具體而言,在對「雙一流」建設本質的界定上,還可以從以下三種研究視角深化理解。

  從哲學角度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的內涵需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與延伸。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之質變與量變的關係,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符合哲學意義的發展特徵,注重高等職業教育量的積累,積極總結過去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為未來的質變做準備,並且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高等職業教育的質變,隨後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雙一流」的建設戰略正是為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量變與質變的相互轉化而提出。

  從經濟學角度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對人才培養提出相應的要求,需要高質量人才的培養與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進步相協調,從而推動高等職業教育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投入與產出變化和人力資本等,形成高職教育拉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同時促進高職教育進步的良性循環。

  從社會學角度看,當今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建設需適應該時期社會的發展變化。從整體的角度出發,「雙一流」建設需要高職院校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建設戰略的基本要求,保證與社會發展同步。從側面分析,高職院校的發展戰略、專業和培養模式等與市場變化的聯繫密切,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和開放性。

  由此而言,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的本質內涵是在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以多元化和國際化發展為方向,將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協調。在建設過程中,從外部制度保障入手,協調內部聯動機制,制定階梯式發展戰略,發揮政府、院校、企業三方主體的推動力,形成「雙一流」高職院校獨有的動態發展模式,最終轉化成高等職業院校自覺地良性循環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的原則

  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的原則主要有科學性、協調性、特色性、繼承性和國際性五個原則。

  科學性。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戰略須從未來教育發展的全局出發,科學規劃,使自身獲得理想的發展。一方面,「雙一流」的建設是在一定教育環境下,需要以科學的思想為指導。不同高職院校具有不同的發展路徑,需「對症下藥」,講求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另一方面,建設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需要有科學的態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高等職業教育也需在發展中跟上時代的潮流,才能在國際中站穩腳步。尊重科學性同時表現在敢於懷疑和批判,敢於用成熟的科學原理來質疑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

  協調性。協調性原則在此處包含多個層面。首先是高等職業教育和國際發展形勢的協調性。經濟全球化及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使世界成為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與國際發展相協調無疑是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舉措。其次,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和產業需具有協調性。高等職業教育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高級實用技術人才的任務。將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和產業的需求對口,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合格的人才是其重要目的。最後,「一流高職院校」的分布要具有協調性。「一流高職院校」的布局需要充分認識到地區資源配置的差異性,呼應國家西部大開發和重點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促進欠發達地區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逐步協調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發展。

  特色性。中國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發源地,與中國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就帶有濃厚的、深刻的中國特色的烙印。「雙一流」的特色性建設包含高職院校定位的特色性、專業設置地方性、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師資培訓專業性以及教學內容匹配性等。高職院校特色定位是在明確各院校在國內及國際上發展的優劣勢基礎上進行把握。專業設置的地方性包括重點發展和地方(區域)支柱產業、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等密切相關的專業化和專業化發展。而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師資培訓的專業性及教學內容匹配性三者之間相互依存,只有各個方面相互協調,才能最終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形成。

  繼承性。中國高職「雙一流」的建設的繼承性包括兩個方面。其一,要繼承,意味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繼承性並不代表全盤接受高職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的策略和路徑,也不能全面否定之前所取得的成績。而是要辯證地看待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對現實的作用。其二,要發展,即「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這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吸納有利於高職教育發展的方面,摒棄不適宜現階段發展的策略,保證高等職業教育不斷向前邁進。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來看,它是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是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革新的過程。沒有繼承性,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國際性。通過對國內外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和趨勢研究發現,隨著全球化的步伐逐漸加快,以各國的科技與教育發展水平為基礎的總體經濟實力的競爭在國際競爭中愈發的重要。高等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要想在國際的大舞臺中立牢站穩,必須具備國際化的眼光。建設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職院校,發展與國際化相接軌的專業,培養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競爭的人才是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中不容忽視的重點。該原則一方面順應了國際的歷史潮流,對整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增強高職院校自身的競爭力,是提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影響力,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必然要求。

  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的思路

  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的思路主要體現在指導思想、建設步驟、建設策略三個方面。

  1.指導思想

  以與時俱進的理念為指導,確立發展戰略目標。這是高職院校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必然前提。在該理念的指導下,「雙一流」的建設首先必須明確社會經濟的要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然後依據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點以及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情況,認真分析專業的能力要求。最後將發展戰略與目標明確。

  以育人為本的理念為指導,凸顯學生價值實現。高職院校的根本任務之一是培養人才,高職院校首先應增強人才培養中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以適應企業產業的需求。其次,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學生本身的優勢,如敏捷的反應力和卓越的執行力等,對於人才培養機制和教育教學模式等創新,分類管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以特色發展的理念為指導,優化辦學結構。在制訂戰略和實施過程中如何發揮高職院校本身的優勢和特點,在一定的層次上辦出特色來,是體現其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此外,「雙一流」建設特色的突出不僅在該地區、國內尋找差距,更要在國際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掌握國際形勢,在吸收國外優質的理念及實踐經驗的同時,推動中國高職走出去。

  2.建設步驟

  高職教育「雙一流」建設需要立足長遠,制定階梯式發展路徑,將建設規劃納入到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整體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決策中,發揮政府、院校以及企業三維主體的推動力,使之保持長久發展的動力,並不斷增強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合理的定位是高職教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前提。這離不開政府、院校及企業三方明晰國內發展趨勢,洞察國際研究動態。唯有將高職院校發展的基點打牢,才能更好地服務於上層建築。

  高職院校主要任務是牢牢把握髮展定位及目標,將學校內部的組織結構、管理體制、培養模式、專業建設等方面的基礎打牢,並在此基礎上發揮各自的特色及優勢,彌補薄弱部分,增強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適應力及綜合競爭力。

  各級政府建立相應的聯動機制,依靠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及激勵競爭機制,對「雙一流」建設的成果及不足進行及時的監督與評價,對高職院校的發展實現動態管理。

  無論是政府還是院校都需要及時把握社會經濟發展動態。掌握高職教育及高職院校發展的進程,依據現實發展狀況,適時調整發展戰略,最終實現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3.建設策略

  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的實現需要根據建設思路積極採取相應的戰略措施,以高質量、高標準、高要求來完成「雙一流」的建設任務。

  完善制度保障,規範遴選標準。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在立法、監督和評價方面,需要不斷完善高職教育和高職院校的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文件,保障政府資金撥款、規範「雙一流」遴選標準等,使高職院校在建設過程中有明確的規範可依託。此外,科學的幹預與引導是保證高等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最後通過高起點、高標準和嚴要求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有效形成一批建設水平較高、特色各異、標杆作用明顯的「一流高職院校」和「一流高等職業教育專業」。

  建立聯動機制,激活四者的合力互動。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的建設離不開國家、地方政府、高職院校以及企業等形成的整體合力。「雙一流」的建設要在原有高職院校示範建設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突破,就必須充分發揮聯動機制的運行,激活四者的互動力。為此,「雙一流」建設工程建立相應的聯動機制,加強相關部門的協調,明確有關部門在建設中的職責,落實相關部門的責任,從而加強對建設工作的領導、指導與協調力度。同時,在國家、地方政府、高職院校和企業等建設溝通平臺,通過該平臺可有效實現四者之間的互動,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有序發展。

  實施動態管理,促進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實施動態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根據國家社會經濟與高職院校發展的現狀,對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的整體戰略進行動態管理。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發展與專業的生命周期,注重研究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對專業的影響,及時調整專業方向,使發展策略跟上時代的步伐。第二個方面是對「一流高職院校」和「一流高等職業教育專業」進行動態管理。對此,政府可實施定期評審制度,每年一審查,三年一驗收,對於驗收不合格的高職院校及專業取消其「一流」稱號,形成良性競爭以及合理的資源配置。

  參考文獻:

  [1]樊明成.論建設一流高職院校的目標定位[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18).

  [2]杜娟.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人力資本和教育作用機制的理論分析與經驗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08.

  [3]華志豐.職業教育的經濟學思考[J].學術界,2005(01).

  [4]姜大源.高等職業教育:中國對世界教育的獨特貢獻[N].光明日報,2015-10-27(15).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4年度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現代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項目批准號:14JZD04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陳衍為中國職業教育發展與評價研究院副院長】

相關焦點

  •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
    答: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截至2014年底,全國高等職業院校1327所,在校生1006.6萬人,為服務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培養了大量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為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發揮了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成為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中堅。
  • 深化「網際網路+雙一流」建設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全面建設網際網路+時代下的「一流的開放大學、一流的高職院校」!今(18)日上午,記者從重慶廣播電視大學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獲悉,該校人才培養工作大會將於21日上午在合川校區啟幕。深化「網際網路+雙一流」建設:「一流的開放大學、一流的高職院校」在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互聯、雲計算為代表的產業趨勢和技術革命時代背景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並有力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是學校發展的題中之意,是學校教育適應社會發展,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外延式發展走向內涵式發展的內在要求。
  • 中職高能匯|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打造中職教育的「升級版」
    張榮勝 | 創設時空一體智慧校園,助力「三教」改革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始建於1982年,是一所初中起點、五年一貫制中高職一體化職業學校,是教育部與德國合作時間最早、合作成效最好的「雙元制」項目學校、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首批江蘇省現代化示範性職業學校。
  •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入選2020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治理體系建設優秀...
    雲南網訊(記者 高藝萌)近日,2020第五屆中國(青島)世界職業教育大會在青島舉行,會上發布了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治理體系建設50強優秀案例,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成功入選。供圖  據了解,經過世界職業教育大會與高等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建設聯盟組織評選認定,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案例《「雙高」引領爭一流,治理提升促發展》成功入選「2020 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治理體系建設優秀案例 50 強」。
  • 海南省教育廳關於印發《貫徹落實〈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以專業為載體的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和覆蓋院校不斷擴大,支持高等職業院校爭創省內一流和國內一流的機制基本形成;多方參與、多元評價的質量保證機制更加完善;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診斷與改進機制全面建立;基於增強發展能力的院校、區域間合作機制更加成型;融人文素養、職業精神、職業技能為一體的育人文化初步形成;高等職業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走出去」能力不斷增強。
  • 「雙一流」時代二級學科的困境與出路 ——以職業技術教育學為例
    隨著2015年國務院《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及2017年教育部等三部委頒布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的發布,特別是2017年首批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的公布,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正式進入「雙一流」建設時代。2018年8月教育部等三部委頒布的《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則為「雙一流」建設指明了方向。
  • 他山之石丨三峽大學:加強學科建設爭創國內「雙一流」
    以此為肇始,幾經輾轉武漢、重慶數地重建、更名,至1958年學校遷至宜昌,更名為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宜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於1946年)和宜昌職業大學合併組成湖北三峽學院。1978年,隨著葛洲壩工程的建設,原國家水利電力部在宜昌成立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是當時全國唯一一所以「工程」命名的培養水利電力建設應用型人才的本科高等學校。
  • 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三舉措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
    近年來,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全面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和《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第43號令)要求,三舉措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著力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
  • 教育部關於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
    要求職業教育加快改革與發展,提升服務能力,承擔起時代賦予的歷史新使命。  2.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賦予職業教育新任務。「十二五」時期,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製造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服務業大發展,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系統培養數以億計的適應現代產業發展要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 教育部:2020年將進行首輪「雙一流」成效評價
    答覆中指出,2020年是首輪「雙一流」建設最後一年,將進行成效評價。進入新一輪建設範圍的高校及學科,仍堅持一流目標導向,堅持扶強扶優原則,在成效評價結果的基礎上,選定和支持具有衝擊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和學科。建議江西省加強對省屬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的指導和支持,提高對「雙一流」建設戰略地位和作用的認識,紮實推進特色建設、高質量建設。
  • 「雙高計劃」正在引領著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未來的走向
    以改革創新為主基調的「雙高計劃」,正在引領著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未來的走向。近日,在天津職業大學召開的京津冀雙高建設聯盟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上,「雙高計劃」在中國職業教育改革這盤大棋中如何落子,該往何處走,如何發揮作用等問題成為會場中最熱的話題。
  • 首輪「雙一流」建設收官之年,北大召開「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會議
    學校「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評議專家組、「雙一流」項目建設單位代表參加會議,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會議由龔旗煌主持。郝平講話張平文介紹了首輪「雙一流」建設總體情況,包括學校在加強黨的建設,推進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文化傳承與創新、服務國家戰略、國際合作交流等各項工作的重點舉措和建設成效
  • 上海財經大學公布「雙一流」建設方案
    上海財經大學公布「雙一流」建設方案時間:2018/1/30 9:48:22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易蓉 鄭策    選稿:王雅雅      來源/校方供圖(下同)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上海財經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首輪「雙一流」建設收官之年,北大召開「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會議
    為全面總結五年來的建設成效,北京大學於9月11日—12日在中關新園科學報告廳召開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工作評議會議。校長郝平,常務副校長詹啟敏、龔旗煌,副校長王博、張平文、黃如,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田剛等出席會議。學校「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評議專家組、「雙一流」項目建設單位代表參加會議,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
  • 高等職業院校如何實施「1+X」教育
    做到課證融通和書證融通課證、書證的對接與融通意味著將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放在同等的地位,要求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標準相互對接、培訓內容與專業課程相融合、培訓過程與教學過程統籌安排。
  • 天津將積極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 優化魯班工坊全球布局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昨天從天津市教育工作會上獲悉,2021年,我市將積極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並繪製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對接圖譜。  據了解,今年我市將積極推進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和醫科大學、工業大學、中醫藥大學國家層面「雙一流」建設。推進9所市屬本科高校和2所共建高校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持續開展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建設。深入推進「雙萬計劃」,建設一批國家級、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和一流課程。
  • 南省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工程建設單位名單公布
    河南省教育廳 河南省財政廳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公布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工程建設單位名單的通知  教職成〔2020〕337號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省直管縣(市)教育局、財政局、發展改革委,各高等職業學校: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 河南省財政廳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實施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工程的通知》(教職成〔2019〕807號,以下簡稱《通知》)和《河南省教育廳 河南省財政廳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組織申報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工程項目的通知》(教職成〔2019〕816號)精神,經高職學校自願申報
  •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研究熱點的統計分析及未來展望
    、聚類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研究熱點進行定量與定性研究。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教育政策;統計分析;發展趨勢 作者簡介:   摘 要:以中國知網作為文獻數據來源,採用文獻計量學中的共詞分析、聚類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研究熱點進行定量與定性研究。
  • 第三屆全國醫學「雙一流」建設論壇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10日,第三屆全國醫學「雙一流」建設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由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主辦,北京大學醫學部承辦。大會得到廣大醫學院校的積極參與,來自全國55所醫學院校的200餘名代表參加論壇。
  • 四部門關於印發《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
    一、建設分層分類的教師專業標準體系教師標準是對教師素養的基本要求。沒有標準就沒有質量。適應以智能製造技術為核心的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建立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層次分明,覆蓋公共課、專業課、實踐課等各類課程的教師專業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