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中容易走神?3招,擺脫「迷糊」標籤,在會議中保持專注高效

2020-12-24 阿文說職場

一、開會總走神?這樣會錯失表現的機會

小麗是我們部門的一位老員工了,平時工作總是勤勤懇懇,業績表現也還不錯,不過和她同時期來的員工,都已經升職了,只有她還是原地踏步。

原來,小麗有個不好的習慣,每次開會時她都暈暈乎乎的,經常走神分心。有一次,在公司大會上領導問到了小麗部門的一個問題,要小麗進行回答。而小麗剛好正在走神,沒聽到領導的問題,結果答非所問,弄了個大笑話。領導問她這個月的銷售指標完成的怎麼樣,結果她以為領導問的上個月的指標完成,於是她回答說早都完成了,然後還接著說了一大堆克服種種苦難的故事,結果惹得參會者哄堂大笑。

由於小麗開會鬧了個笑話,所以領導認為她很「迷糊」,而且對自己也不尊重,進而導致對她工作的不認可,所以影響了她在此後的漲薪晉級機會。

其實,職場中開會是一個良好的個人展示機會,如果能提出好的建議,則往往能給領導和同事留下深刻印象。這是職場打拼時,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正因如此,我們就需要了解為什麼開會時容易分神,並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讓自己會議中時刻保持高度專注,抓住每一個個人提升的機會。

二、導致容易走神的3個原因:大腦自動駕駛、蔡氏效應和目標錯誤

在心理學中,專注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開會容易走神,實際上是注意力分散,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具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1.自動駕駛狀態」會導致開會時注意力無法集中

在《高效休息法》一書中,作者指出當我們處在「自動駕駛狀態」下,意識就會飄走,無法專注於當下。

我在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下意識進行的,比如吃飯,走路,包括發呆等。當我們的大腦被這些下意識的活動佔據的時候,我們就會進入自動駕駛狀態,意識就會沒有方向的飄忽不定,導致分心。

例如,在開會的時候,如果有下意識的事情在大腦裡活動,比如想到了早上上班在路上的某件事,則大腦就會不知不覺的進入」自動駕駛狀態「。當意識開始自由行駛時,如果不能不及時脫離「自動駕駛狀態」,注意力就會分散,就不能專注於當下,專心參加會議。

2.「蔡氏效應」會導致大腦總想起沒完成的工作,導致注意力分散

當我們大腦中的工作任務沒有完成時,會產生「蔡氏效應」,導致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

「蔡氏效應」是指,當我們大腦中既定任務沒有完成時,腦子裡就會有個聲音不斷的提醒我們去完成任務,實現目標。

關於「蔡氏效應」,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實驗,比如我們可以隨便選擇一首歌播放給自己聽,然後在中途的時候關掉,那麼這首歌曲就很有可能會時不時地在我們腦海中自動播放。因為大腦會把歌曲未播完這件事,當成是沒有完成的事務,而一直提醒我們去完成,導致我們不能專注於當下的工作。

比如,我們在開會的時候,如果未完成的工作很多,則會由於「蔡氏效應」會時刻提醒我們的這些工作還沒有完成,導致注意力分散,無法集中注意力參會。

3.注意力目標方向不正確,導致注意力分散

在《注意力:專注的科學與訓練》一書中,作者菲利普·拉夏指出,每個人的注意力都是一定的,不能兼用,同時放在幾個事情上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心不能二用」。

關於這個觀點,菲利普·拉夏做過一個實驗。他將試驗者分成兩組,讓他們一起參加測驗,一組的任務是從一篇簡短的文章中找錯別字,另一組則只需要讀懂這篇文章的內容就行。參加完測驗後,菲利普拉夏讓第一組試驗者講述文章的意思,對於第二組,則問他們在文章中有沒有發現錯別字。實驗的結果顯示,這兩組都不能完成任務。雖然文章只有短短100字,而且錯別字也很離譜,但是他們將注意力放在一個地方時,另外一個地方便無法兼顧。

我們在開會的時候,如果把注意力的目標放在每一個詞,每一句話上,到最後我們就可能會每個字都雖然聽懂了,但是不知道這個會講的要點是什麼,也就無法進行理解和提出很好的建議了

我們都清楚專注才能高效完成任務,但如果沒有刻意訓練自己的專注力,就會不可避免會受到「自動駕駛狀態」、「蔡氏效應」和目標方向不正確的原因而導致大腦「開小差」,而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如何通過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注意力出現偏差時適時拉回來,就顯得非常重要。

三、運用「系統思維模型」擺脫「迷糊」標籤,在會議中保持專注和高效

上面提到了在會議中容易走神分心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出這其實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我們要想改變,就需要進行系統的提升和改變。

世界著名的理論生物學創始人貝塔朗菲,率先提出系統思維模型,他指出系統不是獨立元素的簡單集合,而是由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組成的,這樣才能夠實現整體系統的功能和目標。

結合「系統思維模型」,我們可以把「會議中走神分心」作為一個系統,而要想進行改善,我們首先需要打造系統的底層元素,提升專注力控制力水平;其次還需要減少不必要的分心,將專注力連接到會議中;最後,還需要把握會議的目標和方向,實現對「會議中容易走神分心」的系統改善。

貝塔朗菲:系統思維模型

怎麼運用「系統思維模型」呢?具體說來有以下3個步驟:

1.通過正念冥想訓練,提升專注力控制水平——打造系統思維模型的底層元素

在系統思維模型中,貝塔朗菲指出,想要對系統進行改善,首先就要提升系統的底層元素,我們想要保持在會議中專注,首先就需要提升我們的專注力控制水平。

在《專注》一書中,丹尼爾·戈爾曼指出,我們可以把注意力視作意識的肌肉,通過鍛鍊來提升對注意力的控制。科學研究表明,當注意力肌肉開始變強健時,我們就對注意力的控制就越強,當注意力再出現"自由駕駛狀態"時,我們則能把注意力拉回當下,擺脫自由駕駛狀態。

那怎麼鍛鍊這種注意力的控制能力呢?我們可以通過正念冥想訓練,來增強這種控制力。

正念冥想訓練,是指通過冥想,來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事情中。它的練習模式是集中注意力—意識到走神—重新轉移注意力到呼吸上的一個循環過程。

具體訓練起來,有下面3個基本步驟。

首先,選擇正確的坐姿,並放鬆身體具體的做法是,坐在椅子上,背部稍微挺直,然後雙手放在大腿上,並讓身體放鬆。並將意識集中在我們自己的身體上,感受與身體與周圍環境的接觸,比如感受屁股和椅子的接觸的感覺,雙手和大腿的接觸的感覺等。

其次,將注意力轉移到呼吸用平時正常的呼吸方法,在呼吸時注意與呼吸相關的感覺,如吸氣時,氣體進入鼻子的感覺,呼氣時腹部和胸部的起伏等,這樣做可以清除我們腦海中的雜念,讓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

最後,出現走神時,重新關注呼吸當第2步的狀態保持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就會走神。這時,只需要重新執行第2步,將注意力再次集中到呼吸上,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呼吸上。

通過這種訓練模式「專注-走神-專注」,就是模擬我們走神的訓練,來能提高我們對注意力的掌控,當我們在開會發現走神時,就能隨時將意識拉回來,專注於當下,提升系統思維的底層元素。

2.按照「象限法」定義目標任務,克服「蔡氏效應」——讓專注力和會議保持連接

在系統思維模型的第二層次中,我們需要讓專注力與會議保持連接,減少中斷。

怎麼做呢?我們可以按照「象限法」,來克服「蔡氏效應」,減少在會議中的分心,讓專注力和會議保持連接。

「象限法」是由彼得·費利克斯·格日瓦奇在《Google工作法》一書中提出,他根據工作影響力的大小,以及能學到東西的多少這2個原則,將工作分成了四個象限,如果工作重要的,且能學到多的東西的,就是最重要的,依此類推來決定工作的順序。

第一象限的工作:即當天最重要的工作,指影響力大,且能學到東西的事情,例如開拓新事業的事情;

第二象限的工作:能學到的東西多,影響力較小的工作,如學習職責範圍之外的知識;

第三象限的工作:影響力較大,學到的東西較少的工作,如日常不急的業務工作;

第四象限的工作:影響力和學習均少的工作,如日常的無用功作業。

例如,小麗為了克服「蔡氏效應」,每天到辦公室之後可以對今天的工作進行梳理,並按照影響力大小和能學到東西的多少,來制定今天工作目標。通過梳理她發現今天的主要工作有給客戶報價知識培訓,電話回訪客戶,以及其它事項工作等,根據這個「象限法」她就可以把給客戶報價的知識培訓當做今天的重點工作目標,寫下來。

這樣的好處就是給大腦只設定了重要任務,來克服「蔡氏效應」,減少注意力分散,讓注意力和會議保持連接。

3.會議前做好功課,明確專注力方向——構造系統思維的目標和方向

每個人的專注力都是一定的,同一時間下只能專注於一件事,如果我們同時關注幾件事情,則方向就會跑偏,目標就會丟失。

例如,如果我們在開會的時候抓不到重點,錯誤的把專注力集中到每句話上面去聽,就會對會議的議題方向跑偏,最後的結果就是好像每句話都聽到了,可是根本就不知道會議講的是什麼。

那怎麼在會議中抓住正確的方向呢?2個辦法

①.提前明確會議主旨和議題方向,讓注意力在正確的方向上

《孫子兵法》有言: 謀定而後動。意思是說,謀劃準確周到而後行動,才能提高事情成功的機率。

為了在會議中能把專注力集中到正確的點上,我們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具體來說要準備以下5個方面的內容,我們以公司的質量月會為例進行舉例說明要準備哪些內容,

會議主題:這場會議室的議題是什麼?如公司5月份質量廢品率過高的問題;

會議目的:這場會議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如制定質量不良率過高的對策;

參會人員:具體由哪些部門和人員參加會議?如有生產部門,質量部門,研發部門,工藝部門等;

會議背景:這場會議背後哪些信息可以挖掘?如質量率超了多少?具體有哪些產品廢品率超標?不良率的TOP10有哪些?;

清楚的地方:針對會議,我們有哪些信息是清楚的。如質量率高和哪些可能因素相關?和我自己的工作有哪些相關?

明確了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我們就能把握會議議題的方向,然後照著這個思路去聽會,就能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大方向上,防止注意力跑偏。

②.會議中帶著問題聽會,讓注意力目標更集中

會議中帶著問題參會則能讓我們把握重點,讓我們的注意力目標更集中

怎麼明確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呢?有以下3個原則

原則1:不清楚的地方:針對這場會議哪些信息我可能是不清楚的?

如,除了我知道導致廢品率高的可能原因外,還有其它哪些可能原因?

原則2 :我能提供幫助的地方:針對會議要解決的問題,我能提供哪些幫助?

如我們部門或者和我相關的工作能給問題解決提供哪些相關的幫助。

原則3:領導者的提問:在會議上領導提出的相關的問題;

如領導在會議某個時刻提出的問題,這個產品為什麼上個月廢品率這麼低,而這個月這麼高?我們可以在會議中尋找答案,因為在後面他可能還會提到這些問題,也是我們要關注的問題之一。

運用上面2個方法,我們就能明確會議主旨和方向,並帶著問題參會,這樣我們就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正確的方向和目標上。

通過以上3個方面的構建,我們就能成功的運用「系統思維模型」來克服會議中容易分心走神的問題,擺脫「迷糊」標籤,在會議中保持專注和高效

四、總結

在職場中,會場是一個良好的表現機會,如果能抓住機會,則會讓領導和同事對你刮目相看。如果想要在會場中有良好的表現,最基礎的就是要做到能集中注意力參會,本文就給大家介紹了如何運用「系統思維模型」在會場中保持注意力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在會場中做到專注和高效。

1.通過正念冥想訓練,提升專注力控制水平——打造系統思維模型的底層元素;

2.按照「象限法」定義目標任務,克服「蔡氏效應」——讓專注力和會議保持連接;

3.會議前做好功課,明確專注力方向——構造系統思維的目標和方向。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專注》丹尼爾·戈爾曼

《注意力:專注的科學與訓練》菲利普·拉夏

《高效休息法》久賀谷亮

相關焦點

  • 黨的會議中會場布置的演變
    原標題:黨的會議中會場布置的演變 關注黨的重要會議已經成為當前群眾政治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即可發現,中國共產黨的各級會議在會場布置上都有一個特點:會場主席臺後會懸掛黨徽,並在黨徽兩側各布五面紅旗。
  • 專注5秒鐘,走神2小時,怎麼破?
    為什麼我們會對這個BOSS很失望,常常處於專注5秒鐘,走神2小時的窘境?3. 我們訓練大腦集中注意力呢?01.注意力如何控制我們感知的?魔術是大家都很喜歡看的一項視覺表演,但你知道嗎?魔術是利用人的注意力。
  • 做事容易走神,工作學習遇瓶頸?4招教你提升專注力
    有相關研究發現,在電腦前,我們平均只能專注地工作40秒,然後不是分心走神,就是被打擾,而我們被無關的事情打擾後,平均要花25分鐘才能再度回復之前的狀態。>我們要處理和掛念的私事太多;我們懷疑自己是否在做最有效能、最有意義的任務;我們有多餘的注意力空間——剩餘的注意力空間越多,我們越容易走神。
  • 從多動走神,學習畏難,到自主專注,學習高效!學員在競思做到了
    剛來競思的時候孩子不夠自信,沒有安全感,上課的時候容易分心走神,學習效率低,有明顯的畏難情緒。在自控方面也比較差,小動作偏多。除腦電生物反饋訓練外,輔助訓練中代老師主要是通過心理輔導、習題鞏固的方式,讓孩子在做習題的過程中,提升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減少孩子學習畏難情緒,同時用過情景模擬的方式對孩子進行行為糾正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教給孩子正確的行為方式與技巧,幫助孩子全方位提升。
  • 上課走神怎麼辦,這樣做,專注聽講
    所以在上課中一定要做到有效學習,不要走神。但許多學生上課上著上著思想就不知道飄到了哪裡?那為什麼上課老走神?上課走神怎麼辦呢?耐心看完本文,小編告訴你答案。許多孩子上課老由自主的走神,有的可能只是在發呆,有的已經開始在想看過的電視綜藝或者八卦,還有的在想今天中午要吃什麼呢?
  • 孩子好動容易走神,如何在自然中提升專注力,你知道嗎?
    孩子會因為習慣於父母的這種打斷,而導致於他們在學習的狀態中,而很難進入非常專注的狀態,因為他們心裡始終會等會會有事發生的想法,孩子很難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去完成自己當下的事情。所以說,有的時候孩子的學習不一定只能夠通過在學習桌上學習才能進行,父母們也可以帶著孩子外出多走動,看看綠色的大自然,一邊可以保護視力,另一邊孩子學習起來也更加輕鬆,專注力也會更強,不容易走神。
  • 獅子座最無法擺脫的4個標籤
    個性是最難複製的東西,每個人都擁有專屬於自己的個人屬性和標籤。不管是長處還是不足,根植於骨子裡的個人屬性會伴隨我們很久,有些人懂得撕掉不適合自己的標籤,有些人則永遠擺脫不了禁錮。在十二星座之中,讓我們一起看看獅子座最無法擺脫的幾個標籤吧!
  • 英語演講 | 怎樣克服走神的問題,變得更專注?
    人的大腦是是一個已經完全開發的極其高效而且耗能的器官。而且,即使大腦的潛力已經被完全開發,還依然面臨著信息過載的問題。我們周圍的環境實在是太豐富了,大腦無法處理所有的信息。因此,為了解決信息過載的問題,大腦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了注意力系統。
  • 如何讓工作效率更高,只需讓自己的大腦「走神兒」
    就是掌握了科學的工作節奏,既要會專注工作,又要會走神。一、在工作中「走神」,更能提高工作效率我們經常對做事容易半途而廢、淺嘗輒止的人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人付出的努力遠遠不夠,不會有多大的前途,但真的是這樣嗎?
  • 如何開高效會議?教你9招
    大家都知道,PM除了鍋多,報多,就是會議多。各種避免不了的會議,參加吧,一個會半天沒了,不參加吧,很多信息都得不到。於是,為了兩全其美,我們務必要提高會議的效率,迅速解決戰鬥。 高手過招,招招致命,學會7+2,提效又方便兒
  • 防「走神」神器,真相撕給你看
    「高科技+教育」前景遠大,我們以無比開放的心態迎接,但只聽宣傳,不明白產品原理,不了解孩子大腦的發展,父母就很容易為焦慮買單。智能神器的背後 智能頭環,採用的是腦電圖(EEG)技術,能通過外置電極讀取腦電信號。不過,我們大腦中 1000 億個神經元的電活動,僅靠幾個外置電極,EEG得出的信號是非常概括的。
  • 上課走神?專注力差?試試這招,百分之八十孩子學習成績提高
    1、上課聽不懂,內容太難或者太枯燥,或者太容易。2、對上課老師有牴觸情緒。3、睡眠不好,4、學習的環境不好,上課老有人打擾,5、學習習慣不好,習慣性走神。6、特殊身體原因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如注意力缺陷型,上課走神發呆,做作業小動作多,有時候粗心馬虎大意,還有就是多動衝動型,愛發脾氣,坐不住,既好動又衝動的,叫混合型注意力缺陷。
  •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看這裡
    「對玩具喜新厭舊,上課坐不住做,作業學習效率低,幼兒園老師抱怨說孩子難帶」,這些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注意力缺失症,下面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何旭濤主任來告訴大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
  • 克服上課走神的小妙招
    如果你經常看高考狀元分享的學習方法,多數高考狀元都是上課聽課效率特別高的,相信大多數同學也知道課堂應該好好聽講,但真正上課的時候,卻經常性走神,課堂聽講效率很差,這樣學習成績絕對不可能太好,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克服上課走神的小妙招,教你上課聽課更高效、專注。
  • 省委召開黨的群團工作會議 沈志江等在我區分會場參加會議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對標總書記對群團工作的殷殷囑託,對標「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對標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真抓實幹、奮勇爭先,努力成為新時代群團工作的「重要窗口」。  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區領導沈志江、諸劍明、白瑪久美在我區分會場參加會議。
  • 小學生家長關注丨孩子上課老是走神?教你4招,輕鬆拉回注意力
    最近小薈常常看到家長群都在討論孩子上課走神的問題,據班主任反映說:孩子上課不是自己玩自己的,就是聽一會兒就開始打瞌睡,總之一節課40分鐘保持專注的時間不會超過20分鐘,對於這一情況家長們的態度不盡相同,有的家長表示孩子上課走神不是小事下來要批評教育,還有一部分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孩子還小自控力弱,上課偶爾走神不是什麼大問題,等他們長大一點自然就好了
  • 人在職場容易犯的四個迷糊,個個難防
    為什麼職場中容易犯迷糊,還特別難防?2. 人在職場犯迷糊的時候,該怎麼做才能保持清醒呢?【閒聊】職場中犯迷糊,是指不經意間犯的低級錯誤。不是你有意為之,卻是因自己的疏忽而導致的。一旦犯了迷糊,就會出現事事不順的急躁。那麼,職場中容易犯的迷糊都有哪些呢,又該如何防範呢?
  • 心流:保持專注高效和幸福感翻倍的科學
    心流概念的提出者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特別強調「心流不是雞湯,而是讓你保持專注、高效、幸福感翻倍的科學。」part1 「心流」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米哈裡認為,幸福是一種內在狀態,而非外在狀態,通過創造心流——創造那些完全專注於艱巨但可行任務的高光時刻,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幸福感與創造力。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易走神,是大腦前額葉發育惹的禍!2種方法促進神經元連接,讓孩子學習更高效!
    聽到一些家長說:軒軒媽媽:「我家孩子上課好動,坐不住,容易走神,心不在焉,已經不知道被老師說過多少次了。」日常生活中,孩子學習易分心走神,寫作業拖拖拉拉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很是讓家長頭疼。不止寫作業,起床、睡覺、刷牙、洗澡、出門,在各種事情上孩子都喜歡磨蹭、拖拉,常常引得家長發脾氣、抓狂。其實,孩子磨蹭拖拉,只是一種表象,這背後的原因可能與大腦發育有關!
  • 課堂不專註上課就走神,武漢大學學霸分享克服上課走神的小妙招
    我們所有學生都知道課堂聽講有多麼重要,一般說來教師都具有比學生豐富得多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而且常常講些書本以外的知識,有經驗的教師還能教給學生怎樣去學習知識和發展自己的能力,但問題在於老師一講課好像有催眠作用一樣,不少同學經常性走神,學霸們為什麼課堂可以一直專注聽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