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獲2020年度「洪堡研究獎」—新聞—科學網

2020-12-14 科學網

 

俞飈研究員在實驗室

近日,德國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正式通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祝賀該所研究員俞飈榮獲2020年度「洪堡研究獎」。

洪堡研究獎由德國亞歷山大·洪堡基金會於1972年設立,面向德國以外的全球傑出科學家,專門授予在基礎研究、理論創新、學科引領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並在未來有希望取得尖端成就的外國傑出學者。要求候選人必須是在其研究領域做出過原創性理論、重大發現或發明,對該領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科學家。是該基金會所頒贈給外國學者的最高榮譽,旨在表彰獲獎者的終身學術成就,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

據介紹,俞飈長期專注於糖的化學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他實驗室發明的以糖基三氟乙醯亞胺酯為給體的糖苷化方法是目前複雜聚糖和糖綴合物合成的通用方法,已被全球90家實驗室成功應用,被稱為催化糖苷化的三個裡程碑之一;以糖基鄰炔基苯甲酸酯為給體的金催化糖苷化方法實現了其他方法不能實現的特殊糖苷鍵的構建,被稱為俞氏糖苷化反應。他實驗室領先完成了一系列複雜天然糖綴合物的全合成,包括通過63步實現了藍道黴素A的全合成,通過79步完成具有特殊原酸酯糖苷鍵的槓柳糖苷A的全合成;最近還完成了對一類細菌脂多糖O—抗原128聚糖的合成,這是迄今化學合成的線性最長聚糖。他實驗室還對聚糖和糖苷分子的構效關係和作用機理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合作研究,闡明了Hoodia皂苷通過激活GPR119受體來控制食慾和治療糖尿病的機理、研發了糖基化雷公藤內酯作為抗腫瘤藥物先導化合物等等。

據悉,該獎項除了學術榮譽還包括受邀赴德國進行交流和合作研究。日前,德國馬普膠體與界面研究所和漢堡大學已公布了俞飈的獲獎消息並表達了對交流合作的期待。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學者獲「洪堡研究獎」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俞飈近日榮獲2020年度「洪堡研究獎」。「洪堡研究獎」由德國亞歷山大·洪堡基金會於1972年設立,面向德國以外的全球傑出科學家,授予在基礎研究、理論創新、學科引領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未來有望取得尖端成就的外國傑出學者。該獎項是該基金會頒贈給外國學者的最高榮譽。據介紹,俞飈長期專注於糖的化學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 蒲慕明獲2016年度Gruber神經科學獎—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6月8日上海訊(記者黃辛)美國時間6月7日,Gruber基金會宣布2016年度Gruber
  • 2019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新聞專題-科學網
    2019年6月12日,2019年「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系列活動——細胞出版社2018中國年度論文、年度機構頒獎典禮暨前沿論壇在京舉行。 來自生命科學、物質科學領域的5篇論文,獲評2018中國年度論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5家機構,獲評2018中國年度機構。 此次評選基於中國科學報社旗下《科學新聞》雜誌「2018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特刊。
  • 中國科學家攻克20餘年懸而未決的幾何難題—新聞—科學網
  • 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新聞專題-科學網
    「2016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 特刊 (2017年4月)     本刊將梳理2016年度在《細胞》雜誌及其子刊以中國內地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研究論文,對中國科學家在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所做出的科研成果進行系統的介紹。
  • 材料學院青年教師徐飛獲洪堡研究基金並赴德國開展研究
    西工大新聞網8月24日電(王洪強 徐飛)2018年3月,德國洪堡研究基金會向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青年教師徐飛副教授授予了「洪堡學者」稱號。按照計劃,徐飛近日將在「洪堡博士後研究獎學金(Humboldt Research Fellowships for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的資助下赴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在多孔材料領域國際著名教授Stefan Kaskel的指導下進行為期24個月的研究工作,研究主要圍繞多孔框架材料的設計與及作為鋰硫電池宿主材料的分子調控開展。
  • 張益唐獲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新聞—科學網
    MacArthur Foundation)近日宣布,將2014年度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授予21位獲獎者,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因在孿生素數猜想方面的突出貢獻獲獎。另外20位獲獎者包括科學家、律師、作曲家、詩人、歷史學家等,每人將在未來5年獲得62.5萬美元的資助,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 中科院10人獲2016年度何梁何利獎
    10月21日,香港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發來賀信。  2016年,共有51位中國科學家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5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5位。中科院有10位科學家獲獎(詳見名單)。
  • 燕山大學田永君獲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新聞—科學網
    5月30日,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北京會議中心揭曉,燕山大學教授田永君榮獲陳嘉庚技術科學獎,獲獎項目為《比天然金剛石更硬人工材料的合成
  • 王文獲德國洪堡基金會外國科學家科研獎學金
    Leo Reindl的邀請,將赴德國著名的佛萊堡(Freiburg)大學從事為期6個月的科學研究。弗來堡(Freiburg)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已經有500多年歷史。迄今為止弗來堡大學曾有8位學者獲諾貝爾獎。王文博士所訪問的弗來堡大學微系統研究所最先開展無線聲表面波傳感器技術研究,成為世界上關於此項研究的領軍者。
  • 科學網—康毅濱獲2012年度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
    來自美國芝加哥的消息,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副教授,新澤西腫瘤研究所研究員康毅濱博士榮獲2012年度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在即將在芝加哥舉行的第
  • 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發布—新聞—科學網
  • 2020年度四川大學十大新聞!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十三五」收官及「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學校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學校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取得累累碩果,學校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穩步提升,開創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新局面。只爭朝夕共逐夢,風雨無阻更向前。下面讓我們共同揭曉「2020年度四川大學十大新聞」!
  • 拍賣的「新形式」獲 2020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兩美國學者獲此殊榮
    華輿訊 據北歐時報報導,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史丹福大學兩位經濟學教授,理由是這兩名經濟學家在拍賣理論研究領域的傑出成就。(圖片來自北歐時報)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務秘書悅然教授公布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是72歲的美國人保羅·米爾格龍(Paul R. Milgrom)和83歲的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 Wilson)。瑞典皇家科學院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12日上午11:45分在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他們是為表彰他們在拍賣理論研究領域所做的工作。
  • 華人學者莊曉瑩博士獲德國萊布尼茨青年科學家獎
    據德國研究聯合會消息,由德國研究聯合會和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共同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從140位申請者中遴選出10位優秀青年科學家,授予2018年度海因茨·邁耶-萊布尼茨獎(Heinz Maier-Leibnitz-Preise
  • 湖南科技大學李敏博士獲德國洪堡基金資助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3日訊(通訊員 藤茜茜)近日,湖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科智能製造研究院青年教師李敏博士獲德國洪堡基金(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資助,成為「洪堡學者」(終身榮譽)。
  • 胡建強教授獲美國運籌學與管理學研究協會仿真學年度最佳論文獎
    胡建強教授獲美國運籌學與管理學研究協會仿真學年度最佳論文獎 2020-05-19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北法院兩項目獲2020年度全市「政法工作創新創優獎」
    新北法院兩項目獲2020年度全市「政法工作創新創優獎」 2020-12-15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諾貝爾物理學獎 授予了黑洞研究
    諾貝爾物理學獎 授予了黑洞研究   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新華社發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
  • 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宏平、博士研究生李尚穎等人在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礦物學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