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林草丨白龍江3393米高寒瞭望哨有了科技眼

2021-01-08 澎湃新聞
網際網路+林草丨白龍江3393米高寒瞭望哨有了科技眼

2020-12-24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從「兩座土坯房」到「智能預警監測」,從「人工巡查瞭望」到「一雙科技之眼」。2020年的這個冬天,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博峪保護站3393瞭望哨、中路河保護站松坪瞭望哨,兩個森林火災高風險區綜合治理林火視頻智能監控站正式投用。駐守在高寒缺氧地區的林務員撤離瞭望所,結束了30多年的艱苦守望,也標誌著這片天然林保護區進入了科技護林時代。

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隸屬於甘肅白龍江林業管理局,是長江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也是西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管理局先後經歷了木材生產、天保工程和國有林場改革「三大重點轉型」時期。始建於1987年的兩處瞭望哨,地處高山之巔,工作生活條件艱苦,多年擔負著晝夜觀測火點、匯報火情等重要工作任務。特別是3393瞭望哨,因海拔3393米而得名,是甘肅省白龍江林區的一個重要火情高山瞭望哨所,為保護區30多年未發生森林火災作出了卓越貢獻。

林海雲端守河山,萬裡長途報火煙。瞭望哨所是土坯房,幾十年來雖多次維修,但依然是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堅守在這裡的林務員們一月一換班,一次購置一個月的生活物資。山路遙遠,坡陡路窄,生活必需品都是靠畜馱人背上山。沒有網絡信號,沒有現代化的家電,一臺老舊電視機是他們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白天幾個兵,晚上數星星,一遍又一遍,就是數不清」是瞭望哨林務員們,一個不願言說的共同感受。

2019年,為加快林業信息化建設,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覆,甘肅省白龍江流域森林火災高風險區綜合治理建設項目正式立項。如今,隨著3393林火視頻智能監控站、松坪智能監控站建成投用,高山哨所人工瞭望時代徹底結束,一線的瞭望員們都是見證人。

「我在瞭望哨工作生活了15年,都知道瞭望哨艱苦,吃水、吃飯都靠背,可是總得有人挑起這個擔子嘛!比起這片森林,這點苦不算什麼。我雖然年紀大,但是眼神還是好使的,哪裡冒煙、著火,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現在人工瞭望被高科技取代,心底很高興,希望咱林區越來越好!」3393瞭望哨林務員賴坤寶說。「我是林二代,在林區長大,艱苦的生活早已習以為常。我與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深厚感情,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哪個地方是重點監管區域,心裡一清二楚,突然讓我離開還真有點捨不得。」松坪瞭望哨陳順勇說。

林火視頻監測預警系統,由前端智能監控站和終端管理平臺構成。前端採用自然風能、太陽能互補供電,遠程網橋信號傳輸,有效監控半徑為10公裡,系統預警誤報率和漏報率小於1%,每個監控站能實時監測3.14萬公頃森林資源安全。在指揮終端的遠程操控下,具備火情監控,火災預警,火點定位和實時預覽等功能,可實現視頻自動巡護、煙火自動報警和煙點自動研判,為提高森林火災預警監測水平、布建科學化森林火災防控體系和大力推進「智慧林業」建設奠定了基礎。

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曹漢全介紹,部署建設林火視頻監控系統,突出了「人防+技防」的現代化防控理念,在無人機巡山查林、林務員定位終端管理的相互補充下,完善了「天地人」無死角、全覆蓋的防控體系。三大高科技設施的投入使用,使保護區向高質量發展更進一步。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陳濤

原標題:《網際網路+林草丨白龍江3393米高寒瞭望哨有了科技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拔3100米的孤獨堅守
    劉江林 文/圖        在海拔3124米的甘肅白龍江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最高峰青山梁頂,有一處不足50平方米的瞭望哨所,它像一個忠誠的衛士,屹立於沙灘林場之巔。一年四季無論雨雪風霜,始終有兩名瞭望員日夜堅守在山頂,觀火情、報信息,警惕地看守著林區上百萬畝森林,被譽為「千裡眼」和「森林的眼睛」。
  • 瞭望哨裡,警惕的眼睛緊盯蓊鬱森林——走近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的...
    這是自 11 月 1 日進入防火緊要期的十六天以來,60 名防火員的第一個休息日,卻僅有部分調休。就在五天前,大家還緊急處理了一件森林 " 冒煙 " 事件。連續 16 天 24 小時森林防火上午八點到達駐守點,巡查周邊森林有無火情,隨時準備著處理瞭望哨的同事發來的突發情況。"
  • 布下瞭望哨、織就防火網---煤礦街道新立街社區召開森林草原防火...
    布下瞭望哨、織就防火網---煤礦街道新立街社區召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會議暨義務防火員聘任儀式 2020-12-20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草熱讀」12.23
    一鍵關注·林草行業資訊2020.12.23林草熱點主題TOP10生態保護修復新建的8個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分別是:向上滑動閱覽歸口中國科學院管理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青海高寒草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歸口中國農業科學院管理的內蒙古呼倫貝爾草甸草原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歸口河北林草局管理的河北壩上農牧交錯區草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
  • 各地林草頭條丨「種」綠芙蓉國 「苗」繪瀟湘錦
    種子是萬物之源,生命之源,良種更是萬物進化之要,興盛不衰之要,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成就一個產業乃至左右一個國家經濟命脈,優質種苗在林草生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公元一世紀的西漢時期,劉向所著的《說苑·雜言》中,就有「田者擇種而種之」的記述,可見人們對良種的認識由來已久。
  • 各地林草頭條丨北京通州:森林溼地「擴容」候鳥有了新「驛站」
    各地林草頭條丨北京通州:森林溼地「擴容」候鳥有了新「驛站」 2020-11-09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龍江裡釣「白魚」
    有水的地方必有漁人,我的家鄉河流白龍江就是這樣。從我懂事的時候起,就一直目睹著它和漁人那種割不斷的絲絮。史料記載:白龍江,源自藏南高原原始森林,雪化為水,途徑四市九縣二區,歸入嘉陵江,屬長江一脈。少年時釣到過不少此魚,用的是老鼠尾式的竹竿4.5米長一支,4號釣線齊竿長,主線穿重15~20克錐形空心鉛墜一個,墜下打結成一個小套,腦線為三號線長30~45釐米,一端拴白狐7號鉤一枚,另一端打結系一個小套,然後將腦線套在主線墜下的套子上(不用浮漂)。
  • 成都軍區探索海拔4500米高寒山地戰法訓法
    高寒山地特殊的戰場環境,對部隊加快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提出了更高要求。盛夏季節,成都軍區組織多兵種部隊赴高原開展聯訓聯演,探索高寒山地戰法訓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這是一片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寒山地,亙古人跡罕至。8月13日,記者在這裡目睹了一幕以西藏軍區某山地步兵旅和空軍某師為主角的空地一體聯合打擊「活劇」。
  • 森林資源管理、林草科技
    中國綠色雲媒大數據系統森林資源管理、林草科技專題播報 01 《方案》的實施,對於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現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林業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森林可持續經營 1.
  • 瞭望丨沙裡淘金林綠民富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任軍川彭源連振       圖布音吉勒格告訴記者,退牧還林還草政策好,他和老伴都已年過六旬,根據相關規定,60歲以上的老人除了每月領取六七百元的社保金,還能從林草部門領取每年1萬元草場補助,他家的這些收入就有3萬元。
  • [分享]高海拔高寒隧道資料下載
    大坂山隧道據悉,世界最長的高海拔地區高速鐵路隧道蘭新鐵路客運專線大坂山隧道13日貫通。大坂山隧道位於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和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的大坂山中高山區,海拔3000米至4200米,穿越大坂山主峰,全長15918米,是世界最長的高原高速鐵路隧道。隧道地處高海拔地區,高寒缺氧、最低氣溫達零下34攝氏度,自然條件艱苦。
  • 徐宜業丨龍集一書生,閒坐說應山
    據說,應山集西邊有個土堆子,就是蕭玉成的御史墳。不過這個土堆子,早已看不見了。應山小學南邊的金純墓頂上,原先建有民兵瞭望臺,當地老百姓叫炮樓。這個瞭望臺軍事術語叫對湖對空瞭望哨。它建於1961年,當時用於密切監視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瞭望哨矗立在金純墓上,為正方形,長寬都是3米,高8米多,分上下兩層,是用青磚砌成的。
  • 網際網路上有一道美麗的風景等你去...
    網際網路已經融入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手機成為不少人的「外掛器官」,佔據「屏社交」的「第一屏」。網際網路空間有綠水青山,也有汙泥濁水;手機屏上有惠風和暢,也有竹聲蕭蕭。
  • 瞭望丨教育性質越來越弱,資本性質越來越強,在線教育「虛火」旺
    原題丨在線教育「虛火」有多旺文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松 陳燕 魏雨虹  近日多家在線教育機構的宣傳廣告在社交平臺刷屏,同一位「老師」為它們打起了廣告,一會兒「教了一輩子小學數學」,一會兒「教了40年英語」。經查,這位「老師」實際是一名演員。
  • 隴南市白龍江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簡介
    隴南市白龍江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秋季培訓班分別在西和縣洛峪鎮、何壩鎮、六港鄉開展!隴南市白龍江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是甘肅華唐公司負責主辦,經隴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准成立,隴南市民政局備案的一所職業技能培訓機構。
  • 綠色發展要聞丨全國林業院校校長論壇研討林科發展新路徑
    綠色發展要聞丨全國林業院校校長論壇研討林科發展新路徑 2020-10-22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瞭望新聞周刊-搜狐新聞
    瞭望新聞周刊—狐狐網友熱評最高文章之10秀 《瞭望》——中國大型時事政經新聞周刊。新華通訊社主辦,1981年4月創刊。在海內外形成了高素質、有影響力且穩定的讀者群,發行量一直位居中國內地時事新聞周刊首位。以「新聞性、權威性、思想性、可讀性高度統一」為特色,在電視、網際網路、報紙、雜誌之間博採眾長,「集一周於一日」,將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詳盡地將有關事件和新聞背景與來龍去脈告訴讀者,進行分析、解釋和評論,進而對其發展趨勢作出預測,並對這種趨勢所體現的更深更廣的意義和影響進行估計、判斷。
  • 文山州林草局到廣南縣調研林草工作
    12月29日至30日,文山州林業和草原局一行組成調研組深入廣南縣就近期森林草原防滅火、林草安全生產、環保督察整改、林草產業發展等工作進行調研。在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廣南油茶研究所與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有關專家、技術人員及廣南縣林草局進行座談,就林草專業人才培養、科技合作創新、病蟲害防治和油茶、蒜頭果產業發展及專家工作站建設工作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分析研究困難和問題,提出工作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