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紅人李誕曾說過「人間不值得」,這句話被視為「看淡人生」的金句在網上瘋傳,成了很多人信奉的人生哲學。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提過一個紅極一時的概念,傳達的意思和「人間不值得」相反,叫做「小確幸」,意思是小而確定的幸福。今天我們要學到一個新的詞——ikigai,它也代表一種當今時代的生活態度。這個詞有什麼樣的新意?它又有什麼有趣的來歷呢?跟著我一起了解一下。
「ikigai」一詞由「iki」(意思是「生活」)和「gai」(意思是「值得」)組合而成,人們用它來簡潔地描述一個人每天早晨起床的動力——不管是工作、家庭,還是狂熱的愛好——這個概念很像法語 raison d'être(表示「存在的理由」)的直白版。
曾在企業任職的新德正德(音)被問到如何定義這個古老的詞語時,簡單地解釋道:「這是人活著的目的。」
然而,雖然這個詞一時間在國際上引起了關注,它開始出現在一系列「勵志但無法翻譯的外文詞彙」榜單上,但在它的發源地日本,人們卻不知如何把想法和現實統一起來。一邊是要發現讓人生充滿價值的深層動力,另一邊是每天花 14 小時對著電腦屏幕的現實,兩者之間的脫節似乎很明顯,但若放在 20 世紀日本經濟急劇發展的背景下,這種落差並非完全無法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日本進入了所謂「經濟奇蹟」的全新增長時代。新的社會自由帶來了富足的生活和日益延長的預期壽命,讓最早追溯到 14 世紀的「人生追求」重新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話題。
日本經濟取得了成功,同時個人的「人生追求」再度得到重視,而這兩者很快就不可逆轉地交織在一起,塑造了隨後幾十年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儘管傳統的工作環境在工作時間和可支配休假等方面仍有著嚴格的規定,但日本經濟的不景氣卻帶來了新的機遇。「今天的日本社會不一樣了,人們有更多的自由,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追求』,」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教授戈登·馬修斯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