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導讀:嬰幼兒的消化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胃容積也小,多種消化酶活性也低,湯的營養具有密度不高、容量較大的特點。有的父母認為嬰兒喝下湯棄掉渣,引起小寶寶飲食量不夠,營養缺乏。
嬰兒喝湯更營養嗎?事實並非如此,安全餵養寶寶要這樣做
對於6-8個月的嬰兒來說,可以吃一些肉泥、魚泥、肝泥了。有的父母把雞、牛、魚、排骨等加入到湯裡煨成濃湯,這樣肉內的營養成分就會溶解在濃湯裡,這樣更營養、更美味,可以增加寶寶的食慾,嬰兒太小,不能很好咀嚼,讓嬰兒只喝些魚、肉湯。等嬰兒長出牙後,再吃煮熟的肉食。可馨育兒說,有的父母覺得鍋中肉的營養已經很少了,只讓嬰兒喝湯不吃肉。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我們都明白,人體需要蛋白質這種關鍵的物質,它是各種胺基酸構建而成的物質。肉食含有很多蛋白質,營養價值豐富。雞、魚、豬肉做成的湯,含有少量的脂肪、蛋白質,這就讓湯的味道更鮮美,肉食經過煮製之後,丟失了一些鮮味,不少家長覺得肉內的營養一定溶解在湯裡了。
事實並非如此,肉湯的營養物質並不是很高。蛋白質是它們主要的營養成分,遇上過高的溫度就會凝結,因此,多數蛋白質還在肉裡,湯內的蛋白質比較少。肉食中還有很多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只讓嬰兒喝肉湯,是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素的。
嬰兒養成喝湯的習慣後,咀嚼食物的機會不多,就無法獲得足夠的吞咽動作訓練,嬰兒長滿牙後,也存在嚼啐食物困難,不愛吃固體食物,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的現象。時間久了,可導致消化、吸收不良,嬰兒出現發育遲滯問題。
安全餵養提醒
肉類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特別是優質蛋白質,有利於嬰兒的成長與健康,提升其機體免疫力,減少患病的可能性,確保嬰兒可以正常生長發育。嬰兒餵養方式科學又不失經濟,多讓嬰兒吃肉類,寶寶跟著你「混」,不能父母吃肉,寶寶喝湯。
你是怎樣餵養寶寶的呢?留言給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