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人員需進行掃碼登記和體溫檢測 通訊員李為華 攝
南寧雲 - 南寧晚報訊昨日下午,在值守人員的協助下,津頭街道南湖村卡點處陸續有人員通過掃碼登記和體溫檢測後有序地進出該村,這得益於 " 人工智慧——疫情防控社區管理系統 " 的助力。
津頭街道轄區有 3 個城中村、15 個城市社區、3 個園藝場,出入路口多、出租屋多、流動人口多。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以及陸續返程的租戶,津頭街道各村、社區、園藝場積極採取多項嚴格管控措施,黨員幹部帶頭走街串巷排查宣傳,發動房東做好人員跟訪。最近隨著企業陸續復工,返邕人員逐漸增多,津頭街道南湖村黨支部、南湖小區社區黨委積極發動村、社區 " 兩委 " 幹部、村民、產業樓商戶、中直區直市直單位、居民住宅區等共商解決人員進出管理難題。
經過研究,南湖村、南湖小區社區與廣西南寧電子科技廣場相關科技公司合作,開發了一套 " 人工智慧——疫情防控社區管理系統 ",該防控系統能通過社區或城中村獨一的二維碼,人員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個人信息(包含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居住地址、身體狀況、外出情況等信息)登記。登記完成,工作人員核實後,即可通行。登記過的人員再次通過,僅需掃碼即可記錄出入信息。戶籍歸屬轄區內的外地返程人員亦可通過社區二維碼登錄管理平臺,提前上報返程信息及家庭健康狀況,統一納入社區疫情管控範圍。每張二維碼旁都貼著操作提示、信息登記提示,老人和兒童由卡口工作人員協助做好登記。
這樣的便捷管理方式得到了居民和租戶的支持配合和認可。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強化了管理精準度,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後臺知悉每個人員進入本村的具體時間、具體去向,方便及時了解人員行蹤。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進入人員無須扎堆在卡口進行紙質登記,除第一次進入登記耗費少量時間外,其餘時間可實現快速同行,也減少了人員聚集的風險。此外,掃碼登記是典型的 " 無接觸 " 式登記管理,為卡口工作人員安全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降低了工作風險。
據了解,目前津頭街道南湖村、南湖小區社區先行先試,藉助科技手段提高村、社區疫情管理工作效率,減少一線工作人員、規避人員擁堵排隊、應用非接觸模式、快速統計登記信息、發現疫情時便於追溯。同時也正在對接開發企業完善二維碼登記系統,待逐步完善再加以推廣、全面覆蓋其他城中村、社區、園藝場。在返程潮到來之情勢下,啟用該系統,讓社區防疫一線有了新的 " 信息武器 ",為社區防疫工作減負,為社區工作人員帶來便利、減少感染風險。
【來源:ZAKER南寧】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