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中國人是不需要學英語的,因為平常根本用不上

2021-02-10 教書匠小夏

友鄰同學你好:

昨天118友鄰節大家應該還算激動吧,但刷屏之後,還是要收心學習,踏實前進。

昨天我的大學學弟(當然是比我牛逼很多的倍的學弟)莉莉絲的CEO王信文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行走江湖,主要靠運氣》(他的公眾號:王信文)。

大致講的意思是:努力誰都做得到,而運氣、才華、天賦未必人人都有。因此努力與否看自己,努力能起多大作用看競爭格局。

我深以為然,但是既然作為學長,我也在留言下這樣打趣道:我的運氣已經用光了,現在只能靠努力了,而且運氣不好的也不是我一個,所以對結果也要看淡些。

我的運氣在我21歲獲得世界英語演講比賽冠軍時就全部用光了。

那次是怎麼贏的,我也不知道,雖然在很多場合我會把獲獎歸結為教練的輔導和我自己的認真準備。可世界級的比賽,誰不是認真準備呢?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的差別除了運氣,別無其他解釋的可能。

但人總是會選擇性的歸因,類似於一個人在電梯裡做伏地挺身,到了樓頂,他和別人介紹經驗說,我能登頂是因為我做了伏地挺身。

關於運氣這個道理我直到最近才明白,期間白白浪費了十年。十年間我認為努力講課,就能成為一個好的老師,努力加班就能成為一個好的校長,努力創業就能做一個獨角獸企業。

回首這十年,狗屁未成,關鍵是影響心情。

現在我學會接受運氣這個事兒。

我的一個朋友教育孩子,腦路清奇的一塌糊塗,他兒子能活到現在是一個奇蹟。這位親爹向來喜歡出妖刀,有一次他兒子跟他這個不靠譜的爹說,如果期末考試考了全班第一,他爹要給他買變形金剛。

這位親爹答應了。兒子還真爭氣,期末拿了一個全班第一,親爹說沒問題,帶著兒子就去了商店。但是這位親爹提前打了埋伏,給了店員100塊,要求店員告訴自己兒子,變形金剛賣完了。兒子一聽就崩潰了,一學期啊,往死裡學,就為了這個變形金剛。親爹對兒子開始灌雞湯:付出就有回報,這是運氣。付出未必有回報,這是常態。而本質上,付出就是回報。

他兒子有這樣的爹,不可能不優秀,下個學期期末又考了第一,他爹帶著他故意路過這個商店,提前付好變形金剛的錢,然後擰斷了變形金剛的一條腿,讓店員告訴他兒子,這個變形金剛壞了,可以免費送給兒子。兒子在親爹的鼓勵下收下了這個變形金剛,回家之後爺倆鼓搗一番,把腿裝回去了,親爹抓緊機會又開始灌雞湯:回報總是不經意到來的,而且可能是不完美的,我們要接受這個不完美,然後把它變完美。

我聽完這位親爹講了這個故事,我恨不得用我爹和他交換一下,讓他來當我親爹。

說回我開始接受運氣這個事兒。

這並不是意味著我不努力,而是我對於努力之後結果更加釋然。這反倒讓我更專注努力自身。

相信命運不是讓命運主宰你,而是把焦慮、彷徨、嫉妒、仇恨這一切毫無意義的人間情緒留在人間,把自己的靈魂超拔升天,內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種勇氣意志。

我最喜歡的美國當代作家之一查理·布託斯基,在成為作家之前,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酗酒,流浪,無所事事,但是一切都無法奪走他每日坐在打字機前的樂趣和專注,即便沒有出版商接收他的書稿,即便窮困潦倒。寫作是他超脫的時刻,也正是因為對所有外物毫無所求,他才能超拔世外,有勇氣去面對世俗。

投胎這件事是技術活,完全看運氣,出生在富家,一番坦途,出生寒門,就要不懈奮鬥。可在靈魂這件事上,眾人如如平等。富人有富人的苦,寒門有寒門的樂,這也是為什麼孔子稱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

知道運氣與命運,才能更從容與灑脫。

相信我這件事:90%的中國人是不需要學英語的,因為平常根本用不上,這件事就是命運。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學呢?

以前是為了考試的分數,從而可以出人頭地,鯉魚躍龍門。而現在呢?

你會說,很多人有更好的機會,就是他們努力學了英文呀。

這還是在電梯裡做伏地挺身的歸因。他們可能不僅努力了,更重要的是運氣。

現在請你真的冷靜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如果學英語不能改變你的命運,你還會不會學?

如果你說不會學了,我完全認同並且接受,我覺得這至少向理性邁進了一步,不會再花冤枉錢和時間去編造一個幻夢,夢越美好,醒來的時候越殘酷。

如果你說,閒著也是閒著,功不唐捐,藝不壓身,說不定什麼時候能用上呢。我也完全認同並接受。說不定什麼時候能用上,也基本可以理解成為即便用不上也無所謂。

如果你說,我還是會學,因為學的本身遠比學會重要。我覺得你和我是一路人。如同我現在做友鄰,做的本身遠比把這個企業做成獨角獸更重要,因為能不能成為獨角獸是運氣,我的運氣已經用完了,所以也就無所謂了。

兩年前,我在想友鄰的口號,最後定下來是學無用的英文,做自由的靈魂。一般來說,後半句更重要,做一個自由的靈魂是目的,學無用的英文是手段。冥冥中那就是未來,那個未來裡,英文就是無用的,甚至一切都是無用的,包括努力在內,除了內在的靈魂以外,毫無外物的落腳點,而關於關於靈魂的一切,不關乎知識,無非是善與自由。

祝你在新的一年內,把命運的還給命運,把努力的還給努力,留下一隻自由而無用的靈魂。

夏鵬 2018.11.9 凌晨於北京

----

推薦閱讀:從沉默裡借一段時光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為什麼要全民學英語?
    本文對這場網絡罵戰的描述,僅止於此,其餘細節不再贅述,接下來,我將分別從學術與功利這兩個角度駁斥花千芳的觀點,以此來證明全民學英語,至少在當下的中國是多麼地有必要。 首先,不學英語,就無法從事深入的學術研究,與國際接軌的高等教育也就無從談起。
  • 我們為何學英語?還需不需要全民學英語?從幾個歷史故事講起
    在2020年的今天,是不是到了不需要再全民學英語的時候? 這個問題到了需要好好討論的時候了。 最近網上又開始了新一輪要不要學英語的大討論,這很好。這個問題開始討論,就代表了大家在反思英語的地位這麼高,是不是有必要。 如果現在還是80年代,90年代,會有人討論要不要學英語嗎?
  • 中國人該不該學英語?
    回到標題提到的話題,中國人該不該學英語。老規矩,拆一下:中國人,該不該,學,英語。中國人該不該學英語?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英語,和漢語一樣,簡單點,是一種語言工具。複雜點,是語言後面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中國人,該不該學?
  • 中國人,應該有權力不學英語
    我當時的觀點是:英語的重要性確實被過分誇大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學英語的確是浪費時間;高考英語需要改革,但考慮到很多學生已經學了那麼久的英語,改革不能操之過急;英語仍然是目前最重要的語言工具之一,還是有學習的必要。然而,看了大家的留言之後,我總感覺還有哪裡沒說到位。總得來說,這些網友的留言意見很統一:英語不應該那麼重要。但在細節上,大家的觀點還是有不少差異。
  • 為什麼很多手機出廠自帶的APP, 大部分都用不上?看完不淡定了
    我們在買了新手機之後可能都會發現這樣的一種情況,那就是手機自帶了很多軟體,但是明明我們用不上,為什麼要帶這麼多呢?今天我們就特地根據這個問題來看一下。那麼為什麼有90%現在都用不上呢?其實因為常用的一些軟體幾乎根本不推廣,如果說你曾經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新手機自帶的軟體當中都有支付寶或者是微信等等,像這樣的軟體根本就不用推廣,反正我們也要去下載,而推廣的那些根本就是用不上的。
  • 中國人,像傳銷一樣學英語
    不僅是知識,英語對中國人來說有著太多的意義了。 圖/《對不起青春》對於每個小時候上過英語培訓班的人來說,最開心的事莫過於一步一挪地走到教室門口,卻被通知老師今天有事不上課。誰能想到,十幾年以後,長大成人的他們還能體會童年時那份突然加速的心跳,不過這次卻笑不出來了。
  • 學英語是浪費嗎?
    這本身,就是個相當奇特的現象,需要些解釋。在我看來,解釋這個現象很容易。學英語的有兩類人,一類是學會了的,一類是一直沒有學會的。那些學會了的,自然受用無窮。他們的根本利益,是希望其他人都學不會,這樣他們才具有壟斷優勢。當然,這麼說未免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些人地位大多很穩,恐怕不會那麼小心眼。另外,那些學不會的大多還真是怎麼多學不會,根本威脅不到他們。
  • 中國人,像搞傳銷一樣學英語 網友們又不淡定了
    中國人,像搞傳銷一樣學英語不僅是知識,英語對中國人來說有著太多的意義了。即使繞開了這些不靠譜的英語培訓機構,還有「洋垃圾」外教和朋友圈傳染病似的學習軟體打卡在等著中國的英語學習者。課堂上只教應試方法,課外遍地是坑,中國人想平平淡淡學個英語真的不容易。高投入,低產出,回看幾十年的全民學英語的熱潮,難免會有懷疑的聲音出現:中國人真的需要在學英語這件事上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嗎?常常有人質疑,學英語有什麼用?
  • 中國人,像搞傳銷一樣學英語
    不僅是知識,英語對中國人來說有著太多的意義了。 圖/《對不起青春》對於每個小時候上過英語培訓班的人來說,最開心的事莫過於一步一挪地走到教室門口,卻被通知老師今天有事不上課。誰能想到,十幾年以後,長大成人的他們還能體會童年時那份突然加速的心跳,不過這次卻笑不出來了。
  • 為什麼有的手機出廠會自帶APP,而且90%都用不上?
    而更讓人疑惑的是,這些手機自帶的軟體,90%都是用不上的。那為什麼用不上,手機廠商還是要添加呢?有三個原因。01為了用戶方便我們先說說為了用戶方便,要知道智慧型手機的操作使用,對於40歲以上的父母來說是很迷茫的。
  • 全民學英語是個賠本買賣
    依筆者之見,這其中至少應該有90%的人不學英語。   成語「學以致用」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學」是為了「致用」,如不能「致用」,為何要學?而中國的英語教育則是學以不能致用的典型。對很多成年人來說,即使你的工作根本用不上或很少用英語,為了評職稱,也必須把丟光的英語撿起來,從頭開始學。
  • 為什麼90%中國人喝牛奶會拉肚子?
    或許你聽過「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的牛奶廣告,但你不一定知道:90%的中國人天生就乳糖不耐受。不耐受對身體影響最大的部位在腸道,人體的小腸只能吸收小單位的營養素,像是葡萄糖,半乳糖還有胺基酸。而牛奶中的乳糖屬於大分子,小腸無法直接吸收。它需要乳糖酶將它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以便我們身體更好吸收。而乳糖不耐受的人因為缺乏乳糖酶,導致乳糖直接進入大腸當中,被細菌消化分解。腸道內的細菌把乳糖發酵分解成乳酸,氫氣,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
  • 作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把學英語當作畢生的使命?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究竟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英語的學習?我們期望通過學習英語得到什麼?學習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學英語?為父母而學習的學生,很容易對學習缺乏責任感。要交差和自己真想學,那感覺是很不一樣的:前者重結果,希望速戰速決,最好早點收工,好去做別的;自己真想學的人,就會享受學習的過程,會不知不覺學很久,都忘了時間。學生多數時候都是被外在動機所左右,這也就是學習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一、為什麼學習英語?
  • 中國人,別再浪費時間學英語了?
    中國人,別再浪費時間學英語了。這是前段時間鄭強教授的觀點。
  • 學英語對於中國人而言就是廢物技能?你贊同嗎?
    前段時間,著名微博大V@花千芳發表了一片微博,內容表示「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此文一出,引來很多博友的評論,紛紛持有不同看法,比如學IT的理工男則表示「如果不學英語,那麼那些英文代碼都要找翻譯嗎?」的確是,生活中有很多英語,如果真不學點英語可能正被淘汰了。那麼對於@花千芳說的學英語就是一件廢物技能,到底有無道理呢。相信不管有無學過英語的人,都會表示各佔一半看法。
  • 平常拍攝中,相機需要多少像素就夠用?
    像素,是單眼相機包括手機拍照功能中的重要指標,它和與其他的性能比如明暗對比度、色彩還原度、銳度等等指標不一樣,不是「描述性」的指標,而是直接以數據來標稱,就是直接的「量化指標」。當然,相機中重要的「量化」指標還有,像焦距範圍、最大光圈(有恆定與非恆定之分)、曝光速度範圍、感光度範圍、每秒連拍的張數等等。
  • 孩子學英語沒興趣?困擾90%家長的難題被它迎刃而解!
    孩子學英語沒興趣怎麼辦?這是很多家長在英語啟蒙階段都會面臨的一個教育難題。一上英語課,孩子腦子裡就只有上廁所、喝水;寫作業就開始肚子痛牙疼……各種理由層出不窮。家長拿戒尺盯著,孩子依然沒辦法認真學英語,實在讓人頭疼。學習沒有興趣和動力,掌握再多學習方法都沒用。
  • 老外納悶中國人不差錢,為什麼不買「烘乾機」,而把衣服晾陽臺?
    老外納悶中國人不差錢,為什麼不買「烘乾機」,而把衣服晾陽臺?在2018年10月23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日——霜降,眾所周知,過了霜降就預示著秋已逝,而冬將至。這一點讓一些不懂的外國人滿心疑問,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把衣服放在外面曬,而不用烘乾機烘乾呢?很多的國內網友就表示,沒有被太陽曬過的衣服是沒有靈魂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想每家每戶都買一個烘乾機並不是很大的負擔,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的人不願意用烘乾機來烘乾衣服呢?
  • 理賠率大概為0的3大車險,老司機:買了也是白費錢,根本用不上
    理賠率大概為0的3大車險,老司機:買了也是白費錢,根本用不上隨著生活條件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都擁有了自己的汽車,這買了汽車肯定是要給愛車上一份保險。除了必買的交強險之外,很多人還會在追加三責,車損等商業保險,這些險種使用率也是比較高的,不過其中理賠率大概為0的3大車險,老司機:買了也是白費錢,根本用不上。第一個,涉水險。現在很多城市的排水系統不是很發達,一到下雨天城市道路就會積水,有些車主考慮買涉水險,不過這裡要注意,想要涉水險賠償可是很不容易。
  • 很多司機放在這裡,結果根本用不上
    很多車主都不了解。汽車自燃是滅火器放錯地方了?很多司機放在這裡,結果根本用不上。車載滅火器到底放在哪裡是非常有講究的,既不能對駕駛員正常行駛造成影響,也不能違規,因為年檢對滅火器的一些使用是有規定的,而且滅火器放置也要方便駕駛員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使用。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講一下滅火器應該怎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