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畢業生,你的求職路走得還好嗎?

2020-12-12 中國教育在線

  又是一年6月天,又是一輪畢業人。按照往年的形勢,多數高校畢業生這時候都有了意向,再過一兩個星期,北京各大高校的畢業生籤約將達到一個小小的高潮。那麼北京的幾所重點高校,清華、北大、人大中文系畢業班的學生們,近來都有什麼動向,又將去向何方呢?他們中間,將來還有沒有從事文學的呢?為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清華:天生我材必有用

  就像所有孩子有出息的家長一樣,人文學院的黃國營老師對人很客氣,但說到清華中文系學生的畢業分配時,他一再為難地說:「我不太清楚,真的不太清楚。」清華中文系已經畢業三四個班了,每年30個人左右,其中70-80%的學生都保送讀研究生了,其餘的學生也都自己早早就把工作找好了,學校只要最後辦手續。「他們從來不找我們,我們也不管他們,反正不用我們操心。」黃老師說。

  清華中文系專業相對分散,有文學、新聞傳播,還有計算機語言學等,每個專業就幾個人,課程設置和一般院校中文系也不太一樣,除了一般的漢語言文學外,還有大量理科課程,可以說是文理兼通。清華中文系有人能保送到中科院的各個研究所讀研,這是別的高校中文系學生無法想像的。一個清華中文系學生驕傲地說,他們的電腦水平一點不比計算機系的差,如果到電腦公司,完全能搞技術。事實上,他本人就在新浪兼了一年多的職,做軟體漢化工作。而計算機系的學生不如中文系學生會寫東西、有文採。因為是複合型人才,社會需求很大,學生常常出現被「搶」現象。 從採訪情況看,在三大高校中,清華的分配形勢毫無疑義是最好的。據介紹,每年來清華要人的單位稍晚一點就沒戲。去年也是這個時候,駐港部隊來清華要記者,結果居然沒人應聘。今年也有好幾個報社和出版社來要人,都無功而返。一個同學向記者透露,他們今年除了十二三個保送推薦讀研的,其他相當一些人手裡都有接收函了,至少也有比較有把握的意向,但都還想等等,看有沒有更好的。他自己就有兩個接收函,一個是外地一家大型報業集團,一個是外資企業,而他對自己的考研成績很有信心。他隔壁宿舍有個同學,現在實際上已經在上班拿工資了,這個同學從大二下半年就開始在那個公司打工,工作早就是鐵板釘釘的了。 這位同學說,清華中文系的學生一般不願搞純粹文字工作,往年也有去出版社和報社的,但要麼是搞技術或理工性質的工作,要麼搞不長久。他們願意從事一些能發展自己專長的、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也有的同學不那麼在乎體制內的分配,先隨便找個單位掛著,在中關村自己創業,有眉目了再跳出來全心全意幹,前幾屆的同學中,已經有自己辦公司的了。當然,他們還是更願意去外企,因為公平、規範、發展前景好。他的一個師兄工作三年後,現在已經調到哥本哈根本部了。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如果說很多高校畢業生的努力方向是留在北京的話,清華人的奮鬥目標已經是「做一個國際人」了。

北大:天涯別處無芳草

  北京大學中文系今年共有81人畢業,其中保送讀研究生的34人,餘下的47人正積極找工作,其中包括幾個放棄讀研的,因為他們對本專業不感興趣,覺得還不如工作幾年後,再考一個有發展的專業。還有4個學生正在聯繫出國。

  據了解,北大中文系共三個專業,其中中國文學專業人數最多,有47人,保送讀研16個,漢語言文學專業22人,保送12人,古典文獻專業12人,保送6人。另有同學幾門專業課都沒過,學位是肯定拿不到了,如果補考及格,還能有畢業證書,但這種情況,學校是不給派遣的。其餘的都在找工作。以往年的情況看,去報社和出版社的居多。

  一個同學介紹說,今年情況有些不一樣,以前學生還能想得開,認為北京太擠,還不如去地方發展空間大,而且以後也能考回來,可守可攻。但現在同學好像更想留在北京了,有的就這麼一個心眼留京,甚至不惜大大降低條件,委曲求全,而一些很不錯的外地單位,如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等今年來北大中文系要人,同學都不報名。這個同學說,如果他不是保送的話,寧可去廣州闖一闖。他說現在同學都挺忙的,找工作的不用說了,要讀研究生的就得著力把畢業論文做好,爭取發表,並確定研究方向。總之,現在就得行動起來。

  很多人都知道大學生臨到畢業時是怎樣武裝自己的,男生買西裝,女生化妝,交通費、通訊費、作簡歷的費用、人才交流中心買門票、筆試面試報名費,還有部分「意思意思」的花費,都不在少數,但有同學告訴記者,其實找工作還是「功夫在平時」。找工作幾大要素是:關係、勤跑多信息、(學校)牌子、專業、個人能力、機遇、經濟支持等。多數外地同學都沒有強有力的關係,所以在同等條件下,收集的信息越多,機遇越多。另外,有工作經歷的,有各種本本證證的,獎勵多榮譽多的,相對機會還是多些。

  北大的學生現在拿到接收函的還不是很多,一個原因是很多單位的指標還沒下來。但看起來學生還是樂觀的,記者傳呼一個學生時,他很快回了電話,說人正在四川採訪人大會議,工作還沒定,但有意向,對於去新聞單位、政府部門還是企業,他本人不怎麼挑剔,最主要是看以後有沒有發展前途。都說北大學生狂,其實就記者採訪到的幾個學生看來,他們都還是很謹慎的,都一再囑咐不要透露姓名。「我知道的情況都告訴你,但我不想承擔責任。」他說,「而且我工作還沒定,什麼話也不能說死了。」也許找工作的現實多少消磨了他們少不更事的輕狂和傲氣?

  至於問到以後會不會從事文學創作,大多數同學都不以為然地笑笑。記者在北大採訪時收集到了一個有趣的新校園民謠,說:「一流文字寫論文——賣思想,二流文字搞策劃——賣腦(點)子,三流文字寫小說——賣技巧,末流文字寫劇本——賣力氣。」可見他們對文學評價不高。

人大:為伊消得人憔悴

  據說在北京文科高校中,北大生畢業去向不如人大。有的用人單位擺著北大的學生不要,就要人大的,因為北大生太傲,整天恨不得當領導的領導,而人大的學生比較「懂事」,知道人情世故,辦事有分寸。實際上,北大人沒那麼傲,那麼人大的情況又如何呢?

  不難看出,人大學生很忙,晚上九點半,四個男生宿舍和一個女生宿舍的電話都還沒有人接。十點半,才接通第一個電話,這個姓孫的同學告訴記者,工作還沒有最後定,有幾個意向,一個是電視臺,但不完全在體制內,保障差一些,還有一個出版社,但待遇差,沒有房子,工作後出版利潤任務也很重。還在猶豫。他說同學之間平時絕不交流找工作情況,但一般來說,晚上睡得好,白天吃飯香的,就是情況比較樂觀的,一般男生比女生好找工作。問他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他猶豫了一下說,請「朋友」吃飯去了。

  學生與外界的聯繫渠道都是什麼呢?一個女生說,集體的方式是:有來學校要人的、參加人才招聘會,特別是畢業生專場。個人的渠道就多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唄。有的通過家裡親戚、父母的熟人,得撕下臉皮,多遠多疏的人都得找,反正聊勝於無,「死馬當作活馬醫」唄。有的通過關係好的老師找人,有的是找已經工作了的學兄學姐或老鄉,但他們大多數沒權,也就是提供些信息和經驗建議罷了。也有的讀書時就在外頭打工、兼職,也能認識一些人。她回來晚是因為工作沒眉目,心裡煩,到師大一個老鄉那兒聊天去了。「你不知道,畢業這一年真不是人過的日子。還有課沒完,可根本就沒人聽,畢業論文也沒心思寫,整天神神道道的。以前是又要準備考研,又不能誤了找工作,現在考研成績還沒出來,所有的單位都說還沒定,再等等,等得你心裡特沒底,虛得慌,我覺得都快被拖死了。怪不得別人都說畢業是對所有因素的綜合考察,包括意志力、耐力、心理素質、經濟能力、人際關係……煩死了!」她承認,自己期待值過高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但水漲船高,自己也不能太差了。

  中文系負責分配工作的王林英老師介紹說,今年中文系有42個畢業生,已經確定保送讀研究生的13人,估計還有5到6人能考上研究生。今年總的來說分派形勢稍好,因為「三高」(高科技等,就是指在中關村工作的)、三資、教育、公園等職位不再佔用普通留京指標,所以學生的就業空間相對大一些。人大學生與其他學校的相比,一向更熱衷於去政府部門,今年報考公務員的也不少,估計又是北京高校之最,往年就曾有人分到國務院辦公廳、外交部等,今年形勢還不明朗,但已經有人接到中宣部的面試通知。不過這兩年,國家招考公務員總體數量壓縮,實際上去新聞出版部門的還是多一些。有的同學已經拿到接收函了,具體數量不清楚,但都還沒有籤約,目前只有一個籍貫青海的同學與四川長虹籤了。王老師主張稍晚些再籤約,因為以後可能會有更好的單位。而毀約是要賠錢的,而且也影響學校聲譽。

  總的來說,三所學校中文系學生求職時比較集中關注的要素是:個人興趣愛好,以後的發展空間,是否在體制內,目前的住房、工資待遇,籤約期限長短(以後可能考研或跳槽)等。他們也許還有一點理想主義,但無疑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待,讓我們祝願他們都能從心所欲,在社會上找到他們的位置——他們合適的,和合適他們的位置。(文/陳潔)

相關焦點

  • 柏楊丨中文系畢業生何處去?
    有別的大學斯密斯先生和約翰先生焉,閒逛動物園,斯密斯先生指著一隻企鵝曰:「它閣下一定是哈佛畢業生。」約翰大驚,斯密斯曰:「看它那種昂頭闊步,目中無人的模樣,不是哈佛畢業生是啥?」我們也可以反而套之,在目前的臺灣,一個大學生如果看起來精神不振,自顧形慚,用不著到測字攤算卦,就可以肯定他是中文系的。
  • 經歷了研究生考試的你,現在還好嗎?
    作者|木槿之初榮還記得你當初為什麼要考研嗎?當初的你破釜沉舟、懷著青雲之志,想要突出重圍考上研究生。而現在呢?你會懊惱當初的決定嗎? 你會覺得沒有結果的拼搏是徒然的嗎?還記得當時奮力記單詞,閱讀題正確率卻不到60%時,黯然的自己嗎?還記得你堅持做數學題、看專業課卻還是屢屢出錯時暮氣沉沉的心情嗎?
  • 中文系2020屆優秀畢業生推薦信
    又逼近一年一度畢業生的就業關鍵點,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影響,我系2020屆畢業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挑戰!堪稱史上最難的一屆畢業生!線下眾多招聘活動延期或者停止,使得廣大畢業生的畢業求職受阻。為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要注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統籌做好畢業、招聘、考錄等相關工作」的重要指示,使得2020屆畢業生邁出奔向社會的第一步,在此,我系特向社會各界發出誠摯邀請,歡迎大家為我系畢業生積極提供或推薦就業崗位、提供寶貴的就業信息、開展線上招聘活動,廣納我系優秀畢業生,為2020屆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提供際遇和機緣!
  • 專家面向求職畢業生提出四點建議;文科生:有尊嚴地求職
    專家面向求職畢業生提出四點建議 近日,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的就業網站上出現了一封面向廣大求職畢業生的信件,信件中,就業指導專家從求職心理、求職準備、求職細節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具有很強的參考性。
  • 大學畢業生求職高消費 人均求職成本2000左右
    》》進入搜狐教育頻道  每年寒假前後,都是畢業生求職的高峰期。面對愈演愈烈的求職競爭,為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大學畢業生絞盡腦汁,千方百計為求職增加砝碼。一時間,精心打造個人簡歷、日益完美的證件照、大量置辦行頭等,就成了畢業生職場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
  • 874萬應屆畢業生,疫情下的求職路
    除了湖北籍應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外,疫情防控期間全國企業整體招聘規模縮減、部分企業招聘工作未恢復,讓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874萬應屆畢業生遭遇「史上最難求職季」。據教育部網站5月12日消息,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各地開學複課及校園疫情防控、高校考試招生及畢業生就業等工作進展情況。
  • 874萬應屆畢業生疫情下的求職路
    除了湖北籍應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外,疫情防控期間全國企業整體招聘規模縮減、部分企業招聘工作未恢復,讓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874萬應屆畢業生遭遇「史上最難求職季」。據教育部網站5月12日消息,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各地開學複課及校園疫情防控、高校考試招生及畢業生就業等工作進展情況。
  • 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寄語畢業生:最終,路會向前延展
    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寄語畢業生:最終,路會向前延展 2017年6月22日下午, 復旦大學中文系舉行畢業典禮,系主任陳引馳教授做了題為《朝向父母之邦的航船》的畢業致辭,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
  • 2020年847萬應屆畢業生上熱搜:「史上最難求職季」來襲,應屆生畢業...
    前段時間,教育部發布消息稱2020年將有874萬應屆畢業生上了熱搜,很多人紛紛感慨還好畢業早。今年,一邊是疫情對就業的不良影響,一邊是就業需求與求職競爭的不斷增加,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網上甚至有專家稱,今年是「史上最難求職季」。
  • 中文系畢業生告訴你:高考後,什麼樣的人適合報中文系
    首先我今天的說的是關於中文系的選擇,因為本人也是中文系畢業(tis:中文系的女生是真多,男生簡直都是班寶級別的,找對象相對容易很多哈哈)。中文系其實是一個統稱,全程叫做「中國語言文學系」。說了這麼多,以上是大概介紹了中文系的專業設置和就業方向。下面談談最重要的:什麼人適合報考中文系。相信很多人在報考專業之前並沒有認認真仔細研究相關專業,然後選擇一個自己看著感覺應該還不錯或者自己中學階段學得比較好的相關的專業再或者盲目跟風當下比較熱的專業,其實這是一種不值得推薦的方式。
  • 我多想問你一句:你在那邊過得還好嗎?
    但是我多麼想問你一句:「你在那邊過得還好嗎?是否已經放下了過去,把我忘得一乾二淨。」你在那邊過得還好嗎?在豔陽高照的晴天,是否會想起我明媚溫暖的笑臉;在陰鬱低沉的雨天,是否會想起任性鬧脾氣的我。是否你也和我一樣,某一個時刻也會有突然的孤獨感襲來,仿佛周圍世界突然失色一般。你在那邊過得還好嗎?工作是否順利?生活是否充實?愛情是否重新到來?
  • 「沒用的」中文系學生應該如何自救?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情況可以怎麼合理規劃大一到大四和院校專業定位,留言區私信,可以意外收穫你的專屬留學規劃/定位報告喲~(規劃/定位報告包括:本科規劃、軟硬體提升重點、意向專業解讀、背景診斷、選校參考)「中文系真沒用,我大半的同學都是滑檔才進來的
  • 站在考研和求職的十字路口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時值9月,考研還是求職,成為很多應屆生一個兩難的選擇。如今正是金融危機當口,又面臨著考研人數猛增和求職困難的雙重壓力,記者近日在南京的一場求職招聘會上,傾聽了幾位應屆生站在考研和求職十字路口的苦惱。
  • 中文系畢業生求職信
    下面,權當作是我的求職自我介紹:  我在城市長大,熟悉城市的人文環境和工商文明,但高考的發揮失誤,使我未能躋身名校,為此我付出了四年的勤奮學習和積極的參加實踐鍛鍊,希望能夠彌補青春的第一次遺憾。  在XX市的這所大學的中文系,我是品學兼優的學生,連續X次獲得獎學金以及參加校內學生工作的良好表現可以證明這一點。
  • 普通應屆本科生的求職路
    「求職」這個場景,對於大部分剛邁入「象牙塔」的人來說充滿了陌生感,但是對於處在畢業關口的人,這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被現實裹挾著往前走,該面臨的選擇也不會因為想要逃避的本能而停下來等你。
  • 中文系專業出國留學路在何方?
    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眾所周知,漢語言文學專業屬於中文專業。每年大學招生,家長最喜歡問的就是「中文系的學生出來能幹什麼?」這個專業在國內就業面較廣,比如國家黨政機關、科研部門、新聞媒體、出版機構、廣播影視機構、地方高校、中小學、軍隊、企業都是中文系畢業生的就業去向。那麼,問題來了,中文系專業學生出國留學選什麼專業呢?今天小編將為你分析其中的玄機。
  • 關注 | 畢業生求職系列公益課開講啦
    新一批應屆畢業生即將告別校園,走入職場。,高校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面對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中智北京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穩崗位、搭平臺、拓渠道,推出畢業生求職系列公益課。中智助你了解職場信息,順利邁出第一步畢業生小夥伴還不呼朋喚友,開啟職場路
  • 874萬畢業生真的走不出疫情寒冬了嗎?
    874萬畢業生真的走不出疫情寒冬了嗎?今年畢業話題一直備受關注。回不去學校,找不到工作,雲畢業還得在家養老。那麼,今天和大家聊聊,為什麼說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嚴峻?首先是畢業人數激增。當下進入高校畢業季,202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874萬,同比增加40萬,綜合考慮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影響,今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其次,很多社會人在拿了年終獎之後離職找新工作;還有年前辭職想跳板更好職位的社會人也在找工作。
  • @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這些「坑」,前浪告訴你!
    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要避免哪些「坑」?「2020年高校畢業生掌上公益服務月活動」推出雲指導服務,邀請十位職場「達人」為畢業生求職就業出謀劃策。
  • 其實,我是中文系畢業的
    但目前,就中文系畢業生與社會企業的要求這一矛盾來說,畢業生有3種缺乏:1, 社會適應性不強。比如公文寫作和人際關係的處理困難。2,中文系專業缺乏鮮明的特色和實用性3,思維能力的欠缺,比如創新力和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