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楷模林鳴:超級工程的領軍人物

2020-12-19 金羊網

金羊網訊 記者彭啟有報導:10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舉世矚目,舉國振奮。帶領數千建設大軍奮戰7年多,參與建設這一世界超級工程的,正是中國交建股份公司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經理部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

11月3日,林鳴被評為第十批「南粵楷模」,眾望所歸。

「當年開工、當年成島」提前兩年實現

島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橋的控制性工程,建設者需要在軟弱地基上建成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的海底沉管隧道,並在水深十餘米且軟土層厚達幾十米的海中建造兩個離岸人工島,實現海中橋隧轉換銜接。

國外公司認為,建成島隧工程至少需要10年。中國建設者接到的任務卻是要在6年之內完工,很多國際知名的工程承包商都望而卻步。

兩個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如果按照傳統的拋石填海工法施工,工期少則2年,多則3年。在通航繁忙的伶仃航道附近水域安排大量船舶作業,安全風險極高,而且需要開挖800萬立方米的海底淤泥,其方量可以堆砌3座146米高的胡夫金字塔,必將對海洋環境造成很大的汙染,也不利於中華白海豚的保護。

築島所需的鋼圓筒直徑22米,截面積幾乎和籃球場一樣大,最高達50多米,差不多是18層樓的高度,單體重約550噸,體量和一架A380空中巴士相當。如何進行製作、運輸和振沉這些龐然大物,中國工程師還從未嘗試過。

林鳴提出了他深思熟慮的解決辦法:聚合中國交建系統內上海振華重工和各航務工程局的優勢資源,把鋼結構製造、運輸、安裝與水工、疏浚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快速推進人工島建設。

2011年5月15日,西人工島第一個鋼圓筒在八錘聯動振沉系統的強大動力下,穩穩插入海底30多米深處,垂直精度完全達到設計要求。

2011年12月21日,東人工島最後一個鋼圓筒振沉完成。建設團隊僅用了221天,就將120個巨型鋼圓筒圍成了兩個海上「小長城」,使「當年開工、當年成島」的願景提前2年實現。

這種海外築島速度,不僅成為「中國速度」,而且創造了世界外海築島工程紀錄。

「決不能拿隧道質量作賭注」

林鳴的擔當品格,早已成為土木工程業界的一面旗幟。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中,他扛起了工程責任的全部重擔。

2013年年底,一向身體硬朗的林鳴病倒了。他以為只是鼻子流點血,沒大礙。為了止住血,他在四天內進行了兩次全麻手術。

當時,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正處於籌備第八節沉管安裝的關鍵時期。手術後第七天,他就便即刻去了工地。安裝船上,除林鳴的工程團隊成員外,還有一位穿白大褂的醫生,這是醫院派來的隨船醫生,隨時為林鳴提供醫療保障。

沉管晝夜連續施工,林鳴始終在安裝船上指揮、決策。

歷經近30個小時苦戰,沉管安裝成功。「還好,沒有耽誤沉管安裝。」林鳴說。

事後,林鳴表示:「我是項目負責人,只要我在,就不能把這份重擔壓到別人身上。」

「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果」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然而,要把巨大的土木工程當作藝術品來做,難度可想而知。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長的海底深埋隧道,沉管總長度5664米,由33節混凝土預製管節和1節12米長的「最終接頭」組成。

2012年5月2日,「最終接頭」在28米深的海水中實現成功安裝,南北向線形偏差控制在正負15釐米的標準範圍內。

歡呼祝賀過後,最終接頭的線形偏差引起了爭論。「港珠澳大橋是120年設計使用壽命的超級工程,絕不能留下任何遺憾。」3日早上,林鳴提出:重新安裝調整。

4日晚8時43分,大橋建設者經過34小時奮戰,將「最終接頭」的線形偏差成功縮小到東側0.8毫米、西側2.5毫米。

「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果」,林鳴終於笑了。為了這個結果,他一天沒上廁所,連續34個小時沒合眼,發出了上萬次指令。

自2010年12月起,林鳴帶領他的建設團隊,歷經7年奮戰,終於在深海裡建成了滴水不漏的6.7公裡最美海底隧道,實現了我國外海沉管安裝技術的突破。

編輯:空明

相關焦點

  • 南粵楷模陳永青:超級工程的機械工程師
    金羊網訊 記者彭啟有報導:本月初,廣東省發布第十期「南粵楷模」,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體榮獲「南粵楷模」稱號,陳永青是其中之一。他是這一批四個「南粵楷模」中唯一的80後。作為超級工程的機械工程師,一線施工團隊的管理員,陳永青見證著港珠澳大橋的成長。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個裡程碑。
  • 超級工程的跨越者——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來源:新華絲路摘要: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出品,瀘州老窖·國窖1573全程支持的《講述中國故事》26日正式開播。第一集《超級工程的跨越者》中,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講述了這項世界級工程從技術積累幾乎空白到最終實現跨海通衢的偉大曆程。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出品,瀘州老窖·國窖1573全程支持的《講述中國故事》26日正式開播。第一集的講述人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 林鳴:這個時代的中國工程師是幸福的
    他因為率領團隊在世界上做出一個帶有標誌性的中國「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而聞名遐邇。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以及中央電視臺節目《朗讀者》中,都出現了他特別的身影。他就是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作為一名40年曆練出來的大國工匠,他感慨道:「是新時代讓我們攀上了世界橋梁建設巔峰」,「這個時代的中國工程師是幸福的」。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中大機械鋪就超級工程!-瀝青攤鋪機-中大機械...
    在這項超級工程建設背後,中大機械自主設計製造的超大型、抗離析攤鋪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保障港珠澳大橋的順利開通立下汗馬功勞。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對中大機械的施工效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港珠澳大橋這樣的超級工程正是因為有像中大機械這樣的大國重器支撐,才圓滿保障了如今的順利開通。
  • 麻湧開展「南粵家政」工程見成效
    蕭韻詩人生軌跡的變化,源於參加了麻湧鎮「南粵家政」培訓班,通過技能提升獲取了資格證,並成功實現個人創業。隨著「南粵家政」工程的深入開展,麻湧為當地群眾創業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項目,不少人像蕭韻詩一樣搖身變成小老闆,實現了創業夢。
  • 「南粵家政」工程遍地開花「一老一小」問題不再難解
    為破解家政難題,2019年8月,廣東正式啟動「南粵家政」工程,從多個方面提出了22項具體舉措,全面推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滿足居民家庭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記者了解到,目前「南粵家政」工程已在南粵大地遍地開花,各地先後因地制宜出臺了實施方案。截至2019年11月底,廣東已組織家政服務培訓19.4萬人次。
  •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廣州交流會啟動
    9月27日,廣州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人社局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廣州交流會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啟動。交流會為期3個月,現場設置有「三項工程」項目技能展示交流區、服務諮詢區及文創集市等區域,分別圍繞工作成果、技能和產品、互動體驗、人才服務、要素對接等內容進行交流。
  • 「遇見青春遇見美」——專訪默娘文創創始人林鳴
    我們採訪了「默娘」品牌創始人林鳴,福建鳳舞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據悉,福建鳳舞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燕窩,海參供應公司。從加裡曼丹島原產基地,到中國經銷地,形成一個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多位一體、有序循環的網絡體系。
  • 港珠澳大橋 ——中國的「超級樣板」工程(圖)
    最終,諸多問題被一一克服,中國的工程師們以腳踏實地、勇於創新、不斷挑戰自我的精神,讓這一中國的「超級樣板」工程,將於2017年正式向人們展示他的巍巍身姿。  導讀  最終,港珠澳大橋以64項創新技術,貢獻予世界沉管隧道工程。中國是沉管隧道工程的後來者,然而,「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這背後是中國工程人員的勤奮、智慧和不屈的鬥志。
  • 陽春市: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大工程
    記者近日從陽春市人社部門獲悉,該市深入推進「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大工程,面向普通勞動者有針對性地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從技能培訓到吸納就業、再到創業扶持,取得了顯著成效。據了解,陽春市委市政府把「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大工程列入政府「十件民生實事」和實施鄉村振興任務考核指標,出臺了「三大工程」實施方案系列文件,大力推進「三大工程」勞務對接,建立與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三大工程」培訓與勞務合作機制,組織貧困勞動力參加珠海對口幫扶陽江「粵菜師傅」「南粵家政」技能培訓,參加珠海對口幫扶陽春貧困勞動力挖掘機操作技能培訓
  • 梅州市「南粵家政」工程醫療護理服務培訓班開班
    今天上午,梅州市「南粵家政」工程醫療護理服務培訓班開班暨基地揭牌儀式在嘉應學院醫學院舉行。這也是自今年7月省人社廳印發新技能培訓課程標準後首個開班的項目。據悉,「南粵家政」工程自啟動實施以來,市人社局會同市衛健局
  •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 唱響「鄉村振興...
    新會區人社局圍繞本地特色,同步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江門日報記者 張奕維陳皮搭上「粵菜師傅」快車提升新會飲食文化的海內外影響力陳皮骨甘香酥脆、陳皮水鴨湯香醇微甜、陳皮酒稠綿醇厚、陳皮糕甜而不膩……近日,《粵菜師傅·新會陳皮美味》發布會暨新會陳皮膳食養生講座活動在新會區龍泉度假酒店舉行,數十款陳皮美味在發布會展出。
  • 書香門地董事長卜立新獲「中國品牌時代領軍人物」
    原標題:書香門地董事長卜立新榮獲「2019中國品牌新時代領軍人物」  2019年5月26日,在建國70周年之際,以「誰為中國品牌 贏得尊重」為主題,由中國商界雜誌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品牌研究中心決定共同發起主辦的「2019中國品牌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品牌人物峰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 第三屆三秦企業文化標兵單位和領軍人物公示
    第三屆三秦企業文化標兵單位和領軍人物公示 時間: 2018-12-26 15:52:02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 南粵家政直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籌備啟動 蝸牛保險公益舉措全面助力
    以家政供應鏈直播為主題的創新創業,有望為南粵家政的發展注入新能量。昨日,廣州洋灣超級供應鏈直播基地攜手粵家幫南粵家政服務聯盟,借"6678廣州首屆直播節"在廣州創投小鎮洋灣島舉辦了"南粵家政供應鏈直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籌備啟動會"。
  • 總臺大灣區之聲關注江門市「南粵家政」工程!短培訓、快就業、助...
    總臺大灣區之聲關注江門市「南粵家政」工程!短培訓、快就業、助脫貧!2018年以來,廣東結合大力推進的「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將職業技工教育作為技能扶貧的抓手,出臺了一系列精準扶貧政策和行動方案,確保有意願並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100%享受技能晉升培訓;確保有就讀意願的貧困家庭學生 100%入讀技工院校並100%享受技工教育優惠政策。
  • 莊小誇:榮獲第三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
    莊小誇,深圳市承翰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榮獲第三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公司一名分管工程項目的經理在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接觸和觀察之後,決定將一個土方工程承包給莊小誇,並同意莊小誇在工程承包期間分期再結算100多萬元的承包款。就是這項工程,為莊小誇帶來了發展的第一桶金。有了企業發展的第一桶金,莊小誇馬上註冊成立了公司,成為深圳市政工程總公司的一家下屬企業。
  • 教育觀察:教育改革需要領軍人物
    教育觀察:教育改革需要領軍人物教育觀察:教育改革需要領軍人物由此我想到,一個地區,一個學校,乃至一個學科,要想有一番作為,在本地區或本領域居於領先地位,必須有領軍人物。這樣的人可以是行政領導,也可以是一般工作人員,但最重要的是他們要具有較高的人格魁力、超前的思維、清晰的工作思路和較強的業務示範能力。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學校能否在本地區有影響力,關鍵在校長,而校內某學科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看有沒有一個能夠在業務上起引領作用的教研組長。
  • 月嫂育嬰技能大比拼,中山南粵家政工程進行時
    為推動家政技能人才隊伍的發展壯大和整體素質提升,以賽促訓、以賽促學、以賽促就業, 7月26日,由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三鄉人社分局、三鄉鎮婦女聯合會、三鄉總工會協辦,中山市工貿技工學校承辦的中山市「南粵家政」2020年中山市育嬰(高級工)職業技能競賽在三鄉鎮名座假日酒店舉行。全市22家幼兒園、託兒所、家政公司共計72名選手參加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