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中國茶杯的造型經歷了杯口直口、敞口、喇叭口的交織變換,杯腹或大或小,底足或有或無,杯耳或單耳或雙耳,不同器型的茶杯的誕生與用法,都有其自身的意義,如今,不少茶人不知不同杯型的用法。
本文極意將從器型方面,為大家介紹幾種經典的茶杯。
一方面,不同的器型能夠滿足不同茶葉種類衝泡需求。另一方面,用什麼茶具是主人自己的喜好,可是茶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古往今來素有「客來敬茶」的禮儀。
客人不僅可以通過茶杯了解到主人的習慣秉性,還可以根據主人為自己提供的茶器,了解自己在主人眼中的印象。
正如《紅樓夢》四十一回,賈母帶眾人到妙玉的櫳翠庵裡喝茶,妙玉給賈母用的是成窯杯,寶玉的是綠玉鬥,而其他人的則是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壓手杯,杯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於豎直,自下腹壁內收,圈足。握於手中時,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壓合於手緣,體積大小適中,分量輕重適度,穩貼合手,故稱「壓手杯」。其中,以明永樂青花壓手杯最為著名。
鬥笠杯,型如蓑翁之鬥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線條簡潔優雅,燒成難度高,於簡潔中見大智,尤顯珍貴。
圓融杯,圓融杯偏矮,腹部圓鼓,口徑內收,厚重沉穩之感,有「大肚能容天下事」的寓意,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顯更好一些,綜合口感最好。
鈴鐺杯,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鈴鐺,由此而得名。鈴鐺杯也稱仰鍾杯、金鐘杯、磐式杯,流行於明清時期。明成化、嘉靖、萬曆時期,有白釉、鬥彩、青花等品種,發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時,則有青花、五彩等。目前在市場上也是最多見的茶杯。
六方杯,六方造型挺拔,線面清爽,稜角分明,六稜流直而上翹,方中帶曲,施以汝釉,用起來更加圓潤。任何一個喜歡收藏汝窯口杯之人,對六方杯也一定喜愛有加。
不同的茶杯,通過我們的使用、把玩,就會發現,每個茶杯都有著它自己的性情,並無好壞高下。只是看它遇見了哪款茶,又看它遇見了哪個人,遇見對了,互相照耀,彼此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