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時組裝的樂高玩具,3歲娃5分鐘就拆了!孩子愛破壞該咋辦?

2020-08-16 陪娃日誌

今天娃爸把娃狠狠教訓了一頓,然後我把娃爸狠狠教訓了一頓。

娃爸為啥教訓娃?

因為最近小傢伙總是愛拆東西,前幾天給他買的幾套積木好不容易組裝起來,然後一瞬間就拆了。

今天下午娃爸又給他搭了個樂高消防局,也是剛搭好就秒拆,娃爸看著自己幾個小時的勞動成果瞬間被破壞,平時脾氣很好的他也忍不住抓狂了。

那我為啥批評娃爸?

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愛破壞其實是正常現象,面對孩子的破壞,家長要做的不是抓狂和批評,而是正確的引導。

可能很多父母都有類似的困擾,2、3歲的孩子孩子愛撕書,愛扔東西,再大一點就各種亂畫、破壞玩具,家長氣得夠嗆,小傢伙們還樂的咯咯直笑。

孩子的破壞行為分為「無意識破壞」和「有意識破壞」兩種,低齡孩子的破壞行為大都是無意識的,主要是下面這些原因引起的。

1、孩子生理髮育尚不成熟

2歲以前的孩子無論是手部精細動作,還是整體的反應協調能力,發育的都是不完善的。

這個時候,如果給孩子超出他駕馭範圍的東西,孩子很可能無意識的就會破壞了。

我家娃兩歲多一點的時候,娃爸單位一同事送了個早教機,娃爸回來嘚瑟的拿給娃玩,結果孩子一拿到手裡,「啪」一聲掉地下了,馬上摔出個小裂縫。

他太小了,根本拿不了那麼大的東西,非要往孩子手裡塞,能不摔壞嗎?

2、愛破壞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研究表明,人與生俱來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這種破壞性會在2-3歲的時候開始顯現,這也與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的時間不謀而合,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這一個階段。

這一點家長不必過於擔憂,要相信,隨著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接受教育的規範和道德的約束,這種本能的破壞性就會慢慢減少。

3、強烈好奇心驅動

3歲以後,孩子們的好奇心開始爆棚,除了每天不停地問「為什麼」之外,另一個表現就是不停地探索家裡的各種東西,什麼都要摸一摸、看一看、畫一畫、拆一拆。

這雖然挺讓大人抓狂,但是也是發展孩子探索精神和求知慾的好機會。

孫儷也曾受這個問題困擾。

她曾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說家裡的兩個孩子也是在家裡的牆上各種亂畫,她想阻止,但是好在鄧超比較理智,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去探索。

4、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對孩子缺乏足夠的關愛是很多問題產生的根源。

有些父母在孩子乖乖的時候,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注,而當孩子出現破壞行為的時候,反而會反應過度。

慢慢的,孩子就會發現,只要他一調皮搗蛋父母馬上就會關注他,所以有時候孩子就會故意破壞來引起父母注意。

那麼孩子在破壞東西的時候就完全放任他嗎?當然也不是。

首先要明確的是,孩子的一切行為都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些東西孩子現在還不具備去玩的能力,那我們必須給孩子講明原因和可能出現的後果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嘗試這麼做。

1、順應孩子天性,為孩子創造探索環境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疏」永遠比「堵」更有效。

如果家裡的孩子到了破壞期,父母可以給孩子專門開闢一塊「破壞角」,同時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供破壞的「資源」。

比如,2歲內的孩子給他一些撕不爛的布書、紙板書,3歲多的孩子給他多買一些可以重複搭建的建構類玩具、工具箱,孩子愛塗色,就給孩子準備些水洗顏料、畫筆等。

加拿大著名的藝術家Todd McLellan小時候也是喜歡拆各種玩具,父母給了他充分的尊重和自由讓他去探索,現在他是一名藝術家,成功的把興趣變成了職業。

他依然喜歡解構東西,並把他們拍成了藝術品。

相機拆解,拍成藝術品

2、參與到孩子破壞的過程中來

孩子破壞的過程,也是探索的過程,父母可以參與進來,給孩子一定的引導。

比如,孩子要拆一個玩具,那就一起拆,過程中讓孩子看一看裡面的構造、不同部分的功能,記住各個部件的位置,之後再努力拼裝起來。

「搭建、拆解、重組」的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滿足了好奇心,也明白了要珍惜東西,拆東西沒問題,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怎麼把它恢復原樣。

3、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注

父母給與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注,就自然會減少孩子的故意破壞行為。

6歲以前,是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最重要的時期,把玩手機的時間拿來陪孩子讀讀繪本、玩玩遊戲、鍛鍊下身體,不更好麼?

不要總是等到孩子長大了才抱怨孩子跟自己有隔閡。

我是,多平臺親子遊戲達人,專注親子陪伴與啟蒙!歡迎關注,一起聊聊養娃兒那些事!

相關焦點

  • 4歲孩子總是搞破壞怎麼辦?
    雲朵老師:4歲的男孩子,家長看到的是孩子「搞破壞」,我看到的卻是這個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而且喜歡動手,喜歡探索,這是很可貴的品質。如果這些品質一直保持下來,說不定孩子長大以後成為一個科學家、物理學家、或者發明家呢!
  • 孩子做事「3分鐘熱血」,甚至堅持不了5分鐘,是專注力有問題?
    寶媽馨子最近深感鬱悶,「我家娃幹啥都是3分鐘熱度,最多都堅持不到5分鐘,然後肯定去幹別的了。」馨子的焦慮也引得不少寶媽的回應,「確實,我家孩子也是,在家一天天根本閒不住,但是啥事也沒幹成,新買的繪本翻幾分鐘就不看了,又去玩別的了。」
  • 孩子做事「3分鐘熱血」,甚至堅持不了5分鐘,是專注力有問題?
    寶媽馨子最近深感鬱悶,「我家娃幹啥都是3分鐘熱度,最多都堅持不到5分鐘,然後肯定去幹別的了。」對於4歲以下的寶寶來說,「不專注」才是正常的表現。比如帶娃去戶外的時候,孩子很可能一會兒看看花,一會兒瞅瞅螞蟻,一會兒又會追著蝴蝶撒歡。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煩人」行為,家長該高興
    大約是我家孩子過了2歲吧,原本可可愛愛、聽話的寶貝突然化身「無敵破壞王」,走到哪拆到哪,所過之處沒有一個地方是乾淨的。就連抽屜裡的東西都要拿出來扔的到處都是。我要是不趕忙收拾,家裡就像剛被龍捲風襲擊過一樣。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是頭疼不已。
  • 家裡愛拆東西的小魔怪,看招!
    3歲以上:寶貝「為什麼」不離口,開始喜歡拆卸物品,改變物品原來的形狀,產生更多的有意「破壞」行為。前幾天有個媽媽跟豆媽聊孩子,說她家的小壞蛋現在太讓人頭疼了,家裡的玩具全是七零八落的,一個小汽車,剛買來小半天,就能拆到組裝不起來。家裡的小物件,能拆的基本上都拆了,再拆就該拆電腦電視洗衣機啦。
  • 3-6歲學前期給孩子玩這四類玩具,進入小學不發愁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了解一下3-6歲寶寶關於促進智力發育方面,一些可以給寶寶選擇的玩具類型。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下這個時期寶寶智力發展的特點吧。3-6歲智力發展特點3-4歲:3-4歲的寶寶認知特點具有形象性,往往在直接的感知和活動中進行思考與學習。你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寶寶往往不會先想好再做事,而是做好了再想。
  • 低齡娃的樂高攻略附媽媽笈團購
    正如上一篇《數學可以這麼玩|有趣實用的數學啟蒙指南》的文章裡提到的:「樂高滿足我對一個玩具的所有要求:可以幫助孩子動手、發揮想像力;在不同的年齡孩子可以有不同的玩法、甚至可以做很多遊戲的道具;玩具的設計便於遷移、同時還可以節省空間。」今天我們講的就是一個樂高發燒友和倆娃的玩耍故事。文末還有媽媽笈最新福利哦~
  • 益智玩具親測對比︱樂高恐龍套裝VS羅弗巧樂卡恐龍套裝大測評
    很多寶媽在娃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他買玩具,甚至,娃在肚裡的時候,玩具就開始囤了,到娃4/5歲的時候,家裡的玩具就能堆滿一個房間,你也是這樣的媽媽嗎?給娃買了這麼多玩具,我偏向於買益智玩具,益智玩具能提高孩子智力,有助於孩子成為學霸。不停的買益智玩具,我也從中總結出了哪些益智玩具能提高孩子的哪些能力。
  • 4歲的孩子,能坐幾小時拼樂高,專注力到底是怎麼回事?
    ,玩啥都是不到 5 分鐘就要幹別的去。」經常是我坐在桌子前面工作,他坐在我旁邊搭樂高,在架子上支起說明書,一邊看說明書一邊搭,除非遇到一些不確定的地方,問一下我。通常情況下,我們倆都是一坐好幾個小時。他在搭這個暗黑戰車的時候,每天早上和晚上就開工,連續搭了3天,最後一個人搞定了7歲+的樂高。
  • 4歲的孩子,能坐幾小時拼樂高,專注力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家孩子就是三分鐘熱度,玩啥都是不到 5 分鐘就要幹別的去。」
  • 【玩具】除了樂高,還能玩什麼積木?
    消息靈通的奶爸奶媽們紛紛推薦各種新奇好玩的拼插、組合玩具,簡直是「沒有買不到,只有想不到的」,讓人眼睛一亮大開眼界狂漲姿勢。有了這麼好的東東可不能一個人偷著樂,大家一起分享,讓小朋友受益才最重要。樂高德寶系列是專為低齡寶寶設計的大顆粒產品,拼插和拆卸都比較容易,有基礎、消防局、動物園等等多種套裝,造型十分可愛。推薦語:@晨晨媽:晨晨對空間的概念在玩樂高的過程中完全體現出來,現在他喜歡搭的不是小積木樣式,而是每次都會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自己搭個停車場、公園、幼兒園、我的家、機器人等大系列。2、Laq拼插積木
  • 4歲娃有超過2小時的專注力,這個媽媽是怎麼辦到的?
    上周閨蜜發了個朋友圈,她家才四歲的娃,拼好了樂高泳池組,這可是適合6歲以上的大寶寶玩的!回想我家米粒4歲的時候,還是個上躥下跳的淘氣包呢,別說2個小時,維持20分鐘的專注力都很難啊!瞅瞅小公舉的作品,雖然樂高很燒錢,不過只要(能讓老母親有片刻安寧)孩子喜歡,閨蜜也只有忍痛買買買了。
  • 拼插積木孩子不會拼只會拆?另類玩法讓0-6歲孩子再聰明兩斤
    文 | 維尼媽媽沐瀅家裡有娃,玩具自然成災。眾多玩具中,我家維尼最寵愛的就是這種樂高類的拼插積木。相對於一鍵式電子玩具和電子產品,我更青睞於給孩子們推薦能夠動手、動腦,訓練手腦眼協調及智力開發的玩具,拼插積木就是推薦的玩具之一。
  • 9歲娃聽課5分鐘溜號半小時,孩子專注力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細問之下,瑤瑤媽發現,女兒的專注力真的是太差了,每節課連專注5分鐘都做不到,總是在私底下溜號,玩玩橡皮,轉轉鉛筆,甚至拿著文具盒也能擺弄半天,瑤瑤媽有些著急,在群裡詢問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改變孩子的專注力。
  • 9歲娃聽課5分鐘溜號半小時,孩子專注力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這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專注力培養,也容易讓娃形成喜新厭舊的毛病。3)生活環境太嘈雜還有些家庭無法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比如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會有電視幹擾、麻將聲幹擾,或者父母的聊天說話從不注意分貝。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形成。
  • 如何利用樂高積木讓神獸靜悄悄不作妖!(3-5歲)
    2,所有東西:故事,搭建的東西,道具,都能按孩子的喜好和能力來調整,但,不要動手幫他搭,能不告訴他答案就不告訴答案,多給方向給他思考,實在不行你給選擇題給他二選一,你搭好了給他看完拆了重搭。3,不要要求他搭得規整,好看!不要按著你的想法讓他搭。
  • 樂高培訓班要不要給娃上?看完不糾結!
    說在前面的話:好多人留言問,有沒有必要帶娃去上早教班、2歲的娃需不需要去託班,其實早些時候我都陸續分享過,大家可以在最後的「相關閱讀」裡直接點擊標題閱讀。前段時間,好朋友有些焦慮,一周問了我兩回,樂高班有必要上嗎?周圍好多小朋友都上了,好焦慮啊,不給娃上,他是不是會落後?真怕耽誤了孩子。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煩人」行為,家長該高興!
    「學霸札記」一個分享學習資料的平臺 中午12:00與你相約~ ▼ 大約是我家孩子過了2歲吧,原本可可愛愛、聽話的寶貝突然化身「無敵破壞王」,走到哪拆到哪,所過之處沒有一個地方是乾淨的。
  • 「金英玩具」六種1-3歲孩子最愛玩的玩具,看後再也不會白花錢
    不過家長要捂緊錢包,每個種類買一兩件就好,玩具買多了,會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破壞專注力,花錢辦壞事,玩具一定要少而精,要買「孩子喜歡的對於走路比較早的寶寶來說,這類玩具就直接跳過去了。這類玩具的缺點是,雖然在學步期間娃會非常喜歡,一旦孩子走路走得很順溜了,這種玩具就再也不玩了,性價比不太高。
  • 多圖深扒 | 細數4歲娃玩過的樂高得寶套系
    後來問朋友,朋友說,這些積木叫樂高。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樂高,看小妞那麼著迷的樣子,我立馬決定買一套。等小妞睡了,我翻開某寶一看,樂高分為大顆粒和小顆粒,5歲以內的小朋友適合玩樂高得寶大顆粒。篩選了幾天,買了第一套情景套系10517,含有人偶,動物,基礎磚,房型磚,還有個寬底板。我們的樂高之旅就從這裡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