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願霍金先生的聲名和見解永留宇宙

2021-02-19 數理人文

本文出自《科技導報》微信訂閱號(2018 年 3 月 14 日),《數理人文》經《科技導報》授權轉載,照片來源:哈佛大學數學科學與應用中心(CMSA)網站。

2016年,霍金與好友丘成桐在哈佛大學數學科學與應用中心(CMSA).

3 月 14 日,據英國《衛報》報導,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 76 歲。

霍金 1942 年 1 月 8 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是近數十年來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他年輕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因此,和他的頭腦一樣負有盛名的是他的輪椅以及他為了表達與交流而形成的獨特姿態。

霍金去世後,其子女在聲明中寫道,「他的勇氣、堅持以及他的傑出和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偉大者謝幕。為了追憶霍金先生以及更好地紀念他的工作,《科技導報》微信公眾號採訪了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先生,他簡要評價了霍金先生的成就並表達了追思之情:

霍金先生是一代大師,這 50 年來對大範圍的宇宙結構的認識,無出其右者。他對於黑洞結構(之認識)、如何引導量子效應在黑洞理論上(的應用),都是劃時代的工作。他確實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當然霍金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喜歡文學,喜歡和女士交談,也喜歡幹一些冒險的活動,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有無比的熱情,也十分成功。

他雖然沒有享受到很多事情——就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能夠得到的樂趣,但是他一生的經歷可以說是璀璨的。他知道自己的成就,他會知道世人對他的尊敬和愛慕,不枉他一生的努力和忠誠。

霍金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去世使我哀傷。願他聲名和見解永留宇宙!

霍金先生用一生分享了他寶貴的思想財富與獨特的生命體驗。

今天,讓我們所有受過其精神之光芒照耀的人,一齊道一聲:再見,霍金先生!

歡迎關注《數理人文》雜誌微信版

© International Press of Boston

相關焦點

  • 泰笛牛考研數學名師團隊深度解析:數學皇帝丘成桐
    2003年9月15日,丘成桐在蕉嶺設立「丘成桐獎教獎學基金」。為了激發中學生對於數學研究的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和發現年輕的數學天才,2004年,丘成桐首先在香港成立了面向香港中學生的兩年一屆的「恒隆數學獎」。
  • 高冠教育 · 再見,霍金!你屬於宇宙和星辰
    霍金正是這句話最完美的詮釋。「我是誰?」——這是史蒂芬•霍金從劍橋大學學院的方形樓梯上跌下來時發出的一問。以後的幾十年間,霍金不斷地重複質問自己同樣的問題。肌肉萎縮側面硬化病使他喪失了語言和行動的能力,但是他不僅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活了下來,更以自己藝術的、富有激情的方式,為我們解釋著神秘的、茫茫無邊的宇宙世界。霍金,這位傑出科學大師的臉上永遠露著寧靜的笑容。
  • 了解宇宙與未來,必讀霍金的《時間簡史》!
    宇宙大爆炸開端的奇點、恆星坍縮後形成的黑洞的奇點……這些理論和構想成為了科學領域裡的裡程碑。可以說,要了解宇宙,世界運行規律和時間的本質,《時間簡史》是跨越不了的鴻溝。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困住眾多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問題,而在霍金這裡,這些難題迎刃而解。
  • 專訪丘成桐先生:做學問就要真正為學問而做學問 | CNCC 2017
    隨後雷鋒網AI科技評論(公眾號:AI科技評論)記者有幸採訪了丘成桐先生,討論內容包括丘先生在計算機、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其他一些見解。很多人認為,中國學者做的東西對社會有用或者國家有用才是學以致用。
  • 【第58期】12歲見到霍金,他點亮了我的宇宙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8/3/16/20183161521181452740_456.mp4「2002年,12歲的我親眼見到了霍金先生。」在北京工作的王雪巖說。
  • 霍金:方寸輪椅 無垠宇宙
    新華社倫敦3月14日電 (天下人物)霍金:方寸輪椅 無垠宇宙新華社記者張家偉「如果宇宙不是你所愛之人的家園,那這個宇宙也沒什麼值得探索,」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說。14日,76歲的他永遠停止了對所愛宇宙的探索。
  • 霍金告別地球回歸宇宙 劍橋大學降半旗緬懷
    霍金告別地球,投入宇宙懷抱。人們相信他正開啟時空之旅,從我們的空間飛躍到宇宙的另一空間。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歡迎點擊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霍金誕生在戰爭動亂年代,霍金的父母都是牛津大學的高材生。父親主修醫學,母親鑽研哲學、政治和經濟學。
  • 霍金開微博了,你還沒去留言?分分鐘被宇宙拋棄的感覺!
    霍金的爸爸和媽媽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的,一個主修醫學,一個主修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所以說,智商高低是有遺傳的…… 21歲的時候,青春年少的霍金被醫生診斷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漸凍人症,只有兩年好活。可能人類太需要他的智慧,霍金奇蹟般的熬過了這兩年,還熬過了更長的時間。雖然健康逐年惡化,但今年的霍金,已有74歲,我們也幸運的能和一位依然健在的天才,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上。
  • 霍金給子女的三條人生建議
    宇宙沒有邊界,大爆炸之前任何東西都是不存在的。——霍金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教授在英格蘭劍橋家中去世,魂歸浩瀚宇宙,享年 76 歲。1979 至 2009 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為統一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霍金遺作:多重宇宙到底是什麼?
    史蒂芬·霍金教授最後的研究論文表明,我們的宇宙可能只是眾多宇宙之一,它們和我們自己的宇宙類似。   The theory resolves a cosmic paradox of the late physicist’s own making.   該理論解決了這位已故的物理學家自己製造的宇宙悖論。
  • 美媒:「宇宙預言家」霍金手稿及標誌性輪椅將被拍賣
    史蒂芬·霍金是「宇宙預言家」(圖片來自美聯社)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美媒稱,史蒂芬·霍金是宇宙預言家,精神領袖,也是全球名人。佳士得拍賣行10月22日宣布的這次網上競拍包含霍金的22件物品,例如他有關宇宙起源的博士論文,他諸多獎章中的一部分,以及《蟲洞頻譜》和《重力坍塌中物理學的徹底崩潰》等論文。佳士得拍賣行書籍和手稿部負責人託馬斯·文寧說,這些論文「記錄了他的思想演變——他那光芒四射、令人震驚的才智」。
  • 為此霍金和別人打賭,居然輸掉了這個東西
    現代科學認為黑洞是一種神秘的宇宙天體,它的內部充滿了宇宙中最神秘的力量——暗物質。而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黑洞被定義為一種神秘的天體,黑洞的中間是一個奇點,它有著無窮大的引力,甚至連光都難以逃脫黑洞的引力,進而被吞噬掉。但是有一部分科學家們認為黑洞根本不存在?
  • 仰望星空:霍金和他的先行者
    「仿佛看到偉人們一代又一代地接過智慧的接力棒,在銀河裡奔馳,願你們在星辰中相遇。」一位網友在霍金去世後留言,表達了中國乃至世界人類發自內心的讚美。奇妙的時間節點,連接起人類仰望星空的深情目光。但此種心境持續的時間似乎並不長,霍金理智地接受了這一現實,並且繼續享受生命。開始時病情較輕,還可以正常活動。霍金和第一任妻子簡相識於劍橋大學。簡回憶說,他倆的第一次見面毫無浪漫可言,是路遇,「他留著一頭亂糟糟的棕發,正沿著聖奧爾本斯街道低著頭蹣跚而行」。牛津大學,才俊薈萃之地也,但簡選擇了霍金,而霍金則告之她自己是漸凍症患者。
  • 丘成桐先生在中國的第八份義工
    半個月前丘成桐先生又為祖國做了一件漂亮事,這是庚子年疫情裡諸多黑暗裡的亮色,給人暖意和希望。館主曾在6月10日拜訪過丘先生,事先了解一些內幕,現在想起仍然感動,今日與諸友們一起分享:這個世界的美好,一定是有人在發光。
  • 霍金生前最後一篇論文發表:關於多元宇宙與宇宙的永恆膨脹
    IT之家5月3日消息 近日,霍金生前最後一篇論文在《高能物理雜誌》(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上發表。據報導,霍金最後一次編輯這篇論文的時間是3月4日,即他去世的10天前。這也或許是他對宇宙本質的最後的想法了。
  • 人類世界的傳奇:霍金
    ,被問,「每個人都想知道,大爆炸前宇宙是什麼樣的?」用華人數學家丘成桐先生的話說,他有「無比的勇氣……無比的毅力、無比的集中、無比的興趣」。一直到這個世紀,他仍然在嘗試深入理解黑洞和宇宙的本質,並且不憚於推翻自己早年的科學設想。
  • 果殼中的宇宙,喜劇中的霍金
    前幾天,朋友圈被霍金的去世刷屏了。   毫無疑問,霍金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很多人都稱,他的離世將使人類繼續在黑暗中前行,直到下一個霍金的出現。   我對霍金的了解僅限於他的肢體殘障,他的《果殼中的宇宙》和《時間簡史》。
  • 宇宙外面是什麼 霍金告訴你答案
    宇宙外面是什麼,霍金告訴你答案。浩航宇宙無窮無垠,人們在探索宇宙的同時也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宇宙外面是什麼呢?
  • 霍金去世了,消息一出,網友們都是什麼反應?
    今天,我們在網上看到一條消息刷屏,那個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偉大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了,很多網友表示驚訝,表示惋惜,我們來看看網友們是怎麼緬懷這位人類偉大的科學家吧!網友先鋒點評:報導了,是真的。願他天堂沒有痛苦,一路走好。致敬!報導了,是真的。很遺憾聽到這個消息,雖然他不是中國人,但科學無國界聽到他逝世真的很難過,無法去形容這種沉重的心情。世界從此又少了一位世界級的物理大師。願他天堂沒有痛苦,一路走好。致敬!網友二:歷史總是驚人相似,愛因斯坦生日這天,霍金走了。他出生的那天,是伽利略去世的日子。霍金走了霍金於今日去世,享年76歲。
  • 輪椅上的宇宙:紀念霍金-新聞專題-科學網
    其實,霍金在一生中做過的很多科學研究,它們可以總結成一句話:「如何摸到愛因斯坦尋覓的那隻大象」。 其中有兩個貢獻非常著名,一是證明「宇宙大爆炸始於一個奇點」,二是證明「黑洞是有溫度的」。 比如,霍金最突出的科學成果霍金輻射,即使霍金輻射得到了實驗驗證,霍金得到了諾貝爾獎,我們還是可以指出:霍金的成果主要是在已有的框架內改進,這固然很好,但比起那些提出新的框架的,還是要低至少一個層次。 那麼哪些人提出了新的框架?例如牛頓,提出牛頓力學。麥克斯韋,提出電磁理論。愛因斯坦,提出狹義和廣義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