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科技導報》微信訂閱號(2018 年 3 月 14 日),《數理人文》經《科技導報》授權轉載,照片來源:哈佛大學數學科學與應用中心(CMSA)網站。
2016年,霍金與好友丘成桐在哈佛大學數學科學與應用中心(CMSA).
3 月 14 日,據英國《衛報》報導,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 76 歲。
霍金 1942 年 1 月 8 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是近數十年來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他年輕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因此,和他的頭腦一樣負有盛名的是他的輪椅以及他為了表達與交流而形成的獨特姿態。
霍金去世後,其子女在聲明中寫道,「他的勇氣、堅持以及他的傑出和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偉大者謝幕。為了追憶霍金先生以及更好地紀念他的工作,《科技導報》微信公眾號採訪了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先生,他簡要評價了霍金先生的成就並表達了追思之情:
霍金先生是一代大師,這 50 年來對大範圍的宇宙結構的認識,無出其右者。他對於黑洞結構(之認識)、如何引導量子效應在黑洞理論上(的應用),都是劃時代的工作。他確實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當然霍金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喜歡文學,喜歡和女士交談,也喜歡幹一些冒險的活動,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有無比的熱情,也十分成功。
他雖然沒有享受到很多事情——就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能夠得到的樂趣,但是他一生的經歷可以說是璀璨的。他知道自己的成就,他會知道世人對他的尊敬和愛慕,不枉他一生的努力和忠誠。
霍金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去世使我哀傷。願他聲名和見解永留宇宙!
霍金先生用一生分享了他寶貴的思想財富與獨特的生命體驗。
今天,讓我們所有受過其精神之光芒照耀的人,一齊道一聲:再見,霍金先生!
歡迎關注《數理人文》雜誌微信版
© International Press of Bo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