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6月底7月初,禪城區接連召開區委全會、區兩會,提出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堅持高質量發展,做強做優中心城區功能,全力爭創廣東省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試驗區,為建設佛山首善之區不懈奮鬥。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佛山日報記者根據今年禪城區重點工作,走訪區相關部門和鎮街,了解他們如何貫徹落實區委全會和區兩會精神,推出「做強做優中心城區功能打造佛山首善之區」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高考上周放榜,禪城區全省理科前50名1人、文科前50名2人;600分以上高分人數455人,佔全區文理科考生近十分之一,比例市內領先;全區高分優先投檔線、本科以上上線人數、上線率高位再進。
這份成績單,是禪城區域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剪影。這些年,禪城區教育系統在加強黨的建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動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探索教育服務創新、落實教育民生實事等方面開展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接下來,對標禪城區委四屆八次全會、區兩會精神轉化落實,禪城區教育局將在學校建設「9+7+1」工程,基礎教育「三名工程」,組建四大教育集團,努力辦好學前教育、實現「5080」發展目標等方面鼓足新幹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教育均衡向優質教育均衡轉變,打造符合高品質中心城區特質的高質量教育。
關鍵詞:優質學位
今年可新增學位約4000個
禪城區教育局大力推進新、改、擴建學校「9+7+1」工程,計劃於2020~2023年間新建、改建9所學校,同時對7所原村辦學校實施擴建工程和對1所特殊學校實施擴容提質工程,大力增加中小學學位供給,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禪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建、改建學校方面,目前在建學校5個項目當中,瀾石中學校園重建工程(一期)、佛山LEH國際學校、東華裡小學、張槎中心小學大沙校區舊改項目預計今年建成,可新增學位合計約4000個,而環湖小學西校區也將加快建設。
與之相應,佛山市第四中學附屬學校、佛山市第九小學新校區、佛山市實驗中學附屬學校、鐵軍小學東校區等項目正加快開展有關前期工作,力爭儘早動工建設。
為快速有效增加學位,禪城區教育局擬通過增建教學樓等方式擴大部分原村辦學校辦學規模,涉及南莊紫南小學、羅南小學、堤田小學、上元小學、吉利小學及張槎下朗小學、大富小學7所原村辦小學。
7月8日高考結束,在佛山二中考點,考生們笑容滿面走出考場。/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
目前,紫南小學新建綜合樓及連廊工程施工單位已拆除舊建築物並進場施工,羅南小學新建教學樓工程正在辦理規劃變更手續,兩個項目計劃2021年投入使用,可新增學位合計約855個。
同時,為進一步增加區域特殊學校學位供給,禪城區教育局擬對原佛山市第二十七小學校舍進行改建,增設為啟智學校第二校區。據透露,該項目已開展有關前期工作,力爭2020年內動工,計劃新增特殊學位100個。
關鍵詞:教育品牌
持續開展基礎教育「三名工程」
2018年9月,禪城區啟動培養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的基礎教育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作為「三名」工程的延續,共遴選1162人進行培養扶持,以此培養引領教育優質發展的「頭雁」,打造禪城教育品牌。
禪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特支計劃」2018年啟動以來,禪城區「三名」人才成長迅速,共新增省特支計劃名師1人、省級教育領軍人才12人、省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4人、正高級教師4人,高層次人才比例全市領先。
為推進此項工作,項目啟動以來,禪城區教育局一方面通過推薦教師參加國培、省培、市培項目,與高校合作開展專項培訓班、遴選骨幹教師、教學新秀入室進行為期3年的專項培養等舉措進行定向培養。
另一方面,區教育局持續實行經費資助,包括向教育領軍人才、教育教學名師分別提供每人每年10000元、5000元的公共服務津貼,資助63位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建立了「三名」工作室,每年資助5~10位人才出版專著。
為做好專業支持,禪城區教育局將教育領軍人才30人、教育教學名師320人聘為同級專業技術崗位的最高職級,並設立200項「特支計劃」專項課題予以扶持,引領約500位人才在研究中成長。此外,還每年設立約180個崗位安排「三名」人才到涼山、廉江、羅定、清遠、新疆、西藏支教和扶持本區薄弱學校,引導人才到艱苦的崗位鍛鍊成長。
關鍵詞:教育集團
四大教育集團下半年掛牌
禪城區委四屆八次全會報告以及今年區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禪城區要組建四大教育集團,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引發廣泛關注。
禪城區教育局局長曾雄鋒在區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說,四大教育集團是指佛山三中、環湖小學、鐵軍小學、佛山九小教育集團,未來3年禪城區教育局將以這4所優質品牌學校為核心,以若干所學校為成員,組建教育集團,統籌優質資源,促進集團成員學校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社會美譽度,實現共同管理、共同發展的目標。
禪城教育部門介紹,今年上半年,區教育局已完成集團化辦學方案的起草,並積極推動4個集團中新建學校建設工作,其中東華裡小學計劃於2021年3月投入使用。下半年,區教育局還將完成4大教育集團的掛牌及集團黨委的組建工作,以集團黨委為引領,領導集團辦學工作開展。
正在建設中的佛山LEH 國際學校,位於禪城區奇槎片區,該校將於今年內建成。/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
未來,各教育集團將探索多種組織管理模式,如集團總校長兼任成員校校長的管理模式等;集團領銜學校還將牽頭,在充分調研、溝通協商的基礎上,制定集團三年發展計劃。
不僅如此,四大教育集團還要將集團發展目標,分解到具體項目當中,以項目為抓手,統籌成員學校的各項資源;同時,四大教育集團也將聚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德育建設、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等重點領域,重點探索任務導向的骨幹教師校際流動機制及學校幹部隊伍等關鍵環節管理創新。
關鍵詞:學前教育
7所幼兒園力爭年底獲批
曾雄鋒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禪城區學前教育主要是圍繞「5080」來開展工作,「5080」指轄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50%,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80%,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園所數佔比80%。
「禪城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園所數已經超過了80%,但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為43.6%,距離50%有一點差距,禪城將主要通過創辦新的公辦幼兒園實現這個目標。」曾雄鋒說。
為此,禪城區教育局重點推進明珠淺水灣幼兒園、望江幼兒園、金色裡程幼兒園、龍灣幼兒園、保利和樂稚美翠雅幼兒園、保利和樂稚美天盈幼兒園等6所新型公辦幼兒園和誠希幼兒園1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建設及審批工作,力爭全部於2020年年底前獲批設立。
目前,保利和樂稚美翠雅幼兒園已全面完成裝修;望江幼兒園已完成室內裝修,處於戶外裝修階段;金色裡程幼兒園、龍灣幼兒園、保利和樂稚美天盈幼兒園、明珠淺水灣幼兒園處於開展裝修階段。
與此同時,禪城區教育局將緊緊圍繞公益普惠性目標,通過新建和支持現有公益普惠性幼兒園擴大規模來增加優質普惠學位。
目前,全區已審批新設誠希幼兒園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核定辦園規模9個班,可新增學位315個,並已完成9所公辦及集體辦幼兒園、1所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擴班審批流程,合計擴大24個班,新增學位840個,屆時將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公益普惠性幼兒園的學位需求。
另外,蓓陽幼兒園、惠怡幼兒園兩所幼兒園民辦轉制公辦已獲區政府批覆。接下來,禪城教育部門將通過國有資產回收、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等措施,加快推進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力爭於今年年底前實現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新設公辦幼兒園按最大辦園規模計算)佔比達50%,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80%。
原標題:百尺竿頭,禪城教育如何高位再進?
禪城區教育局將推動教育均衡向優質教育均衡轉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周文琪通訊員禪教宣
編輯|何欣鴻
來源:佛山在線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