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做淘寶主播 6家書店直播發聲:守護精神棲息地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許知遠做淘寶主播,6家書店直播共發聲:守護精神棲息地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獨立書店人備受煎熬。據實體書店聯盟「書萌」於今年2月對全國1021家書店的調查,截至2月5日,90.7%的書店選擇停業,超過99%的書店沒有正常收入。儘管最近兩周陸續傳來了書店復業的消息,但疫情之下,客流量不復往日。

「保衛獨立書店」直播企劃。

3月9日晚,單向空間聯合淘寶直播、薇婭viya共同發起「保衛獨立書店」直播企劃。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作為當班主播,連線獨立音樂人葉蓓以及南京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重慶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廣州1200bookshop創始人劉二囍、海鹽烏託邦書店創始人童興家,大家共同為書店發聲。

許知遠毫不掩飾自己對主播一角的「難以適應」,每每連線一位書店同行,他幾乎都要問一句:「你也是第一次做這玩意吧?」在幾番閒聊、打趣、問答與思考後,他說:「每個書店人都不是孤立的,大家都是這個群體的一部分。誠實和愛,是我們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

南京先鋒書店。本文圖片均由書店提供

南京先鋒書店

「儘管書店已經復工,但看上去還是像一座孤島。人們的焦慮和陰影還是沒有散去。」

南京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感慨,門店關門一個多月,是先鋒二十多年裡從來沒有過的先例,「不只我們,很多書店都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困難。這樣的困難還不會是短期的,尤其當人們習慣了網上消費,未來實體書店的客流怕是堪憂。我現在看著空空的書店,真有點心碎,有點心痛。」

在疫情時期,先鋒也發起了很多活動,比如「寄給2020某一天的你/TA」、「先鋒氣味盲選」等等。錢小華透露,書籍盲袋這樣的形式挺受讀者喜歡,很多人還特意註明要他親自選書。「我們也有自製布包、手工書籤、手寫明信片等,想讓讀者通過更多的形式親近我們。」

2月9日,先鋒還在微博上公開了一份通知。這份通知提到:「即日起,所有醫生、護士持本人醫師執業證、護士執業證或醫院胸牌在先鋒書店所有門店消費均可享受終身八折優惠。」其中的「終身」意味著,未來任何一個時間點,只要先鋒書店還在,醫護人員可持本人證件在書店擁有這項福利。

許知遠問錢小華,24年了,先鋒堅持下來的動力是什麼?

錢小華說,一是自己喜歡,二是想為讀者服務。「書店是一種社會景觀、公共景觀,說白了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家書店的存在給一個地方帶去了很多希望。如果書店死了,許多人也會孤獨地死去。我想我們肩負著最重的責任。」

南京先鋒書店。

杭州曉風書屋

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也坦言現在是書屋最難的時候,哪怕是非典時期都沒有這麼難。書屋於2月24日復業,那一天就來了15位客人。

「我預計起碼兩個月時間裡,讀者都不敢來。特別是大學書店和博物館書店,以前會有很多家長帶孩子來,但現在家長都不敢帶孩子出門了。」

朱鈺芳也在尋找各種辦法,在這次淘寶直播前,已「豁出去」做起了視頻直播——《推開曉風的門》。她說:「其實為直播做的盲袋,我們是虧本的。直播的真正銷售轉換,也很難說。對於怎麼通過網絡尋找贏利點,我還是外行。但我最大的想法是可以通過直播這樣的平臺,讓更多人認識到杭州有這麼一家書店。希望以後有更多人可以回到實體書店。」

最早曉風書屋的定位為社區書店——和社區裡的人一起成長,一起擁有幸福感。朱鈺芳不止一次說過,人們在實體書店,一定能感受到不一樣的驚喜:「讀書可以很簡單,可以回歸天真,這個天真是要自己去找的。在實體書店,本身想買這本書的同時你又邂逅了另一本書,那種驚喜感不是『點擊購買』可以擁有的。」

重慶精典書店。

重慶精典書店

重慶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坦言,這次衝擊應該是精典書店快22年來最厲害的一次。

2月12日,一位朋友讓他推薦幾本書,他拍下桌上最近讀的一些,發了過去。朋友看到照片,說想到精典把這些書全部買走。最後,楊一去店裡約上了快遞,包郵寄了過去。這也是自從1月24日到2月12日,書店裡的第一單銷售。

說起來,精典書店的創辦源於楊一自己的經歷。他告訴許知遠:「我開書店,很大的原因在於我曾經是個學渣。恢復高考後,我母親就是用閱讀這個方式挽救了我,讓我愛上了讀書。我用了兩年時間,通過這些書,考上了好的大學。可以說,開書店是我對自己過去經歷的一次紀念,也是感謝我的母親。」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重慶還會有「買不到書」的情況,那時候郵購都不方便,更別提電商。「朋友說你乾脆開一家書店好了,那我就開起來了。」

疫情時期,精典沒有開店,於是加大了線上微商城銷售,也在讀書群裡面銷售新書。楊一坦言:「效果一般,因為網店的價格實在太便宜。很多讀者,轉而去噹噹、京東下單。由於定價的原因,實體書店還是很難與網店抗衡,所以獨立書店往線上轉型還是非常困難的。我們還是要把空間體驗感做好。」

不過,在等待與煎熬中,楊一也感受到了來自讀者的溫暖支持。有一位讀者指定要在精典的微店買書,還說:「精典選書有水準。再說了我真怕你們撐不過去,我愛精典,所以難關共渡」。

廣州1200bookshop

廣州1200bookshop

1200bookshop是廣州目前唯一的24小時不打烊書店。它的創始人劉二囍說,開業六年來,此時是最艱難的時期,危機感受之強烈是前所未有的。

「尤其二月份,1200bookshop一半以上的門店關閉,沒有任何收入來源。保持營業的店面收入慘澹,甚至不及往常的十分之一。」

在2月15日的一篇《79.04%的實體書店撐不過三個月| 1200bookshop之求生欲》中,劉二囍寫道:「六年來,不打烊書店一直24小時亮著燈,夜間從未停止過營業的1200bookshop總店,夜間已經熄了燈。對此我們非常擔憂,如果這種狀況持續再久一些,書店的燈也將在白日無光。」

為了應對危機,1200bookshop推出了優惠儲值卡、「不能、不明白」帆布包、1200bookshop盲選禮包等產品,在一星期裡得到了50萬的現金流。更讓劉二囍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讀者留言說:「大四那年來廣州住不起賓館,就在1200趴著睡了兩個晚上,很心酸,謝謝1200當時給了我依靠。」

「書店很多時候扮演著一個公共空間的角色,它沒有門檻,所有人來去自由。 」儘管疫情或許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 但劉二囍認為,經過一兩個月的「禁足」,大家反而對「走到線下」充滿了渴望。

2月底,烏託邦書店發布結業通告。

海鹽烏託邦書店

「這四年,我唯一失去的就是金錢。其他的,全部是我的收穫。」

在這一晚的直播裡,最令人難受的或許就是烏託邦書店創始人童興家的這一句。

2月底,他發布了《烏託邦書店結業通告》:「自16年至今,烏託邦前前後後走過來四個年頭,雖然一路辛酸,但也都算挺過來了。然而,在今年的春節,由於此次疫情影響,我們實在無力前行。選擇結業,或許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 『止損』方式吧。」

這家小店曾發起過眾籌觀影系列活動、西西電影工坊系列活動、烏託邦民謠系列活動等,受到不少讀者的喜愛。根據通告,烏託邦的結業時間定在今年5月1日的前後一周。目前,書店還有大量庫存新書,以文史哲、藝術、經濟等為主,還有少量籤名書、絕版書、毛邊書、港臺原本、外文原版等。目前,這些庫存會以盲盒的形式出售,並贈送烏託邦結業書籤。

童興家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後面他打算重操舊業做建材。他說:「結束只是暫時的結束,結束也是重新的開始。」

單向空間

單向空間

2月24日,原本計劃15周歲生日活動的單向空間發布了一封求助信,信中提及: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而大悅城的整體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15本書。預計書店2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80%之多。

這一封信引起了極大關注。單向空間旗下雜誌書《單讀》主編吳琦後來坦言,這次自救會員的活動並不是簡單歸因為「實體書店的經營困境」,那只是故事的一半,故事的另外一半是:在突破書店本身的困境之外,我們還要做什麼?

他說:「我們沒想過要通過這個活動賺多少錢,而只是希望通過它為公司帶來一個持續穩定的現金流,來做更多的事情。用戶購買儲值卡,除了獲得超出購買金額的儲值以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們願意支持單向空間繼續在書店和平臺的中間地帶去做實驗,去探索一條只屬於單向空間和它周圍這群人獨特的道路。」

此後,單向空間還開啟了「書店互助計劃」,為身處困苦的同行積極發聲,也包括了這一晚的淘寶直播活動。在直播同時,他們聯合另外5家獨立書店準備了6款書店盲袋,盲袋內包含不同書店的精心選書、限定文創產品,每家書店的盲袋產品也各不相同。

葉蓓直言,她對許知遠做淘寶直播感到挺意外的,但或許書店人此刻都需要嘗試不同的方式:「不論在什麼時代,都要接受不同的方法。」

「書店對於城市是非常重要的。疫情下,大家是彼此聯結,彼此鼓舞的。」許知遠說,他希望和這些夥伴一起,去不同的書店分享音樂和書,而且第一站就在武漢。「經歷了這次疫情,我會更渴望去理解生活,理解人,理解書籍。」

相關焦點

  • 7萬家書店告急:許知遠連線淘寶第一主播薇婭,一夜籌集70萬
    7萬家書店告急:許知遠連線淘寶第一主播薇婭,一夜籌集70萬 iwangshang / 丁波 / 2020-03-11 摘要:直播能否拯救實體書店?
  • 一天帶動成交量增長了650%,書店、檔口紛紛加入淘寶直播進行自救
    在每個人都談「直播」時代裡,你確定你真的懂直播嗎?1、實體書店的自救在震蕩中激發的覺醒疫情讓許多人減少外出,更不願到人流密集的場所,實體書店恢復營業後客流量驟降90%左右。窮則思變,轉戰線上成為各大實體書店的一條自救出路。3月9日晚,許知遠聯合薇婭、淘寶直播發起「保衛獨立書店」直播。
  • 書店店長化身淘寶主播 全國200家書店上淘寶直播「雲讀書」
    在被稱為「最美書店」的鐘書閣泰晤士小鎮店,店長陶舒婷一個人在碩大的店鋪裡,和淘寶直播間的讀者分享經典文學作品《挪威的森林》、《霍亂時期的愛情》。聊到興起時,她還跟讀者互動起來:「我發現今天跟直播間粉絲們的品味相當一致,歡迎你們以後也來看我們的直播,一起讀書。」
  • 最前線|為了拯救「獨立書店」,許知遠和薇婭聯手賣盲袋
    講解6分鐘,99元的盲袋銷量突破3000件是薇婭直播間賣書的最新戰績。這是許知遠聯合薇婭、淘寶直播於昨晚(3月9日)發起的「保衛獨立書店」直播的主場之一,另一主場是剛剛落地直播項目的「單向空間」淘寶直播間。從2月26日開始,「單向空間」淘寶店鋪已經進行了五次直播。
  • 薇婭、許知遠直播保衛,線下獨立書店的向死而生
    ,在淘寶直播與主播薇婭viya共同發起了「保衛獨立書店」為主題的直播。 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與南京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重慶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廣州1200bookshop創始人劉二囍、海鹽烏託邦書店創始人童興家進行了連線對談。 出現在直播間的許知遠臉色發紅。此時他正身在日本,他說自己先喝掉半瓶酒,才敢面對直播間的鏡頭。
  • 疫情期間實體書店:做直播、賣儲值卡,呼籲大眾情懷支持
    書店要存活下去,我們只好上線了一系列的線上活動,比如線上讀書會,線上圖書分享會等。」所幸,成立於2017年的方庭書店在近幾年積累了一批忠實的讀者客戶,凝聚成方庭書店的線上社群,在疫情洶湧中願意守護這片精神家園。然而,將主要精力放在線下活動的實體書店,生存狀況著實讓人捏一把汗。
  • 全國200家書店集體上淘寶直播 圖書直播場次同比暴增10倍
    近日,鍾書閣、志達書店、麥家理想谷、中信書店、蒲蒲蘭繪本館等200多家知名書店集體變身淘寶直播間。這些書店大多是潮人們平時會去打卡的「網紅書店」,如今很多人無法出門,書店店長就化身主播用手機帶讀者「雲打卡」逛店、推薦新書。
  • 許知遠低頭:每天只賣15本書 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
    求助信中也披露,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書店已經緊急通過各種線上平臺進行儲值優惠、在線直播、建群秒殺等促銷,但收效甚微,每次推廣僅能帶來幾百元的收入,連值班店員一天的工資都不夠。基於這種慘澹的業績,單向空間推出了這次會員計劃,讀者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參與50元、200元、600元、2000元和8000元不同額度的助力。
  • 掘金淘寶直播:服裝主播站6小時賣衣,美食主播胖60斤
    朱念告訴鋅財經,在秀場直播看臉,但在淘寶直播,用戶更看商品。主播原本對著鏡頭賣萌唱歌就有收入,而現在,每天站6-8小時,一天換60多套衣服。他很形象地比喻,淘寶直播就是一個大賣場,主播就是櫃檯的櫃員,一天營業時間是6-8小時。
  • 攜「盲盒」走入淘寶直播,實體書店上演另類「求生記」
    自單向空間發起「自救會員計劃」之後,獨立書店的聲音逐漸被大眾關注。3月9日,許知遠聯合薇婭、淘寶直播發起了「保衛獨立書店」活動,聯合了單向空間、先鋒書店、精典書店等全國6家獨立書店。據了解,此次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第一次嘗試連麥直播,與許知遠在直播間聊天,還面向網友當起了「推銷員」,介紹書店的特色書單和自己的讀書心得。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背後是實體書店的集體「呼救」?
    這其實不是許知遠第一次為了這個書店運營下去,出來發聲。他做的名人訪談節目《十三邀》,這檔由單向空間與騰訊新聞合作的訪談節目,主打便是許知遠看待世界的視角,或者說,偏見。當這位執拗文人用略顯尷尬和笨拙的方式與嘉賓展開對話,爭議隨之而來。
  • 書店尋路
    但沒有疑問的是,提高書店在線上的變通與適應能力,成為實體書店日後的關注重點。作者 | 任彤瑤編輯 | 陸雲霏設計 | 範曉雯3月9日晚,單向空間聯合五家書店,在淘寶直播與主播薇婭viya共同發起了「保衛獨立書店」為主題的直播。
  • 宜家、書店和布達拉宮都進了淘寶直播間,線下轉線上是長久之計嗎?
    3月10日上午10點,宜家開始了它的淘寶直播首秀,開播10分鐘,觀看人數達到2.7萬人,高峰時期在線觀看人數超過30萬。宜家不是初嘗直播的首例。3月1日,布達拉宮舉行了歷史上首次線上直播,作為淘寶直播「雲春遊」的代表,在淘寶直播間布達拉宮展示了此前極少開放的區域。
  • 實體書店的春天在哪裡
    獨立書店在這場風暴中更是搖搖欲墜。等我們在疫情中喘過一口氣,再去搜尋我們的生活時,發現獨立書店沒有了往昔的精神,像是忘了澆水的盆栽,雖然保持著姿態卻萎靡不正。無所依附是獨立書店的特點之一,如今這種孤島的狀態,讓它在承受風暴時遭遇了更多的艱難。
  • 許知遠與單向街書店:揣著文人的名片籌著商業資本
    好名字,單向街書店文如其人,人如其名,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發展中,名字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種文化,許知遠及一幫文青小夥伴把德國文學家瓦爾特本雅明一本著作《單向街》,直接就「拿來」做了位於圓明園東門內的依咖啡廳長廊而設的圖書館名字。
  • 許知遠vs薇婭,是知識分子向流量低頭、還是一場合謀?
    他做的名人訪談節目《十三邀》,屢次因為「刻板印象」被批是一個油膩乏味的中年男人。這樣一個人,很難想像他會看著淘寶直播激情購物。」 走進薇婭直播間的第一句話,許知遠說的是,「我從來沒用過淘寶面對搭檔的緊張,薇婭馬上笑著問他,「我沒看出來誒,你竟然恐懼直播,你是第一次做直播嗎?
  • 書店「抗疫」新招:西西弗上線城市微店、鍾書閣發起書店直播
    寒假本是傳統書店的旺季,然而基於疫情防控需要,很多書店都被動或主動暫停營業。非常時期,有的書店開始轉戰線上,開闢新玩法,包括推出線上直播、城市微店、線上商店、線上購書群等,在滿足大家購書需求的同時,也能保持與讀者的互動,儘量減少用戶的流失。
  • 許知遠發求助信 單向空間與西西弗、蔦屋書店差在哪?
    作為單向空間的創始人,感性的許知遠還發了一段語音:「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15年前我們創辦單向街時,就希望它不僅是一家書店,更是一種精神與生活方式。」單向空間這個時候站出來呼救,是疫情所致,還是書店舊疾早發?
  • 許知遠43歲:越過山丘
    許知遠突然對從事了多年的新聞業感到厭倦,因為它充滿碎片式的東西,他從北京搬到舊金山,渴望做一些有整體性的、需要很長的時間完成,也更難的一件事情。在舊金山,許知遠經常去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消磨時光。一個午後,他在城市之光書店,看到一張梁啓超的照片,他與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並列在一本書的封面上。
  • 95後酒店服務生被直播經紀人相中做淘寶主播,月收入翻三十倍
    因為愛笑,被一位直播經紀人相中,成為了一名淘寶主播。不到一年時間,已經積累了20多萬粉絲,最高月收入超過10萬,比此前當服務生時翻了三四十倍。(圖片來源:銳圖-金柯)王月月在直播途中快速換衣服,一天直播下來,她要換上百件衣服。王月月大學學得是酒店管理專業,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在杭州的一家酒店工作。因為杭州是電商之都,經常會有電商來酒店開會、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