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vs薇婭,是知識分子向流量低頭、還是一場合謀?

2020-10-18 外灘TheBund
   許知遠,老牌知識分子
薇婭,淘寶直播帶貨女王
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
為了賣貨互相背書
也帶來了意想不到化學發應

許知遠和他的日曆們

許知遠的人設,是70一代知識分子的代表,他拒斥流行文化,滿口經典。他做的名人訪談節目《十三邀》,屢次因為「刻板印象」被批是一個油膩乏味的中年男人。

這樣一個人,很難想像他會看著淘寶直播激情購物。

而薇婭,是現在當之無愧的淘寶直播帶貨王。雖然李佳琦上的熱搜更多,但薇婭的流量甚至略甚一籌:今年雙十一她的直播間在線用戶超過4千萬,李佳琦是3600萬。

她自己說,「我沒什麼文化。」


馬雲和薇婭

最近許知遠在《十三邀》中採訪了薇婭,這期節目將在春節前後播出。禮尚往來,許知遠也來到了薇婭的直播間,進行了20分鐘的在線賣貨。

對薇婭來說,這貨賣得真不算多。但兩個人著實是貢獻了2019年末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場喜劇。

這場草根流量和精英知識分子的碰撞,很可惜,知識分子完敗了。


01

「我從來沒用過淘寶」

 
走進薇婭直播間的第一句話,許知遠說的是,「我從來沒用過淘寶。

這句話給當代人的震撼是驚天動地的,就像聽到一個北大畢業生說自己沒用過知網。

好不容易找到鏡頭的許知遠說了第二句話,「我該怎麼辦呢?」

他能在《十三邀》上面對一眾大咖侃侃而談,此刻卻語氣遲疑,甚至有幾個字卡殼了。


這確實不能怪他。作為知識分子,他可以和網購、和馬雲不熟,但必須和查拉圖斯特拉親如一家。

帶有一絲諷刺意味的是,許知遠並不是哲學、文學之類的專業出身,而是北大計算機系畢業的。

「我該怎麼辦呢?」

薇婭代替一無所知的許知遠穩住了場面

面對搭檔的緊張,薇婭馬上笑著問他,「我沒看出來誒,你竟然恐懼直播,你是第一次做直播嗎?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薇婭捂住嘴笑了。

而許知遠努力為自己挽尊:「我是不是起點太高了呀?」

薇婭忽略也可能沒聽見這句話,她依然為許知遠沒用過淘寶震驚,「你是從山裡面來的嗎?

許知遠說,「我上次看你直播,我看直接有購買連結,直接把我震暈了,這太方便了!」

這個感受很真實,今年雙十一第一次打開直播的我也同樣被震暈了。

薇婭很捧場地鼓著掌笑了,許知遠自嘲,「(我是)原始人是不是。


薇婭沒有在這些廢話裡糾纏太多時間,很快她引入了正題:許知遠愛穿人字拖。

直播裡每一句話都要有的放矢,「人字拖」的話題絕不是因為許知遠覺得穿拖鞋很自由而開始的——許知遠其實,是個拖鞋商人。

他售賣的純手工切割、打磨的黑色人字拖,售價298元,得賜一名「十三拖」。

廣告語絕對是許老師本人有感而發,「人字拖是開放的象徵,人字拖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東西,它除了兩條線之外什麼也沒有它向整個世界開放,你可以感受到它的呼吸。

這個連結現在已經沒有了,只有十三拖和許知遠《那些憂傷的年輕人》的圖書套裝,售價318元

接下來薇婭沒有再說人字拖的事了,她拋出一顆炸彈:剛剛單向歷賣了6500冊。

許知遠被這個數字驚得爆出了一句粗口。

這顯然在直播間是不允許的,薇婭再次用笑掩蓋了她的「驚」。

接下來就談到了許知遠主持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薇婭問,「現在是有個節目叫《十三邀》對吧?

許知遠的回答是,「好像是吧。

嗯,雖然節目是我做的,但我也不太確定有沒有這個節目——許老師可能還沉浸在6500冊的震驚中沒緩過來。

這時候薇婭透露,她也被邀請上了《十三邀》,希望大家關注, 「而且這個節目還有李誕老師、馬東老師。」

許知遠立刻插刀,「你怎麼淨說些沒文化的人呢。

薇婭又笑了。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薇婭在許知遠這部分笑得特別多,捧腹大笑有、微微笑之亦有。



02

「暈眩是人生的本質」

 
開場白說完了,接下來就進入到這場直播的本質:賣單向歷。

現在單向歷的標題中已經標示了「薇婭推薦」

薇婭說,「對於我這種沒文化的人,看單向歷上的代碼有點暈,這個是幹嘛的?」

許知遠回答,「暈眩是人生的本質啊,不用弄那麼清楚。」

暈眩是不是人生的本質我不知道,但暈眩可能是沒休息好、也可能是貧血,大家要好好照顧身體。

如果這句話是在《十三邀》裡說出來,不是什麼值得發笑的事。

但這是一個以「賣貨」為目的的直播間......你拎著大包小包在商場血拼,這時候一個服務生攔住你要和你討論莫言,你什麼心情?


薇婭讓許知遠分享一下單向歷的使用感受。

許知遠隨手一翻,翻到了1月12號,「你看這個多有意思,『宜少年感』。其實它是一個心理安慰嘛,這經常會算得挺準的,這是有魔力的一個日曆。」

請注意,這是整場直播許知遠說的最有用的一句話。

為了證明這個日曆有魔力,許知遠為薇婭翻了一頁:這頁寫的是「忌逞強」。

薇婭說自己確實很逞強,所以她欣然接受了這份魔力。

然後她開心地為許知遠翻了一頁:「忌暫停」。同時配有一句名言,薇婭也念了出來,「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那麼奏下去吧,儘量地奏下去吧,好讓愛情因飽噎塞而死。」

許知遠從薇婭手中拿過日曆,說他把這句改改,送給薇婭:假如淘寶是生活的食糧,那麼買下去吧,儘量地買下去吧,好讓生活因飽噎塞而死。

我好擔心薇婭這天因為笑得太頻繁多長好幾條皺紋,我更擔心當時看直播買買買的粉絲因為自己被祝願「噎塞而死」而生氣。


文學之夜到這裡就結束了,薇婭再次把話題拉回直播,「你之前關注過淘寶這個事情嗎?」

許知遠第三次承認,「我連淘寶都不看......」

薇婭第一次皺了眉頭,「你真的是老年人,什麼年代了淘寶都不看。」

許知遠的手撫摸著什麼(我看不清是什麼),說,「我日久彌新。」

但此刻薇婭的問題又一次直擊內心,「那你平常用現金還是電子支付?」

他支支吾吾地回答,「我最近才學會了用wechat pay,那個微信支付。」

現在的人張口忘詞太厲害了,竟然要先說wechat pay才能翻譯出這是微信支付。

最後單向歷賣光了,許知遠再次被深深震驚,「不會吧?」

薇婭問助理,「還能加嗎?」

許知遠在一旁搶答,「加!」

然後他替薇婭升華了今天直播的主旨:你的直播創造了一個新的精神世界。

薇婭略帶敷衍地「嗯」了一聲,繼續教粉絲怎麼拍下新加的單向歷了。

精神來精神去,賣貨才是真。


到這裡,許知遠今天賣日曆的任務就結束了,滿打滿算一共12分鐘。但他上癮了,主動要求陪薇婭繼續下一個產品:賣麵包。

他說,「我每月來一次吧。」

薇婭趁熱打鐵敲定了以後許知遠來直播間賣書的合作。


03

努力合時宜卻依然不合時宜的

知識分子許知遠


現在萬物皆可直播。
《南方車站的聚會》賣票,胡歌、桂綸鎂直播。


 朱一龍賣體乳,直播。


Angelababy賣精華,直播。


就連高曉松幫助貧困山區,也一樣直播。李佳琦這一場還拿出了絕活:他幫高老師塗了口紅。


但也必須承認,直播賣貨這一招是真的管用。不管是好賣的還是不好賣的,只要介紹詞從薇婭、李佳琦的金口裡流出來,銷量就能有立竿見影的變化。

所以許知遠加入直播的行列一點也不奇怪。決定留下來和薇婭一起賣麵包之後,他捲起袖子,「我突然覺得我找到人生新的方向!


這時聽說薇婭剛剛賣出了9萬份泡菜,許老師三觀再次炸裂,「 為什麼泡菜賣得比我好? 」

薇婭這一晚的直播有777萬人觀看,這是2.4萬人訂閱的《十三邀》幾乎難以企及的數字。

而777萬在薇婭的觀看量中非常一般。她的普遍在線人數至少千萬,1500萬到2000萬都是正常的數字。


今年4月,許知遠採訪了日本一代流行符號木村拓哉。外灘君當時就評論:許知遠很有文化,但他不合時宜。

那這一次呢?


雖然直播時間很短,但可以發現,和當時固執地用居高的角度看木村拓哉不同,這一次許知遠正在努力地「合時宜」。

他希望能和薇婭達成良好的互動、也在努力學習直播的模式。最後他吃著麵包,看身前的薇婭飛快和粉絲講解這個麵包的優點時,神情非常恍惚。

賣麵包

和之前拒絕睜眼看木村拓哉的世界不同,許知遠這一次是真的看到了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奔騰的消費世界、一個英雄不問出處的網絡世界。

可惜人不是變色龍,不是隨便坐在薇婭旁邊就能立即學會帶貨的。所以許知遠依然不合時宜著。

最開始,許知遠把自己恐懼直播歸因為「起點太高」,而薇婭在提問時直接說「我是個沒什麼文化的人「。

但是20多分鐘看下來,這樣一個自認太有文化的人、和一個自認沒什麼文化的人坐在一起賣東西, 反而是沒什麼文化的薇婭更體現了自己有素養、克制有禮的一面。

不論許知遠說了什麼,她最後都能以笑聲化解尷尬並且及時轉換話題。

而有文化的許知遠拼命「自降身份」融入其中,但他既不專業、也不怎麼體面,清高粉碎一地。

他把力用錯了方向。

不過對許知遠來說,走出自己的《十三邀》走進薇婭的直播間,必然是一個好的嘗試。

就像他開始用wechat pay、淘寶一樣。

或許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但必然有無數新事物;或許眼下的新事物很微小,但它在未來某個時刻極有可能改變潮水的方向。

幾年前,誰能想到淘寶直播背後能有如此龐大的利潤?

不管有沒有文化,至少在賺錢這件事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文 / siri110
圖片來網絡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相關焦點

  • 最前線|為了拯救「獨立書店」,許知遠和薇婭聯手賣盲袋
    講解6分鐘,99元的盲袋銷量突破3000件是薇婭直播間賣書的最新戰績。這是許知遠聯合薇婭、淘寶直播於昨晚(3月9日)發起的「保衛獨立書店」直播的主場之一,另一主場是剛剛落地直播項目的「單向空間」淘寶直播間。從2月26日開始,「單向空間」淘寶店鋪已經進行了五次直播。
  • 薇婭、許知遠直播保衛,線下獨立書店的向死而生
    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與南京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重慶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廣州1200bookshop創始人劉二囍、海鹽烏託邦書店創始人童興家進行了連線對談。 出現在直播間的許知遠臉色發紅。此時他正身在日本,他說自己先喝掉半瓶酒,才敢面對直播間的鏡頭。
  • 許知遠被diss了一天後:那些令人窘迫的知識分子
    所以許知遠是個知識分子,因為他讓很多人不舒服。還不完全是不舒服,簡直是古怪。就像他在騰訊「十三邀」節目裡問馬東:「你是不是表面擁抱新時代,內心深處那一面,你只是把它安放了?」我上次聽見「新時代」,還是在20年前的一首歌裡邊。上次「安放」,可能是30年前給那個揚言下輩子嫁給我的姑娘寫求愛信。總之許知遠讓大家很不習慣。
  • 7萬家書店告急:許知遠連線淘寶第一主播薇婭,一夜籌集70萬
    7萬家書店告急:許知遠連線淘寶第一主播薇婭,一夜籌集70萬 iwangshang / 丁波 / 2020-03-11 摘要:直播能否拯救實體書店?
  • 許知遠低頭:每天只賣15本書 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這一次,許知遠低頭了:每天只能賣出15本書,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作者:卓泳再豐滿的理想也拗不過現實的骨感,這一次,許知遠也不得不低頭了。事實上,以知識分子自居的許知遠始終對商業世界若即若離,無論是創辦單向街書店,還是做出版物,或是舉辦文藝沙龍,搞文創設計,他都是一個非典型創業者,對商業邏輯始終持有懷疑的態度。可在當下嚴峻的形勢下,許知遠的非典型創業正遭遇一個極大的考驗,而與他一起接受挑戰的,還有眾多游離在生死邊緣的實體書店。
  • 易立競VS許知遠:他們是這個時代,給你當頭棒喝的人
    點擊播放 GIF 1.6M儘管如此,他最後回答許知遠的幾個問題還是帶著極大的誠意的!他說,自己小時候受了《紅樓夢》的影響,底色悲涼。顯然,在人生的境界上,許知遠和馬東還有一段距離。馬東溫順地適應這個時代,但他的底色是無從反抗的悲涼;許知遠對時代永遠不滿,但他骨子裡是個相信人類進步的樂觀派。但我更欣賞許知遠身上的「天真」和「知識分子氣質」,這是一種極為難得的品質。
  • 中國說丨知識分子許知遠,在最近一年裡至少哭過兩次
    風波已經過去一陣子了,許知遠正在錄新一期的《十三邀》,和一個詩人聊蒙古是怎麼徵服世界的,但聊著聊著,那種受到傷害的感覺,突然籠罩了他。  他說自己遲鈍、慢熱,但這種感覺還是讓他「非常不舒服。」  八月末九月初,許知遠和馬東對談的那期《十三邀》引起熱議。
  • 薇婭與羅永浩:現實與理想的漸近線
    縱觀三大平臺的直播,雖然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績,但直播的水準還是高下立判:在直播電商領域,老羅還是青澀懵懂的,薇婭依然是無所不能的,蛋蛋是後生可畏的。 這種感受無關對「中年的人倔強」的讚嘆,無關「大不了重頭再來」的豪情,也無關「理想主義向現實低頭」的惋惜,而是一種個體在大時代面前姿態、選擇與命運思考。 將老羅的人生路徑與薇婭的奮鬥歷程進行對比後,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
  • 閱讀許知遠的日本行紀,探尋真實的日本社會多元細節
    疫情也許困住了許知遠,但也令人意外地解放了一部分許知遠。近期,身兼單向空間創始人、作家、出版人等多重身份的知識分子「一反常態」地在知乎等多個網絡平臺活躍起來。在近期上線的《昨日與今日:許知遠的日本行紀》知乎鹽選專欄中,許知遠這樣寫道:「在異鄉,日本變得清晰起來,一個新世界的版圖開始浮現。前所未有的,我渴望日常的、規律性的生活。每天清晨,我在便利店買一份《Japan News》,然後前往一家昭和的咖啡店喝一款佐藤巴西咖啡,靜靜地讀會報,在報紙上,混亂的世界被組織起來,變得稍微有跡可循,於是《昨日與今日:許知遠的日本行紀》也開始清晰起來。」
  • 李誕戲謔的吐槽與許知遠嚴肅的十三邀
    許知遠:死在女人的身上。 李誕:這就是知識分子和藝人的區別,我這麼想我也不能這麼說?許知遠:為什麼呢,說了會怎樣? 李誕:會少賺很多錢。許知遠:怎麼才能賺到更多錢? 許知遠:你會擔心這樣的方式太熟練了,會完全被規訓嗎?
  • 錢鎖橋Vs許知遠:從梁啓超到林語堂,歷史傳記該如何寫作?
    許知遠的《青年變革者:梁啓超》第一卷則寫作了梁啓超早年的歲月:從出生到戊戌變法失敗,短短二十五年間,梁啓超從一個邊陲之地熟讀四書五經的少年,蛻變為將孔子改制與明治維新嫁接一處的年輕變革者。為了寫好林語堂,錢鎖橋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搜集資料,從英文到中文逐一審閱,從一箱一箱的信件裡尋找出關鍵資料,力求做到書中所有細節都「有理有據」,「我的重點就是追本溯源,向世人展示林語堂的真面目」。
  • 許知遠:我害怕陷入特別大的孤立
    許知遠:我跟這時代有很多衝突,可能我特別確信的一些東西不是這個時代目前所接受的嘛。我還是觸碰了一些真問題大家才會討論的,不是純粹被娛樂的。如果這個節目大家都說不好,它不會到今天這樣的地步。許知遠:難道這麼多代人的基本常識都要徹底被大家顛覆掉嗎?面對一個美人去談論她的美,這難道是傷天害理的事情?人物周刊:你選的那些女性被訪者就是因為這種吸引力嗎?還是有其他的考慮?許知遠:她們都是各自時代某種意義上的象徵,反映了時代精神。
  • 許知遠43歲:越過山丘
    2015年9月,許知遠開啟了對梁啓超的寫作。這3年裡,白天要處理日常的事務,比如去尋找客戶、公司內部的溝通、拍攝節目等,履行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角色,只有到了夜晚才能回到寫作中。這對缺乏耐心且容易厭倦的許知遠來說無異於一場徹頭徹尾的苦役,「大部分時間都覺得寫不下去」。
  • 許知遠一個單純理想者,一顆赤誠之心
    說起許知遠,最初知道這個名字,還是幾年前與人在談論中國「獨立書店」的生存狀況時,無意中得知他就是先鋒書店單向街的創始人,是一個作家和公共知識分子。所以潛意識裡一直以為許知遠就是一個五十年代出生的成功老頭兒。當第一次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他的新聞照片時,除了年齡頗感意外,很符合他在我內心裡的文人形象和氣質,而且還多了一絲不羈與可愛。
  • 許知遠:我怎麼可能是個笨拙的提問者
    許知遠有一套被西方雜誌影響過的語言,有一個「做50季應該也會繼續追問下去」的母題,他關心個人命運和時代的關係,雖紮根在知識分子經驗,有失落的精英主義傳統,但總是「被新事物所吸引,同時又對這種吸引始終保持懷疑」,這造成了糾結和錯位,也實現了「偏見」和「誤讀」。
  • 許知遠懟李誕——風雅和庸俗的對抗、精英與大眾的自洽尬聊
    有人說許知遠的談話極其不友好和帶著知識分子的狂妄,我覺得他沒有呢,他帶著一種懷疑和探索的精神去了解這些令他困惑的事情,他沒有全部否定李誕的《吐槽大會》這樣的節目,他只是覺得為什麼那麼多人對這些不能給人帶來思考的東西那麼感興趣,為什麼大家對喧鬧和喧譁那麼感興趣,為什麼做這些節目的人反而還是一些所謂的文化人?
  • 終於,許知遠也加入了文化商人的自救
    「單向街」就是許知遠的孤島。今天,他又一次發聲,為的是拯救這座孤島。「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我們打得措手不及......我們不得不發起這次自救眾籌活動,藉助讀者的力量一起撐住書店。」作為文學與精神的流放地,過去十五年,單向街書店在北京歷經多次流浪。
  • 薇婭商業王國曝光!300多名員工租10層樓,倉庫大得像大型超市
    薇婭是時下人氣最旺的人氣主播之一,憑藉著直播平均在線3000萬,帶貨能力83%,成為當之無愧的帶貨女王第一人。3月18日,一段薇婭接受媒體採訪的視頻在網上悄然上線。知名作家、媒體人許知遠帶著大家一直以來的好奇,走進了薇婭的"直播商業王國"中。
  • 《十三邀》許知遠:永遠與世界為敵的憤怒少年
    反觀許知遠,不修邊幅,一臉油膩,故作高深,自以為是,與人對話,乏味無趣又完全不顧及別人感受。這個號稱「精英」知識分子的人,與主流格格不入,和整個世界為敵,是名副其實的「不合時宜」的產物。文字的力量,給了許知遠新的希望,他重返校園,準備將「精英知識分子」當做一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