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智者派和中國的士階層有什麼不同?

2020-12-13 榛子機械師

我們應該會在高中的歷史課本上就見到智者這個名詞,但是真正對於這個遙遠的事情了解多少呢?而在同一時期的我們中國,也有一些人物稱為士階層,他們是有一些相同點的,但同時也不同,接下來就一起研究對比一下。

古希臘的古典時期,出現了以學派的方式傳播知識的一個群體,他們是以收費授徒為職業的雲遊講學的巡迴教師,即智者派,又叫詭辯家。智者在荷馬時期(古希臘一共分為荷馬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希臘化時期)的時候被指在某種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擁有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他們的思想特徵主要包括個人主義,懷疑主義,相對主義,感覺主義,很明顯是一種唯心,就是全靠他們自己思考想像,萬物都掌控我心。另外不知你是否聽說過他們的代表人物有高爾吉亞,希庇阿斯,普羅塔哥拉等。

普羅塔哥拉

智者到處雲遊講學,其教育目的是什麼呢?要把人培養成公民和政治家,訓練其從事政治活動的本領,可見教育是為國家服務的,就像今天我們的教育目的是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我們從高中分文理,大學學不同的專業,就是為了給國家的各個崗位上都有對應的人才去做事,實現整個國家的進步發展,因此整個國家的發展確實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付出。

智者的貢獻很大,因此在古希臘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載入史冊。

首先,到處雲遊講學,促進了文化傳播,教育對象的擴大,社會流動;其次,智者派第一次提出文法、修辭學、辯證法作為教育內容,被稱為「七藝」中的「前三藝」,後四藝是柏拉圖提出來的,分別是天文,音樂,算術,幾何。在內容方面,還重視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培養政治家成為了一種預備教育;再者,智者派的出現意味著教師成為一種職業化的現象,由此開始;最後,智者派的思想是古希臘時期全部思想智慧的基本線索和方向。

以上從智者派的定義,思想特徵,教育目的和教育貢獻進行了概述,接下來我們對比士階層。

① 首先他們的內涵不同,士階層是中國春秋時期出現的靠腦力勞動以賺取生活資料的一個階層,主要由沒落的貴族、低等貴族和庶人群組成,學術下移和養士之風盛行發展起來。

② 其次是學術思想不同,智者派是重視科技,教授三藝,局限在知識領域,而士階層內容豐富,輕視科技,主要教授六藝六經。

③ 再者影響不同,智者派隨著古希臘的消亡就逐漸消失了,只存在了半個世紀,而士階層的思想一直伴隨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延續了倆千多年,對如今我們的文化教育仍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這是他們的不同點,既然可以進行比較,說明還是有一些相同點的。

① 社會背景方面:都是在社會動蕩,爭霸時期出現的群體;

② 政治參與方面:都稱為統治階級的智囊團;

③ 教育思想:都主張教育作用巨大,培養政治人才,豐富教育內容,重視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④ 學術思想:都著書立說,開展學術研究,豐富和傳播各種思想觀念;

⑤ 教育辦學:都創辦私學,收費授徒,擴大教育對象,促進文化傳播,促進教師職業化

以上就是智者派和士階層的整體比較,你了解了嗎?

相關焦點

  • 【西哲專題】2:智者派和古希臘3哲主要思想
    世界的本原,被稱之為自然哲學,本質上都是本原派;智者派和蘇格拉底以後,哲學家研究的主要問題是人自身,是倫理,是不僅要認識世界,還要指導我們去實踐,被稱之為倫理哲學,倫理哲學從普羅泰戈拉開始,經過蘇格拉底等古希臘三哲確認下來,他們都生活在公元前5-4世紀的古希臘。
  • 古希臘晚期的哲學派別和智者運動!
    古希臘晚期的幾個哲學派別在古希臘晚期哲學中,懷疑主義和伊壁鳩魯學派、斯多亞學派並駕齊驅,雖然他們都是抱著同樣高尚的倫理目的——追求靈魂安寧的最高境界,但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斯多葛學派存在的時間很長,一般分為三個時期:早期斯多葛學派(從公元前308年—公元前2世紀中葉),代表人物有芝諾、克雷安德和克呂西波。它的特點是在自然哲學和認識論中有較多的唯物主義因素。中期斯多葛學派(公元前2世紀中葉—公元1世紀末),代表人物有巴內修斯和波塞唐紐斯。它的特點是拋棄了早期斯多亞學派的唯物主義成分,引進了相當多的柏拉圖主義的理論。
  • 為什麼哲學家更願意被人稱為「愛智者」而不是「智者」?
    這兩個詞分別為智者(sophist)和愛智者(philosopher),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除卻詞彙本身的不同之外,在於智者代表了希臘哲學的鼎盛時期的一批人,他們也被稱為智者派。在愛利亞學派的影響下,哲學觀點的論辯風氣開始興起,而當時雅典推行民主制度,每個公民都有權利參與政治,因此善於論辯的人在法律訴訟等方面便能得到優勢,這時,就出現了一批以教授智慧為生的人。他們善於論辯,向人們傳授論辯術並收取一定的費用。但為什麼像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等人甚至為將自己與智者區分開來而稱自己為愛智者呢?
  • 中外歷史:古希臘哲學與「三聖」,「智者學派」,蘇格拉底學派
    古希臘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最高成就,是其哲學和史學;古羅馬人雖無哲學可言,但他們的法律思想和教育思想卻對後世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那麼古希臘哲學有三大哲學家,大家知道他們是誰嗎古希臘哲學,是指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城邦時期的哲學,簡單地劃分,可以分成兩個時期:前期可稱為「自然哲學時期」,後期可稱為「人文哲學時期」。
  • 權力開放、公民參政,古典時期雅典為何智者「遍地跑」,辯者為王?
    「智者」的本意並不是我們今天說的「有智慧的人」,而是「愛智慧的人」,這裡的智慧,放在放在古典時期的雅典,則是形容有技能,有知識的人,比如能工巧匠、哲學家、能人和古希臘七賢,發展到後來,教師、詭辯家也納入智者的行列。
  • 柏拉圖《理想國》《斐多》《智者》,古希臘經典著作
    古希臘哲人們遺留下來的作品,無疑都是經典著作。只可惜他們有些述而不作,有些只有殘篇流傳至今。相較來說,柏拉圖的作品已算是較為豐厚的了。第五卷闡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哲學家:「那些眼睛盯著真理的人。」他們能認識事物的本身,他們的心智具有「知識」而非「意見」。柏拉圖認為應該由哲學家統治城邦。第七卷談論了算術、幾何學、天文學各個學科。第八、九卷談論了與斯巴達和克裡特政制、寡頭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四種不同類型政制類似的人物性格。
  • 古希臘的思辨傳統與科學精神(上)-光明日報-光明網
    由於哲學在古希臘是一門獨立而崇高的職業,所以,這裡的哲學家不像印度哲學家那樣屬於僧侶階層,也不像中國哲學家那樣屬於官宦階層,而是屬於自由的貴族階層。哲學的這種職業化傾向反過來又促進了希臘民族思辨精神的發展,結果形成了希臘民族特有的靜觀、思辨的性格。這種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使古希臘造就了高於周圍民族文化的科學理論。
  • 秦末中國社會各政治階層分析
    然而無比輝煌的秦帝國在陳勝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喊中轟然而倒,平靜了十五年的中國開始戰火紛飛,社會各個階層紛紛前赴後繼,欲要主天下沉浮,那麼這些社會階層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發展的?結果又是怎麼樣呢?我們來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 智者和愚者有哪些不同?
    >  5、智者讓別人逐步說「是」,愚者會引起更多爭論   6、智者聰慧幽默,愚者呆板無趣   7、智者知過就改,愚者固執己見   8、智者先贊同,愚者先否定   第三章 說話不說破   9、智者委婉拒絕,愚者冷漠反對   10、智者三緘其口,愚者口不擇言
  • 古希臘三傑教育思想匯總
    古希臘三傑教育思想匯總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號稱古希臘三傑。他們的思想學說對西方教育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三傑的教育思想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個重要考點。總體而言,這一部分的考題難度不大,主要是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人物、理論和教育思想的對應。所以,考上要注意識記古希臘三傑各自的教育思想。
  • 神秘的古希臘文明究竟蘊含什麼樣的魔力,蘇格拉底又是什麼人物?
    當時古希臘對本原的爭論主要有兩派,一派是伊奧尼亞學派的本原有形論,另一派是南義大利學派本原無形論。這些流派的思想理論基本構成了早期希臘自然哲學宇宙論的主要內容。隨著古希臘思想的發展,到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40年代,希臘哲學進入了鼎盛時期。
  • 智者對希臘教育,產生影響,在於他們知道什麼是希臘教育需要的
    智者對希臘教育,產生影響,在於他們知道什麼是希臘教育需要的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智者派的思想教育。普羅泰戈拉等人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學會從事政治活動的知識和本領。智者之所以對希臘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就在於他們知道什麼是希臘教育最需要的。智者的這種思想在當時是很重要的。既然治理城邦的才能和品德可以通過教育和訓練獲得,那麼廣大門第和身份不高的自由民就可以通過教育獲得政治技藝和才能來參與政治活動;反之,出身顯貴的豪門貴族如果沒有經過教育和訓練來獲得政治技藝和才能,同樣有理由將他們淘汰。
  • 行己有恥,不辱君命——中國古代的士與知識分子
    作者:王彬 馮諼彈鋏圖 (資料圖片)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崛起了一個特殊的階層——士,這批優秀之士不僅有知識、有技能,而且關心民瘼,熱愛國家,有仁者之心。這樣的士相當於今天的知識分子,但是其範疇要更寬廣。孔孟二聖對於士的論述不斷建構和充實著士的精神價值,不僅對知識分子,而且對中華民族性格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我們應該認真分析、研究、賡續,使之成為推進我國當代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士的崛起士,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特殊階層。
  • 讀書分享:古希臘哲學對自我人生和思維帶來的益處分析!
    讀古希臘哲學給人反思和追問的力量,常讀常新,往往讓我們的認知領域得到很大的提升。今天就來了解下古希臘哲學的特點和它對現代人生的一些益處。萬事萬物都有規律可循,都可以用數字來計算出。後來,又出現了另一個哲學派別,其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還有愛利亞學派,代表人物是巴門尼德和著名的懷疑派哲學家芝諾,他們的核心思想認為整體是不可分割的,是靜止不動的,所以存在是永恆的。
  • 古希臘人如何回答我們的道德困境?
    要知道那時的物質、經濟、社會和政治條件和我們現在的情況大相逕庭,畢竟在當時,奴隸制度、社會不公和等級制度還是被普遍接受的。而且,古代的道德哲學對於宇宙與物理的理解也與我們現在看待世界的科學眼光完全不同。最後,西方世界的道德觀念被猶太-基督教文化深深地打上了烙印,將道德價值視為人的內在品德,並且認為存在普遍的道德義務,而古希臘是絕無類似觀念的。
  • 古希臘人如何回答我們的道德困境
    要知道那時的物質、經濟、社會和政治條件和我們現在的情況大相逕庭,畢竟在當時,奴隸制度、社會不公和等級制度還是被普遍接受的。而且,古代的道德哲學對於宇宙與物理的理解也與我們現在看待世界的科學眼光完全不同。最後,西方世界的道德觀念被猶太-基督教文化深深地打上了烙印,將道德價值視為人的內在品德,並且認為存在普遍的道德義務,而古希臘是絕無類似觀念的。
  • 智者學派|古希臘哲學
    智者學派,公元前5-公元前4世紀間一批收費授徒、重點教授修辭學和論辯術並以此為職業的教師。自稱有智慧的人,實際以智慧為本錢,愛財不愛智。他們以雅典為中心週遊希臘,不僅教授知識技能,也教授參政治國本領。代表人物有普羅泰戈拉、高爾吉亞和安提豐。
  • 古希臘「市民教育」和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有何不同?
    引言:《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 古希臘「百家爭鳴」的理性時代背景下的3大學派
    在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的時代,知識大多是經驗性的;出於實際需求的需要,人們才去追求知識。直到古希臘人,在繼承了古埃及和古巴比倫人的原始資料之後,開始了為知識本身而去追求知識的徵程。至於為什麼,可能是古希臘人「吃飽了撐的」!希臘人在數學上的進步、貢獻是顯著和不朽的。
  • 古希臘與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存在著哪些差異?
    古希臘和中基本上處於同一歷史坐標,分別是古代西方和東方教育的代表。中國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奠定了中華民族教育思想發展的基礎,它系統完整,兼容並收,深深影響了我國此後兩千多年的傳統教育和古代社會的發展;古希臘教育思想是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萌芽,它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對西方教育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