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下冊重點,雞兔同籠問題講解及習題(含答案),給孩子練習!

2021-02-15 小學四年級

例2:100個和尚140個饃,大和尚1人分3個饃,小和尚1人分1個饃。問: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分析與解:本題由中國古算名題「百僧分饃問題」演變而得。如果將大和尚、小和尚分別看作雞和兔,饃看作腿,那麼就成了雞兔同籠問題,可以用假設法來解。

假設100人全是大和尚,那麼共需饃300個,比實際多300-140=160(個)。現在以小和尚去換大和尚,每換一個總人數不變,而饃就要減少3-1=2(個),因為160÷2=80,故小和尚有80人,大和尚有100-80=20(人)。同樣,也可以假設100人都是小和尚,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試。

在下面的例題中,我們只給出一種假設方法。

例3:彩色文化用品每套19元,普通文化用品每套11元,這兩種文化用品共買了16套,用錢280元。問:兩種文化用品各買了多少套?

分析與解:我們設想有一隻「怪雞」有1個頭11隻腳,一種「怪兔」有1個頭19隻腳,它們共有16個頭,280隻腳。這樣,就將買文化用品問題轉換成雞兔同籠問題了。

假設買了16套彩色文化用品,則共需19×16=304(元),比實際多304-280=24(元),現在用普通文化用品去換彩色文化用品,每換一套少用19-11=8(元),所以買普通文化用品  24÷8=3(套),買彩色文化用品  16-3=13(套)。

例4:雞、兔共100隻,雞腳比兔腳多20隻。問:雞、兔各多少只?

分析:假設100隻都是雞,沒有兔,那麼就有雞腳200隻,而兔的腳數為零。這樣雞腳比兔腳多200隻,而實際上只多20隻,這說明假設的雞腳比兔腳多的數比實際上多200-20=180(只)。

現在以免換雞,每換一隻,雞腳減少2隻,兔腳增加4隻,即雞腳比兔腳多的腳數中就會減少4+2=6(只),而180÷6=30,因此有兔子30隻,雞100-30=70(只)。

解:有兔(2×100-20)÷(2+4)=30(只),有雞100-30=70(只)。

答:有雞70隻,兔30隻。

例5:現有大、小油瓶共50個,每個大瓶可裝油4千克,每個小瓶可裝油2千克,大瓶比小瓶共多裝20千克。問:大、小瓶各有多少個?

分析:本題與例4非常類似,仿照例4的解法即可。

解:小瓶有(4×50-20)÷(4+2)=30(個)

大瓶有50-30=20(個)。

答:有大瓶20個,小瓶30個。

例6:一批鋼材,用小卡車裝載要45輛,用大卡車裝載只要36輛。已知每輛大卡車比每輛小卡車多裝4噸,那麼這批鋼材有多少噸?

分析:要算出這批鋼材有多少噸,需要知道每輛大卡車或小卡車能裝多少噸。

利用假設法,假設只用36輛小卡車來裝載這批鋼材,因為每輛大卡車比每輛小卡車多裝4噸,所以要剩下4×36=144(噸)。根據條件,要裝完這144噸鋼材還需要45-36=9(輛)小卡車。這樣每輛小卡車能裝144÷9=16(噸)。由此可求出這批鋼材有多少噸。

解:4×36÷(45-36)×45=720(噸)。

答:這批鋼材有720噸。

例7:樂樂百貨商店委託搬運站運送500隻花瓶,雙方商定每隻運費0.24元,但如果發生損壞,那麼每打破一隻不僅不給運費,而且還要賠償1.26元,結果搬運站共得運費115.5元。問:搬運過程中共打破了幾隻花瓶?

分析:假設500隻花瓶在搬運過程中一隻也沒有打破,那麼應得運費0.24×500=120(元)。

實際上只得到115.5元

少得120-115.5=4.5(元)。

搬運站每打破一隻花瓶要損失0.24+1.26=1.5(元)。

因此共打破花瓶4.5÷1.5=3(只)。

解:(0.24×500-115.5)÷(0.24+1.26)=3(只)。

答:共打破3隻花瓶。

例8:小樂與小喜一起跳繩,小喜先跳了2分鐘,然後兩人各跳了3分鐘,一共跳了780下。已知小喜比小樂每分鐘多跳12下,那麼小喜比小樂共多跳了多少下?

分析與解:利用假設法,假設小喜的跳繩速度減少到與小樂一樣,那麼兩人跳的總數減少了12×(2+3)=60(下)。可求出小樂每分鐘跳幾下?

(780-60)÷(2+3+3)=90(下),  小樂一共跳了90×3=270(下),因此小喜比小樂共多跳

780-270×2=240(下)。

相關焦點

  • 五年級數學雞兔同籠問題詳解,附習題答案,壓軸題常考趕緊收藏
    五年級數學知識「全面爆發」,內容多難度大,也是小學階段第二次分化。雞兔同籠問題是五年級上冊的重點內容,是小學階段數學難點之一,趁暑假趕緊預習起來。文末附重點小學真題及答案,記得收藏哦!小學數學最難的問題之一雞兔同籠問題是五年級數學很重要的內容
  • 【小升初數學】雞兔同籠問題解析(含例題講解+課後練習)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算書《孫子算經》中著名的數學問題,也是小學奧數中的高頻考點。許多小學算術應用題,都可以轉化為雞兔同籠問題來加以計算。所以,如果能熟練掌握「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法,小學奧數的很多題目也可以迎刃而解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雞兔同籠問題」及其轉化題目的解題技巧!
  • 四年級數學「雞兔同籠」問題專項練習,經典題型,不掌握吃大虧!
    四年級數學「雞兔同籠」問題專項練習,經典題型,不掌握吃大虧!「雞兔同籠」這個問題,一直是小學數學中的經典題型,在考試中也是逢考必出,如果做不出這類題型,那麼在考試中就只能白白丟分了!「雞兔同籠」的問題,顧名思義就是把「雞」和「兔」關在同一個籠子裡,給出「雞」的足數和「兔」的頭數,求出雞和兔各有多少只?很多學生看到這樣的題目就蒙圈了,不知道怎麼做。還有的同學會通過設未知數,解方程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但實際上,對於「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有很多種解法,只是同學們還沒有掌握罷了!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次說課內容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屬於綜合與實踐的內容,教材中藉助古代課堂情境對《孫子算經》中記載的「雞兔同籠」問題進行探討,以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為契機,幫助學生經歷猜測、驗證的過程,從而把握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 四年級下冊數學書及答案參考,練習一習題
    這個假期停課不停學,為了讓孩子充實地度過剩餘假期,從預習開始吧。這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數學書,共分為10個單元。一單元四則運算,二單元觀察物體(2),三單元運算定律,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五單元三角形,六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七單元圖形的運動(二),八單元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九單元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十單元總複習。下面是關於第一單元四則運算例1的內容j以及課後練習1的參考答案。
  • 雞兔同籠問題的智慧
    1、雞兔同籠最近看了些孩子們的奧數,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竟然很多題目全家大人都不會做。比如,小學二年級奧數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小明的鄰居養了一群兔子、一群雞,晚上雞和兔子睡在同一個籠子裡。實際上,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我國隋朝時期,公元五世紀,也就是大約一千五百年前,出現了一本《孫子算經》,流傳下來的有上、中、下三卷。其中,下卷第31題,就是「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 六年級數學下冊智慧廣場——雞兔同籠,微課、導學案、講解、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雞兔同籠」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學會用假設策略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習之前,首先根據導學案自己預習,試試你能自主解決下面的問題嗎?是不是遇到了不明白的問題呢?我們一起看一看下面的圖片吧!探究新知仔細觀察,你能發現什麼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麼?1、小汽車和摩託車的輛數合起來必須是24輛。2、小汽車和摩託車的輪子合起來必須是86個。
  •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雞兔同籠」問題》教學設計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個古代趣題——「雞兔同籠」(板書課題)課件呈現古題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抽生回答。(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條腳。雞和兔各有幾隻?)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掌握並會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 四年級下冊數學:「雞兔同籠」怎麼做?老師教你六種解答方法
    「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概括起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關係式和步驟是:①假設全是雞(或兔)②求總腳差③總腳差÷單只腳差=兔的只數(或雞的只數)注意:用假設法解答「雞兔同籠」問題時,如果假設全是雞,則先計算出來的就是兔;如果假設全是兔
  • 以「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法為例,深扒小學數學學習的「底層邏輯」
    「雞兔同籠」問題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問題,老師教起來累,家長講起來繞,學生學起來也很困難。「雞兔同籠」問題難在哪呢?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是數學學習原始而有效的方法「雞兔同籠」問題,教材一開始給出的是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的一道數學題,雞和兔的數量多,還配著文言文。
  • 經典數學應用題「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類型的題目是中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最經典的一個類型。從古代到今天始終吸引著一代代數學愛好者,有著無窮的魅力。 雞兔同籠小學低年級是直接告訴雞和兔子的只數讓學生計算總的有多少條腿,主要練習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
  • 數學老師實用講解:讓孩子快速掌握小學數學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我們知道,「雞兔同籠」問題是小學數學中非常典型的一類問題。有些孩子說,「雞兔同籠」問題很難,但有些孩子又說很簡單。其實,說難和說不難,都有各自的道理,正所謂「會則不難,難則不會」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解一種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最實用方法,那就是:「總數差÷單個差」。下面,就以幾個例子來談談如何運用這一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吧。例1、雞兔同籠,從上面數一共有17個頭,從下面數一共有42條腿。問:雞有幾隻?兔有幾隻?
  • 用假設法解「雞兔同籠」,記住這4步,即可輕鬆搞定,乾貨請收藏
    #小學數學中,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之前我發的一篇文章中就介紹了六種解答四年級下冊數學:「雞兔同籠」怎麼做?老師教你六種解答方法。注意:用假設法解答「雞兔同籠」問題時,如果假設全是雞,則先計算出來的就是兔;如果假設全是兔,則先計算出來的就是雞。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假設法」,我儘量用作業中常見的原題來講解,文末同步練習可以獨自練習練習,一起來看看吧!
  • 雞兔同籠問題及各種變形雞兔同籠問題
    前幾天yangyang回家說他們今天數學進行測驗了,其中一道題是「雞兔同籠」問題,很多同學都不會做。這兩天我在網上查了些資料梳理了一下,發現「雞兔同籠」其實不是一道題,它是一類題,貫穿了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學會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解決這類問題。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 雞兔同籠問題(一)及答案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大約1500多年前的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孫子算經》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意思是說:把雞和兔關在同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雞和兔各有多少只?因為題目的內容有雞又有兔,所以我們稱這類問題為雞兔同籠問題。【例題點撥】【例1】雞兔同籠共35隻,足80隻,雞兔各幾隻?
  • 數學老教師:小升初「雞兔同籠」專題講解,學霸早已人手一份!
    「雞兔同籠」一是小升初數學必考的知識點題型,作為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名題之一,它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雞兔同籠」的發展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它獨特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是其它方式所不能比肩的。比如古文: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小學數學的一道雞兔同籠應用題:有N只雞和兔子在一個籠子裡,有35個頭,94隻腳,問籠子中有多少只雞多少只兔子?
  • 如何給孩子講雞兔同籠問題
    這是典型雞兔同籠問題。家長會覺得很簡單,列個二元一次方程就能解決,但是小學生沒學過二元方程啊,此路不通。這種「變種的」雞兔同籠問題怎麼抬腳呢?用抬腳的方法還能解麼?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一年級開始回憶:□+△=9,□-△=1,□=(?
  • 四年級數學下冊重難點:「雞兔同籠」問題,舉一反三,才能熟練
    「雞兔同籠」問題是四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難點。學生們已經對例題掌握得很熟練,但考查形式一改變,很多學生仍然會出錯。所以,對難點知識,學生只有反覆訓練,舉一反三,真正把握它們的規律,才能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
  • 「雞兔同籠」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的有什麼實際應用價值嗎?
    小學四年級下冊的數學課本上,在數學廣角一章中,「雞兔同籠」是大約一千五百年前,我國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記載的一道數學趣味題。這道題是這樣問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書中還列舉了古代人是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此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