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雞兔同籠」問題》教學設計

2020-12-14 愛生活愛教育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哪兩種小動物呢?(雞和兔子)。現在這兩種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一道大難題,大家想去看一下嗎?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個古代趣題——「雞兔同籠」(板書課題)

課件呈現古題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抽生回答。(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條腳。雞和兔各有幾隻?)

師:這道雞兔同籠問題記載於《孫子算經》一書中,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古人在研究它,今天我們也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二)講授新課:

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題目裡的數字改小一點。出示例題:「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條腿。雞和兔各有幾隻?」

1.引導學生找出隱藏的條件:

(雞隻有2隻腳,而兔有4隻腳;而它們都有1個頭)

2.找出例題中的「有8個頭,有26條腿」分別蘊含什麼等量關係呢?(雞的只數+兔的只數=8隻,雞腳數+兔腳數=26隻)

3.學生分組研究解決問題

(1)列表法

我們先來猜猜,籠子中可能會有幾隻雞幾隻兔呢?在猜測時要抓住哪個條9件?(雞和兔一共是8隻。)

那是不是抓住了這個條件就一定能猜對呢?怎樣才能確定猜的對不對呢?(把雞的腿和兔的腿加起來看等不等於26條腿。)

現在請同學們,把你們猜測的數據填在導學案上。師巡視,可能會出現如下情況:① 隨意猜,雜亂,無序地填;②將雞的只數依次增加(或減少)1隻,相反兔的只數依次減少(或增加)1隻,有序地填;

同伴交流,並將符合題意的1種情況圈出來。

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列表法。(板書:列表法)大家覺得列表法有哪些優缺點呢?(簡單易懂,便於理解,但計算量較大,不適合大的數據)

(2)假設法

①假設籠子裡的8隻全是雞,那麼籠子裡就只能有多少只腳? 8×2=16(只)

②比實際的26隻腳少算了多少只腳? 26-16=10(只)

③假設全是雞,這樣每隻兔就少了多少只腳?4-2=2(只)

④多少只兔一共少算10隻腳? 兔:10÷2=5(只)

⑤雞的只數怎麼算?雞:8-5=3(只)

師:假設法克服了列表法的局限性,是應用廣泛的一般的數學方法,是本節課重點。

強調假設法要注意:1.要分清假設的是哪個數量,先求出來的是哪個數量。2.多出來的數再分回去,要找兩者的差別,本題是4-2=2,其他題目可能不是,要具體題目具體分析。3.也可以先假設全都是兔子。

(三)鞏固練習

重新出示古題「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條腿。雞和兔各有幾隻?」,學生解答,教師巡迴指導。

(四)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都學了什麼?(列表法、假設法解雞兔同籠的問題)

它們各有什麼優缺點?列表法容易理解,不適合數據大的情況。假設法克服了列表法的局限性,是應用廣泛的一般的數學方法,是本節課重點。假設法要經歷假設——計算——推理——解答四關環節,只要抓住這四個環節,就等於掌握了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模型。

(五)拓展延伸

課件展示古人的「抬腳法」 1、假如讓雞抬起一隻腳,兔子抬起兩隻腳,還有26÷2=13隻腳。2、這時每隻雞一隻腳,每隻兔子兩隻腳。籠子裡只要有一隻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3、這時腳的總數與頭的總數之差13-8=5,就是兔子的只數。

簡介雞兔同籠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的貢獻:源於中國古代的「雞兔同籠」曾漂洋過海,傳到日本,歐洲等國,對世界各國的文明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學反思:這節課內容,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濃厚,思考很積極。整個教學過程很順暢。假設法還可以假設都是兔子的情況,考慮到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混亂,就沒有講解。做題的時候還是有部分同學把求出的數量搞混,換個題目,個別同學不知道怎麼下手,可以讓他們邊畫圖邊做題多體會多理解。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次說課內容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屬於綜合與實踐的內容,教材中藉助古代課堂情境對《孫子算經》中記載的「雞兔同籠」問題進行探討,以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為契機,幫助學生經歷猜測、驗證的過程,從而把握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省級優質公開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寫教學設計是每一節新課都必須要做的事情,而常態課和公開課的教學設計的寫法又是不一樣的,作為公開課,畢竟各個環節都是要經過推敲才行。下面這篇省級優質公開課的教學設計,是福建省沙縣實驗小學楊老師的一節公開課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一下。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掌握並會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 「雞兔同籠」問題的另類教學
    本期話題:教育是否更應該關注潛能  課例  「雞兔同籠」問題的另類教學  ● 施銀燕  困惑與思考  「不僅要教知識還要教方法」已經成了數學教育界的共識。但是教什麼方法卻眾說紛紜。帶著這些認識,我開始了我的「雞兔同籠」之旅。  在我國,「雞兔同籠」問題作為一類有趣又重要的數學問題的代表,大量出現在各種數學書中。但是進入小學數學教材,近20年裡,還是頭一次。  這個內容到底該怎麼教?與針對學有餘力的孩子開設的數學樂園的教學又有什麼區別?已有的教學中有哪些值得借鑑?
  • 雞兔同籠問題及各種變形雞兔同籠問題
    前幾天yangyang回家說他們今天數學進行測驗了,其中一道題是「雞兔同籠」問題,很多同學都不會做。這兩天我在網上查了些資料梳理了一下,發現「雞兔同籠」其實不是一道題,它是一類題,貫穿了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學會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解決這類問題。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 杭州小學數學換教材 四年級教「雞兔同籠」問題
    今天是杭州不少小學的回校日,很多想領新教材回家備課的數學老師,鐵定要失望了。「其他科目的新課本都陸續送到了,就缺數學,一到六年級的課本都還沒影呢。」杭州青藍小學分管教材的老師有點急。  有部分消息靈通的數學老師,馬上反應過來:數學課本來得比往年遲,是因為新學期要啟用新版教材,估計還沒有印刷裝訂好。  新版數學書長啥樣?有沒有增加內容?
  • 三門:小學數學教材換新 「雞兔同籠」提前學
    這個學期,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孩子迎來了全新的數學教材,這些新教材在內容 上有了調整,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思維。   根據 新的課程標準,全省前兩年就推出了小學一、二年級數學新課本,今年升到六年級,來了個集體大變臉。
  • 雞兔同籠問題的智慧
    1、雞兔同籠最近看了些孩子們的奧數,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竟然很多題目全家大人都不會做。比如,小學二年級奧數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小明的鄰居養了一群兔子、一群雞,晚上雞和兔子睡在同一個籠子裡。實際上,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我國隋朝時期,公元五世紀,也就是大約一千五百年前,出現了一本《孫子算經》,流傳下來的有上、中、下三卷。其中,下卷第31題,就是「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 四年級數學「雞兔同籠」問題專項練習,經典題型,不掌握吃大虧!
    四年級數學「雞兔同籠」問題專項練習,經典題型,不掌握吃大虧!「雞兔同籠」這個問題,一直是小學數學中的經典題型,在考試中也是逢考必出,如果做不出這類題型,那麼在考試中就只能白白丟分了!「雞兔同籠」的問題,顧名思義就是把「雞」和「兔」關在同一個籠子裡,給出「雞」的足數和「兔」的頭數,求出雞和兔各有多少只?很多學生看到這樣的題目就蒙圈了,不知道怎麼做。還有的同學會通過設未知數,解方程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但實際上,對於「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有很多種解法,只是同學們還沒有掌握罷了!
  • 四年級數學下冊重難點:「雞兔同籠」問題,舉一反三,才能熟練
    「雞兔同籠」問題是四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難點。學生們已經對例題掌握得很熟練,但考查形式一改變,很多學生仍然會出錯。所以,對難點知識,學生只有反覆訓練,舉一反三,真正把握它們的規律,才能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
  • 小學四年級數學廣角:雞兔同籠,讓學生在興趣中做思維體操
    奧數,是思維的體操,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廣角"的內容,就是為了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四年級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有數學天賦的學生已經有所表現。所以,小學四年級是正式學習奧數的一個非常好的時間點。
  • 小學數學課程思政引領下的 「活課堂」研討活動在金近小學舉行
    、金華市金東區傅村鎮中心小學全體數學老師、上虞區數學學科指導組成員等130餘人齊聚崧廈街道金近小學童話教育館,共同參與上虞區第十二屆課堂教學藝術節小學數學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活課堂」研討活動。下午,紹興市北海小學範瑩瑩老師展示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雞兔同籠》的教學。雞兔同籠這個話題,小學數學界常常研究,常常耳目翻新。範老師的課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領,關注學生的模型思想的建立。
  • 四年級下冊數學:「雞兔同籠」怎麼做?老師教你六種解答方法
    「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解雞兔同籠的方法有很多種,今天老師來介紹幾種方法。
  • 人教版小學教材變臉 "雞兔同籠"從6年級移到4年級
    小學  ● 3年級到6年級的數學教材大變臉  ● 六年級的數學題四年級就要學  ● 留白更多字更大  初中  ● 初二語文:刪7個詞句修改多篇文言文註解  ● 初三英語:與高中教學接軌更緊密  ● 初三物理:新題的設置很貼近生活  昨天,是萬州21萬餘名中小學生開學報到的日子
  • 「雞兔同籠」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的有什麼實際應用價值嗎?
    小學四年級下冊的數學課本上,在數學廣角一章中,「雞兔同籠」是大約一千五百年前,我國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記載的一道數學趣味題。這道題是這樣問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書中還列舉了古代人是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此問題的。
  • 小學數學經典問題——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通過學習解雞兔同籠問題,可以提高我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題:大約一千五百年前,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記載了一道數學趣題,這就是著名的「雞兔同籠
  • 經典數學應用題「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類型的題目是中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最經典的一個類型。從古代到今天始終吸引著一代代數學愛好者,有著無窮的魅力。 小學高年級到初中,則告訴籠中雞和兔子的總只數以及雞和兔子腿的總條數,讓我們計算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側重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高年級主要引導學生利用算術方法進行解答。到了初中,首先利用一元一次方程進行解答,而後又學習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進行解答,讓學生掌握代數解法的優勢,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運用方程的能力。
  • 以「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法為例,深扒小學數學學習的「底層邏輯」
    「雞兔同籠」問題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問題,老師教起來累,家長講起來繞,學生學起來也很困難。「雞兔同籠」問題難在哪呢?01 解題步驟太多小學四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材例題是這樣的: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隻腳,雞和兔各有幾隻?
  • 一學堂王老師:小學雞兔同籠問題本源探究!
    雞兔同籠問題是古代著名的數學趣題,可以說是一種模型問題,同流水行船、工程問題、蓄水問題、牛吃草問題一樣是很好的數學模型,雞兔同籠問題本質是二元一次建立方程:a×b+c×d=f。雞兔同籠記載於千百年前的《孫子算經》,經久流傳,不但收錄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且已經走進了很多國外數學課堂。
  • 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專項複習
    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我國的古書《孫子算經》中就提到了「雞兔同籠問題」,其表述為:「今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雞兔同籠問題而雞兔同籠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解答方法有列表法、假設法、抬腿法、公式法、方程法等多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