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10倍的大牛股一回調,數百家機構就蜂擁而至調研……
趙明超
鴻路鋼構,這隻過去兩年多上漲近10倍的大牛股,自今年8月下旬以來,股價遭遇劇烈調整後,受到機構強烈關注,過去一個半月吸引了13批次、數百家機構前去調研。
下面是鴻路鋼構的走勢圖:
從鴻路鋼構的走勢圖可以看出,2018年10月份股價最低近6元(前復權價),今年8月19日最高達到56.5元,漲幅接近10倍。不過,自此之後,鴻路鋼構遭遇猛烈回調,股價快速跌落至40元以下。
鴻路鋼構的搶眼表現,主要源於站上了裝配式建築的風口。鴻路鋼構主營業務包括鋼結構製造、鋼結構裝配式建築承包、分包及建材製造等,是國內鋼結構製作龍頭公司,站在裝配式風口上,坐享行業成長紅利。
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來,我國裝配式建築行業規模持續高增長,但是相比發達國家,我國鋼結構建築佔比提升空間很大,從長期來看鋼結構裝配式建築造價劣勢將逐漸消失,短期價格劣勢可通過政府補貼彌補。從行業競爭格局看,下遊集中度提升及環保趨嚴使鋼構加工業向龍頭集中。浙商證券今年11月推出的深度報告認為,在新型工業化提速背景下,鋼結構行業市場空間大,鴻路鋼構產能持續擴張有望帶動業績高增。
股價回調,或許意味著布局良機顯現。
從調研情況看,自10月26日以來,多達13批機構前去鴻路鋼構調研,總數高達147家。不僅包括光大、長江、中銀國際等賣方,還包括匯添富、國投瑞銀、嘉實、中歐、東證資管等買方機構,以及高毅資產楊、寧泉資產、敦和資產等頂級私募,此外,還有貝萊德資產管理、野村投信等外資機構。其中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等大型機構多次前去調研。
從機構關注的問題看,主要包括行業發展、生產經營、產能、客戶等方面。
對於行業發展前景,鴻路鋼構表示,鋼結構裝配式建築必將成為未來建築業轉型的主要方向,鋼結構在商品房建設中的應用比率將會得到快速的提升,我國的鋼結構需求量平均增速達到10-20%左右。目前,鋼結構在高鐵站、高架橋、高速公路等基礎建設領域的滲透力不斷增強,在政府市政設施、政府管理用房、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建設的應用比率不斷提高。
從公司經營情況看,公司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鋼結構生產量為166萬噸,銷量為161萬噸,自用為5.4萬噸,其中三季度產量約75萬噸左右。目前訂單較多,生產廠區熱火朝天,有很多班組工人加班,公司門口陸續有裝滿構件的車輛過磅出廠。
從競爭優勢看,鴻路鋼構表示,隨著公司產量的提高,龐大的採購量能確保公司從鋼廠獲得最優惠的價格政策。公司以加工為主的經營模式有較好的現金流,為公司以現款現貨方式從鋼廠直接採購提供了重要資金保障。
滬上某私募基金經理表示,機構密集調研鴻路鋼構,體現了接下來的布局思路。在機構看來,行業景氣度和公司質地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要在行業景氣度向好的行業中,選擇質地好的公司,「今年大多是質地不錯的公司,但是受資金追捧之後都比較貴,在股價調整之後就會吸引機構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