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1名航天員成功上過天執行任務,如今他們都是啥級別的軍銜?

2020-12-16 烽火瞭望塔

  時常關注新聞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中國航天員都是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在1998年1月5日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當時,14名來自空軍部隊的飛行員摘下飛行徽標,換上了鑲嵌著地球標誌的金色航天徽標。目前,中國航天員都是從空軍部隊選拔上來的。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11名上天執行過任務的航天員中楊利偉跟翟志剛獲得了「航天英雄」稱號,餘下九人除了陳冬外都獲得了「英雄航天員」稱號。 獲得「航天功勳獎章」的有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獲得「三級航天功勳獎章」的有劉洋(女)、王亞平(女)、張曉光、劉旺。獲得「二級航天功勳獎章」的有聶海勝、景海鵬,其中景海鵬還獲得了「一級航天功勳獎章」。

  中國航天員大隊自成立20年來,成功執行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11名航天員遨遊蒼穹,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大隊」榮譽稱號,雖說目前獲得「航天英雄」榮譽稱號的僅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楊利偉和首位漫步太空的航天員翟志剛。但是在億萬國人心目中,中國航天員都是航天英雄。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這群上過天的中國航天員們有著自己的軍銜。根據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楊利偉、翟志剛、劉伯明、費俊龍、景海鵬、聶海勝6人是解放軍少將軍銜,張曉光、劉旺為解放軍大校軍銜,陳冬為解放軍上校軍銜,王亞平、劉洋為解放軍中校軍銜。11人半數已經為解放軍將軍軍銜,這是他們辛苦奉獻所得,這是國家對他們功勞的肯定與鼓勵。致敬,中國航天英雄!

相關焦點

  • 中國太空英雄楊利偉,本是空軍軍銜,為何後來被改成了陸軍軍銜?
    楊利偉的成功,不僅僅代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迎頭發展,也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的第三個成功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是一種莫大的驕傲。而也正是以為如此,從此人們才徹底記住了這個名字!據了解,在正式成為一名太空人承造載人飛船進入外太空之前,楊利偉本身就是一名出色的飛行員。在神舟五號圓滿發射成功,楊利偉順利執行完航天任務回到地球之後,為了對其進行表彰,國家特別為楊利偉授予了上校軍銜。
  • 夜空中最亮的星——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積極備戰空間站任務側記
    載人航天立項28周年,工程相繼突破掌握天地往返、空間出艙、交會對接等載人航天領域關鍵技術,成功將11名、14人次航天員送入太空,很多瞬間成為了一個國家的記憶,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間。 隨著空間站任務日益臨近,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叫響「奮進新時代、築夢空間站」響亮口號,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
  • 神舟九號女航天員劉洋完成任務後,為何鮮有音訊,如今狀況如何?
    01中國在近幾十年的不懈探索中,送過多名太空人飛入太空,代替人類去看一看宇宙的模樣。劉洋作為我國航天史上首位女航天員,搭載著神舟九號飛上太空。在完成這一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後,她又去到了哪裡呢?為何成功完成任務後就鮮有劉洋相關的消息呢?
  • 中國航天員宣傳片震撼發布!地球引力越小,祖國引力越大
    航天員大隊成立20年來,成功執行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11名航天員遨遊蒼穹,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被中央軍委授予飛行手冊是航天員在太空執行任務的寶典,所有指令都匯集在9大本、上百萬字的厚厚手冊裡。在飛行程序訓練中,他們做的筆記摞起來比桌子還高,數以萬計的指令成為習慣動作和肌肉記憶,每個人閉上眼睛都能精準無誤地全流程操作。
  • 神十指令長航天員聶海勝:曾三次進去備份乘組
    聶海勝 資料圖  據中國之聲報導,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乘組名單已經揭曉。在三位航天員出徵酒泉發射場之前,中央臺記者對他們進行了專訪。《對話神十航天員》第一篇《聶海勝:被稱為師兄的指令長》。  在「神舟十號」三人乘組中,張曉光和王亞平都把聶海勝稱為「聶師兄」。一方面,今年已經49歲的聶海勝年紀最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在2005年就圓滿完成了「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已經有了出徵太空的親身經驗。
  • 航天員待遇到底有多好?美國財大氣粗,中國的待遇俄羅斯都羨慕了
    蘇聯曾經是在航空上最先進的一個國家,也是發射太空飛行器最多的國家,而在蘇聯之後又有不少國家不斷去進行外太空的探索,而如今,人類已經對外太空有了更多的認識,並且各個國家都在通過發射衛星,來進一步的進行航天事業的提升。
  • 揭秘14名航天員訓練內幕:床和轉椅都成道具【神七】
    9月6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宣布,神舟七號(以下簡稱「神七」)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將於9月25日至30日擇機實施。這比原計劃提前了至少半個月。目前,執行「神七」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已進入最後準備階段。  早在6月份,就有官方消息說,擔負飛行任務的「神七」航天員飛行乘組已經確定,由3名航天員組成,另有3人擔任候補。
  • 航天員收到地面首封電郵 向天宮發郵件需先申請
    以往,神五、神六、神七,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航天員的樣子,但是航天員看不到地球上的人。  神六發射時,聶海勝是在外太空過的生日,他能聽到女兒唱給自己的生日歌,卻看不到女兒的樣子。神七任務時,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出艙,手舉五星紅旗向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送來問候的時候,也無法看到飛控大廳戰友的目光。這次執行任務的三名航天員,將不再重複這種遺憾。從神舟九號開始,地面可以向太空發送圖像。
  • 解讀軍隊授獎:立功可提前晉銜或增軍銜級別工資檔次
    特別是為圓滿完成殲-15飛機在遼寧艦上成功實施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任務做出重大貢獻;戴明盟被遴選為首批艦載戰鬥機試飛員以來,第一個駕機在航母上成功實施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實現了我國固定翼飛機由「岸基」向「艦基」的突破,為加快殲-15艦載機研製定型和航母戰鬥力建設做出卓著貢獻。習近平還籤署命令授予24名個人立功獎勵,其中,空軍某部飛行員鄒建國的工作也與航母有關。
  • 走近中國「天團」,感受他們的家國情懷
    黃思予攝  愛國,愛家,愛戰友,愛事業……他們用一顆顆赤子之心,詮釋著真心英雄的內涵。  「夢想無止境。在建設航天強國的道路上,我們會義無反顧地接過接力棒,繼續奔向太空,不斷刷新進軍太空的中國高度。」  鮮為人知的是,在地面上,他們還度過了魔鬼般的「33天」——  33天裡,航天員鄧清明和陳冬全程封閉在1:1驗證試驗的地面組合體艙內,全程模擬太空的工作生活,吃的全部是航天食品,各種噪音如影隨形,即便帶上耳塞也難以忍受……  普通人堅持一周都很了不起,鄧清明卻以超常的心理素質、忍耐力和意志力
  • 揭秘中國航天員20年:2008年神舟七號軌道艙曾響起火災警報
    20年間中國航天員六上太空,連戰連捷,不斷刷新進軍太空的中國高度。輝煌背後,卻離不開中國航天員20年的拼搏與堅守。   20年來從來都沒想過放棄!   在加入航天員大隊前,他們都是有過1000多小時駕機經驗的優秀飛行員,雖然太空與天空僅一字之差,但對人的要求卻是天壤之別。為練就過硬的飛天本領,他們要首先進行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學習訓練。   除繁重的文化課學習外,航天員還要承受超重、失重、低壓等特殊環境因素的嚴峻考驗,挑戰的是生理和心理的承受極限。
  • 外國人不解:為何授予楊利偉的是陸軍軍銜,而不是空軍軍銜?
    當前最新的消息就是,我國成功把嫦娥5號探測器送上了太空,並且能夠完成很好的數據採集活動。這樣的過程自然也就證明了我國的實力非常強悍,而且也能夠很好的去應對各種問題。曾經我國第1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就是楊利偉,他的成功也標誌著我國的太空事業又更進一步,這的確是一個很不簡單的人。
  • 鐵血硬漢航天員的執念撥動淚腺:你若安好,我願備份到老
    成功飛天的航天員是英雄默默堅守的備份航天員也是英雄雖然有的航天員始終未曾名垂星辰但他們依然無愧燦爛人生「寧可備而不用,絕不用而無備」,這是航天員必須堅持的信念。由於任務密度和條件制約,並不是每名航天員都有實現飛天夢想的機會,每次的飛行乘組選拔都是按照考核成績排名確定主備份人選。
  • 航天員工作很危險,那他們的薪資高嗎?到底有多少?
    航天員,這一個職業在小時候看起來,會覺得這是一個能夠探索宇宙的職業,但是長大之後,我們也是認識到了這一個職業是非常危險的,在眾多的航天員候選人當中也僅有那麼幾個人脫穎而出,真的當上了太空人,走進了太空,那麼對於太空人的要求相信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他們需要身體素質過關,而且他們很多都是一些科學家,要知道在太空當中不僅僅是太空人,他們還需要去進行各種各樣的研究,需要去應對很多未知的狀況
  • 揭秘中國空間站:長啥樣?怎麼建?
    2020年5月5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太空軌道。5月8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返回,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第一次飛行任務,期盼已久的中國空間站建造大幕終於拉開。
  • 特級航天員景海鵬為你講述三問蒼穹背後的故事
    20年來,我們航天員大隊的戰友們胸懷中國夢強軍夢,矢志獻身航天事業,先後6次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行程達4600多萬公裡,繞地球飛了1069圈,一次次在太空中飛出了中國高度。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航天員,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和考核。我們要在5年內進行與載人航天相關的8大類上百個課目的專業技能訓練,僅基礎理論就有物理學、天文學、載人航天技術等50多門學科。專業學習要求高、訓練課目難度大,評定考核更是苛刻,甚至可以說是殘酷,隨時都可能被淘汰。正是歷經了這些艱辛的磨礪和嚴格的錘鍊,2003年,經過全面考核,首批14名航天員都具備了執行飛天任務的資格,去掉了「預備」二字。
  • 李錦記醬料符合航天員口味,成功入選神九航天食譜
    http://www.yunnan.cn 發布時間 2012-07-24 16:20:05 星期二 來源:雲南網 大中小日前,隨著神九返航,探索神九航天飲食問題受到眾多媒體關注,據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介紹,在神九載人飛行任務中,提供了7大類、70餘種中式食品隨航天員徵戰太空。「可以確保航天員4天內不會吃到重樣食品。」
  • 神十落地航天員出艙 草原上吃午飯後回公寓
    神十任務,讓這位少將飛行員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在太空停留時間超過20天的人。  9點35分,中國首位「太空女教師」王亞平出艙,她捋了捋被風吹起的劉海兒,向鏡頭微笑著,神十任務,讓她成為中國第二位飛天的女航天員。  9點40分,此次太空授課的「攝影師」航天員張曉光最後一個出艙,他靈巧地從窄窄的艙門中鑽出來。
  • 上海東華大學打造中國航天員新形象 解密太空人"穿衣經"
    9月25日晚,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也身著該系列常服在央視節目中講述載人航天相關科學知識。  除了服裝本身,航天員佩戴的一些服飾徽標,以及領帶、圍巾都在設計任務之列,並且所有的服飾用品的設計都要依據服裝的色彩和造型進行系統規劃。其中,航天員榮譽徽標的主線條猶如在湛藍的宇宙中太空飛行器飛行的軌跡,給人以向上奮飛的動感,五角星的數量表明了佩戴者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次數。
  • 李雲龍的扮演者李幼斌是真的軍人,而且軍銜不低,猜猜他是啥級別
    李雲龍的扮演者李幼斌是真的軍人,而且軍銜不低,猜猜他是啥級別「逢敵必亮劍」,這句話是出自《亮劍》這部電視劇裡邊的,這是我國眾多優秀抗戰電視劇中的一部,這部電視劇一經上映,就達到了萬人空巷的地步。李雲龍、楚雲飛、趙剛、魏和尚、張大彪等角色都讓人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