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更多的家長越來越注重孩子們的早期教育問題,從事幼師工作的人數也隨之增長,不少幼兒園出現「最美幼師」,家長們對此出現了不同的反應,一部分家長表示:這還怎麼上課?
為什麼「最美幼師」的出現會讓家長坐不住?
按道理說,出現「最美幼師」應該是正常現象。我們也常常會在網上見到「最美教師」、「最美工程師」、「最美司機」等等稱號,常常都含有讚美之意,可為什麼「最美幼師」的出現,卻紛紛讓家長們坐不住了呢?其實往往大多數家長們的擔心往往有以下兩點:
擔心孩子注意力分散
在童年階段,孩子們往往會對周圍的一切新鮮事物都懷有好奇之心,這也是孩子們剛剛認識生活的開始,幼師對於孩子們早期的啟蒙教育至關重要。隨著「最美幼師」的出現,一些家長往往會擔心到,會不會因為老師們的顏值太高,孩子們會因此分散注意力,不會把太多的心思放到學習知識上,而是想著怎麼和老師去好好相處。
不少家長們也會擔心「最美幼師」不會把自己的更多時間放到如何更好的和小朋友相處,教會給孩子更多的新鮮事物上面,而會想著怎麼更好的打扮自己,如何美麗,會不會教壞孩子?這還怎麼上課?
對年輕老師能力不信任
不難發現,從事幼師工作的,大多數都是年輕老師,剛畢業的年輕老師居多。很多家長們可能都會有這個擔心,年輕老師相對於工作經驗多的老師來說,工作能力不足,經驗較少,很難勝任幼師這一工作,只有有經驗的老師才能滿足要求。
不僅僅對於幼師這一職業,醫生,工程師,律師等等很多職業來說,大多數人都會有「年輕人能力不足」這一固有觀念。只有有了年齡優勢,積累了更多的經驗,才能勝任更有挑戰性的工作。年輕教師沒有經驗,不懂得如何更好的引導孩子更好的啟蒙學習。
幼兒園出現最美幼師的影響
但其實,「最美幼師」的出現並不能從單方面的角度分析就下結論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最美幼師」在很多其他的方面都會給幼兒園的很多積極的影響,有其獨有的優勢所在。
孩子上幼兒園的興趣會提升
幼兒園是孩子們接觸學校的開始,也是孩子從家裡向學校的一個過渡時期。不少家長會有這樣的煩惱:孩子並不喜歡上幼兒園,上學成了痛苦。一些孩子在幼兒園門口痛哭的場景也並不少見。這時候如果能夠讓孩子們愛上幼兒園,那上學對於孩子們來說就不再是一種折磨。
年輕教師和小孩子們的年齡差較小,能夠琢磨透小孩子的心思,更加細心,更有耐心,懂得如何更好的和小朋友們相處。同樣,在年輕老師的引導下,小朋友們會逐漸培養學習興趣,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模式,能夠更快的學習到新的知識。帶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小朋友們更加樂於學習更多的新鮮事物。
從小孩子們的角度來說,他們可能會更喜歡「姐姐」一樣的老師,更加喜歡和年輕一點的老師相處,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只有孩子們從心裡真正的接受了老師,才會更加樂於學習,更加喜歡上幼兒園。
能夠培養孩子的審美意識
幼兒園時期的小朋友們在在各個方面表現的都不成熟,還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只有在家長和老師們的引導下,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同樣,孩子們的審美意識在這個時期也是不成熟的,「最美幼師」能夠很好的培養孩子們的審美意識。
永遠不要忽略對孩子在幼兒園時期的教育培養,對於小孩子們來說,這個階段至關重要,正確的引導對於他們一生都是有益的,能夠早早的培養出孩子的審美意識,會使孩子能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這對今後孩子的性格,氣質等等方面的培養是一個很好的基礎。
年輕老師的思維更活躍
年輕教師相對於更有資歷的「老」教師們來說,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加有創造力,具有年輕一代獨有的優勢。年輕老師們多數是剛剛參加工作不久,他們有飽滿的熱情,會耐心的處理孩子們的各種問題。
年輕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有一種幹勁,更加有創新能力,「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在他們身上淋漓盡致的體現,能夠給工作中帶來更多的新鮮元素,更加適合小孩子們的相處模式。
並且,在教學模式上面,年輕教師和小朋友們互動可能會更多,與以往的固有模式大不相同,更加注重孩子們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更好的和孩子們打成一片,真正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家長們應該積極引導
雖說老師們對孩子們的教導至關重要,但是古人語「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從寶寶出生以來,家長是陪伴孩子們最多的人,所以家長的引導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必不可少。
如果在幼兒園時期,孩子們遇到了自己不喜歡的老師,這時候就應該發揮家長的作用,家長們就應該引導孩子如何改變觀念,如何更好的和老師相處。無論是什麼風格的老師,只要是有益於孩子們成長的就是好老師。
無論是「最美幼師」,或者說是有經驗的「老」教師都有其獨有優勢,對於不同的孩子來說,喜歡老師的風格也是不盡相同。只要是真正能夠做到立德樹人,心系學生,那就是優秀的老師,同樣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更是離不開家長的諄諄教導。
今日話題:你們認為最美幼師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