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華人聚集的約克區教育局迎來了返校季,大部分的孩子們陸續回到了學校,但是,開學季遭遇疫情,今年不出意外的變成了家長們最苦惱的開學季,是神獸歸籠還是再入險境?
早上送孩子上學後,家長們紛紛在朋友圈發表看法:
神獸歸籠,爽!
14天後坐看第二波,然後繼續封國!
明天送,擔心和快樂並存!
舉杯邀明月!
每個家長的想法都不同,但都可以看出,這是史上最難的一年開學季。那些送孩子回到學校的家長們,都是怎麼想呢?
Helen:早盼著這一天了
妹妹和哥哥今天一起回到了學校,娃們非常期待。第一天,人不多,班級裡有1/3多選擇在家網課,學校安排有序,感覺不錯。
我早盼著他們去學校了,爺爺以前是老師,他覺得去學校學習才是正經,只是不習慣的是要早起了,提前1個多小時起床,看來晚上得早點睡覺。
Jing:孩子們提前在家預演
今天送娃去學校,感覺第一周的分批返校過渡還是不錯的措施。明顯不擁擠,地上的區域標示也很清晰。
昨晚幫孩子們預演了很多遍,什麼時候一定要洗手、用hand sanitizers;什麼時候必須換口罩;是否可以用別人的東西;是否可以接觸其他同學;自己的東西應該怎麼保管;乾淨口罩在那裡。
圖源:被採訪人提供
家裡有老人,但老人也很開明,支持孩子回學校,表示應該讓孩子學習如何生存和保護好自己。
當然回家以後的例行措施也要調整,必須先換衣服、用消毒液、到家立馬洗澡。
Loretta:怎麼選都擔心
昨天早上,我們所有選擇回學校的家長在那裡擔心,.....到了下午選擇網課的家長看到時間表,開始擔心:從早到晚一直對著電腦,大人都做不到,小孩怎麼可能?反正怎麼選都擔心。
今天是第一天送孩子回學校,兩個女兒的班級人數分別是15人和17人,老師和工作人員也很多,希望一切順利吧,不過還是有點不習慣,家裡忽然安靜了。
Vera:姥姥高唱「解放區的天」
我們今年搬到多倫多,時隔半年,孩子終於回到學校了,早早的收拾好了小書包。
圖源:被採訪人提供
跟孩子一樣興奮的是老人,姥姥在送完孩子的路上在唱「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
圖源:被採訪人提供
大兒子去了法語學校,坐校車,看到校車上不到10個孩子,孩子中間間隔兩個座位,希望他們教室裡人也別太多。
陽光:孩子回到了「清華班」
兒子今年轉學到了萬錦,今天第一天上一年級。因為輪流開課,他們今天上學,明天放假,班級人數不多,我還是比較放心的。
圖源:被採訪人提供
我和孩子媽媽因為上學還產生了分歧,媽媽不同意,但我和兒子堅持,最後還是回到了課堂,不過大多數小朋友都是華人,真可謂「清華班」。
因為媽媽要照看妹妹,兒子上網課很難管理,那就先去學校看看吧,不行再回來,可進可退嘛!
除了送孩子回學校的家長,還有很多家長留孩子在家網課,自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三個孩子在家,網速不夠用啦!網課質量不行,持保留意見啦,孩子眼睛受不了啦……
網速差評!網絡教學差評!
但不管怎樣,孩子們總要採取某種方式讀書,也希望家長們既然決定,就安心接受。不管是在家還是回到課堂,秋冬季都是疫情的一大考驗,警鐘長鳴,增強抵抗力才是硬道理。
圖源:侃侃
也願你所有的決定,都是基於希望,而不是基於恐懼。May your choices reflect your hopes, not your fears.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信源:獨家採訪
作者:條姐
編輯:頭條君
出品:多倫多頭條
微信ID:toront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