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渡街道生活日記——自治共治丨「三會制度」碰撞「加梯工程」

2020-10-29 阿基米德FM

Q

你家小區是多層住宅嘛?

樓上樓下的鄰居有加梯意願嘛?

我們住高樓層的,想要加梯,怎麼表達訴求和期盼?

A

二維碼掃一掃。

找到自己所在小區和樓組,提交你的加梯意願。

到樓組長那裡報一報,或者跟居委會塊長說一說。

有熱心的黨員、群眾牽牽頭,把會議流程走一遭。

居委會巧用「三會」共商共治工具,搭建居民協商議事平臺,暢通居民表達觀點的渠道,實現「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

10月10日下午,周家渡街道第二場「三會」實訓活動在上南六村活動室開展。

案例名稱

某小區9號樓電梯加裝聽證會

案例背景

小區9號樓為1梯2戶,共6層、住戶12戶。樓內住戶通過線上掃碼錶達,有一定加梯意願。第三方加梯公司現場踏勘,其基本符合加梯施工條件。樓組長組織成立推進小組,提請居委會組織召開9號樓加梯聽證會。

聽證會現場

聽證會由居委主任代表扮演各方角色:主持人、各樓層居民代表、加梯公司代表、居委會代表、職能部門代表等等,向大家展示聽證會的規範化流程。其他居委主任作為觀察員觀摩學習。

主持人向與會人員介紹本次聽證會的目的、希望達到的成果,聽證會流程及議事規則。工作人員介紹了聽證議題的情況,需要聽證的事項。

9號樓內12家住戶或派家庭代表參會,或委託樓內代表參與,就是否願意加梯充分討論,各抒己見。

強烈要求加梯的5-6層代表意見:

高樓層居民,家裡的老年人每天上下樓梯吃力。

加梯是市政府推進的惠民工程,還有補貼,趁勢而為。

每個人都會老去,居家養老還是大比例,一同提升老年生活質量。

讓懸空老人都留一些可期許的念想……

1-2樓意見相左的代表意見:

低層住戶擔心是否影響房價、房屋結構、通風採光和正常生活。

錯層加梯,還是要走半層,走一層和半層變化不大。

中間層住戶的代表意見:

無明顯態度表達,且「金三銀四」擔心影響房價。

無剛性需求,再觀望一下。

共性問題:

關心錯層入戶的分攤原則、比例和測算費用。政策是否可以採取分期付款……

鄰裡之間原本已存矛盾可否有破冰可能……

加梯公司表示9號樓具備加梯條件,且可以通過調整電梯的安裝位置、材料、樣式等技術手段來減少對通風、採光等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居委會和職能部門代表針對出資比例、分攤情況、付款方式、政策性問題向居民做了介紹和解答。

最後,居民代表就是否同意加梯進行了舉手表決,工作人員根據會議記錄和表決結果製作會議決議,並由主持人現場宣讀。

現場點評

街道二級調研員蘇曉華全程參加實訓活動。

他指出:

聽證會是一種源於英美法系國家把司法審判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在中國,針對社區居民普遍關心、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區公共事務,居委會都可以組織進行聽證。

他強調:

聽證會的召開一定要注重會前、會中和會後三個環節的有機結合。會議籌備階段,要充分深入了解基本情況。會議正式開始前要進一步明確會議紀律。會中,主持人要把握整體節奏,平衡各方代表的發言和情緒,現場對會議結果和決議進行宣讀確認。會後要將決議進行公示,有需要的可再次召開廣泛聽證會。

結語

在舉手表決環節,同意加梯的住戶沒有超過三分之二。這也預告本次加梯聽證會沒有以統一意見加梯收尾,但貴在流程取勝。後續,也將依賴樓組長、黨員骨幹組建的加梯推進小組再做工作,排除顧慮和梗阻,建設更宜居樓組治理共同體。

當「三會」碰撞「加梯」,將是居民自治良性互動、重塑更溫馨樓內鄰裡關係的新起點。當「制度」碰撞「實事工程」,一定是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孕育而成的民心工程。

相關焦點

  • 加裝電梯,長寧·周家橋-三次登門求理解加梯工程暖人心
    作為長寧區周家橋街道中五居民區三涇南宅小區第14部加裝電梯的牽頭人之一,施忠明最感激的是同樓的居民。12月3日,三涇南宅13號樓和20號樓加裝電梯工程開工,這已經是小區第13部和第14部加裝電梯了,小區整體的加梯覆蓋率達到了30%,目前已完工7部,還有5部正在意見徵詢中。
  • 虹口區民政局調研四川北路街道 「三香弄堂」社區自治共治等相關工作
    近日,區民政局副局長金品一行來四川北路街道調研黨建引領社區自治共治相關工作和「三香弄堂」社區治理新模式。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蘇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泳以及相關科室負責同志參加調研。會上,街道詳細介紹了黨建引領下「三香弄堂」的治理經驗、環山陰路自治管理工作、老式裡弄黨群服務項目化運行和網格化黨建等工作的開展情況。金品副局長對四川北路街道老舊小區的治理做法給與肯定,對做好下階段的社區自治共治,尤其是弄堂治理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並就近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相關工作同街道進行了交流。
  • 周家渡街道生活日記——新時代文明實踐丨周家渡市場所助推學生智慧點餐
    一年前,周家渡市場監督管理所執法人員曾經著便衣暗訪轄區各個學校食堂用餐情況,發現有些同學經常不把飯吃完,有些同學只吃了幾口就把飯菜倒掉了,也有不少同學認為食堂的飯菜味道不好,難以下咽。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正值生長發育期,長此以往,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如何改進食堂用餐?如何更合理地讓學生吃上滿意的午餐?這些難題擺在了周家渡市場監督管理所面前。
  • 今天,普陀這個街道首個居民區加梯工程動工!
    加裝電梯是很多老年居民的夢想,12月16日上午,普陀區萬裡街道凱旋花園小區就迎來了小區裡首臺加梯工程動工,這也是萬裡街道轄區內第一個加裝電梯工程。居民們敲鑼打鼓慶祝加梯儀式現場,鑼鼓陣陣,居民們喜笑顏開,熱鬧的氣氛驅散了冬日的寒冷。
  • 12月16日,普陀萬裡街道首個居民區加梯工程動工!
    12月16日,普陀萬裡街道首個居民區加梯工程動工!居民們敲鑼打鼓慶祝加梯儀式現場,鑼鼓陣陣,居民們喜笑顏開,熱鬧的氣氛驅散了冬日的寒冷。萬裡街道領導、居民代表和工程方一起為加梯培上第一鏟土,預示著加梯工程正式開工,盼望已久的居民歡呼雀躍起來。
  • 滬嘉定鎮街道現有347個睦鄰點:自治有溫度 共治力量「聚沙成塔」
    原標題:嘉定鎮街道現有347個睦鄰點,街道17個社區全覆蓋,平均每個社區20多個自治有了「宜人溫度」,共治力量「聚沙成塔」    睦鄰點建設有助於恢復社區功能  嘉定鎮街道為什麼如此重視睦鄰點建設?在街道領導看來,這是由社會發展規律決定的。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社區居民的異質性在不斷變強,人群結構日趨複雜。社區居民由於各自的生活環境、職業、價值觀念、教育程度等有很大的不同,導致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的差異也很大。
  • 普陀這裡首個商品房小區加梯項目籤約,左鄰右裡都來「取經」……
    去年5月,凱旋花園115號樓率先啟動加梯意見徵詢,經歷了兩輪徵詢和無數次的上門溝通,儘管推進期間受到了疫情影響,歷時一年多,115號樓終於在近日與加梯公司正式籤約,成為萬裡街道第一個商品房加裝電梯小區。凱旋花園115號樓加梯籤約現場來到凱旋花園居民活動室裡,加梯公司正在為居民們介紹115號樓電梯工程的具體情況。
  • 半淞園路街道:攜手共治,從「安居」到「宜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來,半淞園路街道以業委會的規範化建設作為社區治理的著力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做深做實黨建引領「三駕馬車」的物業治理,探索出了一條「堅持黨建引領、業主有序參與、依法依規依約」的新模式。
  • 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今日推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要意義?(一)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 與你有關,你所在的街道今年做了哪些工作,明年將如何發展?
    在江灣加梯「八機制」和群眾工作「六步走」推動下,池溝公寓成為全市第一個小型「整小區」加梯社區,逸仙小區成為全市第一個大型「整小區」加梯社區,讓居民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接下來,北外灘街道將牢牢把握北外灘發展全面起勢的新起點,全力提升黨建引領作用,全力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力為北外灘高質量發展蓄勢增能,全力推進北外灘精細化管理示範區建設,全力推進黨建引領下的自治共治,全力把民生保障做得更紮實,全力守牢安全平安底線
  • 民情日記百餘本 社區自治心氣兒足
    「2005年3月2日,今天下午到各戶發放居民用水一戶一表改造協議書,居民對東城為民辦的實事比較滿意,13號的居民說,這是一項得民心的工程,我們感謝政府。」這是當時最早的幾份日記,每份日記字數不過兩三百字,卻完整地記錄了當時居委會所做的工作。
  • 三治融合:讓新時代臨海特色善治樣本體現「乘數效應」
    沿江鎮新興村在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格局中,積極探索形成了「黨建引領、一約一會、兩團十員、協管聯動」的「三治融合」機制,全力助推鄉村振興,形成「大事一起幹,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新格局,成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新典範,「三治」成善治,新興更振興!
  • 克服「攔路虎」 下城潮鳴街道首幢連片加裝電梯交付
    與此同時,他們還解決了不少居民擔憂的難題,比如電梯施工期間是否能正常使用廁所,化糞池改造期間異味是否會對生活造成影響?下城區住建局加梯辦相關負責人方仁傑說,在施工中他們充分考慮到了這些問題,只將化糞池改造一半,另外一半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因此堵塞問題不用擔心。另一方面,對於異味,他們對居民提出問題的幾口井,都做了封閉處理。
  • 牛銘實 從封建、郡縣到自治:中國地方制度的演變
    因此,如果能使縣令成為真正的主人,縣是他私家的產業,他必會盡心愛護和治理。一旦出現動亂,縣令、郡守也會拼死守護。{13}同時,縣令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不會任用惡吏。{14}三、傳統上的鄉約制度與鄉村自治  歷史上推行鄉村自治的儒者們,把鄉裡自治的傳統一直追溯到周代。
  • 石泉路街道生活日記——活力石泉|如何破解老舊小區「上樓難...
    11月26日上午,石泉路街道召開加梯工作專項會議。會上,街道辦事處主任何家驥,副主任俞紅、邱善樂與西部集團、徐虎加梯辦公室就加梯工作定位、工作組織架構、加強宣傳攻勢、完善工作推進流程、維保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問題進行交流研討。街道自治辦、管理辦、黨群辦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讓駐地各單位和街道、社區之間「各美其美」,讓「美美與共」的和諧理念深入人心,最終凝聚起基層黨建握指成拳的「天下大同」整體效應。 如今在東湖街道,通過聚全民之力,集全民之智,黨建「朋友圈」成為服務群眾的「幸福圈」,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繪出了共建「同心圓」,奏響了共治「同心曲」,形成了共享「同心體」,生動展現了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 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提升組織力 紮實開展居民區黨建工作
    街道有很多路面凹凸不平,道路毀壞嚴重,給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為提高居民居住的舒適度、滿意度,進一步打造人文宜居的弄堂特色品牌,結合美麗弄堂的建設,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在傾聽居民心聲的基礎上,推出了一批黨建項目,有針對性地對老式裡弄進行道路修整,牆麵粉刷,在優化硬體的基礎上,配上綠植和書畫等,進一步營造人文氣息。
  • 江蘇無錫濱湖區河埒街道:建強城市基層黨建「堡壘工程」,凝聚城市...
    部分黨支部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依然存在,「三會一課」、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生活存在形式化、簡單化。「兩新」組織、商務樓宇、商圈市場、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的黨組織覆蓋率不高。 三是城市治理缺乏引領,黨組織的發展推動力度不夠。
  • 江浦路街道利用大數據對住宅電梯進行全周期管理-樓棟能否「加梯...
    昨天下午,遼源西路190弄1-5號單元樓電梯加裝開工儀式在遼源花苑小區廣場舉行,該小區成為了江浦路街道首個實現成片成幢加梯的老小區。所有加梯信息一目了然儀式現場,一塊大屏幕上顯示著江浦路街道住宅電梯全周期管理大數據平臺的信息,彈窗內正在直播加梯開工的實況。
  • 共融共建共治共享 甸柳新村街道「紅領物業黨建聯盟」 成立!
    「作為轄區內最大規模的龍頭物業企業,將繼續努力配合社區開展各項工作,加強與社區的共融共建共治共享,在『共創文明社區,共建幸福家園』中爭創一流,再創佳績。」上海中建東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山東區域公司黨支部書記梅新洲代表物業單位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