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你家小區是多層住宅嘛?
樓上樓下的鄰居有加梯意願嘛?
我們住高樓層的,想要加梯,怎麼表達訴求和期盼?
A
二維碼掃一掃。
找到自己所在小區和樓組,提交你的加梯意願。
到樓組長那裡報一報,或者跟居委會塊長說一說。
有熱心的黨員、群眾牽牽頭,把會議流程走一遭。
居委會巧用「三會」共商共治工具,搭建居民協商議事平臺,暢通居民表達觀點的渠道,實現「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
10月10日下午,周家渡街道第二場「三會」實訓活動在上南六村活動室開展。
案例名稱
某小區9號樓電梯加裝聽證會
案例背景
小區9號樓為1梯2戶,共6層、住戶12戶。樓內住戶通過線上掃碼錶達,有一定加梯意願。第三方加梯公司現場踏勘,其基本符合加梯施工條件。樓組長組織成立推進小組,提請居委會組織召開9號樓加梯聽證會。
聽證會現場
聽證會由居委主任代表扮演各方角色:主持人、各樓層居民代表、加梯公司代表、居委會代表、職能部門代表等等,向大家展示聽證會的規範化流程。其他居委主任作為觀察員觀摩學習。
主持人向與會人員介紹本次聽證會的目的、希望達到的成果,聽證會流程及議事規則。工作人員介紹了聽證議題的情況,需要聽證的事項。
9號樓內12家住戶或派家庭代表參會,或委託樓內代表參與,就是否願意加梯充分討論,各抒己見。
強烈要求加梯的5-6層代表意見:
高樓層居民,家裡的老年人每天上下樓梯吃力。
加梯是市政府推進的惠民工程,還有補貼,趁勢而為。
每個人都會老去,居家養老還是大比例,一同提升老年生活質量。
讓懸空老人都留一些可期許的念想……
1-2樓意見相左的代表意見:
低層住戶擔心是否影響房價、房屋結構、通風採光和正常生活。
錯層加梯,還是要走半層,走一層和半層變化不大。
中間層住戶的代表意見:
無明顯態度表達,且「金三銀四」擔心影響房價。
無剛性需求,再觀望一下。
共性問題:
關心錯層入戶的分攤原則、比例和測算費用。政策是否可以採取分期付款……
鄰裡之間原本已存矛盾可否有破冰可能……
加梯公司表示9號樓具備加梯條件,且可以通過調整電梯的安裝位置、材料、樣式等技術手段來減少對通風、採光等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居委會和職能部門代表針對出資比例、分攤情況、付款方式、政策性問題向居民做了介紹和解答。
最後,居民代表就是否同意加梯進行了舉手表決,工作人員根據會議記錄和表決結果製作會議決議,並由主持人現場宣讀。
現場點評
街道二級調研員蘇曉華全程參加實訓活動。
他指出:
聽證會是一種源於英美法系國家把司法審判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在中國,針對社區居民普遍關心、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區公共事務,居委會都可以組織進行聽證。
他強調:
聽證會的召開一定要注重會前、會中和會後三個環節的有機結合。會議籌備階段,要充分深入了解基本情況。會議正式開始前要進一步明確會議紀律。會中,主持人要把握整體節奏,平衡各方代表的發言和情緒,現場對會議結果和決議進行宣讀確認。會後要將決議進行公示,有需要的可再次召開廣泛聽證會。
結語
在舉手表決環節,同意加梯的住戶沒有超過三分之二。這也預告本次加梯聽證會沒有以統一意見加梯收尾,但貴在流程取勝。後續,也將依賴樓組長、黨員骨幹組建的加梯推進小組再做工作,排除顧慮和梗阻,建設更宜居樓組治理共同體。
當「三會」碰撞「加梯」,將是居民自治良性互動、重塑更溫馨樓內鄰裡關係的新起點。當「制度」碰撞「實事工程」,一定是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孕育而成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