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發育不僅關係到孩子的一生,也會對家庭和社會有影響。
之前跟大家分析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重要性,提到即使這項篩查通過了,孩子之後也未必100%不會出現聽力障礙。
今天一起來看看如何判斷嬰幼兒的聽力是否出現問題。
剛出生的寶寶
通過測試法來判斷
(1)吸奶測試法
餵奶時,最好在寶寶吃得最盡興的時候製造1秒左右的短暫敲擊聲。正常情況下,寶寶吸奶的節奏或動作會有所改變,甚至停止吸奶,有時也會眨眼睛,面部和手足抽動等。
第一次可以製造中等強度聲音,有反應的話,下一次就減小聲音,沒有反應則增大聲音。
(2)睡眠測試法
寶寶剛入睡時(淺睡狀態),在其兩耳側分別搖鈴,觀察寶寶會不會被響聲驚醒或出現眼皮跳動、眨眼、身體抽動等情況。當寶寶熟睡時,可捏鼻子「催醒」,在寶寶快醒時重複上述測試。
(3)轉頭測試法
這個方法針對3月齡以上的寶寶,讓寶寶坐在媽媽的膝蓋上,給他一個小玩具吸引其注意力。另一個人在孩子身後左、右兩側分別突然搖鈴、拍手或拍打玩具,觀察孩子是否會主動去尋找聲音。
半歲以上的孩子
有以下情況要當心
(1)6—9月齡:不會望向大人講話中提及的人或物品。
(2)10—12月齡:不懂跟從動作指令,比如對「把球拿給我」、「摸摸鼻子」這些話沒有反應;播放歡快音樂時沒有手舞足蹈。
(3)13—15月齡:不會說「爸」、「媽」、「車」、「打」等單字。
(4)16—18月齡:大人在隔壁房間呼喊,寶寶無動於衷。
(5)19—24月齡:不會運用兩個字的短句,如「喝水」、「不給」、「去玩」等。
(6)25—30月齡:能說出的字少於100個。
(7)31—36月齡:不會運用4個字以上的句子。
(8)學齡前期或學齡期:
①跟孩子講話時,孩子經常問「什麼」或者表現出沒有聽清的狀態(如答非所問),眼睛習慣緊盯講話人的嘴巴。
②對呼喊聲沒有反應或反應遲鈍,不能準確地把頭或身子轉向呼喊人的方向。
③發音不準確,講話不清楚,喜歡將電視機的聲音開得很大。
父母平時要反覆細心觀察,如果得不到肯定的結論,就要儘快帶孩子到醫院或者我們海之聲進行科學的檢查,進一步確定其聽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