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聽力檢查?這種情況做人工耳蝸風險太大!

2020-12-16 中民說耳蝸

出現哪些情況需對孩子做聽力檢查?

1.孩子很難正確找到聲源方向

2.需要大聲對他說話才會有反應

3.開始說話的時間比同齡人晚

4.不能正確複述詞語,需要家長重複,或者雖然複述但口齒不清

5.患過可能造成聽力損失的疾病,比如腦膜炎

6.所用藥物有聽力損失的副作用

7.做好早期的聽力篩查及預防

1、初步篩查(一般建議出生後3天)

2、複查(出生後40天)

3、全面評估(出生後3個月左右)

4、聽力幹預檢測(6個月左右)

4.一旦發現問題,應該怎麼辦?

首先要確診什麼性質耳聾,誘發耳聾的原因。根據病因及早幹預,早選配輔聽器。儘早康復,到專業的語訓學校進行語言康復。讓孩子進快回歸社會主流。 目前針對聽力損失兒童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佩戴助聽器,另一種是手術植入人工耳蝸。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助聽器是聽力補償,人工耳蝸是聽力重建。一般來說,有殘餘聽力選擇助聽器進行聽力補償,聽力損失極重度佩戴助聽器效果很差或者無效者選擇人工耳蝸進行聽力重建。

5.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做人工耳蝸康復?

雙耳重度或極重度聽力損失的聽損兒童,病變部位定位診斷為耳蝸的患者,才可以選擇人工耳蝸植入。比如說,對於語前聽力損失的聽障兒童,即還不會說話的聽障兒童,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1.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2.最佳植入人工耳蝸年齡為1周歲-5周歲;

3.佩戴合適的助聽器,經過聽力康復訓練3-6個月後聽覺語言能力無明顯改善;

4.家庭和植入這對人工耳蝸手術有正確的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

然而,還有部分聽障兒童是不能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比如,內耳嚴重畸形的,無耳蝸形態的,聽神經缺如,嚴重智力障礙的以及無法配合語訓的聽障兒童,植入人工耳蝸以後的效果有可能會不理想,甚至完全無效果,這類聽障兒童我們不建議植入人工耳蝸。

內容審核:重慶中民耳鼻喉醫院

相關焦點

  • 做人工耳蝸需要多少費用?
    新生兒聽力篩查如果沒有通過、後天藥物致聾或者其他原因喪失聽力後,在重度和極重度級別的聽力重建中,人工耳蝸植入是一個常常被醫生提供給患者的方案。那麼,這個時候,做人工耳蝸需要多少費用?就成為多數患者關注的首要問題。
  • 人工耳蝸手術多少錢?做人工耳蝸費用明細
    90%以上的聽障患者本人或家長在選擇做人工耳蝸手術前都會在網上搜索關於人工耳蝸的費用問題,但了解到的費用信息很局限,對於人工耳蝸每個環節涉及到的具體費用並不清楚,有些聽障家庭選擇在海外做手術,也想了解具體費用明細,還本文將從術前檢查、不同的耳蝸品牌的選擇,手術醫院的選擇、手術收費、
  • 助聽器、人工耳蝸和耳機,聊聊關於聽力的3大電子設備
    全球約有70萬聽障人士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術。人工耳蝸通過植入耳蝸內的電極直接刺激聽神經,將聲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傳入大腦形成聲音,從而幫助重度、極重度耳聾患者重獲聽力。北京同仁醫院1997年做了國內第一例兒童人工耳蝸植入。
  • 人工耳蝸是什麼?人工耳蝸丟失後需要開顱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近日來,網上有一則幫弟弟尋找「人工耳蝸」的事件受到了網友們的關注。據其在網上發布的啟示所述,其弟弟所佩戴的耳蝸大概價值20多萬,如果找不到,弟弟有可能需要再開一次頭顱做手術。有不少網友在看到了這個尋物啟事之後,出於熱心,將其轉至微博上和朋友圈,沒想到很快引發全網的關注。
  • 耳蝸的作用是什麼 做人工耳蝸費用了解一下
    耳蝸的作用是什麼 做人工耳蝸費用了解一下時間:2018-10-23 1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耳蝸的作用是什麼 做人工耳蝸費用了解一下 耳蝸是位聽器官內耳骨迷路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傳導並感受聲波的結構。耳蝸是一螺旋形骨管,繞蝸軸捲曲兩周半。
  • 寶寶聽力有損失?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專家:這些情況需植入人工耳蝸
    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成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那麼?什麼程度的聽力損失患兒需要植入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植入標準需要先進行最佳助聽下言語識別率的測試後才能確定。目前在發達國家人工耳蝸植入指標放得越來越寬,比如說abr的反應閾值大於70以上,就可以進行人工耳蝸植入。國內標準是雙耳的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以上,才建議患者來進行人工耳蝸植入。
  • 【專題】人工耳蝸叫醒聽障孩子的耳朵
    自2006年始,市殘聯陸續承接國家「聽力重建啟聰行動」人工耳蝸項目、「七彩夢行動計劃」聾兒(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福建省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項目的申報工作,做好諮詢、受理、申請、回復、跟蹤等各環節工作,保證救助項目順利實施,使貧困聾兒享有康復服務,重回有聲世界,步入正軌進入普幼普小,2006年至今市殘聯共為183名聽障兒童申報了人工耳蝸康復救助申請。
  • 關於人工耳蝸,你了解多少?
    近期一則「尋找人工耳蝸」的消息被熱心網友紛紛轉發,沒多久,又演變成一則「孰真孰假」的社會新聞。且不論這個事件中的是非曲直,我們來說說事件主角——造價昂貴的人工耳蝸,究竟能為聽力的世界帶來什麼。1植入後靠電極刺激聽神經人工耳蝸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House研究所研發的單通道人工耳蝸商品機問世。
  • 人工耳蝸除了貴,你更應該知道什麼?
    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手術適宜時間對於先天性聽力障礙患者,普遍認為1-6歲是人工耳蝸手術植入的適宜年齡,理論來說,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孩子年齡越小,後期康復效果越好。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華夏復聰基金,指定人工耳蝸植入專家張學淵教授建議人工耳蝸適應症內6個月到1歲半的兒童在佩戴助聽器數周或數月後應儘快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若是一歲半以下的孩子植入耳蝸,甚至不需要進行額外的語言康復訓練。而對於語後聾患者,我們也建議應及時選擇人工耳蝸植入。關於植入人工耳蝸患者的標準,請關注我查看歷史文章中的「什麼樣的人適合做人工耳蝸手術」詳細介紹。
  • 孩子出生後沒做過聽力篩查,4歲了說話還含糊不清
    孩子出生後沒有做過聽力篩查,至今4歲多了,家人從來沒發現孩子的耳朵有問題。「因為孩子的言語發育黃金期是3周歲以前,錯過這個時間,將會因聾致啞,還會導致智力發育遲緩,造成心理和行為交往的缺陷。」 賈月芝主任醫師惋惜地說。肖肖是由於聽力障礙導致語言障礙,而且已經錯過3周歲前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但是,如果現在及時進行幹預,植入人工耳蝸,還是有望獲得部分語言能力的。
  • 聽損兒童人工耳蝸術後康復與溝通
    聽損兒童人工耳蝸術後康復需求聽覺發育實際上是大腦的發育。正常聽力的嬰兒每天聽10小時以發展正常的言語和語言。聽損兒童也應該如此。植入人工耳蝸可以讓你的孩子獲得聲音,但是孩子必須在所有清醒時間佩戴這個裝置,沒有例外。
  • 人工耳蝸術前評估內容有哪些?
    除先天性聽力障礙外,遺傳性耳聾還能以遲發性聽力障礙的方式表現出來。遲發性耳聾的特點是:患有遲發性耳聾的人往往有很好的語言基礎;遲發性耳聾的過程是漸進的;遲發性遺傳性耳聾通常與遺傳基因有關。雖然遲發性耳聾不是短時間內發生的,但隨著聽力損失的加重,仍將會對人們的工作和學習產生影響。現在科學技術已經將人工耳蝸植入術引進,真正做到了「聾而不啞」讓耳聾患者重新回到有聲世界。
  • 是「誰」影響了人工耳蝸植入效果?
    人工耳蝸裝置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影響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後效果的核心因素是什麼? 在最近一期的耳鼻喉科權威雜誌JAMA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上,有學者發表了一篇關於影響人工耳蝸術後效果的術前因素的Meta分析,同期編者就最近的相關研究發表了編者按,總結了影響人工耳蝸植入效果的相關因素,得出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中術前助聽情況下的言語識別率是主要影響因素,人工耳蝸植入術後良好的效果離不開聽覺外周和聽覺中樞的良好統一
  • 我們的愛人工耳蝸是什麼?又是多少錢一個呢?
    因為這次車禍沒有好好的檢查,為後面婷婷失聰埋下了伏筆!後來,婷婷又暈倒了,到醫院檢查之後發現她得了顳骨橫行骨折,這嚴重的影響了婷婷的聽力,到後來婷婷只能靠更換人工耳蝸來助聽,這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是一個多麼大的打擊啊!助聽器與人工耳蝸同屬於聽力康復設備。相同之處在於,兩者都可以稱作助聽設備,都是通過特殊的電子線路,將外界的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再轉化為人體可接受的聲音信號。
  • 孩子說話慢、詞彙少,為什麼需要先做聽力檢查?
    醫生首先建議孩子進行聽力檢查,家長很不解,認為孩子能夠聽得到也能夠交流,怎麼可能是聽力有問題呢?但聽力檢查的結果卻讓家長大吃一驚,孩子真的是聽力下降了。 通過這個真實的案例,今天我們來談談家長對於聽力檢查感到困惑的幾個常見問題。
  • 一歲以內植入人工耳蝸還需要言語康復嗎#耳蝸寶寶#人工耳蝸手術
    一歲以內的孩子植入人工耳蝸以後需不需要言語康復這個問題,理論上來說是不需要。我是很贊同這種一歲以內的孩子做完人工耳蝸後不需要康復的說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孩子聽到的是電刺激的聲音,只要家長教他說話基本上不需要特意的去康復。他就能獲得很好的聽力和言語的效果。
  • 孩子剛發現聽力問題,這些內容,你都需要學習
    (二)聽力診斷分為主觀聽力檢查和客觀聽力檢查首先說一說客觀聽力檢查,主要的客觀聽力檢查有以下5種:1. 耳聲發射:簡稱OAE,廣泛應用於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初篩和復篩,是一種產生於耳蝸,經聽骨鏈及鼓膜傳導釋放入外耳道的音頻能量。耳聲發射現象是耳蝸功能正常的表現之一。
  • 開機秒懂,1歲人工耳蝸寶寶上演各種表情包
    1歲的濤濤(化名)出生後雙耳聽力較正常人偏低,因此家長十分重視,時刻都小心翼翼。一天,午睡醒來,孩子聽力下降到極重度聾。日前,濤濤在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耳科團隊的精心手術下植入人工耳蝸,開機那一刻他不停變換各種表情,與外界再次「聯音」。
  • 成人聽損到底要不要做耳蝸?看看這些過來人怎麼說①——琳子
    關於人工耳蝸,無論是醫學資料、專業醫生或是聽力師把它說的再好,對聽損患者重回有聲世界有多麼大的幫助,患者心裡始終還是會對它有所顧慮。25歲時,我才通過基因篩查了解到,這麼多年耳鳴、頭暈等症狀都是因為前庭水管症候群,當時的醫生說我非常適合做人工耳蝸手術,但那時我對人工耳蝸知之甚少,認為自己還不需要,不過我記住了這個事情,通過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了解人工耳蝸。32歲時,我左耳耳鳴多時,聽力突然下降,助聽器也無濟於事,於是就選擇做人工耳蝸。
  • 義烏失聰小男孩植入人工耳蝸 過上「有聲之年」
    本報記者 胡元勇/攝2月12日,一個月前接受了免費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小安安,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檢查室裡,第一次用自己的耳朵聽到了聲音。隨著音量的提高,安安也會被「嚇到」:身體一抖眼睛一眨,或者轉身撲進媽媽的懷裡。醫生說,這代表聲音太大,安安不太適應。看到孩子對於不同的聲音給出的各種反應,安安媽媽手都在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