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新格局新探索新視野

2020-12-12 人民論壇網

作者:劉漢峰  北京市委黨校北京黨建基地研究員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砥礪奮進的五年開創了新時代偉大歷史使命召喚下形成的黨的建設新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目標,以「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不斷開闢新境界、探索新路徑、實現新突破,逐步形成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思想為指導的黨的建設新格局,為新時代黨的建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用了三句詩,點明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使命與追求。他指出,「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可以說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這三個時期,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為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而不懈奮鬥的歷史階段。可以這樣說,新中國的偉大事業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體中國人民完成的跨越式發展,成就越來越令全球矚目。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我們實現了從解決溫飽問題到總體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的跨越,中國崛起被世界視為「近年來最重要的全球變革」。站在歷史發展的新的起跑線上,再來看黨的事業發展的接力棒,已經大大超越了當初的設計藍圖。當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翻兩番」「三步走」這個戰略設想的時候,曾被世界輿論稱為「大膽的設想」。現在看來,這個設想不僅已經實現,而且大大超過了藍圖的預設時段。我國在2016年的人均GDP水平(8123美元),首次高於中高等收入國家人均GDP水平(7939美元),並向高收入國家大幅邁進。中國這樣的發展速度令黨和人民越來越接近中華民族的歷史性夢想。在這樣的形勢下,只有使中國共產黨更加堅強有力、更加團結向上,才能有更好的條件完成關鍵歷史階段賦予的關鍵歷史使命。

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兩個一百年」之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在這個艱巨且光榮的使命面前,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拿出精神、拿出勇氣、拿出實力來圓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思想的提出,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這是對時代發展的回應,是黨勇於自我革命的表現,是偉大歷史使命召喚下形成的黨的建設新格局。

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進程中,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探索

牢牢把握黨的建設主題,突出黨的領導優勢,把管黨治黨放在優先戰略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開拓創新執政黨自身建設,用黨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勇氣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進一步推向新境界。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面臨著實現偉大夢想、推進偉大事業、進行偉大鬥爭的挑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就是順利推進其他三個方面的根本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也是這些年來黨的建設的最大成就和最重要的經驗。

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分析黨的建設形勢的時候就曾經指出,新形勢下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成為新的歷史階段黨的建設的戰略部署,也成為了黨的建設的基本時代特徵。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中央充分研究形勢,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國家發展新特徵確定的治國理政的新方略,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健康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黨的建設首位,把握主線,全面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有一個漸進的實施過程,這個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就是用什麼去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也就是說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載體是什麼。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既需要全方位用勁,也需要重點發力」。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就是重點發力的抓手。黨要管黨,首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主要載體,是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特徵、是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基礎上出臺實施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歷史性成果,是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形成的系統化規範。

十八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以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為抓手,不斷取得重大進展,逐步形成系統化思想理論體系。旗幟鮮明地講政治是黨的特點和優勢,是共產黨的立身之本。如何做到講政治,是黨中央高度關注並給予重點要求的內容。講政治,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首要的任務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就是要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強化政治責任,要做到站得穩、靠得住,就要求全黨找準政治站位、增強政治意識、強化政治擔當。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確保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道路方面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講政治,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求黨員幹部要加強黨性修養與黨性鍛鍊,在黨內政治生活的「大熔爐」中錘鍊、鍛造黨性,在「緊火煮來慢火蒸」的考驗下,真正提升黨的隊伍素養、提升黨員幹部個人的政治覺悟、黨性修養,進一步提升黨員幹部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擔當,增強黨員幹部的忠誠度、歸屬感、責任心,從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形成富有朝氣、生機勃勃的黨內政治文化,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發展。

在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的同時,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也得到大力加強。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這個創新成果的提出,在理論上提升了全面從嚴治黨內涵的新境界,兩者的緊密結合充分體現了全面性要求,這個思想強調了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解決制度問題,把樹立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根本任務,把制度建設貫穿到黨的思想建設各個方面。堅持黨的信仰,就是堅持黨的精神命脈,是全黨奮鬥的根本動力。在新的偉大鬥爭中,如果精神上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只有堅持不懈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並使之成為制度保障固定下來,才能實現黨的最高理想與現實目標的有機統一。

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著力選拔使用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馬克思主義的好幹部。從好幹部「五條標準」的提出,到「三個必須」「五個堅持」「五個過硬」「四個鐵一般」要求,破解「四唯」難題,到提出注重用政治標準選人用人的根本原則,顯示了黨對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的高度重視。在注重選拔任用幹部的同時,不斷加強對幹部的監督管理工作,建立了以管理全面、標準嚴格、環節銜接、措施配套、責任分明為總體要求的約束管理機制,並通過專項整治加大官員治理力度。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加大基層黨組織建設力度,逐步把提升組織力作為基層組織工作的重要抓手重點工作,黨的戰鬥堡壘作用繼續得到加強。

堅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聚焦「四風」,整頓黨風。黨的十八大以來,整治「四風」、落實八項規定成為改進黨風政風的突破口,「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成為常態。中央通過專項整治,集中清理文山會海、節慶泛濫、「三公」經費開支過大、超標配置公車和辦公用房、亂建樓堂館所,基本管住了「舌尖上」「車輪上」「參觀中」「服務中」的種種不正之風,在實踐中凸顯了黨的制度建設的嚴肅性、權威性。

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建立起制度的籠子,逐步構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圍繞權力運行路徑建立完整權責管理的基本模式,重點突出監督、執紀、問責環節,逐漸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的管理制度。數據顯示,十八大以來的5年,中央巡視組開展12輪巡視,共巡視277個黨組織,對16個省區市進行了「回頭看」,對4個中央單位開展了機動式巡視,兌現了全覆蓋的政治承諾。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全國共有6100餘個單位黨委(黨組)、黨總支、黨支部,300餘個紀委(紀檢組)和6萬餘名黨員領導幹部被問責。全國範圍試點推行監察體制改革,建立監察制度系統,實現對掌握公權力人員的全面監督。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質量得到了加強和提高。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體現,黨內政治生活出現新氣象,黨內政治生態明顯改善,反腐敗鬥爭的壓倒性態勢形成並得以鞏固,黨的建設繼續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加強執政黨治國理政經驗的交流互鑑,宣傳新理念、開拓新視野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影響力日益增大,國際社會上越來越多地人希望了解中國、認識中國共產黨、傾聽中國聲音、研究中國方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共產黨積極與世界政黨、政治組織進行傳播「中國方案」、講好「中國故事」的文明對話與交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對外宣傳聯絡工作,增強國際話語權與構建對外話語體系成為對外工作的重點。中國理念、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方案既是世界所需要了解的,也是我們所重點宣介的,同時也注意對他們在治國理政中的先進經驗的學習、比較、研究。爭取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認識中國的目的,是希望他們理解支持中國為實現中國夢、進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作出的巨大努力和艱苦奮鬥,其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在對外交流中,我們看到關注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性共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正在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研究的熱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出版不到3周,即有16個國家出版機構引進版權,表明了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成為了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社會需求,表明了世界需要了解中國、中國也需要與世界交流的基本發展態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習交流的需求態勢不斷加強。搭建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成為這一階段黨的一項重要任務。政黨交流機製成為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交流互鑑的重要平臺。在成功舉辦亞洲政黨會議,中俄、中日執政黨對話機制會議,中歐、中美政黨高層論壇的基礎上,近年來又舉辦了中拉政黨論壇、中非政黨會議等,將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與全球有關政党進行了分享交流。這一系列交流機制在發展中不斷升級、不斷取得新的成果。2016年,中國舉辦了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發布了《重慶倡議》,為在全球治理中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提供了重要平臺。2017年,中國舉辦了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首次與全球各類政黨舉行高層對話。在十九大之後,及時向世界政黨宣傳介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最新經驗。從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近30個十九大精神對外宣傳介紹團訪問了近80個國家和地區,向其主要政黨、政治組織、智庫、媒體等宣傳介紹了十九大精神。在與世界範圍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鑑中,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方略,同時也為我國解決國內治理難題、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了學習別國新的經驗的機會,開拓了新的視野,對於進一步豐富發展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經驗大有裨益。

讓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經驗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是分享交流黨的建設經驗的重要舉措,是讓世界進一步了解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基礎和前提,也為中國共產黨向世界政黨深入學習提供了機遇。

責編/谷漩

相關焦點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
    黨的十九大指出,「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從「五個基本」到「三個基本」,十九大報告...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提出了「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前者主要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後者主要回答新時代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十九大 理論新視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偉大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集中體現,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鬥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都表明,建設繁榮昌盛、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為根本的就是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性和優勢體現,是相對於西方愈益低效的代議選舉制度而言的。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黨的十九大強調,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要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緊扣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更加明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內在過程,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了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變化,是對科學社會主義唯物史觀的重大堅持在唯物史觀與剩餘價值理論這兩大基石之上,馬克思恩格斯構築起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大廈。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視角深刻理解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黨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顯然,新的判斷有重大調整。
  • 十九大意義重大 將影響中國與世界
    期待十九大制定出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行動綱領,期待中華民族的創造性迸發出來。李海青 :十九大報告將強調以下幾個方面第一、 系統總結十八大以來的各項發展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從1978年開闢以來成就輝煌,尤其十八大以來這五年的成就更是催人奮進。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尤其這五年的發展成就十九大報告應會展開闡述。
  • 理論|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揚思想之旗、夯實理論之基,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把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作為一項重要制度安排,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注入澎湃精神動力。
  • 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領導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開闢新境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勇立時代潮頭,勇擔責任使命,緊緊圍繞學習研究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為偉大實踐注入精神動力,為強國夢想凝聚奮進力量。
  • 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
    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新華社記者 張曉松 鄒 偉 丁小溪 王子銘猶如壯麗的日出,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揚思想之旗、夯實理論之基,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把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作為一項重要制度安排,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注入澎湃精神動力。
  • 西山新視野|創新管理理念,讓西山插上智慧翅膀
    2020年,《走遍雲南》欄目與西山區委宣傳部聯合推出《西山新視野》子欄目,每周二21:00播出,是西山區專屬的省級權威電視外宣平臺。《西山新視野》將採用新聞報導、專題片、專訪、話題互動等多種電視媒體表現形式,聚焦西山區社會經濟的大發展、大跨越!凝練西山經驗,塑造新時期的西山區新形象。
  •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題: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  新華社記者 張曉松、鄒偉、丁小溪、王子銘  猶如壯麗的日出,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鍛造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
  •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抓緊制定分步推進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戰略...
    1997年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的第三步再分為三步,制定了21世紀前50年新的小「三步走」戰略。現在,大「三步走」的前兩步早已走完,小「三步走」的前兩步也將要走完。十九大審時度勢,把第三步的2020至2050年再劃分為兩步,制定了新的「兩步走」戰略,這是及時的,也是恰到好處的。
  • 拓展視野 大膽創新 理論準備
    他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這一講話明確宣告,黨的十九大依然會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不會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會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 如椽巨筆著華章——如何理解黨的十九大的鮮明主題
    ,更好地回答幹部群眾在學習貫徹過程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把人們的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我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梳理出13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組織中央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撰寫了2018年通俗理論讀物《新時代面對面》。
  • 「理論新概括」的重大歷史和現實意義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理論,理論的自覺是思想和行動自覺的所有基礎和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7月26日省部級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指出:「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
  • 風生水起逐浪高——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
    憲法修改、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雄安新區建設、擴大對外開放、鄉村振興等一連串重大改革連續推出,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深化學前教育改革等改革探索陸續推開,自貿試驗區改革、審批服務便民化等改革舉措接續推進……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全面深化改革新的舉措一茬接著一茬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進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 黨的十九大新思想新觀點新戰略新舉措解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習主席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開拓進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