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周有小包多是膿腫 臀部長小癤子不要動手擠
生活中經常會發現臉上長痘痘或是小包,不僅如此,身體多個部位經常被小包「佔領」,發現小包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消炎、止痛。可對於肛門部位的小包,臨床上多是肛周膿腫,若是盲目消炎、消腫,只會造成病情加重。包塊破潰後膿液侵蝕肛門形成多個瘻管,在臨床上稱為肛瘻。肛瘻作為肛腸疾病中較為複雜的病種,多數人並不了解,實際上肛瘻多是因肛周膿腫治療不當導致。
-
寶寶「紅屁股」,小心肛周膿腫
寶寶「紅屁股」,小心肛周膿腫(肛瘻)!專家提醒,小兒肛周膿腫是一場持久戰,少則一月,多則半年,寶媽寶爸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積極配合醫生。不過,專家也強調,肛周膿腫在一歲內反覆發作,大部分小患者會在一歲後自愈,不需要任何處理,也無需根治手術。
-
男子肛周「小疙瘩」久不癒合 反覆感染催生肛瘻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陳彥西)患肛周膿腫後,本以為只要簡單把膿液排出便可痊癒,漢口40歲的陳先生屁股上的「小疙瘩」卻始終難以癒合,甚至最終引發了更為嚴重的肛瘻。
-
這種成人常見疾病也愛盯上寶寶|膿腫|肛瘻|肛周|治療|感染_網易親子
肛瘻的前身——肛周膿腫,是發生於肛門、肛管和直腸周圍的急性化膿感染性疾病。它不僅是成人常見的一種肛腸疾病,小兒發病率也相對較高。1月7日,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獲悉,一個飽受小兒肛周膿腫煎熬、才剛滿7個月的寶寶,在該院肛腸外科任東林教授的妙手下終於解除了反覆不愈的病痛,寶寶媽媽寫下了近4000字的回憶錄,記下了長達120天的肛周膿腫治療經歷。
-
寶寶肛周長「小硬瘡」竟是肛瘻前身!這兩個年齡段的男性注意啦
剛滿7個月的「小豆丁」,出生不久就飽受小兒肛周膿腫的煎熬。輾轉求醫近十次,最終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讓肛腸外科任東林教授妙手解除了「小豆丁」的病痛。專家介紹,肛周膿腫是肛瘻的前身,男嬰2-3個月、成年男性20-40多歲高發,如果治療不及時,將發展為複雜性肛瘻,嚴重影響生活。
-
男子膿腫術後復發轉為肛瘻 肛周術後護理需重視
紅網時刻7月18日訊(通訊員 秦淮)「85後」的羅先生今年32歲,在傳媒行業工作,自稱「電視臺民工」,近日,因肛周膿腫復發來到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手術後現已轉入住院區恢復。羅先生5個月前,肛周附近長了一個膿腫,迅速腫大,短短幾天長到雞蛋大小,行動、睡覺、坐立均相當痛苦。因當時正在外地出差,且工作任務緊,羅先生不便治療,便想著買些藥先緩一緩,然而一周後膿腫有明顯波動感,已經到不得不治的時候了。見無法再拖延,羅先生在當地一家醫院接受了膿腫引流手術,因工作繁忙,手術後兩天便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
肛瘻居然會「變癌」!肛瘻如此討厭,趕緊「走開」!
65歲的王先生,12年前發現自己得了「痔瘡」,去加拿大當地醫院就診,結果十幾年來前前後後看了十幾個醫生,做了6次手術,依然沒有把這個所謂的「痔瘡」看好,這讓王先生痛苦不堪,2017年,他回國治療,在進行第7次手術後,把他多年的「痔瘡」治好了。
-
小心患了肛周膿腫!治療不及時可成肛瘻
很多人在感染的初始階段往往不易察覺,當有了自覺症狀時已經形成了膿腫,此時會出現肛周腫痛、膿腫破潰等等表現,所以,當發現肛門旁有腫塊、觸痛、周圍皮膚顏色較紅時應及時就醫,確診是否患了肛周膿腫。肛周膿腫有哪些表現?
-
痔瘡和肛周膿腫哪個更嚴重?
紅網時刻10月30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老劉和老張是在長沙東大肛腸醫院認識的,老劉是得了肛周膿腫,老張是患了痔瘡,排隊等候的時候兩個人一交談,得知了雙方的病情,便各自吹噓自己的病情更嚴重。這一爭執引起了醫生易科軍的注意,到底是肛周膿腫更嚴重還是痔瘡更嚴重呢?
-
肛周溼疹總是反反覆覆,怎麼樣都治不好,醫生告訴你好辦法
引子在前面的章節裡面,曾醫生給大家講了肛周溼疹的臨床表現以及發病原因。今天,我們來講講肛周溼疹應該怎麼治療。首先,大家千萬不要自己隨便買藥來治療,肛周溼疹的治療,一定要規範,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建議就診肛腸外科或者皮膚科。
-
肛瘻有哪些分類?是不是可以保守治療?
接診醫生張淑紅為其進行了專業檢查,確診為低位單純性肛瘻。隨後,通過張淑紅的介紹,科普了肛瘻的幾種類型。1.低位單純性肛瘻:只有一個瘻管,並通過外括約肌深層以下,內口在肛竇附近。2.低位複雜性肛瘻:瘻管在外括約肌深層以下,有兩個以上外口,或兩條以上管道,內口在肛竇部位。
-
肛周膿腫怎麼辦?
它的形成主要是由肛竇炎引起的化膿性炎症,細菌由感染的肛竇、肛門腺導管和肛門腺進-步侵人到肛門直腸的周圍,一旦在那裡「安家落戶」,就會引起膿性的炎症。此時肛門直腸,周圍可有劇烈疼痛、紅腫發熱,甚至全身不適,排尿困難,繼則破潰流膿。潰後傷口久不癒合,就會形成肛瘻。
-
肛周膿腫會自愈嗎?
肛周膿腫是肛腸科常見的一種肛周疾病,是指肛門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的病變,主要症狀表現為疼痛、腫脹等。肛周膿腫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是肛腸科的急重症,如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則有發展成肛瘻的危險。在臨床上,通常認為肛周膿腫是肛瘻的一個前奏,所以及早發現肛周膿腫,有助於我們控制病情,掐斷其繼續發展的路徑。
-
多發於中年人的肛瘻,為何嬰幼兒也會得?嬰幼兒肛瘻能自愈嗎?
近年來,門診上因肛瘻來就診的小寶寶們越來越多,小則1個月的嬰兒,大也不過七八歲。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寶貝,孩子生病,家長著急。有的媽媽邪乎,有的爸爸誇張,有的奶奶姥姥心急火燎,有的乾脆全家亂成一鍋粥。據國內外統計, 嬰幼兒肛瘻在出生後6個月以內發病者佔小兒肛瘻的2/3;在出生後3個月內發病率最高, 其中生後1個月內發病者為最多見, 男性多於女性, 男性佔80%-90%。什麼是肛瘻?多發於中年人的肛瘻,怎麼嬰幼兒也會得?
-
別忽視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看上去是不太會引起注意的一種情況,表面上看,也許就像是屁股長了個癤子,不用管過幾天就好了。可實際情況呢?根據孝感博仕小編了解,到肛門旁邊長個膿包,不一定是癤子,很可能是一種叫做肛周膿腫的病。這種病雖然也能自愈,但嚴重的情況下,是肯定需要手術的,否則就會造成肛瘻。
-
肛周長包、腫痛,不要想當然是「發炎」
肛周長包、腫痛不要掉以輕心,待到炎症急性發作會引發肛瘻等一系列嚴重併發症 撥打0371-87503333可申請免費查病因 重點提示 | 很多時候,人們對肛周長包、疼痛並不重視,以為是痔瘡引起、或上火發炎起的「火癤子」,覺得忍忍就過去了,不能及時到醫院檢查。
-
屁屁很痛,竟然得了「肛周膿腫」
不少患者聞手術色變,認為肛周膿腫只是肛門發炎,吃點抗生素,打點點滴就好了。那麼,究竟何為肛周膿腫,這個疾病又該如何治療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了解這個疾病。01什麼是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又稱肛管直腸周圍膿腫,中醫稱為「肛癰」。
-
為啥肛周膿腫多發...
直腸間隙膿腫 局部的疼痛顯著或者並不顯著,但帶有墜脹、便意感,會發熱,直腸後側用手觸及會有較硬隆起,肛直環發生瘢痕樣變。其實肛周一旦感染,就必須手術治療,否則只能拖延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保守治療 肛周膿腫的手術治療相對較為複雜,就會使得患者對手術有恐懼感,就要求醫生一直「保守治療」,其實這違背了外科「見膿就切」的原則。同時又因為患者「消炎治療」幾天後,雖然全身中毒症狀得到減輕,但是膿腫壁增厚,內口暫時性閉合,容易引發膿腫向其他間隙發展,轉變成更複雜難治性肛周膿腫或者肛瘻症狀。
-
肛周膿腫手術疼不疼?看看醫生怎麼說
沒想到一段時間之後,小湯發現膿包潰破,膿液導致肛口皮膚潮溼,異常瘙癢。幾天下來,小湯全身怠倦不適,食欲不振,於是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接診醫生易科軍對小湯進行了專業檢查,診斷結果為肛周膿腫。而且小湯的情況較為嚴重,腫塊自行潰破,傷口流膿,很容易引起的瘻管,形成肛瘻。但是小湯對於肛周膿腫的治療過程一點不了解,從而導致心理上有些恐懼。
-
不要低估一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肛周膿腫!
後期腫塊增大變軟,疼痛劇烈,易破潰流膿,甚至流出膿血混合物,形成肛瘻,給治療帶來困難…… 但在這發展期間,還有不少人自信地將其歸為癤腫一類,認為「問題不大,沒啥事」,『辯證施治』的塗抹各種藥膏,隨手擠一擠膿液,但最後發現行而無果,病情變本加厲。 肛周膿腫野心勃勃,它不是癤腫,更不同於身體其他部位的發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