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的人有兩類人:一類人是紅塵的凡人,另一類人是到世間印證,六根出淤泥而不染,持續顯發蓮花潔聖之德的「本願」;(想了解更多妙善師實證實修方法,找公眾往生心法進群指導)根雖扎在了穢土裡但顯發的卻是「中通外直」的潔尚德能。
往往不自覺地認為閉關隱修不管天下事,獨自享受自己的境相,在「凡人」看來深不可測,而明眼人看來這都是一個階段而已;往往「獨樂樂」就形成了聲聞之道,就是由外聲聞轉化成內聲聞,在寂靜處或靜坐當中,以清淨心而顯發的種種業相,這僅僅是往「聲聞成」的道上走,還未出三界;而且「身避心出」的狀態將來必然出偏,所以羅漢尚有七次人間往返,直到透的過為止。
少欲知足「中後不飲漿、但三衣」等等,都是讓我們在飲食起居當中做到「無心而住」,越回歸本源的基本受用越好,這叫逆流而上之行持。而說天書式的談玄說妙都是為了找自我存在感,次日醒來還是要面對日復一日的操勞,這也是我們大部分學佛人的常態。
對於凡人來講,透過六根產生的種種業相障礙被動地明白後才產生出離。「五濁惡世」的覺知一定是自己處在水深火熱的境遇當中,才能感覺人生世事無常;對於大智覺者而言,出離心不因境遇而改變,也就是本願不會因為種種享樂而迷失。對於凡人而言,只有撞到南牆頭破血流了才能由無明變有明,所以眾生總是業報過後明。
所有的有明無明之相以及所對之境緣沒有「對與錯」,當迷惑時,探究到底的過程就是求道和悟道;當確定了自己可行的道,才是悟後起修的開始,而評是評非、見是見非,就是使自己的知見越來越強,這才是最大的自我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