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慚愧!竟然不知道古代的學士、碩士、博士和現在不一樣

2020-12-14 池莉晚悟

我國現行的學位制,和世界上一般通行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一樣。九年義務教育完後,可獲得小學、初中、高中畢業證書。這三個證書只能說明你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要想獲得學士、碩士、博士這三個學位是在大學畢業或大學畢業後再深造。

參加考試的古代考生正在考場外等候

我國最早的學位制是清朝末年的「附生、貢生、舉人、進士」。清末於戊戌變法後興辦了學校。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清政府頒布了《欽定學堂章程》規定:「小學卒業(畢業),獎給附生;初中卒業,獎給貢生;高中卒業,獎給舉人;大學分科卒業,獎給進士。」這樣,以獎勵的形式,對不同程度、水平知識分子授予相應的稱號。可以說,這就是我國最早的四級學位制。

古代考生正步入考場

我國古代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盛於唐朝,終於清朝末年。在中國古代雖然有秀才、舉人、進士、狀元等級,但這些等級只是充作當官任職的階梯而已,與古代的學位制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學士、碩士、博士的稱呼,雖然自古就有,但與學位並不沾邊。因為在古代,「學士」最初指在校讀書的貴族子弟,以後就變成了官職的名稱,一般指文職官員;「碩士」是對德高望重、博學廣聞的人一種敬稱,例如:碩伯、碩叔等;「博士」是個官名,主管歷史文獻典籍。

古代考生們正在考場考試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學士、碩士、博士在古代指官名或敬稱,而現在是指學位——學位,是根據專業學術水平而授予的稱號,是對某一學者在學術水平上的一評價。

古代考生正在考場考試

相關焦點

  • 我國古代學士,碩士,博士是指學位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士在生活中漸漸多了起來,在小編讀書的年代聽到某某獲得博士,碩士學位都會有一股羨慕之情油然而生,今天小編無意間了解到學士,碩士,博士這些詞在我國古代便已經有了,和小編一起學習學習吧。
  • 說文解字|學士、碩士、博士,在古代指什麼人?與現在有何不同?
    學士、碩士、博士,這些學位名稱,其實古代也有,而且都與學問有關,只是沒有現在這麼具體明白,古代的學士、碩士、博士,僅僅是比較籠統的稱呼,而且比較隨意一點。那麼學士、碩士、博士,在古代曾經指什麼人?與現在到底有何不同呢?現在就來說說古代的情況。
  • 我國古代的博士、碩士、學士,與現代的學位名稱有何不同
    博士、碩士、學士這些名稱,我國古代早已有之,不過與現在的含義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於戰國時代。《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這說明,博士在那時既是一種官職,又指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人。
  • 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別是什麼?
    高等教育學歷有:大專(無學位)、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高等教育學位有:學士、 碩士、 博士。學位:有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大學順利畢業,就相當於你學位是學士!而碩士和博士都屬於研究生,本科畢業後繼續攻讀碩士、博士,順利畢業,那麼就有了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 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的關係與區別
    前兩天,我們講了學歷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識,講了學歷和學位的的區別。今天再來看看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的關係。學士、碩士、博士,是學位的稱號。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到底是什麼關係?
    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這期為大家分享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到底是什麼關係?首先本科和研究生指的是學歷,而學士、碩士、博士指的是學位等級,大學本科畢業會授予你學士學位,學歷為本科,相當於古代的秀才,同時,你也可以繼續考取研究生,研究生學歷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畢業授予碩士學位,學歷為研究生,相當於古代的舉人,博士研究生畢業授予博士學位,學歷為研究生,相當於古代的進士。
  • 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教授的區別是什麼?很多人都答不上來
    教授是一種職稱,並不是一種學歷,所以和學士、碩士、博士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網友二:學士,是本科畢業能夠獲取的學位。我在中國的時候有理學生、工學士、文學士等之分,不知現在是否有變化。碩士,是研究生期間可以獲得的第一個學位,在中國碩士一般需要兩到三年全時攻讀,最後要寫碩士論文。
  • 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教授的區別是什麼?
    學士(Bachelor Degree),是本科(undergraduate)畢業能夠獲取的學位。我在中國的時候有理學生、工學士、文學士等之分,不知現在是否有變化。博士(Ph.D),是研究生期間可以獲得的比碩士更高一級別的學位,攻讀博士並不需要碩士學位,本科畢業可以直接攻博,但是一旦博士不能達到畢業水平的話,可以改成碩士畢業。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怎樣區別?
    大學本科畢業是否就是學士呢?普通人知道比本科更高的學歷是研究生。隨著大學生規模越來越大,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競爭力也越來越大強。很多大學生不再以就業為最終目標,而是以提高自己的學歷或者學位,來增強自身在未來就業中的競爭力。在國內有不同層次的學歷或者學位,比如有本科、學士、研究生、碩士、博士等。下面做一個具體的區分:
  • 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別是什麼,它們之間的差距很大嗎?
    在我們國家學位包括三個層次:學士、碩士、博士。 學士:是學位三個層次中的第一級別,完成大學本科學業後獲得。 碩士:是指研究生學位,是在獲得學士之後的第二個學位,獲得碩士學位的人一般代表著擁有對他自己所研究的科學分支或領域有獨特的見解和想法並具有相應的探索能力。
  • 學士、碩士都算不上厲害,看看足壇令人仰望的博士
    如今的綠茵場,有著越來越多的高學歷球員和教練,學士、碩士可謂是一抓一大把,不過取得博士學位的頂級學霸們還是鳳毛麟角。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足壇史上那些令人仰望的博士們,他們的存在,讓世人知道足壇也是學霸的世界。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什麼關係,及如何申報
    今天趙益老師給大家縷一縷這些名詞的關聯和區別。本科、研究生指的是學歷,學士、碩士、博士指的是學位。大學本科畢業會授予學士學位,學歷為本科,相當於古代的秀才,同時你也可以繼續考取研究生。想要獲得本科學歷,你需要通過高考環節,再進行考大學志願填報。
  • 學士、碩士、博士的區別在哪?
    可能是因為覺得,只吃瓜,只去扒北電的關係網,卻說不出一點觀點態度來,意義不大吧。接下來胡說八道一點:讀博士≠學霸≠被人高看≠光明的未來我覺得翟真的是高學歷低能的典範,論文寫不明白不說,語言組織也一塌糊塗。他在致歉信中說讀博是因為自己的虛榮心。我就納悶了,什麼時候博士=學霸了?
  • 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哪個是你的層次?
    打油詩開題:碩士博士博士後,小學中學大學受。人生難得幾回搏,努力奮鬥不白活。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而更高的學歷學位受到更多公司的青睞,回想一下自己的過往生活,你達到了哪個階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四個概念:首先,這四個名詞的分類都屬於學位(博士後有點爭議):學士學位是大學四年考試合格之後,獲得的學士證書。
  • 學士、碩士都算不上厲害,看看足壇那些令人仰望的博士們
    如今的綠茵場,有著越來越多的高學歷球員和教練,學士、碩士可謂是一抓一大把,不過取得博士學位的頂級學霸們還是鳳毛麟角。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足壇史上那些令人仰望的博士們,他們的存在,讓世人知道足壇也是學霸的世界。
  • 中國的學位制度,學士/碩士/博士
    請關注「中華博士智庫」 三級學位制度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我國實施三級學位制度,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博士三級。
  • 學士、碩士、博士的區別
    結論:紅燒肉是不是可以吃取決於很多複雜的因素,總體來看,在滿足一定約束條件的情況下紅燒肉是不錯的營養、美容食品,但操作過程的障礙還需要通過真學、真懂、真用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有必要的情況下需要進行理論創新和政策支持,使紅燒肉更好地實現增加營養、避免增肥和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這是一組非常生動的圖畫,最後那張圖更是「意外結局」的典範。
  • 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我們經常聽到學士、碩士、博士,那麼這些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難道是這樣的發量的區別?博士紅袍上面的固有印象其實不全面,更多時候都是我們片面的認識,其實,學士(Bachelor Degree)、碩士(Master Degree)、博士(Ph.D)只是不同階段的學位,是一種不同經歷的學歷證明,讓我們來看一下百科定義吧
  • 錢鍾書是什麼「士」── 學士、碩士、副博士?
    一九八五年她的《記錢鍾書與圍城》寫道:錢氏「一九三五年考取英庚款到英國牛津留學,一九三七年得副博士(B.Litt.)學位。」一些談錢鍾書的文章和傳記,便跟著楊絳這麼說。然而,批評錢鍾書的人,看來看去看不出B.Litt.為什麼是副博士,認為是有人牛哄哄抬高了牛大這個學位的等級。
  • 博士和碩士待遇真一樣嗎?事實證明:博士比碩士有優勢!
    在網上作者看見這樣一個問題:「既然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讀博士呢?」作為一個碩士畢業後工作,然後又讀了博士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當年,在讀碩士的時候,作者實際上在學校裡面是碩博連讀,就那種讀一年或者一年半碩士,不拿碩士學位直接轉成博士的那種,總共讀五年就能拿到博士學位。但是,當時傻傻博士和提問者想得差不多,博士和碩士幹的活都差不多啊,我碩士期間做的東西,老闆再讓在學校混兩年就能畢業,但是我又為什麼要浪費這兩年時間呢,何不早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