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學位制度,學士/碩士/博士

2021-02-19 量化研究方法

請關注「中華博士智庫」


三級學位制度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我國實施三級學位制度,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博士三級。我國的學位分級與高等教育的不同階段相聯繫。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對各級學位的授予標準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分別具體規定了各級學位獲得者應具備的學術水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各級學位的授予標準如下:


學位類型

我國學位類別分為學術型學位與專業學位。學術型學位按照學科門類授予,分別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專業學位雖也分為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級,但一般只設置碩士一級。各級專業學位與對應的我國現行各級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專業學位按照專業學位類型授予,專業學位的名稱表示為「××(職業領域)碩士(學士、博士)專業學位」。



學位授權審核制度

學位授權審核是指向學位申請人授予學位的資格和能力的審核,包括學位授權單位(學士學位授權單位、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的審核,學科、專業點(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的審核。我國的學位是一種「國家學位」,國家制定統一的學位授予標準,國務院授權有關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行使學位授予權,因此,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及其學科、專業開展學位授予工作,必須首先取得國務院的授權。國務院設立學位委員會,負責領導全國學位授予工作,實行國家集中統一的評審制度,國家統一部署學位授權審核。授予學位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及其可以授予學位的學科名單,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提出,經國務院批准公布。為簡化審批手續,經國務院同意,從1986年開始,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改為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公布。

學位授權審核制度是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我國人才培養質量和學位授予質量的重要舉措。學位授予單位審定工作的領導採取分級歸口負責的辦法,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的基本過程是單位申請—主管部門組織初審(或通訊評議)—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覆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公布(1986年以前由國務院批准)。學位授權審核遵循職能管理部門宏觀指導與專家同行評議相結合、學術評議與行政審批相結合的審核辦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設立的學科評議組在學位授權審核中負責學術評議工作,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作為我國學位授權審核的行政機構負責學位授權審核的政策指定與行政審批。我國學位授權審核工作方針是「堅持標準,嚴格要求,保證質量,公正合理」,按照這一原則與方針,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和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現狀與趨勢,自1981年進行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以來,截止到2006年,我國已經先後進行了10次學位授權審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1981年2月頒布的《關於審定學位授予單位的原則和辦法》是審定各級學位授予單位及其學科、專業是否具備授予單位條件的重要依據。為使我國學位工作更好地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學位授權審核辦法的改革邁出了較大的步伐,從1995年開始,逐步實行新的學位授權審核辦法: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博士點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審核和批准;碩士點由地方、部門或學位授予單位根據統一規定的辦法組織審核、批准;學位授予單位在自行審核招收培養博士生計劃的同時,遴選確定博士生指導教師。在一定的學科範圍內和一定的總量控制下,碩士點審批權下放給成立了省級學位委員會的省市和一部分條件較好的高等學校。學位授權審核辦法的改革,發揮了有關部門在學位授權審核中的作用,擴大了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

學位授予程序

學位授予程序是指接受學位申請者的申請,審核和決定向其授予學位以及頒發學位證書的工作流程。我國學位授予採用的是由國家統一規定要求和授權,由各授權單位進行學位授予的辦法。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的學位授予單位按照國家的統一要求對學位申請人的學位申請進行審核並確定是否授予學位。


(註:學位授予單位對於已經授予的學位,如發現有舞弊作偽等嚴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情況,經學位評定委員會複議,可以撤消。)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及其暫行實施辦法中,對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級學位的標準和要求,都有明確規定,各級學位獲得者都必須達到這個統一的標準。學位授予單位設立學位評定委員會,並組織有關學科的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一般應當有外單位的有關專家參加,其組成人員由學位授予單位遴選決定。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負責審查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組織答辯,就是否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作出決議。決議以不記名投票方式,經全體成員的2/3以上通過,報學位評定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負責審查通過學士學位獲得者的名單;負責對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報請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決議,作出是否批准的決定。決定以不記名投票方式,經全體成員過半數通過。決定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名單,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學位授予單位,在學位評定委員會作出授予學位的決議後,發給學位獲得者相應的學位證書。學位授予單位對於已經授予的學位,如發現有舞弊作偽等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情況,經學位評定委員會複議,可以撤消。

學位服

  為進一步完善我國學位制度和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根據學位授予單位的實際情況和要求,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決定,制定一套既有中國特色又符合世界慣例、統一規範的學位服,向學位授予單位推薦使用。1994年5月1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關於推薦使用學位服的通知》(學位辦〔1994〕22號)及其附件《學位服簡樣》和《學位服著裝規範》,對學位服的簡樣及學位服著裝規範給予明確規定。

一、學位服的來由

  學位服飾的起源要追溯到12世紀,那時正在形成大學。學者的日常服飾與牧師的服飾相同。中世紀的學者幾乎沒有等級之分。他們都立特定的誓約和可能被剃度。

  在英格蘭亨利八世時代,牛津和劍橋首先開始規範了有明確定義的學位服飾並且使它成為大學所嚴格管理的大事。自1636年哈佛大學成立後,大學禮服開始在美國流行。相比較而言,美國的大學管理機構確定了明確的所有大學都須遵照的學位服規範體系,出臺了一部關於學位服飾的法規。

  本世紀初,國外的學位服已分成兩派:一派以歐洲的義大利、英國為代表,即所謂的「歐派」;一派以美國為代表,即所謂的「美派」,也有稱其為「新派」。最初,學位服是西方耶穌會、天主教會傳教士在中國興辦教會學校的附帶物。

  中國的學位服出現在本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或更早一些。隨著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的不斷發展,中國建立了適合於中國高等教育的學位制度。同時,與之相匹配的學位服飾也提到了日程安排上來。199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了《關於推薦使用學位服的通知》,開始確立中國學位服的規範體系。

二、學位服的用途和使用場合(國務院學位辦制定)

  學位服僅限於學位獲得者、攻讀學位者及學位授予單位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導師)在學位論文答辯會、學位授予儀式、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畢業典禮及校(院、所)慶、慶典等場合穿著使用,不準濫用。

 三、學位服規範(國務院學位辦制定)

  學位服分為:校長(導師)服、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四種,每套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一)學位帽

  學位帽為方型黑色。

  (二)流蘇

  博士學位帽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帽流蘇為深藍色,學士學位帽流蘇為黑色,校(導師)長帽流蘇為黃色。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簷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簷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三)學位袍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學士學位袍為黑色,校(導師)長袍為紅、黑兩色。

  (四)垂布

  垂布為套頭三角兜型,飾邊處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標為粉、灰、黃、綠、白、紅顏色。

  垂布佩戴在學位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 扣絆扣在學位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

  (五)附屬著裝

  內衣:應著白或淺色襯衫。男士系領帶,女士可扎領結。

  褲子:男士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應著深色皮鞋。







學位授予儀式

我國教育主管部門並沒有明確規定學位授予單位必須舉行學位授予儀式,所以學位授予單位可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舉行學位授予儀式。絕大多數學位授予單位在學生畢業時,會舉行一個比較隆重的學位授予儀式。一般來說,學位授予儀式的流程如下:

1、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宣讀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授予學位的決議;

2、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等學位授予人到達主席臺前正中位置;

3、學生上臺,在距離學位授予人一步位置處向學位授予人標準鞠躬(幾個學生同時授予學位時,則列隊走到學位授予人前面,面對學位授予人標準鞠躬);

4、學生稍微低頭,學位授予人把流蘇從學位獲得者帽簷的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5、學位授予人授予學位證書;

6、學生抬頭同時伸出雙手從學位授予人手中接過學位證書;

7、學生接過證書後,左手順勢握住證書下方,將證書正面朝外,平貼近左胸前,右手前伸與學位授予人握手,自然轉身面向臺下(獲學位者站在學位授予人右側);

8、合影;

9、學生走下主席臺回到原來座位。


相關焦點

  • 【知識】學士/碩士/博士,告訴你中國學位制度那點事!
    眼下,臨近畢業季,今年將有749萬高校畢業生拿到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可是,你對中國的學位制度真的了解嗎?三級學位制度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我國實施三級學位制度,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博士三級。
  • 【知識】學士/碩士/博士,告訴你中國學位制度那點事
    三級學位制度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我國實施三級學位制度,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博士三級。我國的學位分級與高等教育的不同階段相聯繫。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授予。
  • 我國古代學士,碩士,博士是指學位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士在生活中漸漸多了起來,在小編讀書的年代聽到某某獲得博士,碩士學位都會有一股羨慕之情油然而生,今天小編無意間了解到學士,碩士,博士這些詞在我國古代便已經有了,和小編一起學習學習吧。
  • 中國已授予各類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逾2100萬人
    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劉奕湛)記者12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實施30周年紀念大會上獲悉,30年來,中國共授予各類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分別達到33.5萬、273.2萬和1830萬多人。
  • 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的關係與區別
    前兩天,我們講了學歷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識,講了學歷和學位的的區別。今天再來看看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的關係。學士、碩士、博士,是學位的稱號。
  • 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用英語該怎麼說?
    大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用英語該怎麼說?學位學士學位bachelor『s degree 例句:After four year's study,Lucy got bachelor『s四年的學習之後,露西獲得了學士學位。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
  • 我國30年授予各類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逾2100萬人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記者 劉奕湛)記者12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實施30周年紀念大會上獲悉,30年來,我國授予各類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分別達到33.5萬、273.2萬和1830萬多人。
  • 劉希偉:中國近代博士學位制度探索歷程考論
    博士學位制度是高等教育制度的一個基本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創立與發展過程中,博士學位制度一直處於懸而不決的狀態。學界通常認為,1935年《學位授予法》的頒布標誌著學士、碩士與博士三級學位制的正式確立。但實際上,作為博士學位制度核心文本的《博士學位評定會組織法》與《博士學位考試細則》,直至民國結束也未能正式出臺。
  • 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教授的區別是什麼?
    學士(Bachelor Degree),是本科(undergraduate)畢業能夠獲取的學位。我在中國的時候有理學生、工學士、文學士等之分,不知現在是否有變化。碩士(Master Degree),是研究生(graduate)期間可以獲得的第一個學位,在中國碩士一般需要兩到三年全時攻讀,最後要寫碩士論文。
  • 在職讀研丨沒有學士學位,可以申請碩士學位嗎?
    但其中不乏一些人並沒有學士學位證,這種情況讀在職研究生可以申請碩士學位嗎?,報考條件要求滿足本科畢業滿3年及以上工作經驗,專科畢業滿5年,已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滿2年。而對於本科學士學位證書,並沒有硬性要求。(非全日制招生,大部分的大學或專業不要求學士學位證。對於沒有學位證的在職人員,建議在報名前閱讀各校招生簡章,避開對學士學位證有要求的大學或專業。)非全日制雙證研究生屬於學歷教育,不管有無學士學位,畢業後都可以獲得碩士學位和畢業證書。
  • 院士為何炮轟醫生職稱制度?廢除醫學碩士博士學位的時候到了!
    昨天,醫學界頭條轉載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先生的文章,秦院士對我國目前的醫學學位制度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並呼籲「是時候了!應該總結臨床職稱晉升制度和臨床醫學學位制度」,希望有關部門「大膽革除一切弊政」。秦院士的文章振聾發聵,可到底該怎麼就醫學學位制度「革除一切弊政」呢?敦復拋磚引玉,談談自己的看法。
  • 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別是什麼?
    高等教育學歷有:大專(無學位)、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高等教育學位有:學士、 碩士、 博士。學位:有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大學順利畢業,就相當於你學位是學士!而碩士和博士都屬於研究生,本科畢業後繼續攻讀碩士、博士,順利畢業,那麼就有了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 歡迎具有學士、碩士學位者,攻讀美術教育和美術學博士、碩士研究生
    擁有學士學位可申請碩士或碩博連讀,擁有碩士學位可申請博士,持(境)外學位證的必須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複印件。  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身體和心理健康。  二、招生專業與人數:  博士學術型:美術教育(美術學方向),碩博連讀(美術學或中國畫方向);碩士專業型美術學(中國畫方向、)。
  • 竟然不知道古代的學士、碩士、博士和現在不一樣
    我國現行的學位制,和世界上一般通行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一樣。九年義務教育完後,可獲得小學、初中、高中畢業證書。這三個證書只能說明你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要想獲得學士、碩士、博士這三個學位是在大學畢業或大學畢業後再深造。
  • 錢鍾書是什麼「士」── 學士、碩士、副博士?
    (Oxon)學位」,沒有給出相應的中文譯名。  「副博士」之說錯了,錢鍾書被「拔高」了?  二○○一年九月,楊絳向清華大學捐獻自己和錢鍾書的稿費,設立「好讀書」獎學金。儀式中,主持人介紹錢鍾書生平,提到他曾獲牛津大學的文學副博士學位;楊絳糾正說:「不是副博士,是學士學位。」
  • 【本科教育】我國第二學士學位制度緣起與發展
    1987年6月6日,國家教育委員會等部門引發《高等學校培養第二學士學位生的試行辦法》,提出通過第二學士學位的方式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逐步簡歷、完善第二學士學位生培養制度。2003年,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盧曉東老師撰寫《依靠市場力量促進第二學士學位教育適度發展》一文,文中討論了第二學士學位辦學定位、國家調控、市場調節、人才使用四個方面的問題。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怎樣區別?
    大學本科畢業是否就是學士呢?普通人知道比本科更高的學歷是研究生。隨著大學生規模越來越大,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競爭力也越來越大強。很多大學生不再以就業為最終目標,而是以提高自己的學歷或者學位,來增強自身在未來就業中的競爭力。在國內有不同層次的學歷或者學位,比如有本科、學士、研究生、碩士、博士等。下面做一個具體的區分:
  • 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我們經常聽到學士、碩士、博士,那麼這些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難道是這樣的發量的區別?博士紅袍上面的固有印象其實不全面,更多時候都是我們片面的認識,其實,學士(Bachelor Degree)、碩士(Master Degree)、博士(Ph.D)只是不同階段的學位,是一種不同經歷的學歷證明,讓我們來看一下百科定義吧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就《博士碩士學位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辦法》答記者問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了《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1. 請簡要介紹制定出臺《辦法》的背景和意義。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到底是什麼關係?
    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這期為大家分享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到底是什麼關係?首先本科和研究生指的是學歷,而學士、碩士、博士指的是學位等級,大學本科畢業會授予你學士學位,學歷為本科,相當於古代的秀才,同時,你也可以繼續考取研究生,研究生學歷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畢業授予碩士學位,學歷為研究生,相當於古代的舉人,博士研究生畢業授予博士學位,學歷為研究生,相當於古代的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