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

2021-01-07 中國政府網

    為便利境外央行類機構(境外央行(貨幣當局)和其他官方儲備管理機構、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參與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問: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可參與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品種分別有哪些?

    答: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方式包括詢價方式和撮合方式(撮合方式即為競價方式),可參與全部掛牌交易品種的交易,包括即期、遠期、掉期(外匯掉期和貨幣掉期)和期權等。

    2.問: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以下稱「代理行」)代理模式下,代理機構是否有資質要求? 代理行數量有無限制?

    答:具有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資格的金融機構都自動具有代理資格。境外央行類機構可同時選擇多家代理行,代理行數量不限。

    3.問:代理行是否需要與其代理的境外央行類機構籤署代理協議?人民銀行對代理協議有無具體要求?

    答:境外央行類機構通過代理行代理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應與代理行籤署代理協議。人民銀行對代理協議無具體要求,代理協議由雙方自行協商確定,可明確交易、清算、費用等具體事宜。代理協議可以是中文版或英文版。協議籤署後,需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交一份籤署完畢的協議原件備案,無需和備案表同時提交,可後續補充提交。如果境外央行類機構與交易對手方開展衍生品交易,交易雙方需自主協商籤署NAFMII或ISDA主協議。

    4.問:境外央行類機構通過代理行代理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以自身名義還是代理行名義開展交易?具體交易模式如何?

    答:境外央行類機構通過代理行代理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所有交易以境外央行類機構的名義進行,境外央行類機構需先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並與交易對手方建立授信關係,會員申請的條件和流程與直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模式下相同。成為會員後,境外央行類機構在交易系統中將獲得唯一的中英文名稱和21位機構代碼,下設多個交易帳戶,可分配給一個或多個代理行代為操作。自主交易帳戶和代理行代理的交易帳戶之間、不同代理行代理的交易帳戶之間不可混用。

    在代理行代理模式下,境外央行類機構成為會員後無需接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交易系統,代理行接收境外央行類機構交易指令,按指令使用境外央行類機構在交易系統的帳戶發起和達成交易。代理行也可與被代理的境外央行類機構通過銀行間外匯交易系統達成交易。

    5.問:通過代理行代理和直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答:直接入市交易模式下,境外央行類機構需接入交易系統,交易、交易確認和清算結算等均由境外央行類機構獨立操作;代理行代理模式下,境外央行類機構無需接入交易系統,上述流程均可委託代理行代為操作,並在代理協議中明確。

    6.問:境外央行類機構通過代理行代理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如何清算?後臺交易如何確認?

    境外央行類機構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既可由代理行代為辦理人民幣和外幣的資金清算,也可自行辦理。詢價交易方式下,境外央行類機構與交易對手方可自行進行雙邊資金清算,也可申請通過上海清算所淨額清算;撮合交易方式下,境外央行類機構與交易對手方應通過上海清算所集中淨額清算。

    境外央行類機構可選擇通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的交易後處理平臺與交易對手方完成後臺交易確認,也可選擇雙方協商認可的其他方式。

    7.問:境外央行類機構通過代理行代理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應繳納哪些費用?

    答:境外央行類機構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交易,應按會員標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繳納相關費用,代理行可以代繳。代理行可向境外央行類機構收取合理的代理費用,具體費用水平由雙方自行協商。

    8.問: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系統接入方式如何?

    答:直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可採用專線接入或網際網路VPN接入交易系統。通過代理行或央行代理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境外央行類機構無需接入交易系統。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
    第十四條(銀行類機構套期保值) 境外銀行類機構投資者可自行選擇下列一種渠道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一)作為客戶與境內金融機構直接交易。(二)申請成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外匯交易中心)會員直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
  •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完善人民幣購售業務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2018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於完善人民幣購售業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銀髮〔2018〕159號)(以下簡稱《通知》)。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1、《通知》出臺的主要背景是什麼?
  • 外匯局:符合要求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可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
    為便利社會公眾了解外匯管理政策法規,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針對實踐中部分銀行企業近期提出的外匯管理政策問題,進一步說明如下:1.問:符合條件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否可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答: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管理政策的通知》(匯發〔2014〕48號)規定,境內金融機構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取得即期結售匯業務資格和相關金融監管部門批准取得衍生品交易業務資格後,在滿足銀行間外匯市場相關業務技術規範條件下,可以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相應開展人民幣對外匯即期和衍生產品交易,國家外匯管理局不實施銀行間外匯市場事前入市資格許可
  •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支持實體經濟...
    2020-04-03 17:00:34來源:FX168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超額準備金是存款類金融機構在繳足法定準備金之後,自願存放在央行的錢,由銀行自主支配,可隨時用於清算、提取現金等需要。
  •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機構投資者應與不超3家境內銀行直接開展外匯...
    北京商報訊(記者孟凡霞 吳限)11月1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配合做好國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優化境外機構債券投資項下外匯風險管理,根據相關規定,起草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境外央行類機構可開專用存款帳戶 不得用於支取現金
    本報北京11月2日訊 記者張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近日就境外中央銀行類機構在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立人民幣銀行結算帳戶有關事項發布通知。通知指出,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可為境外中央銀行類機構開立專用存款帳戶,用於辦理其與中國人民銀行開展雙邊本幣互換交易、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日常資金管理及依法開展其他業務等相關資金往來。
  •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備案
    新華社上海6月19日電(記者 有之炘)為深化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於19日發布2018年第2號公告,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備案的信息收集和報備要求,公告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規模達3.25萬億元
    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規模穩步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25萬億元,約佔銀行間債券市場總託管量的3.2%。這意味著,2020年,境外機構淨增持銀行間債券規模超過1萬億元。
  • 境內銀行可為境外央行類機構開立專用存款帳戶
    本報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王觀)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境外中央銀行類機構在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立人民幣銀行結算帳戶有關事項發布通知。
  • 一文看懂銀行間債市外匯風險管理16大操作細則
    外匯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次發布的政策問答主要圍繞今年1月13日發布的《關於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所確定的政策框架提供具體操作解釋。《通知》明確了三大改革創新的舉措:豐富外匯對衝渠道、創新引入主經紀業務以及調整實需管理方式。
  • 央行: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
    12 月 13 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起草了《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資金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提出,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不再要求境外機構投資者匯出累計收益時提供中國註冊會計師出具的投資收益專項審計報告、稅務備案表等材料。
  • ATFX外匯科普:銀行間外匯市場與銀行間交易系統
    在沒有中央交易所的前提下,貨幣匯率是由眾多的大型金融機構(花旗、滙豐、德意志銀行、瑞銀等等)制定的。銀行不斷地根據預期的貨幣波動買價和賣價,從而創造外匯市場流動性。大型銀行處理的巨額外匯交易通常以數十億美元單位計量。這些大宗的銀行間市場交易決定貨幣價格在短期內的主要運動方向。
  • 央行完善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到期收益率計算標準
    央行完善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到期收益率計算標準
  • 中國人民銀行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六)監督管理銀行間債券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票據市場、黃金市場及上述市場有關場外衍生產品;牽頭負責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金融風險識別、預警和處置,負責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監測評估,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統一的資產管理產品和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及其衍生產品市場基本規則。
  • 央行今年第二家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瞄準銀行間市場交易
    各方表示,未來,中匯金科將攜手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推進全球人民幣及相關產品交易中平臺和定價中心的設置,為用戶提供智能多元的服務,打造銀行間市場交易社群的網際網路流量入口和開放平臺,更好地服務我國銀行間市場改革的創新發展。
  •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此次降準後,超過4000家的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等)的存款準備金率已降至6%,從我國歷史上以及發展中國家情況看,6%的存款準備金率是比較低的水平。問:請問此次定向降準對象為什麼選擇了中小銀行?
  • 中國人民銀行令(〔2002〕第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
    第六十九條 《條例》第三十條所稱從中國境內吸收的外匯存款包括外匯同業和非同業存款,「境內外匯總資產」的計算方法如下:境內外匯總資產=外匯總資產-外匯境外聯行往來(資產)-外匯境外附屬機構往來(資產)-外匯境外貸款-外匯存放境外同業-外匯拆放境外同業
  • 央行有關負責人解讀大額購物卡實行實名制政策
    央行有關負責人解釋說。    不記名預付卡不得贖回,小額公交領域不記名預付卡除外    《辦法》規定,記名預付卡應當可掛失,可贖回,不得設置有效期。不記名預付卡不掛失,不贖回,有效期不得低於3年。這位負責人舉例說,「部分地方政府出於方便群眾繳費考慮,鼓勵預付卡通過網絡支付渠道繳納水、電、氣等公共事業費用,滿足了廣大群眾全天候繳費、不排隊繳費的合理需求。考慮到這類預付卡在現實中應用比較普遍,且其交易背景真實、可信、有據可查,因此,《辦法》允許預付卡通過網絡支付渠道繳納公共事業費。」(記者 田俊榮 解讀人: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
  •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有關...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銀髮〔2018〕16 號,以下簡稱《通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通知》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問:《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 滙豐銀行廣州違法遭罰沒155萬 違反外匯帳戶管理規定
    ;(四)違反外匯業務綜合頭寸管理的;(五)違反外匯市場交易管理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第3號)第五條:個人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辦理有關外匯業務。銀行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個人辦理外匯收付、結售匯及開立外匯帳戶等業務,對個人提交的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匯款機構及外幣兌換機構(含代兌點)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個人辦理個人外匯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