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備案

2020-12-12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上海6月19日電(記者 有之炘)為深化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於19日發布2018年第2號公告,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備案的信息收集和報備要求,公告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此舉是落實金融市場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有利於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

具體來看,簡化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簡化備案。公告顯示,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向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申請備案,需填寫《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備案表》。《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備案管理實施細則》及《「債券通」北向通境外投資者準入備案業務指引》所附的備案表不再適用。

二是取消原先「境外機構投資者自備案完成之日起9個月內匯入的投資本金不足其備案擬投資規模50%的,需重新報送擬投資規模等信息」的規定。

公告要求,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及各結算代理人根據公告做好相關工作。

相關焦點

  • 央行上海總部發布「債券通」北向通境外投資者準入備案業務指引
    中國證券網訊 據央行上海總部6月22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制定了《「債券通」北向通境外投資者準入備案業務指引》,現予公布實施。  【全文】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債券通」北向通境外投資者準入備案業務指引  第一條 為做好「債券通」北向通境外投資者準入備案工作,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7〕第1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第3號(以下簡稱
  •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資金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第二條(概念) 本規定所稱境外機構投資者是指符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關事宜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年第 號)要求、以直接入市方式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第三條(範圍) 本規定所稱中國債券市場包括中國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
  •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
    為便利境外央行類機構(境外央行(貨幣當局)和其他官方儲備管理機構、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參與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問: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可參與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品種分別有哪些?
  • 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規模達3.25萬億元
    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規模穩步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25萬億元,約佔銀行間債券市場總託管量的3.2%。這意味著,2020年,境外機構淨增持銀行間債券規模超過1萬億元。
  • 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再開「新口」 彭博終端便捷境外投資者入市交易
    ,雙方通過交易平臺連接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項目將正式啟動。分析稱,境外投資者通過彭博交易終端進入中國債市,債券交易便利性將大大提升,有利於推動境外機構進一步加大投資境內人民幣債券力度,有助於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和人民幣匯率,我國債券對外開放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彭博接入境內債券交易平臺據悉,外匯交易中心將與彭博在代理模式(CIBM Direct)和債券通模式(Bond Connect)下開展合作。
  • 境外央行類機構可開專用存款帳戶 不得用於支取現金
    本報北京11月2日訊 記者張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近日就境外中央銀行類機構在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立人民幣銀行結算帳戶有關事項發布通知。通知指出,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可為境外中央銀行類機構開立專用存款帳戶,用於辦理其與中國人民銀行開展雙邊本幣互換交易、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日常資金管理及依法開展其他業務等相關資金往來。
  •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機構投資者應與不超3家境內銀行直接開展外匯...
    北京商報訊(記者孟凡霞 吳限)11月1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配合做好國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優化境外機構債券投資項下外匯風險管理,根據相關規定,起草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央行發布信託公司債券市場信託專用債券帳戶公告
    央行發布信託公司債券市場信託專用債券帳戶公告 2008年12月12日 16: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
  • 詳解外資買債——投資者行為
    不過當時進入中國債市的投資者很少,直到2010 年8月央行公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等三類機構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允許部分境外機構(外國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我國港澳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外參加銀行)通過代理人模式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我國債券市場才正式對外開放。
  • 境內銀行可為境外央行類機構開立專用存款帳戶
    本報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王觀)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境外中央銀行類機構在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立人民幣銀行結算帳戶有關事項發布通知。
  • 債券市場擴大對外開放
    2015年9月22日,央行批覆同意了滙豐銀行和中國銀行(香港)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額度分別為10 億元與100 億元,這是國際性商業銀行首次獲準在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是內地資本帳進一步開放的裡程碑,有助於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兩家銀行目前均已經成功完成了首批發行,並獲得了超額認購。
  • 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取消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限制 推動金融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人民銀行5月7日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2020年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
  • 境外機構買賣中國債券成交活躍
    外資加碼中國債券的熱情持續高漲。12月2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11月債券託管量(按投資者)數據顯示,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債券託管量大幅增長,11月境外機構債券託管面額為27663.36億元,同比上漲47.88%,相較上年末上漲47.38%,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第24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 「債券通」將啟利好境內外投資者有更多「籃子」放「雞蛋」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教授田利輝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向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開放不同,推動「債券通」「更親民、更接地氣」。  早在2016年11月,香港金融發展局發表了題為《有關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債券通」的建議》的報告,建議推動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報告探討了內地與香港的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可行性,以便利兩地的零售投資者。
  • 入「指」為序,銀行間債市探路「2.0時代」
    「中國市場能夠加入到主要國際債券指數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發展,這是中國市場開放被國際市場認同的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彭博中國區總裁李冰對本刊記者表示,「2018年,境外投資者普遍在配置中國國債;進入2019年,境外投資者以更大力度從配置國債轉向配置政策性銀行金融債,這是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肯定和參與。我們也很高興看到這種數據的產生。」
  • 助力實體經濟 年內各類債券發行規模達54.7萬億元
    今年我國債券市場表現亮眼,整體發行規模繼續保持增長,吸引了更多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積極配置,對實體經濟支持能力顯著增強。《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梳理,今年以來截至12月10日,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54.7萬億元,同比增長27.8%。
  • 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2020版)發布
    附: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2020版)(2018年2月9日第五屆常務理事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2020年10月16日第五屆常務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第一章 總則為促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規範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8〕第1號),中國人民銀行
  • 債市年終盤點之一:2019年債券市場統計分析報告
    7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推出進一步擴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允許在華開展信用評級業務的外資機構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進行評級,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  三是完善熊貓債市場制度體系。
  • 上海如何養成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聽資深律師詳解
    對於外資機構,最關鍵的部分包括,提及研究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國際金融市場法律制度對接效率,允許境外機構自主選擇籤署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NAFMII)、中國證券期貨市場(SAC)或國際掉期與衍生工具協會(ISDA)衍生品主協議;《意見》多次突出「合作」,例如,支持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與外資機構在上海合資設立理財公司等;還提及豐富債券、利率、外匯、期貨期權等上海金融市場的業務和產品,促進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建設